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第一次看到最新的迪奥广告中的亚裔形象,不由地发出了著名导演李安的感叹,“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同为亚裔的日本人,对这个形象又能否认同呢?
记者打印出广告照片,在位于池袋的东京艺术剧场外的喷水广场上,随机采访了四位日本人,其中二男二女。第一位接受采访的,是一位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妈妈。她看了一眼照片说,这是非洲的部落民吗?记者说“据说这是亚洲人”,年轻的妈妈瞪大了眼睛,又猛地摇了摇头,用愤怒的语气跟我说,“你搞错了!”在推着婴儿车走出几步后,又回头狠狠地看了记者一眼。大概是把这次采访当成了记者对她这位亚洲女性的“恶意骚扰”。
第二位接受采访的,是一位6旬妇人,曾在某私立大学做过讲师。她看了照片长达一分钟后,用带有研究性的口吻对记者开始了“科普”,“通过发饰,我判断这是生活在中国云南大山中的少数民族,但是看着眼部特征,我又觉得这是典型的蒙古人。而中国人,主要代表应该是占最大比例的汉族,她显然跟汉族女性没有关联。”
第三位接受采访的,是一位在商社工作了40多年的男性,曾常驻美国和新加坡,在看到照片后,他讥笑着说,这是欧美人凭想象创作出来的“亚洲人”吧,他们分不清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和越南人,在他们眼中都一样,都有着他们没有的小眼睛、塌鼻子、大扁脸,越是明显的外貌差异,就越符合欧美人的想象,这一定也是欧美人凭想象创作出来的神秘的“亚洲人”。看到他侃侃而谈,颇为自信,记者没有告诉他,这其实是中国摄影师的“杰作”。
最后一位接受采访的,是一位男大学生。他很愤慨,认为这是对中国女性和亚洲女性的侮辱,“外国人太闭塞了,总是居高临下地看亚洲国家,他们应该多走出来看看世界,如今不管是日本女性还是中国女性,在身高与长相上已经不逊色于他们,亚洲也出了很多国际名模。”
说到国际名模,记者想到的是走上国际舞台的日本名模富永爱。在欧美人眼中,她是日本乃至亚洲的“代表”,但在日本的推特上,她却频频遭受人身攻击,认为她的成名是在国际上丑化了日本人的形象。有日本人说她长得不像人类,是“爬虫类女”(指长得像蜥蜴和蛇等爬虫类动物),还有日本人喊她“滚回朝鲜去吧”,她也在推特上毫不客气地予以反击,“我不是在日(朝鲜人),你倒是说说要我滚回去的理由。”富永爱在自传《富永爱 最讨厌爱》中还透露,由于长得过高和细长的单眼皮,不像日本人,从小学到中学都遭遇了严重的校园霸凌,甚至发生了在浴室中自杀未遂的事件。处在日本人与欧美人的“审美分歧”与“审美夹缝”中的她,尽管凭外在形象成功,但至今内心仍有沉重的阴影。
显然,在日本人看来,像藤原纪香、松岛菜菜子这样深目高鼻,有着不逊色于外国人的身高与身材优势的女性,才是受肯定的形象代表。然而在欧美人看来,她们与欧美女性差异不大,不足以代表亚洲或是日本。这便是富永爱所感受到的“审美分歧”。
经济全球下的时代,世界大同成为一种总体趋势,亚洲国家几乎都有过被欧美列强碾压的历史,从反抗解放到师夷长技再到赶超欧美的过程中,就连审美也走向了欧美化,以缩短跟欧美人的外貌特征为美。而欧美国家,从猎奇的心理出发也好,从认识上的局限性来看也罢,更喜欢强调亚裔的“独特性”与“差异性”。
其实关于这一根深蒂固的争议,记者认为,当年费孝通先生给出的十六个字就是一种解答。“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