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考古出土的剑文物中,最著名以及最珍贵的一把便是越王勾践剑。此剑号称中国的国宝级文物,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关于此剑的传说以及出土过程的故事也极为离奇。
越王勾践剑在楚国的一位将军古墓中出土的,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越王勾践是吴国人,根据考古学家的推断,很可能是吴楚两国在交战的时候,吴国的军队被楚军打败后,这把越王勾践剑就成了楚国将军的战利品,从而在楚国将军死后便随之入葬了。
1965年考古家打开这座楚墓的时候,发现了2把宝剑,一把是越王勾践剑,另外一把是其副剑。
看到了如此精美的宝剑,有考古家忍不住上前取剑,没有想到的是,在取出越王剑的一瞬间,自己的手居然被划伤了,鲜血一直流个不停。
于是便有人戏称,这是越王勾践剑在出土的时候"滴血认主"。专家一听也激动了,以为这把剑会属于自己,于是激动的说:"这是我的。"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也是后来人们经常调侃该考古家"滴血认主"越王剑的原因了。
考古学家曾经拿其做过实验,在报纸上轻轻一划便有几十张报纸被割破,其锋利程度是现代科技所无法制造的!
而且这把古剑经过了千年,一点都没有生锈,出土时遇到阳光还金光闪闪,一经出土就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也正是因为越王勾践剑的锋利和极高的研究价值与文化价值,它也成了世界公认的"天下第一剑"。自越王勾践剑出土的那一天以来,就受到了世界学者的一致追捧。
很多国家为了一睹越王勾践剑,多次向我国提出借剑的请求。
1973年在日本展览时,整个日本学术界都因它而轰动。
1993年,我国也同意了新加坡展览越王勾践剑的请求。
但是,意外却发生了。
越王勾践剑在新加坡展览结束的时候,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将剑卡在了展览柜中,工作人员强行取出,却不小心将剑刃卡在了有机玻璃上,结果导致剑的身上出现了一条长达7毫米裂痕,无法修复。
自此之后,越王勾践剑被列为禁止外出展览的顶级文物之一,也成为湖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无论是历史上"卧薪尝胆"的越王,还是越王勾践的剑,他们仿佛都不会被时间所打败,一直保持着自己的高风气节。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记载: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越王"卧薪尝胆"的故事。
在我们的学生时代,认为历史就是年代+人物+事件意义,就是那些在历史课本上的东西,都是需要一条条背诵记忆的内容,非常的枯燥乏味。
然而,随着我们不断的成长,发现,学历史分明不止是知识点,而学的是鲜活的人物和事件,因为从他们的事迹中能给我们启示。
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首,《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年的历史。是2000年从未被超过的史学巨著。
《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它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史记》中不仅有各个朝代的历史故事,而且里面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道理。
在这里面,我们不仅能够学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还能学到孔子"韦编三绝"、韩信"一饭千金"、赵括"纸上谈兵"、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和其中所蕴含的要勤奋读书、要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不要空谈理论、做事情要下定决心等等人生道理。
俗话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读这种优秀史书时,很多人会遇到的问题是:书中的内容是文言文版的,根本就看不懂,更别说学习里面的智慧了。没错,对于我们来说,文言文真的是太苦涩难懂了,根本就看不懂。
我看的是白话文全图彩解版的《史记》,里面不仅尊重了原著的内容,而且还有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对文言文的内容进行了解释。还有对疑难字的注释和和注解,完全可以让你避开文言文的障碍,让你看得懂、学得会。
除了通俗易懂的解释,里面还有配有许多的彩图,让你增加读书的乐趣,通过图片也可以让你对《史记》的内容做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你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学习,因为彩色图片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让孩子在学习历史中成长也是非常有益处的。
如今,这一套白话文彩图全解版的《史记》就可以让你既可以学习历史,也可以增长人生的智慧,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