X

日本这档儿童综艺又火了!原来不插电也能学编程

“疫情期间,孩子因为长期居家自学,自己工作比较忙疏于监管。结果现在回了学校后发现孩子很不习惯、坐不住,学习也跟不上其他同学,该怎么办?”
后疫情时期,孩子回到课堂后都陆续出现一系列“坐不住”的情况,这已不是个例。
孩子因为自我内驱力较差,在缺少老师监管的情况下,无法把专注力留在学习上。即便现在孩子们已经回到了学校,但对学习的这种专注力,却很难立刻“恢复”。
当然,这也不是我们国家孩子们独有的现象,新加坡的孩子们同样存在这个问题。甚至在疫情期间,为解决这个问题,超市里最先被抢空的竟然是管教孩子用的“藤条”。
但在日本,人们似乎找到了一种更好的解决方式。教育者们用这种方式,让日本学生的思维被一个无形的“带领者”推动不断训练。
这种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内驱力,也让他们更加善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


自去年4月以来,日本的小学新增一门必修课“编程教育”。跟我们平时所理解的计算机编程有一些区别的是,日本小学的编程课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对编程代码的关注上,而是更注重培养孩子的
“编程式思维”
他们认为“编程思维”是对孩子思维力的一种“锻炼”。在探寻规律,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小朋友们的思维也渐渐向“成长型思维”方向转变。
只要孩子训练出这样的编程思维,电脑只是完成目标的“工具”。
在这种背景影响下,日本NHK少儿节目一档名为テキシコー(TEXICO)的电视节目孕育而生,节目提出了一种
“不插电的编程教育”口号。通过生活中生动的程序模拟演练来传递一种“问题解决式”的思维方式,不需要电脑或平板,通过各种小装置,实现程序设计,帮助训练孩子“编程思维”。将“解决问题”的程序过程分成5个环节,分别是:分解问题再思考、步骤组合与搭配、找规律、抽象化、情景模拟。
比如,在节目中有一个骰子魔术,三颗骰子在魔术师看不见的情况下随机组合,叠在转台上,遮挡板后面的魔术师暂时看不到叠加的骰子。魔术师让助手把骰子外侧能看得见的点数相加,助手大概用了20秒的结果,计算出结果是46。助手用的是我们最常用的“笨办法”把每个面相加,虽然速度挺快,但是否还有更快的方法算出这个和呢?


助手20S算出的结果,魔术师打开遮板后立刻就能说出来,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魔术师把问题分解开来,首先,骰子5的背面一定是2,3的背面一定是4,1的背面一定是6,而且相对的两个面加起来一定是数字7。


3个骰子叠加时,有6组正面+背面的组合,再加上顶上数字是4,答案就是6*7+4=46,这也就是为什么魔术师看一眼就能计算出答案的原因。
节目中有一个
“效率第一步骤优化”的环节,通过两个可爱小人的动画来启发思考。如果要收掉所有座椅上的盖巾,然后调转方向,怎样做才能减少步骤,提高效率呢?


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操作方式是,依次取掉盖巾,然后走回到过道,给座椅调转方向。这样操作一排椅子,大概需要6个步骤,如果要对这个过程进行优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简化步骤?


动画里的小人经过思考之后,调整了自己操作的步骤,只需4步,就能解决问题了。
目前《TEXICO》这档科普节目共出了10集,每集都会利用不同的小实验,帮孩子强化抽象思维、分解思维、归纳思维、算法思维、评估思维这些编程思维中最重要的部分。
经历过这样思维训练的孩子,因为思路更加清晰,所以在梳理、分解、解决问题的时候也会拥有更强的信念,每一次解决问题的经历,都是一种“按照我的想法,可以解决问题”信念的强化。这种信念会在学习时产生更大的内驱力。
一个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信心的孩子,你还怕ta不爱学习吗?


美国心理学家 Daniel Pink 曾在超级畅销书 "Drive" 中,将自驱力划分为三种。
传统认知里,人类行为有两种驱动力(drive):

第一种是生物性驱动力,这是人类想尽一切办法生存下来的动力。第二种来自外在动机,即寻求奖励,避免惩罚的动力。
除此而外,人类行为还有第三种驱动力。
其来自于
内在动机(inner drive),即我们想要主导自己的人生、学习并创造新事物,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好的内在需求。
其实,编程思维带给孩子的就是第三种驱动力。
在学习敲代码之前,编程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这种思维的训练,孩子会养成一整套从定义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敲代码,
编程思维赋予孩子的问题解决的“自我效能感”,也会是让孩子自觉学习的内在“永动机”。
在猿编程,也有一位这样拥有强大内驱力的孩子。疫情期间,很多孩子在上网课时都遇到了网络卡顿、bug频出的问题,而猿编程的系统班L3小学员王同学用自己的编程技术解决了网课中遇到的问题。


当时因为大批流量在同一时间涌入空中课堂,导致网课崩溃。王同学面对这一“困难”的时候,并没有因为网络卡顿而影响学习兴趣,他想到的是该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
为此,他研究了网站后发现视频其实是录播的,可以下载后学习,这样可以避免“网络拥堵”影响学习效率。于是,他用自己学到的编程知识,copy了一个网课网页,把教学视频都上传到该网页上,并把自己做的网站发给同学们,分流了一部分“拥堵”的流量,也方便了同学们顺利上课。


在日常的生活中,这位小猿宝参考图书馆的图书检索功能,给自己家的书柜编辑了一个简单的图书搜索网页。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他购买扫码枪,开发了编程搭建,并对家中图书进行整理和编号。经过这样一个简单的“编程”整理后,只要通过扫码,立刻就能在书柜中的第几排第几格找到相应的图书。
这些事情从没有家长要求过孩子去做。但在他们的思维世界里,会有自己的一套逻辑——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别人创造便利,于是他们开始着手去实践与创造,最终也会收获不一样的成长。



可能依然有部分家长会问:“我也很鼓励孩子去做这些事情,他在别的事情上内驱力都挺足的,玩的时候可以想方设法去玩,就是不爱学习。”这样的例子必然也不是少数,但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真的只是因为孩子懒吗?事实或许并非如此。
1978年,斯坦福教授Carol Dweck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找来一群孩子玩拼图,观察他们面对事情的畏难状态。


拼图一开始很简单,渐渐就提高了难度。伴随着难度的增加,有一部分孩子开始抱怨难度,并把拼图推倒后决定放弃。
但还有一部分孩子,会表示“我喜欢这个挑战”,或者“我觉得把它拼出来会非常有意思”,然后托着腮继续挑战拼图。这类孩子的思维模式被称为
“成长型思维”,而那些面对困难选择放弃的孩子则被归类为“固定型思维”


之后,Carol Dweck教授对这批孩子进行了40多年的跟踪,发现那些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与“固定型思维”的孩子相比,往往过得更好。“固定型思维”的孩子会因为“太难”“不会拼”而为自己找到偷懒的理由,但
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对“解决问题”有着更强的自驱力信念,这类孩子在日常的学习上也会表现得更自觉、主动。
那如何能训练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呢?
不要让孩子因为犯错而恐惧:即使是父母也会有犯错的时候,更何况是孩子?孩子在开始“实践”的路上总会犯错,父母过度的责骂有可能会让孩子为了避免犯错而停止对新世界的探索。
不要总说“别人家的孩子”:在孩子成长的敏感期,他们对自我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这期间来自于他人的评价会对他们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过度的比较很有可能会让孩子丧失自信,也会阻碍他们成长思维的发展。
多给孩子一些正向鼓励:肌肉越练越发达,头脑也一样,来自父母正向的鼓励,也会引导孩子更加积极去挑战思维的“舒适区”,自发去做一些新的尝试,让思维更加活跃;


思维模式是孩子人生的底层代码,家长作为孩子人生早期的“程序员”,尽可能多地给孩子输入“成长型思维”的代码,给孩子塑造出更加积极的成长空间。
那些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相信他们无论遇到任何的困难,都会带上“我能找到解决方案”的坚定信念,迎接一切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