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日本物价上涨蔓延:超过1.8万种食品涨价,主妇为省钱使出绝招

文/关珺冉

编辑/漆菲

居住在日本神奈川县镰仓市的山崎(化名),最近公寓信箱内塞满了各种涨价通知。

燃气公司寄来的告知书称:“由于原料价格变动,10月起将实行新的燃气价格标准。”电力公司寄来了约2万日元(注:1日元约合0.05元人民币)的电费单,上面附有一行字:“由于合作伙伴调整了燃料价格,我们将从9月起上调电费。”就连两个孩子所在的游泳班也发来信函称:“由于电费和人工成本提高,游泳费将从每月8360日元升至9240日元。”

2022年,日本迎来涨价潮,食品及能源成本正在迅速上升。

今年以来,像山崎一样的普通日本家庭先经历了年初的“涨价潮”,又熬过一整个“涨价之夏”;到了初秋,他们并未等来物价“降温”,而是继续迎来“涨价之秋”。

更值得关注的还有日元的快速贬值。2021年初,日元兑美元汇率还在1美元兑104日元左右,之后一路走低,今年更是加速下跌,一度创下1美元兑137日元的低点。这也是20年来的历史新低。在此背景下,大到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小到日常生活使用的必需品接连迎来涨价。

日元兑美元汇率已跌至20年来的历史新低。

实现2%的通胀率曾是“安倍经济学”最具标志性的指标,但直到安倍晋三2020年因病辞任首相,这一目标仍未达成。今年7月,日本通胀率一举跃升至2.4%,此时的社会却没有欢呼雀跃的气氛,国民面临的生活压力陡增。

如此情形下,日本中央银行仍然坚持不加息,维持利率不变。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对此公开回应:“即使(日本)稍微提高利率,日元贬值也不太可能停止。”

长期研究日本经济的一桥大学名誉教授野口悠纪雄形容,此次日元贬值就像是给日本经济注射麻药一样,“照此下去,日本经济将面临严峻的未来”。有“日元先生”之称的前财务省副大臣榊原英资则预言:“到今年年底,日元兑美元或将进一步下挫至150日元,从而跌至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日元一路走低,今年更是加速下跌。

超过1.8万种食品涨价,日本主妇使出绝招

“那些只买最便宜面包的人们,已经再无节约的空间了,他们所承受的打击是最大的。”大和证券高级经济师末广彻如此说道。

山崎经常光顾的面包店没能扛住涨价潮,将面包提价了15至20日元。店长解释称,除了面粉涨价,制作面包的黄油、糖等其他原料都在涨价。山崎告诉《凤凰周刊》:“孩子最喜欢的一款黄油面包从原来的193日元涨到208日元。”

山崎还发现,自己常光顾的面店也在门口贴上涨价告示:“我老点的酱汁拌面从690日元涨到740日元。”

山崎经常光顾的面包店没能扛住涨价潮。

日本征信公司“帝国数据银行”最新统计发现,从今年8月至年底,日本预计有10474种食品和饮料将涨价,加上截至7月底已涨价的商品,合计有18532种,涨价率平均为14%。

该统计以日本105家主要食品企业为对象,调查它们是否有涨价计划。从商品种类来看,水产加工品和冷冻食品等“加工食品”涨幅最多,沙拉酱汁和蛋黄酱等“调料”紧随其后。

对此,日生基础研究所(NLI Research Institute)经济学家久我尚子分析称,“价格上涨的物品已从能源消费领域转向日用品。特别是消费者每天购买的食用油、面包和面条。随着产品价格上涨,普通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在增加。”

日本在线服务机构“金钱的健康诊断”8月9日进行的舆论调查显示,因日元贬值、物价上涨,近九成日本人“对今后的家庭收支感到不安”,其中30岁至50岁人群的不安感尤为明显。

随着产品价格的上涨,家庭预算的负担也在增加。

“最近一段时间,媒体也在扩散这种焦虑感。”山崎坦言,“电视节目呼吁大家少吃面包,多吃本国大米,还会教大家米饭的各种做法。”

为了能让家人吃上营养又廉价的食材,日本主妇也使出浑身解数。日本亲子杂志《kufura》进行了名为“为节约开支我选择的食材”问卷调查,发现20岁至50岁的日本女性首选的烹饪食材是豆芽,做法包括“用肉末炒豆芽,倒入咖喱汁,简单又便宜”“用油醋汁将裙带菜和豆芽搅拌一起,吃起来很清爽”“用豆芽拌饭,只需加入辣椒酱和酱油”。

另外,价格便宜的鸡肉、营养价值高的豆腐和纳豆、做法丰富的鸡蛋、卡路里低的魔芋乃至剩余的蔬菜叶,都成为主妇们降低开支的“利器”。一些人更做到极致:例如选择打折幅度较大的超市购物、通过刷APP优惠券购买特价品、使用会员积分兑换商品,甚至于为了减少购买零食而不带孩子去超市。

为了在食品方面节省开支,不少人还在社交媒体上支招:“每个月去一次父母家,为的是获取菜园内的蔬菜”“为了少吃饭而将菜的味道调淡”“不再购买点心和果汁”等。

为了能让家人吃上营养又廉价的食材,日本主妇也使出绝招。

山崎家的改变之一,是将“故乡税”所能兑换的产品从螃蟹等高级食材降级到了生活必需品。

“故乡税”是一种鼓励人们通过向各地政府捐款,从而获取当地特产回报,并在个人当年需缴纳税金中减免掉这个捐款额度的特殊税制。为应对城乡之间不断扩大的人口差距导致的税收不均问题,日本政府于2008年推出该制度,虽然名称中带有“故乡”二字,其缴纳对象并不局限于纳税人的故乡。在过去,北海道产的螃蟹以及A5黑毛和牛曾是很多人热衷获得的特产。

“去年我们通过‘故乡税’兑换的产品是价值5000日元的卫生纸,这够我们一家使用10个月。今年则兑换了5公斤大米,估计也能吃上两至三个月。”山崎说。

外资抄底日本房市,建材价格飙升

日元的持续贬值,让一些外国人动了抄底这个“廉价”国家的念头。其中最先感受到风向的,是不动产行业。

今年2月,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以约1500亿日元购买了31家西武控股的酒店和休闲设施。5月,新加坡公寓信托雅诗阁以约100亿日元收购了大阪和福冈的4套出租公寓和一套学生公寓,7月再以67.8亿日元收购了札幌市的3套出租公寓。6月,新加坡投资基金公司QIP以约54亿日元购买了大阪和名古屋的三处房产。

据日本政府推测,今年外资在日本不动产上的投资有可能创下20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随着日元持续贬值,海外资金还流向了不动产投资信托市场。

今年外资在日本不动产上的投资有可能创下20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看着东京圈不断上涨的房价,在日本打拼5年的中国人小李也动了买房的念头。

7月初,34岁的小李与丈夫在神奈川县横滨市购置了一套65平方米的房子。因为购置的是新房,两人均有稳定工作,加上丈夫又是公务员,他们向当地银行申请了零首付贷款。小李告诉《凤凰周刊》:“一年前,同一楼盘相同大小的房子能再便宜500万日元。”

由于日本少子化加剧,新设的住宅开工户数也不可避免地减少。据日本国土交通省统计,2021年度新设的住宅开工户数约为86.6万户。与过去每年近200万户相比,已减少到半数以下。

3月下旬,日本数字媒体日经xTECH对住友林业、大和House工业、Caister房地产等20家房产公司进行调查,其中9家大型房产公司表示,将会进一步提高房价。

让小李担忧的还有不断增长的装修预算。她直言,“咨询完建材市场后,我决定在新房交付前先预订一批橱柜家具。今年秋天,整体厨房卫浴、家居装修市场将迎来涨价潮。再不下手,连装修费都负担不起了。”

近期,由于原材料短缺,建筑材料价格一路飙升。小李想在房间里加做一面木质隔断墙,分出一个儿童房。但工人告诉她,木材主要从俄罗斯进口。由于战争影响,出口的木材数量明显减少,运抵周期也变长了。加上日本建筑工人劳动力告急,以前只需10万日元打造的隔断墙,如今成本增至27万日元。

在日本,木材约七成要从加拿大、俄罗斯、瑞典等国进口。受新冠疫情影响,木材从2021年起大幅涨价,“木材冲击”一度成为热门话题。木材短缺直接导致许多新建房地产项目停工、延期。加之俄乌冲突,让使用进口木材的房屋建造者更加担忧。

在日本,木材七成以上从加拿大、俄罗斯、瑞典等国进口。

今年1月起,日本各地的预拌混凝土制造商协会接连宣布,将预拌混凝土的售价提高10%至20%。预拌混凝土以石灰石为原料,在水泥中加入沙子、砂石、水搅拌而成,涨价幅度预计为2000日元/立方米。

另外,因半导体短缺,许多热水器、空调以及电气设备的订单无法准时交付。日本知名卫浴品牌TOTO在官网发布了交货延期的道歉声明:“鉴于新冠疫情蔓延对供应链的长期影响,我们更改了浴室的交货日期,并停止接收浴室加热器换气扇的订单和洗手间加热器的订单。”

自2021年以来,建材市场接连曝出钢材、氯乙烯、沥青混合料、外墙建材、单板、防水相关材料等价格上涨的消息。一位总承包商说:“成本上涨越发明显,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将其反映在价格中。”

除此之外,一位地方公务员向《凤凰周刊》透露:“今年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各地负责基建的部门都在请求财务省追加预算。但由于涉及桥梁、道路等基建项目都是三至五年前就确定的,能否顺利追加,需重新拿到县议会进行讨论。”

日企正在为不涨价绞尽脑汁

对于众多出口型企业来说,日元贬值似乎是一件好事。

根据34家日本主要企业7月底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日元贬值推高利润的效果超过2400亿日元,达到这些企业净利润的16%,有助于化解原材料价格走高等负面影响。

三井住友资产管理公司理事、首席经济学家宅森昭吉分析,随着日元贬值,出口带来的净收入和海外子公司的收益将会继续膨胀,汽车和机械等企业受益明显。

今年4至6月,日产汽车按营业利润计算,日元贬值推高利润的效果达到257亿日元,抵消了钢材和树脂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利润下降。从净利润创新高的三菱汽车来看,按营业利润计算,汇率推高利润的效果达到175亿日元,营业外收益也获得172亿日元汇兑收益。

即便如此,日本经济界的担忧并未消减。优衣库社长柳井正直言,日元贬值并非好事,对日本没有任何好处。“优衣库本身海外销售额较大,因此日元贬值对业绩有所提振。但在资源依赖进口的日本,只不过是把采购来的原材料加工增值后再卖而已。即便在出口旺盛的年代,日元贬值会造成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对于老百姓而言也不是好消息。”

相比于因日元贬值提振收益的出口企业,日本传统企业正在为控制价格绞尽脑汁。

山崎发现,一些数十年没涨价的商品首次提价。时隔43年,日本“国民零食”Umaibo玉米棒从10日元首次提价至12日元。时隔29年,TIROL方底巧克力从20日元涨到23日元。大冢制药的碳酸饮料“奥乐蜜”也迎来25年来首次涨价——从11月1日起,该饮料的单支价格将从105日元上调至120日元。

十多年来,消费者首次面临朝日啤酒涨价。有不少数十年没涨价的商品首次提价。

根据“帝国数据银行”8月的统计,今年4月至8月,“已经涨价”和“计划涨价”的食品企业约占105家受访企业的七成以上。从今年1月起,涨价2次以上的食品企业占到25.8%,这意味着每4家企业中就有1家已多次涨价。

日本社会有着很强的“客户至上”观念,哪怕几日元的涨幅,也能让一家企业站在风口浪尖。为了守住长年不涨价的“神话”,有15.3%的企业表示“不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以避免客户流失。

自7月以来,大型超市永旺旗下品牌TOPVALU(特慧优)的约5000种食品和日用品中,只有3种商品价格有所上涨。永旺大阪巨蛋城店店长青木武志透露,为了降低成本,会将矿泉水商品上的塑料标签去掉。一位永旺职员向《凤凰周刊》透露,原来用冷藏卡车运送的关东煮全部改为常温配送,价格则保持不变。

山崎也发现,超市的冷藏柜如今只开冷气、不再开灯,“原先购买的调味料虽然没涨价,但底部凹进去的部分更深了”。

为了不上调寿司价格,一些日料店将高昂的金枪鱼肉替换为普通的白鱼。一位寿司店店长表示,“原材料和鱼的价格都上涨了2到3成,我们只能尽量想办法让价格与之前保持一致。”

日本央行为何坚持货币宽松?

今年6月,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说出了一句引发众怒的话:“日本家庭对物价上涨的容忍度一直在提高。”两个月后,山崎依然对此耿耿于怀:“他的说辞让我无法接受。我们都在呼吁能不能把消费税从10%降回8%,面对涨价的生活必需品,我们别无选择。”

“我迫切希望央行能保护日本货币的价值,请让尊重央行的人担任行长。”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直言,“之所以出现日元贬值,是因为美国加息而日本央行不加息,导致日美利率差拉大。面对物价上涨,日本唯一的办法就是加息,以修正目前的货币宽松政策。”

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说出了一句引发众怒的话:“日本家庭对物价上涨的容忍度一直在提高。”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美日利差扩大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受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影响,日本经济呈现下行压力。日本央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美日央行货币政策方向持续背离,导致美日利差扩大。

面对质疑,日本央行不加息的态度却无比坚决。8月27日,黑田东彦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发表讲话称,他预计日本央行将继续宽松政策,不会加息。黑田东彦表示,“我们现在的通胀为2.4%。但几乎全部是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造成的,即能源和食品。因此,预计到今年年底,通胀率可能会接近2%或3%,但明年,通胀率将再次降至1.5%。因此,我们别无选择,只有继续放松货币政策,直到工资和物价以稳定和可持续的方式上涨。”

日本央行并不是政府部门,而是由日本政府持股55%的上市公司。日本央行前行长白川方明曾在《动荡时代》一书中写道:“在日本,不管是哪个政党执政,一旦经济形势出现恶化,都会要求央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已经成为一种惯例。”

这一惯例背后的原因在于,日本长期面临严重的政府债务问题。近年来,日本国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约为250%-260%。随着老龄化背景下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财政收支平衡不断恶化,加上经济持续低迷,从而降低本国居民对国债还本付息的信心。央行保持较低的国债收益率,有助于降低日本政府债务的利息成本。

此外,黑田东彦的任期将于2023年4月结束。在剩余不到一年的任期内,除非有较强的政治压力,日本央行改变货币政策方向的可能性较低。

为了让人们忘记“日元贬值是日本一贯的国策”,岸田内阁更愿将通胀归罪于俄乌冲突、国际能源价格提升等因素。日本政府如今能做的,是在短期内寻找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岸田内阁更愿将通胀归罪于俄乌冲突、能源价格提升等因素。

8月15日,首相岸田文雄在官邸召开商讨应对物价上涨措施的 “物价·工资·生活综合对策总部”会议。岸田作出指示,增加1万亿日元的“地方创生临时交付金”用于物价上涨对策。有关受乌克兰危机影响价格居高不下的进口小麦,岸田要求把政府10月起出售给制粉公司的价格维持在现行水平。

岸田强调,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面包和面类制品价格高涨是迫切问题,称若不采取措施,可能会涨价两成左右。此外,9月底迎来最后期限的汽油补贴也考虑延长。这些追加政策力争9月上旬在对策总部汇总出台。

由于日元贬值,岸田内阁还萌生了招揽外国游客的想法。今年6月,岸田在福岛县郡山市召开的会议上大声疾呼,“日元贬值是顺风车,从6月10日起外国游客即将入境,日本应该把握住这次机会,对振兴地区经济具有巨大潜力,希望大家搭起这阵东风继续前进。”

岸田政府能做的,是在短期内寻找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但由于每日入境人数有限,自由行尚未完全放开,旅游业仍难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根据日本移民服务局数据,6月10日-7月10日,日本共接待了约1500名入境观光游客,较2019年同期大幅下滑95%。同时,距离日本政府设定的每天接纳2万人次的入境游客上限也有很大距离。

眼下的局面,让日本一些经济学家追忆起23年前。1999年,时任首相小渊惠三提出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面向21世纪,应将引领日本经济的新产业作为国家项目加以培育,特别是信息通信、环境、医疗、福利、生物、流通、物流及金融等领域。”有人不禁感慨:“如果23年前宣扬的政策能被好好执行,现在的日本恐怕会大不一样。”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观象台媒体】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