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都是家长学校和新闻媒体眼里,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危害社会安定的“精神毒品”。并且直到9012年的今天,这种不负责任一刀切的观点仍然有很大的市场。
近几年来,包括牛津大学、约克大学在内的多家院校的研究团队对暴力游戏与导致青少年暴力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过研究,并发现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对于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增加,涉及多方面原因。并称青少年“通过其他方面,例如恶劣的成长环境的影响导致变得爱玩暴力游戏”,与“因为玩了暴力游戏而变得有暴力行为”这种先后因果上的偷换概念。所以仅仅让游戏为暴力行为背锅,显然是很不妥当的。
近日,新加坡的一项研究显示没有发现暴力游戏和青少年好斗行为增加之间存在相关性。研究报告发表在《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期刊上。南洋理工和美国斯泰森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3034名年轻人,评估了暴力游戏(M级游戏)与两年后个人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联性。
但研究分析没有发现暴力游戏会产生任何统计学上显著的影响。
研究人员利用回归分析认为,如果要产生临床上显著的效果,一个人每天需要玩27小时的暴力游戏。但一天就24小时,所以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最后还是那句老段子:暴力游戏并不会使人变得暴力,网络延迟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