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申请Plog|苦尽甘来的G5+新加坡Top2录取!我1000多天的准备值了

To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我是20fall的西财X学姐~借着收割机留学平台,我想为21fall的同学,分享一些个人申请经验!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学弟学妹。


我本科是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大四学生,主修金融学,辅修经济学。均分89,雅思7.5,小分6.5,GRE327。相关的活动经历有金融科研2段,大二暑假的时候在中信证券的营业部呆了两个月,大三寒假的时候在上海的安永会计事务所的咨询岗位呆了一个月,暑假的时候在光大信托研发部呆了两个月。我校内的比赛主要是参加了经管院的冬季科讨会,都是三等奖。学生活动比较丰富,因为我大一大二都是在学生会,大二的时候是学生会宣传部的副部长,同时我也参加了西财JA的相关志愿者活动,还有校英语辩论队等。


我现在已经拿到的Offer有: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MSc Economics

爱丁堡大学-MSc Economics(Finance)

新加坡国立大学-MSc Applied Economics

南洋理工大学-MSc Applied Economics


一、硬性背景的重点准备


保持高GPA


在这里要提一下必修和选修课,我上的全部都是经管院的必修课和专业方向课,在跨选方面我没有很多的意见可以给大家,我只上过一门选修就是证券交易,因为我听说这门课不是很难,会教一些技术层面的东西,这门课给分比较高就可以拉一下GPA,课程是两个学分哦。


其实我GPA也不是很高,在我们学院比我高的同学还有很多。首先我觉得本科学习和高中有很大的差别,没有老师的督促,更需要你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GPA不仅反映学术能力,也是你的毅力、时间管控以及负责任的表现。高GPA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做到的,需要你在一学期都努力学习。到了大学,没有计划的学习是低效率的,所以我每周都会制定学习计划,这意味着我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去分配,比如本周你要看哪本书,哪些课程有DDL之类的你都需要去记住和完成。在考试周我会去图书馆学习,其实大学学习的地方比较多,我很多同学会选择在寝室学习,但是我觉得寝室学习效率比较低,因为学习一会你就想休息,这样一天就荒废了~所以我建议最好到图书馆去学习,那里的学习氛围最重。哪怕你不想学习,你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努力学习,你就会想努力学习,所以一个好的氛围会带动你去努力学习,你知道,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二、经济金融专业的软背景准备重点



2.1交换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我比较出彩的就是我去美国交换了,我其实大一的时候就已经想好研究生想去国外深造,所以我对这种短期交换就比较上心。我认为短期交换确实是个加分项,特别是在你交换的期间可以和你的某位Professor多多交流,拿到他们的推荐信是最好的。这里又要提到有好的专业课成绩的重要性,上课的时候也要让老师对你有一定的印象,再去要推荐信,老师才会比较愿意给你,这一步也需要尽早联系老师,毕竟有的老师挺忙的。


其次短期交换的成绩是评判你能否适应国外学习的重要标准之一,因为国外的学校对我们国内的打分体系,或者你的经历和比赛都不是特别了解,但是你去国外交换,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就会觉得你在研究生学校也会适应的很好!最后短期交换对PS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这是可以作为你想出国留学的一部分Motivation。所以我建议大家如果有机会的话,或者已经确定要出国的,都可以找下学校的项目,特别是西财,关注下西财国际处的公众号。



2.2实习

实习也是申请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你的PS除了你学校的Project,交换,还有比较重要的部分就是实习了。很多研究生项目都是应用型,它都是以就业为导向,所以说你之前的实习也是体现你就业能力比较好的一个标准。


首先我觉得实习的质量以及相关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不是说任何一个实习(大杂烩)都会对申请者有作用。特别是对于申请Graduate degree的同学们来说,与目标申请专业相关的实习,才可以提高申请的成功率。


可能大二大三的同学对于实习的选择不是很清楚,我是建议商科的同学实习尽量选一些咨询证券和投行这些Big name大的,比如中信证券四大咨询麦肯锡,花旗银行之类的,这些都是招生官耳熟能详的实习,如果你写到文书里面,可能会对招生官有更深刻的印象。

2.3科研

科研方面我是用的计算金融和城市经济学的论文作为我PS的素材,课程论文的准备一般要一个月的时间,有些是小组合作有些是个人paper。我的计算金融的小组论文是验证马尔可夫链对预测股票的作用,数据是CSI 300 Stock Pool。我的part主要用excel算了Sharpe ratio和efficient frontier,最后得到weight of every 去 construct optimal risky portfolio,然后与大盘走势进行比较,看是否马尔可夫链在有效市场假说的前提下能否预测股票。


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是Project的话,就尽量找一些好的队友,如果大家都希望在这门课拿到高分,而不是Free rider,这样在后续合作起来也不会发生互相甩锅。其实每个老师对本科生的论文水平都是有了解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如果你觉得找不到新颖的题目,其实你只要完成一篇格式正常,并且条理清楚的论文,期末给分也不会很低的,还有就是如果你很难确定选题,可以在课间或者Office hour咨询老师,请老师帮忙参考这也会给老师留下一个积极主动的印象。


三、我的选校规划


3.1我从哪些方面最终敲定英新混申


首先英国和新加坡都是一年制的,时间比较短,费用也不是很高,我记得英国项目是3万英镑,新加坡项目是20万左右人民币。但是英国有个特点对GPA要求比较高,比较适合GPA高,但语言和软背景实力一般的同学申请。申请的话是越早申请越好,录取的几率越大。因为英国是Rolling制度,如果你越拖到后面可能会和考研失败想出国的同学竞争就压力比较大了,特别是UCL一开始offer发放很快,我记得我申请的这两个CPE和CBE的时候,一般都是11月底集中发offer,等后面申请的人数多了,学校就会给很多Waiting List,所以在语言成绩考出的情况下尽量早点申请。


像UCL的Economics比较倾向有海外背景的,比如说2+2背景的学生,但LSE的Economics就没有那么看重海外背景。一般来说金融专业比经济难,所以我建议有名校情结但是实力一般的同学,不妨跨专业申请下。还有就是非G5的学校申请时间比G5早,像华威,格拉斯哥很多都是十二月就关闭申请了,所以英国申请时间是关键。


新加坡主要是新加坡国立和南洋理工,两所学校在亚洲排名都很高,特别是新加坡国立,亚洲排第一,而且新加坡留下来工作也确实比较有吸引力。我新加坡申请的是应用经济,这个专业招得人比较多,对雅思和gre的要求也不高,有部分雅思6.5被录取的案例,但最好还是7以上,所以对于那些语言成绩不是很好的可以试试新加坡的学校。因为我的计划是读完回来工作,所以新加坡的院校认可度也挺高。英国由于今年竞争确实比较激烈,我听说好像多了两倍,于是我G5之外又加了爱丁堡的经济金融作为保底院校。


四、申请规划:国本申请的重要策略


其实很多同学会觉得2+2和我们这种本科在国内读的同学会有很大的差别。海本确实在申请方面比国内本科有优势很多,同一届的伯明翰的同学基本都被G5录取了,LSE,牛津,所以有机会去2+2的还是可以考虑出去深造。但我们在国内读书的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背景,首先提高GPA很重要,特别是大一大二的课程很多的时候,就会为你大学申请奠定一个好的基础。GRE多考几次尽量到330,这就可以弥补语言方面和海本同学的差距。其次国内大学给本科学生提供的科研机会相当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本创国创这些,各种竞赛是每个学生都可以去参与的,优秀的学生有很多机会去参与科研。跟老师做项目,帮老师整理数据,这些都是可以来丰富简历的,而海本的同学有一个通性,就是科研机会相对国内本科学生来说比较难争取。


对于申请英国研究生来说,专业相关的科研经历和实习经历等,都是申请中所必须的加分项。针对这样的情况,国本同学一定要早早开始规划,积极的争取校内校外的科研机会。其次实习方面,由于我们在国内面试和实习都比较便利,所以尽可能在寒假和暑假去实习,通过学长学姐的推荐或者家里的资源提升自己的软背景。


五、英国新加坡申请总结



5.1本科课程的因素


其实说实话,我觉得爱丁堡和新加坡国立录取我没有特别惊讶,因为根据往年的录取水平来看,我差不多就是那个水平,但是LSE录取我是真的没有想到,我觉得可能是我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课得分比较高,都90以上。线性代数,概率论这些数学课成绩也还可以,因为我本身GPA也不是特别高,有可能是经济课、数学课这些经济学比较看重的课,得分比较高的原因,最后被录取。


5.2二次向学校补充新材料的经验分享


我在二月初的时候给LSE学校更新了我的课程论文,过了两周不到,他们就给我来了offer!关于这一点我之前在chase dream就是一个留学生网站上看到有学姐分享说,申请是communication的过程,可能有些同学觉得申请提交了,等着结果就行了,其实这是大部分同学的做法。但是你想申请比较出彩的话,你可以把申请提交后你取得的成就或者拿了什么奖,甚至是课程论文都更新给招生办公室,她们都会添加到你的file里的,就算这些经历他们觉得一般或者不会make a difference但是至少可以show your attitudes,表明你是在不断学习和进步的,也能体现你对学校的重视和loyalty。


当时我有请收割机留学的Sherry老师,帮我把上学期的中级宏观经济学论文发给了LSE和IC的admission offices,我觉得可能在LSE的professor眼里,这篇论文也可能比较浅显,不是很成熟,但是至少可以表明我对经济学的态度和热情。


六、未来的职业规划



对于我现在录取的学校,我应该会选择lse,因为lse在咨询和投行的tier比较高,认可度也比较高,而且校友资源强大,除此之外lse的career service也比较优秀,首先金融类硕士都有pre-sessional的课程,一般是2-3个星期,那边会有专门的老师帮忙改CV、练习面试、networking、还有咨询case面试的课,都是非常有用,每学期还可以约career services的人陪你练习面试,修改简历,甚至参加一些assessment centre的模拟等等,资源非常丰富。


关于我毕业以后的规划,其实我现在是有在考FRM二级的资格考试,所以我是希望能进咨询行业,或者国际银行,比较偏好于风险咨询这方面的工作。


七、选择留学机构最应看重哪些点?

以上分享了这么多,回归到最后一点:关于选择留学机构。其实留学机构干的事情就是帮你咨询,定校,文书,还有后期的签证之类,首先我觉得文书很重要,文书老师的实力和对你专业的了解,比如一些金融量化专有词汇的熟悉程度对写出一篇好的ps特别关键。


至于很多申请者纠结的,找留学中介还是DIY申请,我是强烈推荐找中介申请,首先我们一般同学对于申请其实是非常陌生的领域,对申请的流程还有写文书要避免的一些问题,总体的思维逻辑是陌生的,这就需要别人来帮你。同时DIY申请,对大部分初次申请者来说,都是巨大的时间和机会成本,还有无法避免的焦虑,像我10月,11月还在准备语言考试,平时的课业以及实习也无法回避,的确难以集中精力准备文书和简历等申请材料。因此,对于无法独自完成DIY申请的同学,获得一定程度的专业支持其实是一个在时间与机会成本上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八、对学弟学妹的申请小建议

最重要的是趁早,不管是准备自身的软硬件、实习还是申请。一旦定下来要申请出国就要在各方面做好准备,如果是摇摆不定,每个选择都不太确定但又想要兼得,反而会适得其反。


大一大二的同学要多花点时间在绩点上,特别是高数有五个学分一定要好好学(血泪教训),另外语言成绩也最好在大四之前考出,不然大四申请加上语言确实很折磨人,心态也会受到影响。


正式进入申请季时,一定要趁早申请,自己可以和跟进自己申请的老师联系好,申请开放后如果材料都准备好就可以申请了,借鉴身边申请的同学的经验。


我觉得老师对于我,无论是在申请还是在生活上确实都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大家在11月份申请初期,比较焦头烂额的时候,这时候一直有人在鼓励和帮助你,确实会对自己的心态有很大的帮助。选择信任的中介同时自己也要保持足够的关注度,申请是自己的事,尽管找了中介,自己还是需要去学校的官网对项目要求和介绍仔细看清楚,充分关注进度。


最后我一直坚持的是不管结果怎么样,只要自己尽力了不留遗憾就可以了,另外申请也有部分是运气,平时多转写锦鲤和样超越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