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霓子 这是我的第36期分享
01
昨天,我终于和确诊冠病毒一周的室友见面了。
一位01后,今年刚来新加坡上大学的小女孩儿X。
她住我对门儿,门与门之间相隔1米。自从上周末她被确诊得了新冠,我们就再没打过照面,她的房门一直紧闭,我也从未见她出过门,昨天才得知,她只是背着我们偷偷出房门。
上个周末早晨8点多,我刚醒来,打开手机看到她给我发了一条消息:“姐姐,我刚才测了核酸,弱阳性。”
自从来了新加坡,我们都学会了一种技能:自己捅自己喉咙或鼻子。在海外,核酸测试剂能派上用场,一定是自我开始怀疑有没有中病毒的时候。
于是,我赶紧叫Lo起床做核酸。
我、Lo和X,我们星期五晚上还在一起吃晚饭,那天也正好赶上我从国内海运了一批快递到了新加坡,还有一些烧烤食材,当天晚上我就兴致上头,做了重庆烧烤,于是也叫来X一起吃。
然而才隔了一天她就被确诊了,当我得知后,第一反应不得不往最坏的情况想。
看完X的信息,我起床后,来不及喝一杯热水,直接找出了核酸试剂盒,用力撕开鼻拭子外包装,我对着镜子眼睛就是尺,小心翼翼地给两个鼻孔捅了几下,生怕有过分的不适感,大概捅到1-1.5cm深度,比之前在国内被工作人员捅到鼻梁底下位置舒服好多。
(抗原三件套)
接着把棉签放进采样管,里面有少量液体,我用手捏了几下里面的棉球,一边捏一边想着:
幸好把之前在上海发放的防疫医疗物资带了过来,在新加坡购买一个抗原试剂盒要30多块,如果去诊所做一次核酸费用更高,24小时出结果至少也要400RMB。
大概15秒过去了,Lo已经把测试卡平放在了桌上,就等着我把采样管里的液体滴在上面,差不多4滴就够了。
我死死地盯着测试卡线条的走势,T和C,只要跑过了T没有一条杠,那基本上可以放心了。我测试的最终结果只在C的位置出现了一条红杠,意思是没有被感染。
为了控制试剂盒的消耗,我和Lo每次只需要其中一人做检测就够了,以前是他,这一次换作是我。
我和X的交流从她确诊那天开始,我们就仅限于通过微信说话。
我帮她一起复盘上周五和我们共用晚餐后的活动轨迹,最终确定是第二天(周六)她跑去汉堡王吃了一个汉堡,她摘了口罩。
然而当天我和Lo习惯性周末出去玩,并且很晚才回,所以我们就没有机会碰面。
没想到这么快,星期天早晨X就确诊了冠病毒。从感染到有症状只用了一天的时间。
02
关于隔离,X给我看了新加坡隔离中心的照片,她跟我讲:“这个地方太不友好了,一个房间都是床,要住好多个人,条件太差了。”
当我看了照片,说实话我也不愿意去这种地方隔离,还不如关在自己房间痛快。
不过,新加坡也不是没有好一点的隔离酒店,不仅包吃还包住,但并不是谁都可以去的,要看政府如何分配,同时还要看患者在新加坡的身份,隔离待遇怎样就如同开盲盒。
(图片来自新加坡网友)
“与其去碰运气,不如就在自己房间隔离”我说。
作为密接的我,说不担心那一定是假话。毕竟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两个房间同时开门,都能形成空气对流。但X也非常小心,她尽可能的不与我们见面。
确诊当天,她去诊所看了医生,拿了一些药。
第二天,我担心X的饮食问题,我给她拿了一些水果、芝麻糊、鸭脖和小饼干,我把它们装在一个袋子里,放在客厅的大圆桌上,她听我回房间以后便自己开门出去取。
我发消息给X:“想吃什么尽管给我讲,如果想喝粥,告诉我一声儿。”
她回了我好几个:“谢谢姐姐”!
第三天,我问X状况怎么样,她告诉我:“喉痛不怎么疼了,也没怎么发烧了,有一点点咳。”
就这样,我偶尔问一下她身体状况如何,偶尔帮她到门口拿一下外卖,那一周,我们始终没有见面。
Lo有时候也是有趣,他在房间里叫X的名字叫她出来玩儿,X没有回应!
一周后,X恢复了自由,不再禁足,也不用在室内戴着口罩担心与我们撞见。
昨天我在厨房做饭,她从我身后走过,我一边挥着铲子顾着锅里的菜,一边问她上一周整体的感受,她笑着回应:“自己不算特别糟糕,但我另一个同学她瘦了几斤。”
03
记得我刚来新加坡的时候,总觉得身边全是D,我也总是随身携带消毒洗手液、消毒湿巾,尽可能的不碰外界的一切公共设施。
我会因为听到身旁的人突然咳嗽而神经高度紧张,赶紧捏一捏鼻梁上的口罩,试图让口罩把整个面部裹得更严实一些。
(西城男孩F1赛事演唱会现场)
上个月我和Lo去现场看了一场F1大赛,当天晚上还有西城男孩现场演唱会。
据官方数据统计现场有二三十万人聚集。当天有很多歪果仁,他们都不戴口罩,他们饮酒欢呼跳跃、吃着汉堡薯条,他们看上去很享受,很洒脱,也很自由。
Lo感叹:“歪果仁真会玩儿。”
然而,我和Lo坚持做好防护,我们买了炸鸡,也只能在人群密集的草坪上找了一个相对比较稀疏的空地吃了起来。吃完赶紧又把口罩拉到鼻梁之上,尽可能地捂住自己的鼻和嘴。
当西城男孩登台时,我们站在了人群之中,向四周环视一圈,只有我和Lo戴着口罩,在那帮老外眼里估计我们早已成了另类,从而也暴露了我们的来历。
事实证明,戴口罩是真的很有用。第二天看新闻,新加坡一天新增数万人。
(在吃着炸鸡啤酒的歪果仁)
04
今天和在新加坡已经生活了十多年的朋友Eve聊天,得知她上个月也被确诊了,并且是这三年来的第一次中招。
我问她:“你是自己一个人独自在房间隔离的吗?”
Eve说:“我是被我老公传染的,接着两个小孩儿、父母和菲佣,一家7口全部中招,集体免疫,所以都在家待了一周。”
我接着问:“我经常看见外面的小孩子不戴口罩,小到连几个月大的婴儿也没做防护,我很疑惑他们难道从小就免疫了?”
Eve抓了一把她的刘海儿往后脑勺撩去,浅笑了一下回答:“我儿子发烧37度多,只烧了一天,之后就好了,没有特别的症状。反而是我,确诊后的一个月总觉得没有力气,每天都想躺着、犯困,感觉伤了元气,直到上周,我才感觉身体恢复过来。”
我一点也不意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感受。
最后给大家几个小建议:
1、我们管不了别人,但要管好自己,自己永远要做好自我防护;
2、平时要注意休息,每天可以跳操和瑜伽,尽量不熬夜,锻炼身体;
3、每天吃维C片、水果、多喝水;
4、公众场合一定戴好口罩、吃饭找比较通风宽敞的座位就餐;
5、勤洗手,给手消毒、给衣物消毒;
6、心态放好,这是一个概率事件,也要看运气
#情感##海外生活分享##旅行##新加坡##优质自荐##坚持做核酸有无必要?官方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