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1. 近来,新加坡是否取代香港的位置成为了热议话题。事实上,新加坡、香港两地经济与人文交流密切,是存在很强经济关联的“姊妹城市”。事实上,新港两地是在共有利益和共享机遇下,建构了共存共生的关系而非取代关系。
2. 香港与新加坡各具优势。香港拥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缘和一流的教育和引才计划,且香港发展趋势开始企稳,动荡已不再是香港市场与环境的重要变量,香港已经有了“再出发”的勇气。新加坡基础设施一流,政府注重人才建设,经济治理能力突出,跨国贸易发达。新加坡与香港均拥有强劲的实力,一流的经济治理能力。
3. “取代”难以较好地说明两地两城的关系,两地在商业、道义、防疫、战略的共存共生显示了广阔的合作空间。新港各具鲜明的优势,都有相当规模的经济基础和体量,不存在“取代”的可能,两地在硬件及管理理念上可通过学习与模仿而无限趋近。新港两地应成为相互学习借鉴、共存共生的利益攸关方。
近来,新加坡和香港之间的“人才大战”如火如荼,新加坡是否可能取代香港的位置?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
事实上,新港两地都是世界级城市,拥有独特的文化及竞争优势;两地都是华人世界商业文明的典范,各自拥有城市的特色与荣耀,在发展中均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两地经济与人文交流密切,长期互通有无,相互成就,存在很强的经济关联,是名副其实的“姊妹城市”,在发展中共享“一带一路”机遇。
目前发生在香港的部分商业要素与人员流向新加坡,被一些人和媒体夸大解读为“新加坡将取代香港”,这无疑是一种“短视”聒噪。客观讲,新加坡是一个国家,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不存在取代的可能。经济要素的短期流动不等于新加坡就将取代香港的地位。新港两地事实上是在共有利益和共享机遇下建构了共存共生的关系。
香港的优势
全球化世界城市研究网络 GaWC2020世界城市榜上,香港位列Alpha+城市第一
香港与新加坡都是世界级城市,荣膺了诸多荣誉。在10月的全球化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报告指出,在“Alpha+”城市中,香港排名第一,随后是东京、新加坡、巴黎、上海、北京。
此前,诸如“森纪念”全球城市实力指数(2020)、“对外政策”&“科尔尼”全球城市指数(2020)中香港均超越新加坡。这些指标的评价是在香港发生动荡后,这反映了香港竞争力具有极强的韧性。
根据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数据,香港目前与新加坡的排位难分伯仲
香港的优势是明显的,集中反映在三大方面:
香港拥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缘。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她拥有独立的司法体制、法律管治、自由资本流动及监管制度,是跨国公司通向中国大陆和国际市场的主要门户之一。香港紧接区内多个重要市场,亚洲主要商业城市都在四小时的航程范围内。
此外,由超过100家航空公司所经营的多条航线能直达全球约190个地点,五小时航程范围更覆盖全球逾半数人口。优越的地理位置产生了极强的商业红利,目前有超过9000家企业和公司选择香港作为首要商务据点,并积极投放多项策略性发展项目,包括零售、营运、研发、分销、地区总部及企业财资中心等。
此外,内地市场向香港开放,参与建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会成为香港经济的新增长极。在自由贸易政策下,自由港及简便的通关程序亦是吸引内地企业来港发展的重要原因。香港在大湾区系列城市群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大陆对香港认同度高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香港为多种金融服务业态包括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及退休计划提供高度透明及稳健的监管制度,并参照国际最佳营运模式及标准为来港营商者带来信心。此外,香港作为中国以外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可向企业提供由不同银行及金融机构提供的多元化人民币服务。“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推动香港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内地与国际企业对接的理想之地。
香 港
香港拥有一流的教育和引才计划。香港有22所高等教育院校,为本地及外地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位课程。现香港共有五所大学跻身QS世界大学前100名,优质的教育水平有目共睹。
香港拥有便利的入境政策、多姿多彩的都会生活和丰盛的事业发展及工作机会,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具吸引力的前景。香港目前推出了针对全球不同人才的输入计划,旨在更有效及聚焦吸引高质素人才配合香港经济高增值及多元化发展。
香港地区大学QS排名
香港发展趋势开始企稳。香港经济在2022年第2季总体上有所改善,不过改善程度较预期弱,经济活动略见恢复,但动力在2季度后期回软。同时,全球需求转弱,跨境运输受干扰,严重影响出口。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继上一季收缩3.9%后,第二季跌幅放缓至1.3%。经季节性调整后按季比较,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回升1.0%。第二季实际本地生产总值按年跌幅放缓至1.3%(修订自预先估计的-1.4%),上一季则收缩3.9%。经济表现总体企稳。
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变化
此外,香港有“再出发”的勇气。2022年香港实现了特首的选换,习近平主席到访香港,这对香港来讲是一个新的启程。目前,香港贸发局着力推动香港成为亚洲双向投资、商业以及贸易枢纽,力争成为东亚经贸与金融中心的核心。大乱后实现大治的香港,需要一种百年城市再出发的勇气。
客观讲,动荡已不再是香港市场与环境的重要变量,但疫情依然是发展的一个挑战。如果香港政府能够控制目前流行的疫情,提升城市公共卫生的治理能力,为全球资本流动及企业运营安全建设一个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那香港国际竞争地位将更加突出。
目前香港疫情趋稳,城市活力正在恢复
新加坡的优势
“本是同根生,相识更相知”。目前看,新加坡的优势集中表现在基础设施、人才、政府经济治理能力等领域。
基础设施一流。新加坡国土面积有限,政府力求在标志性基建工程上做出彩,引领时代。在目前樟宜机场建设中,着力提升无人接触、改善空调系统,新建包括隔离通道与空间、自动搬运行李车、雷射光引导的无人空桥等技术性设备。该机场还建有全球最大的室内瀑布。据彭博社报道,樟宜机场有望成为后疫情时代的机场范本,“零接触通关”在此之前还没人做过。这看得出,新加坡在基础设施上积极利用科技匹配时代所需。
新加坡樟宜机场室内瀑布
“智慧城市”实践是新加坡基础设施建设的亮点。此前,Juniper Research评定新加坡是2017全球“最佳表现智慧城市”;经济学人智库、亚洲数码转型指数评定新加坡是2018年“最佳数码转型环境”,荣膺亚洲第一;2021年数码转型整体为新加坡GDP贡献了132亿新元。这些都反映了新加坡政府重视塑造“智慧城市”打造国家竞争优势。
政府注重人才建设。 新加坡是小国,但异常注重人才建设。在8月29日,李显龙发表国庆演讲时指出,人才是新加坡最宝贵的资源,除了积极培养本地人才,政府也会继续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来新,特别是在有发展潜能的领域。新加坡人力部及贸工部接下来会公布加强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的细节。
经济治理能力突出。 新加坡政府官网显示:新加坡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政局和国家运行稳定性位列世界第一、外资流入总额列全球第四。
尽管全球经济逆势而行,但新加坡仍是全球最具稳定性的经济体之一。新加坡政府宣称以政治稳定为支柱,依靠廉洁和政策透明的制度取得企业信任,而稳健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加上健全的司法体系是国家低风险经济的支柱。
此外,新加坡拥有诸多全球领先的产业,经济日趋多元,同时不断增长的服务业为国家实施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这涉及电子产业、咨询通讯科技产业、自然资源产业、城市解决方案与可持续发展产业、能源与化工产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官网数据
跨国贸易是新加坡的独特优势之一。2019财政预算案显示新加坡签署了25个自由贸易协议,可以与世界主要的经济体进行自由、便捷的贸易。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享有特殊税率,更容易进入众多出口市场,有助于确保公司业务长期稳定。在配套服务上,税务减免和较低或全免的关税意味着新加坡的商品出口贸易会具有更强竞争力。依托地缘优势实施进出口和转口贸易正推动新加坡的经济走向腾飞。
共存共生视角下的香港与新加坡
从实际看,新加坡与香港均拥有强劲的实力,一流的经济治理能力,用“取代”难以较好地说明两地两城的关系,而两地在诸多领域的共存共生却显示了广阔的合作空间。
商业共存共生。新港合作,互联互通可以一起壮大华人世界在全球商业版图的影响力。香港与新加坡都是大中华区的重要组成,存在广泛的共有利益,两地都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地缘节点,守望相助,共存共生。两地互相支持,能够实现“1+1>2”的效果。新加坡政府能够敏锐地认识到“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此前的2015年8月,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在“一带一路”主题的公开演讲中,指出狮城(新加坡)与港享有地缘优势机遇。
而在8月底,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表示,新加坡非常支持香港申请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亦是与中国对接的重要平台,相信可以在多方面作出贡献。
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发言
新加坡支持香港,不仅有助于为香港发展塑造积极有利的外部环境,也有助于提升新加坡在RCEP这一重要区域多边经贸规范协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新加坡这一经济外交举措是明智的。
如此看,新加坡政治精英能够充分认识到香港的地位及支持香港参与RCEP可能对新加坡产生的积极外溢效应。新港深度合作,以商为媒,共生共荣。
道义共存共生。新加坡与香港两地民众相互认同度高,这里有“道义”的作用。两地人民普遍存在汉族血统,大部分家庭的成员其“根”在中国内地。新港两地同宗同源,血浓于水。在发展中,新加坡成为独立国家,香港经过殖民以及去殖民的过程,经历动荡与重生,目前呈现欣欣向荣的迹象。
新港两地合作源远流长、守望相助,无论是香港危机还是疫情,新加坡都及时地给予了援助,而在香港由乱向治的进程中,新加坡又公开支持香港加入RCEP,这当然不能排除新加坡从国家利益出发的设计,但在香港陷于经济走低的背景下,这无疑使香港获得了一个巨大的支持。
防疫共存共生。新港除了经济共生、道义互有认同,在应对公共卫生挑战上亦拥有众多的合作空间。目前疫情及病毒变异依然是亚洲经济复苏的重要障碍,香港与新加坡都拥有一流的医疗基础设施、医学教育、高素质医务工作者,存在对接、强强联合的基础。
尽管新加坡业已放宽对新冠的入境限制,但新冠的变异以及现在欧美流行的猴痘依然是挑战,新港两地建立合作对接,在预防医学以及公共卫生领域实现合作,共同推动在制药、疫苗、生物安全以及合成生物等领域的合作,开展信息、技术、人才和学科的交流,积极为民众福祉提供公共物品等方面存在合作契机与空间。
11月6日香港国际七人橄榄球赛现场,全港狂欢
战略共存共生。新加坡需要香港渠道进入中国内地市场,香港需要新加坡走向更广大的市场,这里利益可以对接融合,新港两地存在战略协同共生的可能。基于实际,香港可以推动新加坡扮演推动美国对港或对华政策走向更加“柔性”的角色。
因众所周知的原因,美国对香港实施了广泛的制裁,这种制裁不仅指向了精英和产业也指向了特定的跨国公司,而新加坡是美国在亚洲的“伙伴”,在美国的印太经济合作框架中具有重要的分量。
目前,香港与内地在各方面都走向密切,新加坡在美国印太经济框架中的地位也在抬升。新加坡与中美均具有广泛而深度的利益交融,理论上,可以作为中国或香港对美工作的一个重要媒介。
比如,在中美冲突领域,新加坡可以以相对“中立”的身份扮演调停者、牵线人、矛盾化解者、多边外交组织者的角色。中美关系“一张一弛”,在中美竞争走强、合作走弱的特殊历史下,新加坡可以积极有为,中国方面可以积极探索将新加坡塑造为中美风险管控的某种“保险”,共同维护中美大局的稳定。
香港不仅可以在建设中学习新加坡的优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推动开拓新市场。更要考虑在战略视野下,开拓利用新的“机会窗口”争取新加坡成为中美关系向好的有利要素,这对打破美西方对香港的制裁,开辟新外交局面,夯实与新加坡的战略共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香港与新加坡一个是中国的特区,一个是主权国家,各具鲜明的优势,都有相当规模的经济基础和体量,不存在“取代”的可能,因为两地并非是对手关系。总体看,两地合作大于竞争,以“共存共生”来定义彼此关系最为恰当。但当特定时空中,比如新加坡其某一优势比较突显,那也不能武断地把一些现象定义为“趋势”,因为经济的活力就在于流动和流通,企业自发的行为难以套用一种模式或趋势去作解释。
香港与新加坡,一个是成长型的城市,一个是成长型的国家。两地在硬件及管理理念上可通过学习与模仿而无限趋近。
新加坡经济模式具有政府干预和产业引领特征,比如国家财政部对淡马锡的控股,产生良好的商业投资收益。在这一点上,香港政府可以实施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当两地两城走向趋同与趋近时,制度优势就成为软实力竞争和吸引力塑造的关键。
长远看,中国国内的营商环境肯定比新加坡优越,成本更低,但如果企业搬迁以新加坡作为国际总部再在港或内地设立分公司那另当别论,但是地理以及地缘因素是企业不得不考虑的关键一环。客观而言,新加坡目前在部分领域对香港存在某种比较优势,但并非绝对优势,因为香港发挥的只是港区政府的能动性,而新加坡发挥的是国家自主性,这是不同性质和层级的概念,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不具有可比性,但是要谋发展,核心在于城市能级以及产业政策如何突出竞争力。
总结来看,新港两地应成为相互学习借鉴、共存共生的利益攸关方。新港唇齿相依,两地政治精英更应携手为区域提供更多的优质公共物品,而非计较短期得失,更勿妄言某种“取而代之”。毕竟,两地两城的合作精诚团结乃是亚洲人民的福祉所在。
... ...
作者|王英良(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