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这些总部都来深超总了!全球巅峰作品×全球建筑博览大会

深超总有着诸多“深圳之最”

每一块地都是地王

每一座建筑都是地标 你服不服?

—GLOBLE LUXURY REALESTATE


从全球到深圳

总部基地都是城市能级的TOP ICON


一个城市拥有多少总部企业,是这个城市经济和现代化的标志。城市的总部天际线,常常视为维持城市国际竞争力的生命线。



伦敦、纽约、新加坡等世界经济金融中心,正是因为总部经济的虹吸效应,才始终活跃在全球经济链的塔尖。从华尔街、伦敦金融城、东京新宿,到上海陆家嘴、香港中环,总部企业聚集区作为全球化经济模式,不断晋级,每一个时代的发展产物都是高端物种式的存在,有力支撑着中心城市的未来发展。





-01-


从CBD总部聚集地到超级总部基地

· | 呈现更高能级的城市文明状态与全球互联 | ·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总部基地应势而长。将众多总部企业与产业资源集约聚合,形成有特定职能的经济区域,在此区域高端集合,成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模式,在中国称为总部经济,总部企业聚集区域也相应地被称为总部基地。



在城市的不断迭代与经济发展进程中,总部聚集区代言着城市的现代化文明进程与最高价值力,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从全球范围来看,1.0时代的曼哈顿华尔街、伦敦金融城,最早都是因老城经济与金融业发展而自发形成,并逐年扩张聚集的街区。如华尔街仅500多米长,却集中了3000多家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使其成为国际金融界的“神经中枢”;而金融城也是伦敦城市最早形成的区域。


2.0总部基地时代,伴随着城市CBD(中央商务区)的规划出现而崛起,如巴黎的拉德芳斯、新加坡南岸CBD、上海陆家嘴金融区,这个阶段对于实现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现代化与经济转型,都有引领作用。站在城市经济的制高点,总部聚集区开始注重功能定位与区域配套,不仅突出总部聚集的商务功能,也注重休闲、商业、娱乐、文化等其他功能的综合配套。



3.0时代,随着超大城市的经济升级、产业发展及城市形象更新需求,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建设更注重复合城区的多样化功能及公共设施建设,如何让区域内有限的土地利用价值最大化,为城市注入更多经济活力,是这一时期总部基地的发展趋势。如新加坡CBD改造后的滨海港湾新区和伦敦的金丝雀码头。



作为新的金融与商业中心,金丝雀码头汇聚了50%以上英国百强公司和100多家欧洲500强企业,同时也集合了众多购物中心、酒店、住宅、剧院、艺术馆、咖啡馆、酒吧等,让这个区域成为文艺感性又具年轻活力的地方,彰显世界金融中心伦敦的文化新魅力。


超级总部基地,为超越总部基地而来,开启总部基地的4.0时代。

深圳湾超级总部便是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城市范式而建。以超级城市的核心理念,不只在对基本需求和城区复合功能的满足,而是在展示一个世界湾区城市的理想文明状态,一个更高能级的全球互联与未来城市形象。



“深超总“基于智慧城市和立体城市、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高度合一的云城市规划,比以往的任何总部基地规划都更具有想象力。不仅是全球总部聚集区、艺术与文化的国际交流中心,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比肩全球湾区竞争力影响力的“巅峰之作”。


全球超级总部研究




-02-


毫无疑问 世界级的总部基地

· | 都是全国/全球最贵的土地 | ·



总部经济是以有限的区域,高密度聚集资源,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对于国际化的中心城市而言,这里集中了最顶级的资源,没有一块土地是平凡的。


伦敦中心的金融城区域,被称为全球最多金的一平方英里,产值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写字楼租金更是全欧第一高,每天有48.3万人每天来这里上班,人均年产值为12.5万英镑,是英国平均值的3倍。



伦敦新金融中心金丝雀码头,仅以0.58平方公里的面积,贡献了整个伦敦经济的1/3。伦敦1/3的金融从业者汇聚于此,这里也是英国目前薪水最高的区域之一。据2019的网络数据,金丝雀码头周边区域的房价上涨35%,房租亦增加23%。



而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的华尔街CBD金融区内,集中了3000多家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如纽约证券交易所、联邦储备银行等金融机构和美国洛克菲勒、摩根、杜邦总部,各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棉花、咖啡、糖、可可等商品交易所,是金融和投资高度集中的象征。金融从业人员就达28万人左右,金融保险行业占曼哈顿就业总人口的比重接近20%。



深圳湾超级总部,立于世界级城市群的粤港澳大湾区,与全球四大湾区的总部集群区协同互链,是深圳在全球经济产业链条中终级地位的示范样本。


这里不仅是世界城市的总部聚集地,湾区地标建筑群,还汇聚了多个立体城市组团、顶级商业街区、文化与艺术场馆、城市客厅、城市公园等,以及城市枢纽、多条轨道交通、生态资源、文化设施等公共建筑群,不啻为深圳最具价值的土地。



比肩全球湾区城市的世界级总部基地,豪无疑问,深圳湾的每一块地都是地王!2005年这里就诞生了深圳的平层豪宅楼王红树西岸,未来这里也将是全中国最贵的土地。



毫无疑问 世界级的总部基地

都是全国/全球最贵的土地

从CBD时代到超级总部IP

都有自己的定位与产业特色

没有一块土地是平凡的

这里是全球设计师的竞技场与丰碑场

亦是全球精英的汇聚地

每一寸土地的产值都是倍数增量

集合诸多“深圳之最”的深超总同样如此

这是全城/全球最贵的土地

价值所趋,使命所在




审视深超总这片土地,必须把眼光放得更高、更远。多年前,在深圳当市委书记的广东省长马先生,站在红树西岸30多层的楼顶,就已经远见深超总的未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不得了!”


彼时深超总仅有2个在建项目,大部分土地空置多年,如今,这里已有15家超级总部入驻。深超总正在“每一块土地都是地王,每一座建筑都是地标。”的快车道上疾驰,将成为全球城市“巅峰之作”。



-03-


全市首个实行城市总设计师制

· | 将是全球城市“巅峰之作” | ·



深超总以“超级经济功能”、“超级城市形象”、“超级环境区位”作为规划目标,历经多次迭代,最终被定位为打造全球城市规划设计的“巅峰之作”,片区固定资产总投资预计约3000亿。



深超总的“巅峰”定位,并不是追求建筑的物理高度,而是基于总部办公与文化艺术两大主题。类似拉德芳斯之于巴黎、金丝雀码头之于伦敦的地位,是深圳着力打造的世界级城市中心。



为打造绿色、生态、智慧、可持续发展城区,“深超总”指挥部办公室汇集全球顶尖设计机构,是全市最早实行“总设计师负责制”的项目。聘请孟建民院士作为片区的总设计师,组建了总设计师+专业团队(建总院、中规院、弘达交通)的“1+N”团队模式。



深超总的城市设计空间结构为“一心双核,十字生境”,由“1个云城市中心+2个特色顶级街区+N个立体城市组团”构成,中央绿轴是“超级十字”中的南北轴线,是连接山海的超级生态系统。


在交通方面,深超总片区整体以轨道枢纽区为核心,建立圈层式跌落的强度模型;通过地面、地下与二层步行系统等多维度交通模式,串联各功能组团,优化人性化交往尺度空间。



同时,值得期待的是,规划将构建由城到海的超级滨海湾公园,实现超总与深圳湾15公里休闲海岸线的无缝衔接,融合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



简而言之,深超总的“超级”之处,在于3点:高定位、大投入和亲民性。


高定位:天生C位的顶流区域


官方口径中,深超总的定位是全球城市规划设计的“巅峰之作”。有两层含义,一是深超总将是全球城市中的顶尖设计,二是顶流的深超总将助推深圳跻身“世界级城市”。



作为深圳市定位最高、分量最重、影响最大的重点片区之一,深超总天生就是深圳的门面。位于深圳的正南位,是深圳湾的C位,也是从深港大桥进深的主要视线到达地,基本奠定了外界对深圳的第一印象。




大投入:3000亿资金成就地标建筑群


深超总的官方披露的规划信息不算多,但关键数据惊人。深超总的总用地面积只有1.17平方公里,片区固定资产总投资预计约3000亿。


将3000亿资金砸向1.17平方公里,会发生怎样的裂变?这笔钱落在政府规划里,必然要产生倍数增量的回报,肉眼可见的,就是一座座城市新地标。



上海的陆家嘴,香港的中环,都已经成为世界认可的城市名片。但是深圳至今没有这样的建筑群,也迫切需要一张彰显城市地位的新名片。


如果一座地标不足以让深圳在世界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就建一个地标建筑群,让每一座建筑都是地标。深圳,有这个实力。相比京沪,深圳的总部经济起步晚,但势头猛。



深超总部进入门槛极高,都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200强企业”“超级成长型企业”。目前,已迎来了15大龙头企业进驻。据介绍,正在洽谈6个项目,计划今年年内将再引入3家百强或龙头企业。


通过总部基地发展总部经济,让总部数量和经济增长像滚雪球一样实现“乘数效应”,进一步强化深圳的国际地位。就像当年的曼哈顿,以惊人的GDP和建筑形象,一举确定纽约市的国际城市形象。


△ 曼哈顿



亲民性:交通枢纽×中央公园


深超总体量30万㎡的中央绿轴,既是交通枢纽,也是“中央公园”。



中央绿轴地下空间总用地面积12万㎡,总建筑面积约30万㎡,总投资约95亿元,建成后片区将拥有6轨6站超级综合枢纽及大型公共服务、商业及文化设施;地上将建成媲美纽约中央公园的大型城市公园。



深超总中央绿轴,最终确定为“超级校园模式”,由北向南以此为生态森林公园、“水晶山丘”车站广场和艺术公园+生态海岸。通过深超总的“超级十字”,北面的华侨城湿地,南面的深圳湾,东面的欢乐海岸和西面的大沙河绿廊都将形成聚集,想想就惬意。



城市地标+景观资源+交通优势,既造福本地市民,又为深圳带来新的打卡目的地。根据深圳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的测算,未来深超总的消费人群中,有25-30%是外来游客捕获人群。这些消费人群又能反推商业优化,预计商业体量总需求达到近70万㎡。




全市最早实行“总设计师负责制”的项目

以制度创新对标“巅峰之作”

云集招行、恒大、恒力、万科、中国电子等

世界500强企业总部

作为深圳走向全球城市的名片

由全球顶尖设计团队打造

堪称全球建筑博览大会

一起欣赏代言“颠覆之作”地标LANDMARK之魅




-04-


贵不可言 汇集全球顶流设计力量

· | 堪称全球建筑博览大会 | ·



深超总片区已吸引一批世界500强及创新科技企业总部入驻、其中包括招商银行、万科、恒大、中国电子、中信证券、中兴通讯、恒力、深圳地铁、欧加(OPPO)、碳云智能、天音通信、神州数码等15家企业总部,俨然深圳走向全球城市的名片。


深超总俨然一座由世界顶尖设计团队打造的“建筑博览园”,一张张科幻电影般的规划效果图通过审批,每一座建筑都是地标,实至名归。


入驻深超总企业


其中,联泰超总湾国际中心已经确定了最终的建设方案,但目前尚未对外公布,据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总设计师团队总设计师助理杨旭日前介绍,联泰项目的方案规划设计是众多小体量的4-5层的独栋小型办公建筑,建筑之间有大量开放的绿地,通过公共广场、舒适绿道、林荫大道将整个区域串联起来,仿佛置身森林、公园中办公,,预计2-3年后,极具特色的联泰项目就将呈现在深圳市民的眼前。而TCL华星光电正国际招标中。



CONTENTS

01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C塔

设计: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02

OPPO国际总部

设计: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03

碳云大厦

设计:斯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


04

招商银行全球总部大厦

设计:福斯特及合伙人事务所


05

神州数码集团总部基地

设计:深圳华汇设计


06

天音大厦

设计:gmp建筑师事务所


07

中兴通讯总部

设计:奥雷·舍人建筑事务所


08

万科总部大厦

设计:佩里·克拉克·佩里建筑师事务所


09

中国电子深圳湾总部基地

设计: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


10

中信金融中心

设计: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


11

恒力国际大厦

设计:gmp建筑师事务所


12

恒大中心

设计: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13

深湾汇云中心

设计:法铁 + 欧博设计联合体


14

TCL华星光电

设计:全球招标中


15

联泰超总湾国际中心

设计:暂未定标




01/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C塔

工程节点 | 2020-2023

业主 | 深圳湾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 | 440000㎡

高度 | 395米


C塔位于 “超级十字”中心节点,是片区“深湾都市核心”3个超高层地标之一,未来将与A塔、B塔(恒大中心)共同构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天际线形象。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C塔方案由扎哈·哈迪德有限公司(Zaha Hadid Limited)设计,这也是扎哈事务所在深圳拿下的第4个公建项目!



项目总用地面积3.6万㎡,规划双塔布局,建筑高度约395米,定位为集办公、商业、酒店、文化、交通市政、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企业总部(包括跨国公司总部、总部企业、市政府扶持的中小型企业总部等)、国际组织和机构服务平台,为深圳市引入国际性优质资源,为片区提供多方位的公共配套服务。






02/OPPO国际总部

设计 |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业主单位 | 广东欧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 | 185,000㎡

建设进度 | 建设地基中

高度 | 约200米


OPPO国际总部采用流线型形体,因其核心筒移出建筑主体,建筑外观看上去越发高挑、优雅。塔楼底端逐渐收拢,更显轻盈,如漂浮一般。建筑形体的旋转,使其拥有最佳景观角度。



相关阅读:致敬扎哈┃深圳已中标3座地标公建,中国共17座!【看见设计432】




03/碳云大厦

设计 | 斯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

业主 | 深圳碳云数字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 | 120,000㎡

建设进度 | 项目已建至多层

高度 | A塔150米 B塔200米




碳云大厦两栋塔楼的设计,源于基因与DNA研究的启发。150米高的体量为商务公寓,200米高的体量为写字楼,包含办公、实验室和公共接待处。


设计体现了入驻企业在数字生命生态系统领域的使命。四座绿色连桥,将两座建筑如同DNA链一般相连。上部桥梁承载了健康功能,在相关循环动线中布置有咖啡馆、健身房和游泳池。下部桥梁衔接并形成了公共外展服务区,包含健康中心、展厅和聚会空间。





04/招商银行全球总部大厦

设计 | 福斯特及合伙人事务所

业主单位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 | 309,000㎡

排名 | 2020年世界500强第189名

高度 | 237.2米




招商银行全球总部大厦主塔楼采用分体式双核心筒,使室内拥有最佳的深圳湾景观视线,也增添了建筑的通透性。长方形的平面布局、大面积玻璃幕墙体系的运用,进一步增强观景效果。


设计将350米高的主塔楼置于基地中轴线,副塔楼和其他建筑分列中轴线两侧,营造韵律感,突出主塔楼的地标性,并有效减少了与150米高的副塔的对视问题。总体布局体现“堂堂正正、稳健发展”的招行理念。





05/神州数码集团总部基地

设计 | 深圳华汇设计

业主单位 | 神州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 | 206,000㎡

排名 | 2020年中国500强第117名

建设进度 | 项目已建成一半以上

高度 | 约200米高双塔




方案以“像素”为母题,两种单元格肌理形成虚实对比,重组着建筑形体。错落有致的模块与空中绿化,共同营造出独特的立面形象,仿似“数码像素”的效果与神州数码云科技呼应,予人活力、科技、未来和发展的积极联想。


空间上,方案引入“城市客厅”的概念,增加城市渗透率。通过空间的收放,形成不同尺度的街区空间。口袋公园与东面城市中央公园相呼应,二层慢行系统串联周边地块,结合首层广场与街巷,打造复合型立体公共场域。





06/天音大厦

设计 | gmp建筑师事务所

业主 | 天音通信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 | 103,000㎡

排名 | 2020年中国500强第192位

建设进度 | 项目已建至多层

高度 | 150米




天音大厦以“世界之树”作为设计概念,通过塔楼和裙房盒子的灵活布局,化解了场地宽度有限的劣势,并围合出尺度丰富的室外公共空间。建筑中错落有致的悬浮立方体,旨在与企业多元化的领域相呼应。





07/中兴通讯总部

设计 | 奥雷·舍人建筑事务所

建筑面积 | 189,890㎡

业主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排名 | 2020年中国500强第112名

建设进度 | 地基建设阶段

高度 | 60米




中兴通讯总部以“深圳潮”为概念,形态独特,具有极高的识别度。灵活性和可重整配置,是方案的核心。一系列巨大、高效且灵活的“楼板”,通过堆叠等方式组成了一个办公云群。每层都设有外置阳台,为机动的工作、会议和短暂休憩,提供最佳室外空间。






08/万科总部大厦

设计 | 佩里·克拉克·佩里建筑师事务所

业主 |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 | 167,000㎡

高度 | 250米

7月30日刚举办了发布会




万科总部大厦的建筑体量犹如交错的书籍。剪切感的引入,将塔楼巧妙细分为三个有韵律感的垂直元素,同时平衡了上下段体量的差异。


建筑东西两侧嵌入结晶体般的空中中庭。下沉广场连接两座塔楼、地下商业空间与相邻地块,布置有大量绿植及喷泉瀑布。






09/中国电子深圳湾总部基地

设计 | 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

业主 | 中国电子有限公司

排名 | 2020年世界500强第386名

建设进度 | 目前仍在地基建设阶段




中国电子深圳湾总部基地定位为新型城市综合体、立体城市社区,为使用人群和访客提供安全的步行环境与开放式空间,打造全天候24小时标志性目的地。滨海空中圆环的设计,提供了休闲、观光的公共空间,使更为丰富的体验成为可能。




10/中信金融中心

设计 | 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

业主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金石泽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 | 241,000㎡

建设进度 | 项目地基建设中

高度 | 300米+170米




中信金融中心以“扬帆行”作为主要概念,在形体上把主塔的表皮连续延伸至另一地块,建筑形态与海岸线相呼应,犹如巨帆驰骋于海湾沿岸。


项目希望为市民打造多样化空间,如可用于聚会和社区建设的小型广场,这与从北到南贯穿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大型带状公园形成对比。建筑阶梯式的景观设置,在标志性建筑的身份需求与人体尺度的城市环境需求之间,实现了平衡。





11/恒力国际大厦

设计 | gmp建筑师事务所

建筑面积 | 106,190㎡

业主单位 | 恒力(深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排名 | 2020年世界500强第107名

高度 | 250米




恒力国际大厦采用垂直的线型结构,四侧形成清晰的朝向,南北两侧为主立面。建筑立面采用白色仿石材面板,营造出干净纯粹的视觉效果。



空中花园和阳台等通透的体量散布在塔楼中,是设计的亮点。从玻璃幕墙向外望去,辽阔的海景和都市繁华尽收眼底。两层通高的空中大堂、明快有力的建筑体量、典雅且富有质感的立面表现,赋予大厦“创新、简洁、庄重”的特征。





12/恒大中心

设计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业主单位 | 恒大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 | 289,200㎡

排名 | 2020年世界500强第152名

高度 | 393.9米




恒大中心高393.9米,共75层,办公、商业、展览等功能多元垂直复合。建筑在多个层面设置有人行口,地下三层车库接驳城市地下车行环道。项目基坑深度为42.35米,为国内房建项目最深基坑,离地铁隧道近,入岩深度大且岩石强度高。





13/深湾汇云中心

设计 | 法铁 + 欧博设计联合体

业主单位 | 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 | 470,000㎡

建设进度 | 建设接近封顶

高度 | 358.7米




深湾汇云中心基地是2/9/11号线换乘的必经之地。设计将地铁动线的便利作为重要考量,并自此展开,打造一个能高效服务此区域的商业、办公、酒店等多功能复合设施。


设计结合塔楼功能和生态需求,演变出横向遮阳的“棱柱”体系。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公寓区设有相对私密的花园,保证对安静的需求。办公空间规整高效,商业区则结合空中花园、地面绿化带、下沉花园,创造休闲花园式的购物体验。




毋庸置疑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成功

就是全球标杆城市的“巅峰之作”

深圳湾超总的精彩还在继续ing

更多由国际顶尖团队操刀的地标建筑在路上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 这块117公顷土地

盖50栋摩天大楼 30万人就业

整个深圳最好的土地 最好的资源都在这里

清一色海景办公 靠近高尔夫球场

靠近别墅区 靠近欢乐海岸休闲区

完美中的完美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实际上

连接着后海超级总部基地

从深圳湾1号到欢乐海岸 十几公里的海岸线

未来5年有近100栋200米高写字楼拔地而起

那场面曼哈顿 伦敦 北京 上海都得服气

准确滴说

深圳湾超总期待实现深圳真正意义的

树立城市规划的全球范本 新标准

以后国际说:打造“深圳的超总”

就像我们当年说

“打造深圳的六本木”等

(曾经,深圳一直在模仿和探索尝试创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