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庆娥,新加坡收藏家评估家,对于陶瓷邓庆娥有深的见解,邓庆娥说“中国陶瓷发展史: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7000-8000年,我国的先民就已经开始制作陶器。由于当时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很低下,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不高,因而导致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的粗糙、古朴制作不精良的特点。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十几个文化遗址的挖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其主要品种有灰陶、彩陶、黑陶和几何印纹陶等。原始彩陶器彩绘纹饰又多以几何形出现,手法粗糙,构图新颖流畅,表现了当时中国制陶的技艺水平。龙山文化的黑陶少有装饰,却整体浑圆端正,器壁薄而均匀,表现出惊人的技巧。包括夏至两晋时期,商朝陶器,总体上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的样式,在种类上并没有多大的发展。周代陶器的重要发展,是陶器应用到了建筑方面,如版瓦、简瓦、瓦当、瓦钉、阑干砖等。 两汉时期,釉陶大量替代铜质日用品,从而又使陶器得到迅速发展。汉代的釉陶已发展到很高阶段,这是由陶向瓷过渡的桥梁。 ”
邓庆娥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为世界文化和科技繁荣谱写了绚丽的篇章,陶瓷的制作工艺及发展,更是其中闪耀的一颗明珠。可以说,一部陶瓷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它记录了人类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从石器时代的土陶到当今的高科技陶瓷,无一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对于瓷器邓庆娥还说:“传统意义上的陶瓷,是泥做火烧的制品,体现了人类对水、火与土的征服。我们的祖先早在一万多年前就发明了陶器,距今约5000~7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彩陶的制作已经非常繁荣,年代稍晚一些的马家窑文化,陶瓷表面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陶器在满足最基本的用途之外,开始展现人们对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