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日企造假层出不穷,日本制造神话要破灭了吗

本文首发于日本浪荡(ribenlangdang),联合出品百神传媒(baishenchuanmei)

曾几何时,日本企业一直有着诚信守约、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美誉。也正是在这种光环下,一路披荆斩棘,成就了高度经济成长时代,也成就了日本发达国家的地位。可是,新近爆发的神户制钢篡改产品数据事件,引发日本企业巨大的诚信危机,信誉扫地。

1神钢的篡改数据事件

神户制钢(以下简称“神钢”),是一家总部位于兵库县神户市的钢铁企业。相较于中国的巨型钢企而言,其钢铁年产量虽然只有区区的700万吨,在日本却是业内老三,仅次于新日铁住金和JFE STEEL。

不少世界级大型制造企业都是神钢的客户,包括日本本土的丰田、日产、本田等七大汽车厂家,日本新干线、飞机、火箭和部分自卫队的军事装备也使用其产品;美国通用电气、福特甚至波音公司也是它的客户。

10月8日,先是爆出神钢的铝合金和铜合金存在硬度、大小等数据造假。一时间,丑闻传遍全世界。毕竟这是一家产品被广为使用,向来被认为有世界级实力的诚信企业。日本人自己不敢相信,其他国家就更是大吃一惊。

全世界的媒体都有痛打落水狗的传统,在日本媒体的穷追猛打下,这单案越挖越深,越多猛料浮出水面。除了铝、铜合金部门,还有铁粉、铁线材等几乎所有赚钱“奶牛”产品,都被查出有问题。而且篡改数据的行径,长达十年之久;而涉及到的交易伙伴企业,从最初的200多家,猛增到500多家。

▲新闻发布会上,神钢高层致歉,右为副社长梅原尚人。

更可悲的是,神钢的危机公关实在不敢恭维。在解析事件概要之后,副社长梅原尚人,竟然还不忘为本社辩解,原话是:

納入先の要求を下回っていたが、日本工業規格(JIS)が決める水準は満たしており、法令に抵触しているわけではない。

翻译成中文是:我们的产品虽然低于进货方(关于强度、大小)的要求,可是却满足日本工业规格(JIS)所规定的标准,意味着并没有与法律相抵触。

2日本企业造假丑闻频出

这次神钢的造假丑闻,不但让企业声誉扫地,也让“日本制造”这块神级招牌被推倒,弄得一地鸡毛。为什么影响这么大?皆因一向被认为严谨诚实的日本企业,最近几年接连不断地出现造假丑闻——

今年6月26日,世界第二大汽车安全气囊生产商高田气囊宣告破产。在百年企业比比皆是的日本,坚持了84年的高田气囊轰然倒下,被中国均胜电子的子公司美国KSS收购。至于倒闭原因?美国司法部调查表明:高田公司在过去10多年里持续地系统性地篡改产品的关键检测数据,罔顾消费者的生死。正是这种篡改数据行为,使得高田公司制造了数以千万计的问题气囊,导致了10多人因问题气囊丧生以及巨量汽车召回。

▲因气囊问题,高田的负债总额超过了1万亿日元(约614.5亿人民币),是日本二战结束后最大规模的制造业破产案例。

无独有偶,去年4月爆出三菱汽车造假,最终在半年后只能“卖身”给日产汽车。一向以越野车享誉世界的三菱汽车,竟然连续25年篡改汽车燃效数据。

东芝公司的长年财务造假的丑闻还记忆犹新。为了继续活下去,东芝最后被迫将最能盈利、最有前途的半导体部门卖给美国财团来收拾残局。

时间再往前一点,还有更多的著名日本企业造假事件——

2000年,日本原先的第一大乳制品企业雪印乳业,因为牛奶设备的消毒工作没做好,导致过万儿童中毒,继而引发大量退货。该公司竟然隐瞒真相,又将退回的牛奶转卖给其他商业机构,引发更多的牛奶中毒事件。事发后,作为食品行业领头羊的雪印乳业,信用尽失。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倒下的 “山一证券”,也是因为向“総会屋”(指持有少数股票出席股东大会进行闹事的人,他们会威胁、勒索公司,多与暴力团有关)私下输送利益、财务造假而倒闭。

日本经济失落的二十多年里,这种造假太多了。或许神钢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日本制造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3 谁杀死了日企的工匠精神和诚信经营

上个世纪80年代,如日中天的日本,正是伫立在神钢这样的一大批企业的肩上,才得以光芒四射。连世界老大美国也惊叹于日本人可以买下美国的超强实力。美国管理学家纷纷呼吁学习日本企业的经营,这里面就有哈佛著名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

那个时代的日本企业,确确实实是靠着多年以来的精益求精和执着精神登上了神坛。尤其是家电、汽车、电子产品等制造业的领先技术,让世界刮目相看。

现代日本钢铁企业,曾经拥有高端钢铁产品的世界性地位。这其中,就有新日铁、川崎制铁、神户制钢、住友金属等一串响当当的名字。

经济研究的英语术语上,有个词“keiretsu”,源自于日语“系列”,译成中文是“集团或者联盟”的意思。“系列”曾经让企业以专业分工的形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实现集团突破的目标。日本企业经营的成功根源,曾经被归结为:系列、终身雇佣、年功序列。这给上下游产业分工企业之间,企业和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提供了充分的安定环境。上世纪80-90年代的研究表明,这种安定增进了这几种关系的信用程度,减少了契约成本,提高了日本企业的经营效率。

▲终身雇佣制是由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提出:“松下员工在达到预定的退休年龄之前,不用担心失业。企业也绝对不会解雇任何一个‘松下人’。”松下开创的经营模式被无数企业仿效,这种终身雇佣制也为二战后的日本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

确实,顺风顺水的时候,这种安定的架构运转非常良好,也创造了非凡的成绩。日本的高度经济成长,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段传奇。

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兴起,美国重新引领世界高端新技术产业潮流。日本被挤出世界产业发展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然后是中国大陆,却在后面不断追赶。钢铁、家电、电子等日本传统强势产业,不断被赶上甚至超越。被夹在中间的日本,其日子实在是有点不好过。结果,从宏观经济到微观经营,就开始问题丛生。

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日本进入悲鸣的“失去的十年”,进而是“失去的二十年”。1999年,日本三大汽车中的日产,在濒临倒闭的前夕,被法国雷诺收购。“成本杀手”的法国人卡洛斯·戈恩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日产成功起死回生。戈恩认为,日产“系列”中的分工体系,在世界竞争加剧的新时代下,从曾经的“功臣”演变为“罪人”;正是这种闭塞的分工体系,导致了成本高企。于是,法国人立马宣告,砍掉一半供应商,零部件成本高的供应商全部被清算。

戈恩这个外来和尚,成功将日产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日产改革的成功,树立了日本企业改革的标杆;让暮气沉沉的其他日本企业看到了希望。此后,以主银行为纽带的各大“系列”分崩瓦解,专业分工协作关系进入重整阶段。

▲曾经拯救日产的戈恩,开始接手挽救处境困难的三菱。

在这个日本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加之面临韩国、中国的巨大竞争,日本钢铁业开始了大规模的合纵连横。新日铁和住友金属合并为新日铁住金,NKK和川崎制铁则合并成JFE STEEL,合并后钢铁年产量分别以大约5000多万吨和4000多万吨成为了日本第一和第二大钢铁企业。落单的神钢,虽然维持了日本第三大的地位,却只能以年产量700多万吨被远远地抛在后面。在规模经济异常明显的重化工业,神钢注定要吃亏。

果然,接下来神钢面临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为了获得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单价却越来越低的企业订单,神钢最终铤而走险进行数据造假。类似因造假出事的高田气囊、三菱汽车,也大概是这样的路径。

这就是近年来,日本企业造假事件层出不穷的宏观环境。

日本企业数据造假的微观环境,就在于企业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制度上。这也是原有的日本企业经营体系改革未够深入的部分。

员工一旦被雇佣了,几乎注定一辈子在同一家企业同一个部门工作,直到退休。企业或者部门的晋升,也采用年功序列,从内部晋升,极少出现“空降”现象。这种制度,可以培养员工的忠诚。另一方面,也正是这种制度,导致了企业或者某个部门的闭塞性,容易形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以及鼓励一种江湖义气。犹如暴力团山口组一样,顶头说什么,哪怕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下面的人也无条件拥护。于是,外部的监视根本无法进行。这就为长期的造假创造了微观条件。

4日企的教训及对中企的启示

近年来出事的日本企业,包括这次丑闻主角神户制钢,都能给我们一些值得注意的教训和启示——

第一,诚信是经营之本,永远都需要铭记。尤其是准备做百年老店的企业,就更该如此。

第二,企业经营在时代背景、宏观环境、微观环境的变迁下,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需要与时俱进。时移世易,一些曾经支撑成功的因素,极有可能演变为前进的阻力。

第三,危机公关容不得半点马虎。不恰当的危机公关,只能事与愿违,火上加油。神钢副社长的那句话,换作是我,我会倒置过来说:“我们的产品虽然满足了日本工业规格,没有与法律相抵触;但是,我们把没有达到合作伙伴要求的产品提供给他们,辜负了这些伙伴长期的信任…”

第四,日本人的工匠精神依然值得学习。像机器人产业、数控机床产业和很多精密零部件和半导体原材料产业,日本依然站在世界的最顶端。单就钢铁产业而言,虽然神钢逐渐失去竞争力,但新日铁住金、JFE STEEL依然还在,在高端钢铁、合金等领域依然拥有世界一流的实力。即使是这次出事的神钢,其技术水平也不是国内一般钢铁企业可比。

第五,日本制造业的沦陷,是中国企业的机会。就像竞技运动一样,对手的失误,客观上可以为自己加分。但是对于自身而言,更重要的是吸取对方教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适当的时候,不妨去收购,以加快自己的技术开发步伐。收购夏普的鸿海集团、收购高田的均胜电子,已开创收购有价值失败日企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