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中新知识论坛来了!新加坡顶尖大学将在中新知识城培养3400名人才

11月18日下午,第七届中新知识论坛在广州举行。本次论坛以“提升湾区发展新动力 探索中新合作新机遇”为主题,旨在探讨如何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整合和联动发展,进一步达成中新双方的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贏。

作为中新广州知识城的年度旗舰项目,中新知识论坛是目前唯一在中新两地轮流举办的高端论坛活动,也是新加坡与中国广东省双方高层共同倡导和推进的战略对话平台。

十年内新加坡国立大学将培养3400名高端人才

“我们需要市场,特别是中国广州。我们决定要到中新知识城、广州开发区是非常正确的决定。”新加坡国立大学常务副校长梅彦昌说,新加坡需要广州乃至中国的市场。广州知识城非常注重创新,而创新需要有世界级的知识产权保护,有世界级的环境才能够营造世界级的创新系统。同时,新加坡国立大学很重视人才的培养,在未来十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将在中新知识城培养3400名高端创新人才。

新加坡通商中国主席,原新加坡贸工部、国家发展部和国家人力部高级政务部长李奕贤则建议知识城在四个领域加大投入和发展:第一是加强科技的投入;第二,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健全的知识产权法律对吸引、孕育和发展知识型产业是至关重要的,广州知识产权交易所和新加坡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在今年8月就签署了知识产权服务合作的框架协议,可以深化中新两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大湾区和新加坡两地之间的知识产权资源共享;第三,就是引进金融、会计、法律、市场销售、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机构;第四则是人才培训,人才的交流和人才的国际化。

华为集团高级副总裁、企业沟通部总裁、董事会成员彭博认为,在工业4.0大的背景下,数字化的必然发展趋势就是跨区域和跨行业的融合,在这方面,中国和新加坡、粤港澳大湾区和新加坡可以互相成为样板点和示范。其次,中新双方是迈向国际的共同伙伴,新加坡在全球200多个城市有智慧城市的咨询和业务,双方在产业之间的融合和互补上有巨大的优势。再者,在产业的风险投资上以及产业的快速孵化领域,新加坡跟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很强的互补优势。

此外,新加坡有国际化人才的显著优势,如何把其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经验带到粤港澳大湾区值得期待,因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梦想也是走向世界,这需要国际化的人才。

中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预计将引入投资500亿元

据介绍,截至10月中旬,知识城累计注册企业1605家累计注册资本1360.28亿元。目前,知识城54个重大产业项目、113个建设工地全面铺开建设,已初步形成新一代信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等高端高新产业体系。

“基于人工智能全球第1个智慧车站——去中新知识城的地铁21号线,将年底前正式投入使用。”在论坛上,广州佳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伟说,在中国,科技创新氛围非常明显,特别是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广州地铁21号线就是个很好的典范。

在2019年中新双边合作机制会议期间,中新广州知识城管委会与新加坡凯德集团、知识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关于中新广州知识城之中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合作协议》。中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将以中新国际科技创新高端产业园区为定位,开展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智慧城市等领域合作,打造中新双方产城融合和创新发展的标杆园区。预计未来5-10年内,示范区预计将引入投资500亿元,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智能制造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产业。

两个月前,知识城九龙湖“环湖总部经济带”启动建设。“环湖总部经济带”位于知识城的中部的“心脏”位置,将以九龙湖中新合作标杆项目“知识塔”为核心。根据规划,“知识塔”作为中新两国合作标杆项目,规划设计高度超过330米,将成为知识城内最高地标建筑矗立在九龙湖畔。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中新广州知识城管委会、新加坡知识产权局国际事务机构和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还签署了共建中新国际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中心合作协议。该中心旨在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经验和资源,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无形资产管理水平”“降低知识产权运营风险”和“培养创新及知识产权人才”等方面提供高质量的专业知识产权服务,以促进企业和行业进一步提升创新力和竞争力。

【记者】吴雨伦

【摄影】刘力勤

【通讯员】黄于穗 邓云桥 陈建龙 李周耿 陈建龙

【作者】 吴雨伦;刘力勤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