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是中华民族颇具特色的汉族民系,有着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而祠堂作为物质载体,是了解客家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
这些祠堂并不是一栋栋简单的建筑,它们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不了解客家祠堂,就难以真正理解客家文化。
追溯祠堂发展历程
“客家是由于战乱、饥荒等历史原因,中原汉民渐次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且稳定的汉族支系。”
这是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中心主任林晓平对客家所作的定义。至于客家何时形成,学界一般认为,与客家民系形成有直接渊源的历史事件是安史之乱,最迟到南宋,客家民系已经形成。
如今,客家人遍布世界各地。估计在全球,客家人口达到8000万以上。赣南、粤东、闽西地区作为客家人的大本营,仅广东一地,客家人就有2500万左右。
此外,大约600万客家人分布在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约1500万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美国、秘鲁、毛里求斯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
“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远来至此的客家与当地的潮汕民系、广府民系相比,在历史文化、语言风俗等方面都有着明显不同。
因此,客家学界有着“大中华,小客家”的说法,正是为了强调客家文化和华夏文明间的传承关系。诚如黄遵宪所吟诵的“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存三代前”,那么客家人津津乐道的“中原遗韵”表现在哪里?祠堂便是证明中原遗韵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客家地区,祠堂建筑可谓星罗棋布,至今仍保存完好的便达上万座,这在汉族其他民系之中极为罕见。
客家宗族祠堂的建立可追溯到宋元时期。在我国古代,设立宗庙、祭祀祖先本是专属于帝王贵族的特权,直到宋代张载、程颐、朱熹等理学家大力主张祭祖敬宗收族、重建宗族制度,统治者在祭祖礼制方面出现放宽倾向,才促使宗族祭祖祠堂,即宗庙在民间出现。
客家民系形成之初,正当民间祠堂出现之时,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客家宗族祠堂逐步建立。
不过,在林晓平看来,受官方政策的影响,客家祠堂在这一时期的数量、规模都有限,制度也并不完善。直至明代中期,客家祠堂的修建进入了兴盛期。据林晓平调查,在明清时期修建的祠堂数量占祠堂总数的80%以上。
在清代,宗祠在客家地区已相当普遍,例如,在赣南地区,“族必有祠”,“巨家寒族,莫不有宗祠,以祀其先,旷不举者,则人以匪类摈之,报本追远之厚,庶几为吾江右之冠焉”(杨龙泉:《志草》)。
20世纪中期,客家祠堂发展放缓,直到80年代以后才逐步复兴。目前,客家宗族祠堂多已重修,尤其在海外华侨较多的梅州地区,侨胞归国后纷纷慷慨解囊,重修祠堂。
据不完全统计,粤东客家地区的祠堂,现保存较完整的仍有近万座。
客家祠堂似乎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宗族的兴衰。
一般来说,祠堂规模宏大、建筑气派,说明该宗族兴旺发达;相反,祠堂简陋狭小,说明该族人丁不够兴盛、财力不够雄厚。而本来很气派的祠堂变得破旧不堪,则往往是该宗族家道中衰的标志。
祭祀祖先 兴办学校
在传统客家村落,居民聚族而居。“族必有祠”,宗祠往往是聚落的中心,在客家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用。
“客家宗族在祠堂祭祀祖先、讨论族中大事、兴办教育。祠堂不仅是宗族内部联系族众的纽带,还是对外展示客家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林晓平说。
祭祀祖先是客家祠堂的重要功能之一。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研究员肖文评表示,客家人每年定期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一方面是为了表达崇祖敬宗之情,愿得到祖先庇佑;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祭祖联络族人感情,实现宗族内部团结。
客家祠堂用于放置祖先牌位,是宗族祭祖最重要的场所。以寿山公祠为例,作为历史悠久的大宗族祠堂,钟氏祖先的牌位分几层置于祠堂上厅的神案上,上面对祖先的名讳、生卒时间,包括做过官、中过举或得过何种荣誉,都有所标注。
虽然各宗族祭拜的时间不太相同,但是较为普遍的是春节。谈起春节祭祖,寿山公祠宗亲理事会的钟伯言语间颇为自豪,“摆祭品的桌子从中厅排到门口,像长龙一样,祭祀过程也非常红火热闹”,“很多国外的宗亲都会回来,南洋的、美国的都有”。
公祠修缮的费用也由钟氏宗亲自发筹集,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宗亲更是鼎力相助。
办学是客家祠堂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历史上客家人英才辈出,这与客家人重视教育、兴办族学关系密切。高大肃穆、宽敞明亮的祠堂非常适宜作为教学场所。于是客家人利用祠堂办起了一所所家族式学校。
林晓平表示,将祠堂用以兴办学校,这一做法在清末民初达到高峰。据粗略统计,曾作为教学场所的祠堂有数千座,甚至现在,仍有少量祠堂作为中小学的教学场所。
例如,福建连城县庙前镇的杨氏宗祠“孔怀堂”占地面积数亩,在民国期间小有名气的“连南中学”就曾建于此。
客家祠堂的办学宗旨明确,即通过办学提高本族子弟的文化素质,光宗耀祖,提高宗族声望和地位。
因此,客家人舍得花钱办族学,并尽可能聘请学问好、水平高的老师。谈到兴办族学,林晓平对记者表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客家祠堂在提高客家人的人文素质、造就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展现独特建筑文化
出赣州市,沿着赣江向北40余公里,行至赣县湖江镇夏浒村,矗立在江边的两座雄伟气派的古祠堂便映入眼帘,分别是戚氏宗祠和谢氏宗祠。其中戚氏宗祠更为宏大,保存也更为完整。
关于戚氏一族的来源,传说在南宋末年,祖籍江苏的戚文盛至粤东做官,因南宋王朝已摇摇欲坠,遂辞去官职,欲打道回府。在当时的南北交通,赣江是必经之道,他本打算从广东抵达赣州,再从赣州乘舟顺江而下,由赣江入长江,最后返回江苏。
不料途经“赣江十八滩”之一天柱滩时,遭风浪袭击,船触礁沉没。戚文盛只得在岸边栖息,但见江畔山青水碧、土地肥沃、人烟稀少,遂生留恋之意,便在此地生息繁衍,成为夏浒戚氏的开山始祖。
约元末明初,戚氏开始建立宗祠,亦即文盛公祠。林晓平告诉记者,夏浒戚氏从三世开始分房,共分成五房,这五房因人丁滋盛,分别建立了本房祭祖的祠堂,称作分祠,即宝善堂、久大堂、敦本堂、绍庆堂、聚顺堂。
由于20世纪80年代修建万安水库,水位增高,夏浒举村旁迁,只留下了戚氏宗祠追远堂以及分祠聚顺堂。建成之后,戚氏宗祠共经历了明朝万历,清朝康熙、乾隆、同治四次大规模重修,人们现在所见的戚氏宗祠,是经过清同治年间重修、保存较为完好的建筑。
追远堂,坐落在景色秀丽、幽雅之处,近临碧波荡漾的赣江,远眺峰峦叠翠、气势雄伟的群山。整幢祠堂呈仿宋式建筑风格,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砖为大小均匀、质地坚实的青砖,木亦为优质木料,至今未朽。
三大厅共20根柱子,全是用完整石料制成的巨大石柱。主体建筑分为上、中、下三大厅,每厅可容纳数百人。
“上厅是祖宗神牌的供奉处,中厅与上厅仅一板之隔,每年春、冬二祭之时,就把隔板抽掉,使上、中、下三大厅呈现出浑然一体、气派宏大的场面。”
据林晓平介绍,中厅与下厅之间建有天井,下厅设有戏台,各厅两侧还设有堆放粮食、祠产的库房以及守祠人住宿的卧室,在与上厅一墙之隔的厅外,还建有存储族人“寿木”的大房间。
“聚顺堂似乎是追远堂缩小的模型,结构相似,只是面积相当于追远堂的2/3,保存得也较好。”他说。
能够展示客家文化的另一座保存较好的客家祠堂是寿山公祠。寿山公祠坐落在梅州市,建成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距今已300多年。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宋德剑告诉记者,祠堂占地面积4500多平方米,为殿堂式宗祠,具有中原古建筑风格的柱樑结构。
据了解,该祠堂原为“三堂四横一围龙”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整座祠堂内部结构复杂,在约600平方米的厅堂内,28条石柱耸立,有方有圆,花纹形态各异。
堂内两廊上嵌有11块记载由建祠至清末大事的石碑,是难得的历史文献资料。此外,堂内还悬挂着牌匾53块,中堂抬樑上横跨5块龙板,上供5座圣旨亭。据介绍,这些记载的都是历代造福有功名者、入仕有业绩者、有嘉言懿行者,等等。
整座祠堂坐北朝南,呈中轴对称,中轴线自南向北由半月形池塘、禾坪、堂屋等次第组成。“前有半月塘,后有化胎地”,这是客家围龙屋的典型特征,同时也寄托着客家人的宗族文化观念。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客家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房学嘉曾撰文表示,围龙屋前的半月形水塘除可以满足日常务农、生活排水之用外,更是客家人财源兴旺的精神寄托。
在客家人看来,水有聚气聚财之意,位于堂屋和围屋之间的化胎地则是整个家族生生不息、不断繁衍发展之地。
曲面隆起的半圆形坡地象征着母体的下腹,寓意家族人丁兴旺。这些建筑都寄托着客家人的美好愿望。
客家宗族活动的中心
客家地区的祠堂建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作为传统客家宗族社会的标志和象征,宗祠不仅是放置祖先神牌及祭祀祖先的殿堂,更是族人议事聚会、婚丧嫁娶的场所,是宗族“联宗”的重要处所。
在肖文评看来,宗祠不仅是宗族的权力中心,也是聚落的文化中心,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客家村落社会有深远的影响。对于游客和客家研究者而言,祠堂也是了解客家风俗的重要窗口。
婚丧嫁娶是人生大事,客家人对其尤为重视。按照传统习惯,婚丧嫁娶的风俗仪式都要在祠堂内完成。
以嫁娶为例,一般情况下,新娘要先在祠堂辞别祖先,再出嫁到男方,到了男方家,也要先到祠堂祭拜祖宗,再举行婚礼。林晓平告诉记者,“十里不同风”,不同地区的客家习俗也不尽相同。
“仪陇客家女出嫁时,必须换上新鞋,由父母或兄弟、亲戚将新娘背到祠堂辞别祖宗,使鞋底不沾土上轿。也有的地区是把新鞋放进轿里,让新娘在轿前蹬掉旧鞋穿新鞋,忌带走娘家的土。”
林晓平表示,在客家人看来,不带走泥土就是不带走娘家的财气,如果带走了泥土,娘家就要变穷。
据龙岩学院闽台客家研究院执行院长张佑周介绍,在闽西一些地区,正月十一或元宵佳节,新婚夫妻要聚在祠堂前,由一个有福有寿有威望的族长手拿打面木槌,逐一轻轻敲打新人左右肩,边敲打,边讲些新婚美满、白头到老的祝福语,而被敲打的新人则要向族长敬上小红包。
林晓平认为,在传统客家人的观念中,结婚是全族的事情。“因为结婚关系到传宗接代和香火传递,所以必然与宗族祠堂发生联系。”
不过,他还说,并不是所有族人的婚事都可以在祠堂举行,比如二婚就不能进祠堂。
与结婚一样,客家人生子,也被认为与祖先有关,因此要在祠堂举行活动。在梅州市兴宁地区,盛行在祠堂“响丁”的习俗,又叫“上灯”。客家话中,“灯”与“丁”同音,上灯亦即出新丁。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研究员周云水表示,由于客家先民初到兴宁时人口稀少,势单力薄,产生了多生人丁的愿望。
“响丁”是庆祝添丁,由同村同姓在老祖屋即祠堂迎新花灯(丁)、升花灯(丁)。
据介绍,兴宁花灯源于元代,盛行于明清,历经600多年,世代相传。兴宁花灯寓意美好,寄托着兴宁客家人希望一年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家业发达的愿望。
周云水还介绍,兴宁的“响丁”习俗从正月初八开始,延续到正月十七,集中在正月十一、十二和十三这三天。举行“响丁”仪式的时间在各姓氏、村落不同。兴宁的“响丁节”,比任何节日都隆重。
在外的游子,即便没时间回来吃年夜饭,也会千方百计赶回老家过“赏灯节”。所以在兴宁流行一句话“响丁大过年”,言下之意是说春节过年的氛围还没有元宵的“响丁”习俗那样隆重热烈。
客家祠堂固然庄严肃穆,但也有轻松活泼的时候。逢年过节,族人都会到祠堂欢聚一番。元宵节时,有的祠堂举行花灯展,陈列着图案精美的各式灯笼。
有的地方还有“跳元宵”的活动,元宵之夜,本族嫁出去的姑娘聚在娘家祠堂,手拉着手,在天井周围跳跃转圈。
许多客家祠堂还设有戏台,戏台一般设在下厅。林晓平介绍说,各祠堂演戏的时间不一致,但相对集中在每年春节和秋收时期,每次演戏短则三五天,长至一两个星期,甚至更长。
“演出剧目多是采茶剧、黄梅剧等传统戏”,他告诉记者,客家祠堂演戏的风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我曾多次前往祠堂观看演出,祠堂内人山人海,观众情绪高涨,现场气氛热烈”。
据了解,有的地区还有抬龙灯、游大花灯活动,祠堂也是主要场所,例如龙岩市连城县四堡乡马屋村每年元宵节要出三晚龙灯、三晚花灯。
出龙灯前,即抬着龙灯巡游前,要在祠堂中举行仪式,祭龙灯,游完之后,还要将龙灯抬到祠堂上香。
出花灯亦是如此,从宗祠上香开始,最后回归宗祠,“将花灯置于宗祠的厢房内,或者将花灯用油纸包好,悬挂在祠堂的屋梁上”,陪同走访的学者介绍道。
客家祠堂的功能、客家祠堂的建筑特色、客家祠堂内举行的丰富民俗活动等等,无不向世人详细展现了客家祠堂所蕴含的极具特色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