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一艘宋代沉船引发的故事——来这座博物馆读懂中外交通史

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简称“海交馆”)成立于1959年,是我国首个海事类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她以富有特色的文物展品,展示中国古代海洋交通、航海科技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讲述了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互融共生的历史故事。60年来,海交馆一直在探索的历史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历史担当,特别是对于一个地市级、专业性的博物馆,如何明确定位、发挥影响、服务社会,是决定自身发展的重要问题。值得庆幸并且令海交馆人自豪的是,经过几代人持之以恒的努力,海交馆逐步形成“一馆一会一刊”的发展模式,即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海交史研究》学刊,三位一体,将学科建设与博物馆的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几十年来互相扶持、携手并进,今日的海交馆已经走出了一条专业性和研究型的特色之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展示中心和海外交通史领域重要的研究基地。

建馆60年,如果把这一甲子每20年划分为一个时期,那么海交馆可以确定为建馆初创和专业定位(1959~1979)、国际视野和特色发展(1980~1999)、转型升级和品牌建设(2000~2019)三个时期。各时期发展的每一步都与我们国家对文化的重视、各级文物部门的指导和扶持、地方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分不开,也与几代海交馆人的努力和奉献分不开。回顾海交馆60年历程,探讨专业性和研究型博物馆的定位和功能,分析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收获和不足,希望为中国博物馆多元化发展和专业化博物馆方向提供一些经验参考,同时,更是为海交馆未来发展提出要求和目标。


1974年 古船发掘现场


建馆初创和专业定位

(1959~1979)


中国是海洋大国,生活在东部绵长海岸边的人们通过众多港口,早就驰骋海洋互通有无,并与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沟通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有大量文献资料和文化遗存印证这一绚烂的海洋交通历史,因而创建一个专门性的博物馆来收藏、展示和研究成为十分迫切的议题。泉州,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贸易中心,由于留存极为丰富的海洋文化遗存,而十分荣幸地承担起创建我国首个海事博物馆的使命。


泉州海交馆应运而生


使命能够达成应该感谢泉州历史学家吴文良先生。他以独到的眼光和执着的精神奔走于泉州城市和乡野,自1928年开始潜心搜集各种外来宗教建筑构件和外来族群碑铭,包括伊斯兰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其数量之繁、种类之多和价值之高,超乎想象。1954年他将大部分收藏捐献给政府。时任中央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建议泉州:“最好能筹建一座博物馆,专门调查、保管并展出泉州市舶司、宗教碑石、古窑址和郑和出使西洋的材料”。1959年7月15日,填补我国海洋文明展示空白的博物馆应运而生,郑振铎副部长欣然取名“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吴文良先生捐献的文物,成为海交馆建馆的首批珍贵文物藏品。海交馆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航海交通历史,已经作为一个重要而崭新的门类,进入博物馆这个文化殿堂,也促进了中国古代海外交通史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热潮。


60年代的海交馆


刚创建时馆址设在著名的泉州开元寺内,借用寺庙附属建筑做展览、库房和办公室。当时展览只能做内部展陈,为各地专家学者提供学术研究支持,办公场所则是简易搭盖的低矮平房,但是海交馆最早的一批学者就是在这么拥挤简陋的地方,坚持搜集丰富文物藏品,开展学术研究,相继编印出版的《泉州海外交通史资料汇编》《泉州九日山宋摩崖石刻》等是泉州海外交通研究的最早期学术成果。


60年代的海交馆陈列


泉州宋代海船发掘展示


1973年,泉州后渚港发现一艘宋代沉船,这对海交馆是极为重要的事件,它开启了海交馆走向具备现代博物馆功能的博物馆之路。发现沉船的次年,由厦门大学庄为玑教授主持,以及一大批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船史专家等的协助下,开始对古船进行了发掘。历经4年多的科学保护和研究,1979年,海交馆历史上的第一个固定展馆“泉州湾古船陈列馆”在泉州开元寺东侧正式对外开放,同时开放的还有“泉州外销瓷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1976年郭沫若先生题写了馆名。


1974年泉州湾后渚挖掘古船照片合集


1979年春,海交馆主办了建馆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泉州湾宋代海船科学讨论会”。这是一次涉及多学科领域的高水平会议,解决了古船许多学术问题,专家学者肯定了这是泉州制造的、运载着大量香料药物从东南亚归来的三桅远洋商船发掘出土,是当时我国所发现体量最大、年代最早的沉船,英国著名的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称之为“中国自然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在会上,与会者发起成立了“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秘书处设于海交馆,并将1978年底海交馆与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共同创办的学术刊物《海交史研究》定为会刊,编辑部亦设于海交馆。


1979年 泉州湾宋代海船科学讨论会


至此,“海交史”作为历史学的分支学科被学术界接受,海交馆“一馆一会一刊”的模式也正式确立。

国际视野和特色发展

(1980~1999)


海交馆发展的第二个20年,以文物收藏和保护带动学术研究、以建设新馆推动博物馆规范化管理、以国际视野引领学科发展,是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明确自身特色并逐渐国际化。


宋代沉船保护和海交史相关研究


泉州宋船是我国第一搜发掘并展示的古代沉船,如何保护在国内没有经验可借鉴,在世界上也还是个难题。面对这一巨大挑战,海交馆成立了国内最早的文物保护实验室之一,作为海洋出土文物的保护处理和研究基地,以开放式、跨学科的方式,邀请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地质学、化学、海洋生物学、医学、药物学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举办了“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史学术讨论会”,编印出版了《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与研究》。这本书出版以来一直是我国出水海船保护和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堪称经典。国家文物局一直对泉州宋船的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专业上给予指导,在经费上给予保障,使宋船发掘40多年来尚能保持良好状态,为我国古代沉船的发掘、保护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1986年 海交史研究会成立大会


这个阶段以宋船的保护和研究为重点,也不断延展和丰富海交史领域的文物收藏和研究,开展专题田野调查项目,逐渐确定了古船研究、外来宗教石刻研究、外销陶瓷史、泉州港史研究、海外移民史研究、妈祖和海神研究等相关海交史研究方向。先后举办了“中国太平洋暨海外交通史学术讨论会”等学术研讨会,出版了《泉州港与古代海外交通》《泉州海外交通史迹调查资料》《泉州伊斯兰教石刻》《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等书籍15种。同时,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20 期《海交史研究》,一大批青年学者在这个园地里迅速成长,泉州海外交通史的学科体系逐步建立。


海交馆新馆建设


海交馆蜗居开元寺明显显示发展的局限,王连茂担任馆长首先想到的便是搬出开元寺,另择新址建设一座崭新的博物馆。建新馆在1980年代实属不易,王馆长四处奔走,争取支持,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在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来临之际落成。海交馆由著名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的弟子杨鸿勋设计,如帆船远航般的独特建筑成为泉州新的地标。


位于开元寺内旧宗教石刻馆


新馆落成也使海交馆开始了规范化和专业化建设,同时确定了以各个专题展馆组成展览体系的方向,同时开放“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泉州外销陶瓷陈列馆”等固定展览。但是,遗憾的是由于资金问题,“泉州湾宋代古船陈列馆”没能一步到位搬迁到新馆,只能维持原状,等待条件允许再做搬迁计划。


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丝绸之路”:对话之路综合项目”,海交馆向该项目提交了《为了“海上丝绸之路”考察计划的圆满成功——请注意:泉州应该是这项科学考察最重要、最理想的地方之一》,泉州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点,并决定在泉州召开“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讨论会。海交馆新馆为考察团展示了一幅古代中外海交史画卷,他们一致认为泉州作为12-14世纪中国最大的对外通商巨埠,在当时世界的海洋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发祥地”;迄今保留着大量海外交通文物和重要文化遗存,是泉州作为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交汇点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一大宝库,成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而这些实证最集中地保存、保护、展示在海交馆。


1997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海交馆召开


此次考察进一步拓宽了海交馆的国际视野,在1990年代的十年间,海交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项目合作,连续三次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会议,包括1991年的“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讨论会,1994年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伊斯兰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1997年的“丝绸之路综合考察十年庆典”暨“中国与东南亚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泉州举行的三次盛会,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获得海内外学界的高度赞誉,显示了中国人在该研究领域的实力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在第三次研讨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团长迪安博士在致辞时,高度评价泉州海交馆和亚历山大图书馆是海上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两个文化基地。这标志着泉州海外交通历史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得到世界的关注,海交馆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

转型升级和品牌建设

(2000~2019)


海交馆进入第三个发展时期,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繁荣发展的时期,为海交馆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尤其是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两次视察海交馆,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讲述由此打开新的篇章。


领导关怀下的新起点


1993年5月,泉州海交馆联合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创办“中国古船模研制中心”,制定了200种中国历代著名船型的研制方案,聘请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优秀的造船老师傅担任客座研究员,开始了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古代木帆船科学复原工程。经过8年的努力,完成156种船型的研制工作,并按比例做成各种模型,完成对中国舟船发展的抢救性成果。2001年,时任省长的习近平同志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国舟船世界”陈列馆于7月18日正式开放,成为我国首个全面展示海洋大国舟船历史、独特成就以及对人类造船技术发展的伟大贡献的陈列馆。


21世纪,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关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泉州宋元繁盛时期的阿拉伯与波斯人的故事也亟需在新的语境下进行讲述。


自2000年始,海交馆经过积极奔走倡议,阿曼、沙特阿拉伯和摩洛哥等国家先后捐赠51万美元,其他阿拉伯国家驻华使团也纷纷捐资和捐赠藏品,希望和中国政府一起共建中阿友好往来的展示窗口。


2001年,时任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检查海交馆船模展厅建设进度时听闻这一汇报,当即指出:在“海上丝绸之路”时代,泉州同阿拉伯国家有过非常密切的交往,又保存着十分丰富的文物史迹,建立这样一个陈列馆意义重大。像这种有特色、有意义的项目应该大力支持。


2002年,这一国际合作项目正式动工,17个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驻华大使应邀出席开工仪式。


2004年,“伊斯兰文化陈列馆”主体建筑落成,该陈列馆也成为中阿友谊的象征。


2004年 伊斯兰文化陈列馆奠基仪式



2008年,第一个由中阿双方联合建设、反映双方友好关系的展馆——“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正式开馆。至此,海交馆新、旧两馆总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陈列面积7000平方米。建成了包括含有800多件海洋民俗文化器具的“泉州海交民俗陈列馆”、来自台湾的“庄亨岱藏品馆”在内的七个固定展馆。


2017年“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进一步提升改造为“刺桐:古泉州的故事”展厅,专题特点更加明确,以三大藏品体系(宋代古船及船上出土物、宗教石刻、外销瓷),七个固定展馆,构建了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的基本陈列。


泉州湾古船陈列馆


展览走出国门


海交馆的第三个20年适逢博物馆理念的转变、免费开放的实行,在新时代的鞭策下,海交馆以建设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和输出为己任,成为讲述“海上丝绸之路”故事最重要的窗口。从90年代开始,在有限的条件下,海交馆便到达意大利、新加坡、葡萄牙、科威特、日本、阿曼、沙特阿拉伯、韩国、美国、西班牙等国家,举办与中国海洋文化的相关展览。每一场成功的外展都让更多的西方人领略了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海洋文明。2013年,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每年均有2场以上的展览与境外海丝沿线国家交流,在文莱、日本、斯里兰卡、坦桑尼亚等地举办的海外丝绸之路特展都十分轰动。目前足迹已遍及美洲、欧洲、亚洲及非洲等地。


志愿者讲解


宣教和科普活动活跃


在不断推出与引进展览的同时,海交馆也十分重视科普活动的推出,以服务本地公众。创办于1997年的“海交馆之友”走在时代的前列,是专门为青少年学生打造的活动。“海交馆之友”每年有集中的公益夏令营活动,涉及海丝文化、海洋文明、宗教民俗、传统工艺等,让青少年在主题讲座、动手实践、实地考察、研究报道等各式活动中对中国海洋文化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目前已办了23届,是泉州市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品牌,与创办于2015年的“小小讲解员”培训班一起成为面向青少年的专题活动。自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海交馆又设计了“走进海交馆”“海丝文化大篷车”“海交馆讲堂”3个主题系列的宣教活动,每年为公众提供100多场的文化盛宴。


海交馆之友活动


学术研究深入


当海交馆的展览与宣传朝着专题化个性化发展、取得广泛认同的同时,海交馆的学术研究也迈着扎实的步伐闯出了特色的道路,赢得国际声誉,形成了以馆藏文物为研究中心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团队,并逐步把研究成果转化成具有特色的展陈成果。利用“一馆一会一刊”的优势,研究人员频繁往来世界各地进行学术交流,成果丰硕。2000年至今,研究人员出国参与专题学术交流累计40余次,举办各级学术会议30多场,出版书籍专著36种。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推动海交史研究领域的研究,《海交史研究》于2019年由半年刊变更为季刊,并获得学术界的一致好评,《海交史研究》承担新时代赋予的使命,继续以建设国际化的学术研究平台为己任,继续为青年学者的成长提供阵地,为构建中国海洋话语体系奉献力量。


2019年 海交馆外景图


海交馆建馆60周年,是一代又一代海交馆人奋斗不息的历史,也是一代又一代海交馆人文化自信的书写。回望历史,有收获的喜悦、有贡献的感动,也有作为专业性、地市级的博物馆,面对大馆林立、经费有限的挑战、焦虑和发展短板的遗憾。但无论机遇还是挑战,海交馆人总是积极应对、努力进取,以品牌特色和学术立馆,在我国博物馆界和海交史研究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海交馆人将继续砥砺前行,更加积极融入世界交流的舞台,通过文物和研究继续讲述海上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互鉴中那些传奇的人和事。


文章转载自“文物之声”,已经授权,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