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宣布独立时,他的表现是这样的。
1965 年,新成立的马来西亚国家做了一件其他国家几乎从未做过的事情,它自愿驱逐了自己土地上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部分,这个被称为新加坡的 360 平方英里的岛屿。
对于当时的新加坡人来说,独立并不值得欢呼雀跃,反而是一种不知所措,他们就像是一个弃儿一样。
究竟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发生了什么?让马来西亚宁愿舍弃如此重要的土地,有是什么原因让新加坡人不愿独立。
今天我们就一起回顾这段历史。
19世纪初,正值大不列颠殖民殖民时代的高峰,英国东印度公司牢牢控制着印度次大陆,并希望扩大其影响范围。
随着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贸易路线变得越来越重要,马六甲海峡被确定为一个新贸易港口的战略位置。
1819年1月29日,英国不列颠东印度公司雇员斯坦福·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并开始管辖该地区。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
在随后的时间里,因为船舶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得新加坡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
随着新加坡的崛起,以及天生对商业的友好,不对交易征收税费。使得许多充满希望和雄心壮志的移民和附近的当地人涌向这座崭露头角的城市。大多数抵达这里的人是华人,也有少数马来人和印度人。
多年来,人口迅速增长,从莱佛士建立港口时的约 1,000 人增加到世纪之交的 220,000 人。
进入 20 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因为远离战场,新加坡并没有受到影响,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了该国重要的转折点。
1942年2月15日,日本占领新加坡,并将之更名为“昭南岛”,这次被占领,改变了新加坡人对英国人的态度,强大的大英帝国并不能保护这座海岛要塞,新加坡人对英国的普遍积极态度开始转变为反帝国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重新管辖新加坡,但是在全球化的非殖民化的浪潮中,英国选择从东南亚撤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宣告独立。
而作为英国在东南亚重心据点的新加坡,则没有跟随马来亚一起独立,他们从战前的海峡殖民地被划分出来成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英国人也在尝试离开新加坡,试图以各种形式给予新加坡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1959年,在李光耀等人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带领下,新加坡取得自治邦的地位,李光耀成为首任总理。
但是李光耀很快发现,自治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李光耀掌权的第一个月,外国资本开始出走,西方企业和外籍人士担心新政府的反殖民热情,新加坡马上陷入了经济衰退。
新加坡只是一个面积狭小的岛屿城市,人口也非常稀少,国内资源非常有限,尤其是淡水资源更是紧缺,单靠本身的淡水资源,根本无法满足人民的日常需要。在面临各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李光耀把目光投向了对岸马来亚。
新加坡与马来亚。他们拥有相同的历史,而且与马来亚合并也可以解决新加坡市场狭小和资源短缺的先天不足。而马来亚也可以得到这个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港口。而且富庶的新加坡将向中央政府上交一定的财政税收,以解决马来亚的财政赤字。
不过,从马来人却一直担忧一个问题,那就是新加坡的种族构成,新加坡的华人社区占多数,是一个有着100多万华人人口的社会。
如果并入马来亚,那么马来亚华人的比例将从37%上升到42%。华人就会超过马来人成为了马来亚最大的民族,这对于掌握马来亚政权的巫统来说是不可接受的,马来亚必须是马来人的马来亚。
为了弥补这些种族问题,有人提出马来亚不仅应该与新加坡合并,还应该与附近的北婆罗洲和沙捞越等其他英国属地合并。 这将显着增加更多的马来人,这将抵消新加坡华人带来的影响。
英国人同意了这个方案,于是,在 1963年,马来西亚诞生了。
1963年9月16日当天,新加坡更和吉隆坡一起举办全国庆典。但是马来人与新加坡的蜜月期却非常的短,仅仅一个月后,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就开始和新加坡政府发生了矛盾。
李光耀和当时的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在经济政策以及治国方针都存在巨大的差异,甚至在种族权利分配上也出现严重矛盾,李光耀主张以“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的民族平等方式,反对“马来人至上”的保护政策。
地区政府之间的一个主要分歧点是宪法第 153 条。 该条款授予土著马来人某些权利和所谓的特殊地位”, 要求很多政府职位必须保留一定名额给马来人。
原因就是三大族群之间的经济失衡,当时马来西亚金融部门基本由马来西亚的华人和印度人主导,而大多数马来人往往构成大部分低技能工人,如劳工和农民。 土著马来人占人口的 65%,但只占该国经济的 4%。
尽管存在明显的不平等,但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认为这这个条款具有歧视性。 他们认为任何一个群体都不应该得到任何特殊待遇。
简单说就是不能你弱你就有理。
马来政府与新加坡政府的另一个严重矛盾就是统一大市场。
李光耀想合并成马来亚主要就是想成为一个大国,可以依靠马来亚的水源,电源,和庞大的市场。马来西亚也承诺建立一个单一市场,条件是新加坡要给砂拉越和沙巴贷款1亿5千万令吉。合并后,新加坡信守承诺,给予了贷款,但是马来亚迟迟不肯开放本地市场,而新加坡进入马来亚依然要税。
马来亚政府也怕开放单一市场,新加坡将彻底占领马来西亚的市场。那是马来西亚政府不能接受的,李光耀几次要求马来亚政府履行承诺无果后,就把原本要借给沙巴、沙捞越的钱给停了,然后双方开始互骂。
其实说到底,马来西亚政府害怕华裔取代马来人成为政府的掌舵者,华人不只是马来西亚第二大族群。而且马来人与华人之间有着巨大贫富差距。
随着两地政府矛盾的不断公开化,最终酿成了种族骚乱。
1964年的7月两族在新加坡的芽笼爆发冲突造成了有23人死亡,454人受伤。1964年9月新加坡又再一次爆发种族暴乱造成了12人死亡,109人受伤。
1965年7月时任马来西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为了避免再一次发生族群冲突事件,提出了把新加坡驱逐出马来西亚的议案。
经过了一个月的讨论和表决后,最终在1965年的8月9日马来西亚国会中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统一将新加坡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
作为马来西亚的一部分仅仅两年后,新加坡突然发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完全独立,这并不是它的意愿。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含泪宣布新加坡共和国正式成立。
泪流满面的李光耀称其为“巨大的痛苦”,他说他成年后一直相信两个领土的合并。
新加坡在独立后面临着无数挑战。 作为一个种族关系紧张、失业率高、基础设施摇摇欲坠、自然资源匮乏的小国,新加坡似乎不太可能生存。
但是现在的新加坡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人均GDP高达10万美元,新加坡在经济 社会和国民教育等领域的发展也远好于其他东南亚国家。
那么新加坡独立以后是如何把一手烂牌打出春天的感觉呢?这个问题我们找时间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