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亚太地区处于二战以来最不稳定时期,美国频频制造地缘政治危机,并不断向各方索要筹码。作为远东地区最具有战略价值的日本岛屿,自然成为了美军加大地区存在,并遏制各方发展的重要“抓手”。
据俄卫星通讯社消息,美国务院日前正式对外声明:将向日本出口73枚,总价值约为32.9亿美元的反导系统防空导弹。美方还一再强调,此次军购协议的签署,将在保障盟友安全的同时,促进亚太地区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考虑到美国一贯的军事和外交作风,在日本部署上述武器“无可厚非”,但结合当下的亚太形势,便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甚至比想象中的更加复杂。
第一、通过向日本售卖此类“禁止性”武器,看似加强了东京的防空能力,实则挑起了各方和日本的争端。
众所周知,日本作为美国在亚太“最可靠”的盟友,其战略防御任务基本被后者把持。无论是自卫队的扩张还是日方在军工武器的出口方面,都必须得到美国的同意。
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极易导致日本政权的不稳,并向外方积极的扩张。事实上,安倍政府近年来在美国的“授意”下,已经突破了各方可以接受的底线。
例如对4艘“宙斯盾”驱逐舰的导弹防御功能改造、给予自卫队优先供应F-35的便利、默许“出云”号、“加贺”号升格为航空母舰……在美国的纵容下,日本军事实力大幅扩张,俨然成为了远东地区最具有战力的国家之一。
日本的“出格”举动,引起了各方的担忧。韩国、俄罗斯和日本的海域争端也随即而来。围绕“竹岛”“南千岛群岛”的主权归属的争夺比较任何时期显得更加的激烈和复杂。
第二、通过此类武器的售卖,进一步彰显美国的影响力,并在制约各国发展的同时,将美国优先的思想“布施”于亚太区域的任一角落。白宫在亚太区域部署了其海外驻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并从韩国、日本、新加坡到澳大利亚一线构建了第一岛链。这种环形防御阵线的设立,将亚洲诸国的军力牢牢禁锢在西太平一线,从而方便了美国对各国进行钳制。
此次出口的“标准-3布洛克IIA”型导弹,便是这一战略计划的外部体现。该导弹是美国宙斯盾系统的一部分,其主要承担拦截短、中程导弹的重任,可以在大气层外、陆地、海上依靠双色红外导引头提供的辨别能力,对于敌方的重要战略目标进行精确的打击。可以说列装了该型导弹的日本自卫队,将有能力实现对亚洲多国的火力覆盖。
第三、通过在日本部署“禁止性”武器,制约、威慑俄罗斯的用意明显。自《中导条约》失效后,美国关于中、远程导弹的研制计划提速。很多迹象表明,白宫打着遵守《中导条约》的“幌子”,实则一直进行着该类导弹的研究。
8月中旬,该条约刚失效,美国方面就试射了“战斧式”巡航导弹,并成果的完成了发射任务。再加此次在日本部署宙斯盾反导系统,有理由让人相信,美国对俄罗斯的打压一直没有放松,甚至到了“图穷匕见”的程度。
美国在亚太区域扮演着何种角色,早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美日联盟的进一步紧密,东京防卫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亚洲核心国家将面临新一轮危机和挑战。
一句话,日本再次充当了美国亚太战略推行的“急先锋”,而华府在不经意间再次坐收“渔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