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留学|陪读妈妈如何在新加坡更好的生活?

留学:选择在新加坡陪读,是因为新加坡给予了陪读妈妈足够的尊重与安全感。

因为新加坡的双语教学和华人居多的人文环境,很多中国的妈妈都愿意去当一名陪读妈妈,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

但在新加坡当一名陪读妈妈也有很多的要求,如果你选择去新加坡当陪读妈妈,那么,你知道怎样当好陪读妈妈吗?知道怎样在新加坡生活吗?小文今天就为想去新加坡陪读或是已经去了新加坡陪读的妈妈提供一些新加坡生活经验,希望对你有用。

什么是陪读妈妈?

在学生正式进入新加坡政府中、小学后(6岁至16岁),新加坡政府为了确保其拥有正常的学习、生活及安全问题,给予海外学生母亲陪读的政策,陪读人选可以是母亲,奶奶或者是外婆,从以往案例来看,在新加坡以母亲陪读居多。在去新加坡陪读的第二年,母亲可以开始工作。

这个特殊的政策,允许母亲、祖母或外祖母到新加坡陪读。母亲可以陪读,不用担心生活和学习;母亲可申请全职工作,收入完全可支付母子的学费和生活费;不需在新加坡和孩子住的母亲,也可随意进出新加坡,探望孩子非常方便。

解读陪读政策

新加坡政府欢迎更多的中国学生来新加坡留学、深造。为了确保有经济支付能力家庭送孩子来新加坡留学,保证陪读妈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陪护自己的孩子安心学习,新加坡最近修订了陪读妈妈工作条例。

▲ 新加坡最近修订了陪读妈妈工作条例,具体内容什么?

答:主要内容有两条:凡2003年11月1日之前来新加坡的陪读妈妈, 除少数不允许陪读妈妈工作的行业(诸如:按摩、脚底按摩、酒吧 、陪舞等)外,均可以申请工作; 凡2003年11月1日之后来新加坡的陪读妈妈, 应该以陪护自己的孩子学习为主,至少在孩子正式进入政府中小学学习的第一年内,不能申请工作;所以陪读妈妈必须准备足够的资金维持其孩子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但是,如果有证据显示,其陪伴的孩子不能正常学习,已工作的陪读妈妈将会被强行劝阻继续工作,重新全心身照顾孩子。

▲ 对于符合条件的工作申请是否都能被批准? 一般等待批准期限是多长?

答:只要申请的工作不在所限之列,新加坡一般都采取灵活和宽松的标准进行审核、批准。但是,顾主要符合现行工作准证要求和雇佣外籍劳工配额要求。

一般的申请,两周即可知道审批结果。特殊情况,审批的期限可能要长一些。

▲ 如果陪读妈妈违反条例,将会有什麽后果?

答:新加坡是一个法制国家。外国人没有工作准证而工作就是非法工作,而且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根据有关法律,非法工作被抓将会被处以罚款或/和坐牢。同时会被遣送回国并没收签证押金。

▲ 新的工作条例对陪读妈妈更换工作的次数是否有限制?

答:一般而言,条例并没有对陪读妈妈更换工作次数设限。但是,在申请新工作之前,已有的工作准证必须先割掉。新的顾主必须符合有关工作准证要求,包括外籍劳工配额。所以更换工作前,必须了解清楚新顾主的有关情况。

▲ 陪读妈妈在陪读期间,可否参加学习?

答:可以,但必须先到移民厅申请学生签证。持学生准证的陪读妈妈不允许工作。

做有准备的陪读妈妈

如果要去新加坡当陪读妈妈

要考虑好下列问题后再决定是否行动

1. 要有应付各种困难的足够心理准备

在新加坡与陪读妈妈交流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没想到来新加坡会碰到很多预想不到的问题。”她们所说的问题,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诸如,租房的条款没有想周全,孩子上政府办的学校不好考,找工作要求这么苛刻等等。因此,在准备赴新当陪读母亲之前,一定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事随境迁,无论在国内想得多周全,在新加坡仍会遇到想不到的问题。

2. 掌握一定程度的英语

虽然在新加坡华人居多,不懂英语也能生活,但新加坡毕竟是通行英语,如果不用英语进行交流,会给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就业也更困难。新加坡是个很小的国家,如果你不懂英语,就等于把自己封闭在更小的空间内,各种机会都难以光顾。

3. 出行购物有讲究

新加坡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许多生活方式至今留有印记。比如,汽车驾驶员的方向盘及座位在右边,车靠马路的左面行使,这与国内恰恰相反。如果想在新加坡开车的话,要熟悉一段时间。新加坡是个很守规则的国家,人人都要守规矩,否则惩罚相当严厉。比如,新加坡的汽车车速较快,过马路要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要保持卫生,绝对不可以随地吐痰等等。在新加坡,如果是挣新币的话,购物很便宜;但若是用人民币兑换的话,有些物品就比国内贵多了。

新加坡之所以成为中国学子的首选地,是因为许多家长认为,新加坡有独特的优势,如双语教育,法律健全,环境优美,社会治安良好,华人居多,生活易于适应。

新加坡实行精英与普教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在这里也可以得到提高,学习拔尖的学生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师资与教学的支持,从而得到最大的发挥。考虑好了,就去吧

关于新加坡留学的任何问题

都可以来咨询小文(微信号:kexiaowen777)喔~

编辑:科小文 |作者:橘子 |审核:李琦

本文系科文教育原创,转载请注明

更多精彩请关注“新加坡科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