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外交部:胁迫外交这顶帽子,没有国家比美国更适合戴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编者按】回应国际热点,亮出中国态度。过去一周,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制裁俄罗斯、“一带一路”建设意义、涉疆问题等热点进行回应。

——4月26日,针对美国对俄出台大规模制裁,外交部发言人作出上述回应。

记者会实录:

《环球时报》记者:近期,美国对俄出台大规模制裁,驱逐10名俄外交官,一些欧洲国家也相继驱逐多名俄外交官。俄方采取了必要回应措施。普京总统日前在国情咨文中强调,对俄发动挑衅者必将为自己的行动追悔莫及,俄的红线不容践踏。请问中方对此如何评价?

汪文斌:中方历来主张国与国在相互尊重基础上,通过平等协商妥善解决分歧。我们反对动辄使用单边制裁或以制裁相威胁。这是强权霸凌的做法,不得人心,日益遭到抵制和反对。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面对人类面临的共同困难,国际社会应团结协作,共克时艰,携手应对新威胁和新挑战,共同助力全球经济早日复苏、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中俄是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维护各自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上,双方将继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为沿线国家实现繁荣稳定发展不断增添新动力。”

——4月27日,针对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合作对全球抗击疫情和实现经济复苏的意义这一问题,外交部发言人作出上述回应。

记者会实录:

新华社记者:根据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5.2%。你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合作对全球抗击疫情和实现经济复苏的意义?

汪文斌:今年一季度,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实现稳步增长,同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完成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9.4%和12.4%。中欧班列开行3398列、发送货物32.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5%、84%。这些亮眼成绩充分展现出共建“一带一路”强劲的动力。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经济衰退的巨大挑战,上述成绩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一带一路”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规模最大的合作平台,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前不久,中国与博茨瓦纳和刚果(金)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迄今为止,中国已同140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一大批重要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加强了各国间经贸投资往来和互联互通水平,解决了成千上万人的就业,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作出重要贡献。

疫情期间,共建“一带一路”为保护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欧班列成为防疫物资运输的重要物流通道,截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发运防疫物资1104.6万件。我们同印度尼西亚、阿联酋、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共建“一带一路”伙伴国开展疫苗联合生产,还将同各方在传染病防控、公共卫生、传统医药等领域拓展合作。

“一带一路”正在为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注入正能量。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州去年峻工的光伏电站让2000多户家庭、近6000人用上“清洁电”,哈萨克斯坦扎纳塔斯风电项目预计每年可发电3.5亿千瓦时、节约标煤10.95万吨。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为沿线国家实现繁荣稳定发展不断增添新动力。

“我也希望你们不要被偏见蒙蔽双眼,用自己的笔和镜头去向世界说明新疆的事实和真相。”

——4月28日,针对评论文章认为新疆存在“强迫劳动”的说法毫无根据,外交部发言人作出上述回应。

记者会实录:

《北京青年报》记者:我注意到,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新疆棉花的那点事》的评论文章。文章认为新疆存在“强迫劳动”的说法毫无根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我注意到了有关报道。这篇评论文章的作者是一名曾经在新疆工作生活10多年的教育咨询业者。他表示,所谓新疆“强迫劳动”的说法毫无根据,不仅荒谬,也很无知。新疆在棉花采摘季节缺工少力,来自内地其他省市的富余劳动力纷纷来到新疆,协助棉农在采摘季节结束前高效保质完成采棉工作,棉农则给予他们优厚的报酬,可以说是双方互利共赢的安排。更何况随着机械的发展和普及,机器正逐渐取代人工。所谓“强迫少数民族采摘棉花”,既是对新疆棉花的玷污,也是对新疆社会发展的污蔑中伤。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上关于新疆的客观公正声音越来越多。比如,最近“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刊发题为《对新疆种族灭绝的指控毫无根据》一文,明确指出美国所谓“新疆种族灭绝”的说法没有证据。首先,这种说法公信力缺失。“新疆种族灭绝”由大搞“谎言外交”的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提出,其说法不足为信。第二,事实缺失。美国政府迄今没有拿出任何事实证据。第三,法理缺失。美国国内法认定的“种族灭绝”参照联合国《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包括杀戮、禁止生育等五种行为,但美国缺乏法理依据证明新疆存在上述行为。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挪威弗洛恩市前市长维斯特比近日发表《认定新疆种族灭绝别有用心》的专题报告,对美国有关智库报告的客观性、真实性、严谨性逐条批驳。再比如,法国作家维瓦斯在《维吾尔族假新闻的终结》一书中用自己两次访疆亲身经历,证明各类涉疆谣言纯属无稽之谈;美国独立新闻网站“灰色地带”刊文,揭露反华分子郑国恩滥用数据、歪曲资料、援引虚假“证言”编造新疆“种族灭绝”的世纪谎言;香港《南华早报》、澳大利亚公民党刊物《澳人警示服务》、巴西《米纳斯州报》等多家媒体刊发报告、文章等,介绍新疆反恐成就,披露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反恐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和“以疆制华”的地缘政治阴谋。

我也注意到,在巴基斯坦、埃及、马来西亚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客观公正的涉疆报道越来越多。在西方媒体充斥着针对新疆抹黑污蔑的大背景下,这些客观公正介绍新疆的正义之声弥足珍贵。我希望在座的外国记者也能读一读这些书籍、报告和文章,本着客观公正原则自觉抵制那些涉疆谎言谣言和虚假信息。我也希望你们不要被偏见蒙蔽双眼,用自己的笔和镜头去向世界说明新疆的事实和真相。

“胁迫外交这顶帽子,没有国家比美国更适合戴,也没有国家能从美国手中夺走这个专利。”

——4月29日,针对美国官员在多个场合指责中国搞“胁迫外交”和“经济、军事胁迫”,外交部发言人作出上述回应。

记者会实录:

《环球时报》记者:我们注意到,美国官员在多个场合指责中国搞“胁迫外交”和“经济、军事胁迫”,你对此有何回应?

汪文斌:胁迫外交这顶帽子,没有国家比美国更适合戴,也没有国家能从美国手中夺走这个专利。1971年,斯坦福大学教授亚历山大·乔治最早提出“胁迫外交”概念,用来概括当时美国对老挝、古巴、越南政策。美国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诠释了什么是胁迫外交,那就是通过武力威胁、政治孤立、经济制裁、技术封锁等方式实现自身战略目标。

从武力威胁看,美国“胁迫行动”的经典案例都造成了战乱动荡和人间悲剧。美国政府也不避讳使用“胁迫外交”一词,比如将1994年迫使海地军政府下台誉为“美国胁迫外交的范例”,在2003年将追加军费中的303亿美元明确列支为开展“胁迫外交”。

从政治孤立和经济制裁看,美国长年对古巴、朝鲜、伊朗、委内瑞拉挥舞“制裁大棒”。美国上届政府对多国随意挑起“贸易战”。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曾撰文称美国上届政府对伊朗政策只有“胁迫”没有“外交”。

从技术封锁看,美国为维护自身科技垄断地位,无视市场竞争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滥用国家安全借口肆意打压别国高科技企业,还胁迫其他国家共同行动。无论是法国的阿尔斯通,日本的东芝、丰田,前苏联的航空航天业,还是如今中国的华为,无一不都是鲜活的例证。

就中国而言,美国处心积虑对华施压,非法抓捕中国公民,无端打压中国企业,肆意干涉香港、新疆等中国内部事务,威逼利诱其他国家组建反华“小圈子”。中国是“胁迫外交”受害者,而不是加害者。不管谁搞“胁迫外交”,我们都坚决反对。

同美国的胁迫外交相反,中国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我们从未像美国那样以武力威胁他国,从不搞军事同盟,从不输出意识形态,从不跑到别人门口挑事,从未将手伸进别人家里,也不主动打贸易战,不无端打压他国企业。在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遭到胁迫和侵害时,我们当然要作出合理合法的反制,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我们将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一道,共同反对世界上的各种胁迫行为。

“50年来,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不断为联合国的崇高事业添砖加瓦,作出了积极贡献。”

——4月30日,关于中国正式启动新中国纪念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系列活动,外交部发言人作出上述回应。

记者会实录:

总台央视记者:据报道,中国正式启动新中国纪念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系列活动。能否介绍相关情况?

汪文斌:1971年,联大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也标志着联合国真正成为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国际组织。50年来,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不断为联合国的崇高事业添砖加瓦,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纪念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中国将在联合国维和行动、经济发展、社会人文、脱贫减贫、生态环境等领域举办系列活动。中国已经于4月27日在联合国推动成立维和人员安全之友小组并担任主席。昨天中国国防部维和事务中心与联合国和平行动部共同举办线上维和经验交流会。对其他纪念活动,我们将及时发布相关消息。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继续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深化同联合国系统及世界各国的合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