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传统投资产品的回报表现偏弱,而与传统资产类别关联度较低的另类投资及代表长期高增长趋势的可持续投资产品则变得更具吸引力。拥有庞大专业投资团队的新加坡银行指出,另类投资和可持续投资产品已成为环球市场新趋势,有助投资者作出更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及分散风险。
日前,新加坡银行大中华区香港总监李凯琳(Teresa Lee)女士接受了香港《信報財經新聞》(简称《信报》)私人银行暨财富管理专题特刊的独家专访,针对另类投资和可持续投资产品的的趋势进行了讨论与分享。
新加坡银行大中华区香港总监李凯琳表示(Teresa Lee):“环球投资市场在过去两年充满挑战性。受大环境影响,股票、债券和基金等传统投资产品的波动较大。在这情况下,高净值和超高净值客户对另类投资和可持续投资产品的兴趣持续上升。”
她指出,另类投资和可持续投资产品可让投资者达至多元化投资的目标,同时有助改善回报;过往有意投资于这两方面的,都是机构投资者,而现时很多家族办公室也对此产生兴趣。
此外,新加坡银行亦于今年8月委任拥有近20年投资及财富管理经验的梁家进 (Jacky Leung) 为其香港产品管理部主管,反映该行十分重视有关其产品平台和财富管理解决方案的发展。
新加坡银行(前称ING亚洲私人银行)于2009年获华侨银行收购,翌年正式易名。该行的业务网络覆盖全球各地,在香港、新加坡、迪拜、菲律宾、马来西亚、英国和卢森堡,均设有业务据点。截至2022年6月30日,新加坡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达1,140亿美元。
除了财富管理服务外,新加坡银行客户亦可透过母行华侨银行及其附属机构,获得按揭贷款、商业、投资及零售银行等专业服务。华侨银行于1932年,由新加坡三大华资银行合并为一,是当地历史最悠久的本地银行,亦是东南亚资产规模第二大的金融服务集团。
科技、医疗保健和软件为长期高增长趋势
新加坡银行近年看到客户对另类投资的兴趣显著上升,其中包括私募股权、私募信贷、房地产投资、对冲基金和直接投资等。而在去年,该行客户的另类投资金额按年大增六成。
李凯琳说:「近年很多大中华区客户对另类投资产品加深了认识,他们希望投资一些拥有长期高增长趋势的行业。由于较多高增长行业 还处于未上市阶段,如科技、医疗保健和软件等,通过参与私人资本市场进行投资则成为其中一个早期接触这些公司的主要方式。」
同时,她亦指出,对很多投资者而言,另类投资无疑具有一定风险,因为这些产品的标的资产 (Underlying Assets)较传统投资工具为复杂,而且投资门槛金额较高, 流动性较低。她表示,该行会因应客户的风险取向、投资目标、财务状况等因素而作出合适建议。
该行最近为客户提供的另类投资,包括一些高增长公司所发行的私募信贷。其中有一些产品可收取较高派息,同时可提供较传统私募资产为高的流动性。而在该行量身定制的Bespoke投资平台上,超高净值客户可接触到平常只有机构投资者可接触到的产品,例如,他们可对高增长公司作出早期投资,甚至在上市前入股成为基石 (Cornerstone)投资者。
可持续投资可跑赢传统投资
据特许金融分析师学会研究人员的一份研究指,在过去的11年,在环境、社会和企业管治(ESG)方面评分较高的标普500公司,通常可录得与大市同步的回报,并录得较小波动。
李凯琳指出,客户对可持续投资产品的兴趣正不断上升。由于今年地缘政治影响,有关新能源,食物供应链等的绿色企业受投资者青睐。
她说,整体而言,可持续投资产品的回报不俗,很多时也可跑赢传统投资产品,但投资者必须为较长投资期作好准备。
新加坡银行在提升可持续性方面亦不遗余力。于2020至2021年年底期间,其客户专注于ESG领域的投资基金规模增长了25倍。2021年,它成为亚洲第一间将ESG纳入投资融资的贷款数额评估因素的机构。该行亦采用MSCI作为其ESG评级供应商,并正研究加入更多评级供应商。于2021年,该行所管理之资产逾一半以上在MSCI ESG评级中被评为「BB」级以上。
客户资产配置宜以风险控制为目标
对于今年底至明年的市况,新加坡银行认为,整体经济环境仍然会充满不稳定性,建议客户采取较审慎的投资策略。
李凯琳指:”过去我们会帮助客户设法增长财富,现在我们会建议他们以风险控制为目标。最近美联储说年底前仍会继续加息,现在说明年息口会放缓暂时言之过早。”
内容由新加坡银行提供,来源于2022年9月15日香港《信报财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