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挪威这么香,理想为什么不磕一下?

来看看2022年的行业流动趋势:搞web3.0的人都往新加坡跑,做电动车的品牌都往挪威跑。

总人口540万,中国随便一个三线小城市的普查数据拉出来都能吊打的小国家,成了顶端行业眼里的香饽饽市场。

2020年12月6日,小鹏汽车宣布运往欧洲市场的首批100辆G3车型已经抵达挪威,择日交付。

次年8月,首批出海的小鹏P7也把目的地选择在了挪威。

2021年5月6日,蔚来宣布正式进入挪威市场,将ES8、ET7、二代换电站、NIO House带到了挪威。

同年8月,比亚迪 唐EV 挪威上市暨首车交付活动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

2022年1月,红旗E-HS9在挪威正式启动交付,7月交付量突破一千大关。

同年6月11日,海外首家岚图空间在奥斯陆开业,9月底,500台岚图FREE从武汉出发,正式发往挪威。

在中国品牌能源转换史里,挪威成了那些有头有脸的造车新势力第二个家。

欧洲车和日系车在油车时代纵横多年,起码在中国市场,已经形成了南日系北德系,中国自主和美国品牌都处于一个悬浮的状态,直到新能源赛道的开启,一直憋着大招的中美各自放出了自己的大杀器:特斯拉和以蔚小理为领衔的各种新势力品牌艳压四方,不管是在中国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它们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擒贼先擒王,征服挪威这个环保帝国,就是自证身份的最佳武器。

2021年,在挪威的乘用车销量中,有64.5%来自纯电动汽车,另外21.7%来自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这意味着,去年挪威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来到了惊人的86.2%,超过全球任何一个国家。

挪威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进口新能源车(哪怕是售价7位数的豪华车)也无需缴纳进口关税的国家,当地还有超完善的充电基础配套设施,99%都是水力发电,基本是环保妈妈给环保开门,环保到家了,而且相比于有贸易保护和补贴限制的法德,自身不产车的挪威对于新晋进口品牌可以说是相当友好了。

这个人均GDP高达6.7w美金的环保国度,基本就是中高端电车眼里的销量天堂,小肥肉一块,继蔚来小鹏比亚迪,岚图也作为第一个国家队选手正式进入挪威市场,但不难发现,这些出征的队伍里突兀地缺少了一个向来高调的固定成员:理想。

挪威这么香,理想为什么不磕一下?

众所周知,崛起新军里,理想汽车是最会挣钱,也是最爱挣钱的一员,作为蔚小理组合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实现过正盈利的成员,理想为何对以挪威为代表的海外市场不为所动呢?

首先,被摆在台面上最直观的原因,也正是因为“爱挣钱”。

不久前,李想就在微博公开表示,理想汽车将在2022年内争取实现单月过亿的“小目标”。这或许只是一个成功的创业家擅用的路演话术,姑且不做过度的解读,但这番话的确很符合李想的人物特征,一个典型短期效益主张者。

从蔚小理拉出来的公开数据来看,理想一直严苛地在控制科研开发和战略投入的金额,这样一来,短期交付量的大幅提升。帮助理想迅速收窄了亏损。

在智能电动汽车的逻辑中,车企如果要获得极高的规模效益,就必须达成“一款车满足百种人”的挑战。

但以“汽车之家”媒体人身份出身的理想创始人李想,从一开始走的就是一条“即刻满足”的道路。

因为缺少行业技术基因,不得不用一个全新的概念来,吸引资本的注意。因此,早年的理想汽车,频繁提及“增程式汽车”的概念,并不断宣传其核心卖点,就为缓解新能源汽车用户的里程焦虑而来,也因此贡献了与当时大众中国CEO就对增程式的不同意见而隔空互怼的名场面。

不得不说,拥有多年汽车用户市场趋势大数据的李想确实十分了解中国用户,所以理想one轻松地掌握了销售命门,完美满足了当下用户的即刻需求。

但也仅仅是中国用户,汽车之家的数据库没有聪明到能够覆盖三大洋五大洲的喜好,也无法让他洞悉未来三十年的格局,在这条时间和地理的横纵坐标里,起码在市场宠儿挪威那里,只有增程式是远远说不过去的——可以说,理想只赢了现在,却失去了对未来的确定性。

11月到来前一周的大盘数据显示,理想汽车美股累计跌19.75%,单周总成交额14.45亿美元,截至上周收盘,美股股价为14.26美元,市值为1687.54亿美元;美股本月累计跌幅38.03%,今年累计跌幅55.58%,近52周累计跌幅56.3%。

理想汽车-W港股累计跌20.68%,单周总成交额34.40亿港元,截至上周收盘,港股股价为53.70港元,市值为1119.42亿港元;港股本月累计跌40.73%,今年累计跌56.23%,近52周跌59.07%。

每况愈下的盘头现实,投资人在焦虑着理想汽车更远的未来。比如在对未来的规划上,理想汽车只是做了一个汇报,并没有对未来多做赘述。比如在面对“新车X01的销量能否快速增长?”,“有什么新战略可以对标小鹏蔚来?”等问题时,李想依然只是在谈论产品,投资者心中实质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整体上,理想一直在印证汽车公司的核心商业模式,造车-卖车-获得利润,但也如理想汽车的投资人王慧文所言:在这么伟大的市场里,赚钱是可耻的。

赚钱,意味着你在开源的同时就要节流,除了目前规模单一的增程式局限住了理想的发展,极其严苛变态的成本控制也绑住了理想出海的翅膀。

在大热门理想L9身上不息的风波,也验证了节流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第一场风波是有人发现理想L9采用了钢制悬架,却涂成铝合金的样子。网友认为50万的车竟然没用铝合金悬挂,是偷工减料,涂成铝合金是偷梁换柱。对此,李想在微博回应,理想L9涂的是防锈涂层,而且认为铝好的人,应该把自家房子钢筋全换成铝。

第二场风波是有媒体在试驾视频中,吐槽理想L9侧倾太大,掉头时外侧悬挂被压到底,车辆推头严重,完全丧失指向性。

第三场风波,是有网友发了一张理想L9空气悬挂失效、车头完全塌下去的图片。这事被央广网发文批评后,理想公关回应称,图中车辆是以90km时速过20cm深坑这种极限工况下出现的问题,而且这是台试制车,缓冲环强度比较差,量产车的强度会提高2.5倍。随后,现在小米汽车任职的前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在朋友圈表示,90公里时速过20厘米的坑不符合常理,而且理想公关没有弄清汽车各个试制阶段的定义。言下之意,试驾车不会出现这种强度不及量产车的情况。

这款自称500万以内没对手的车,搞不定一个底盘的问题,又何谈舒适呢?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在超越价格的豪华内舱里,在不被溢价的电吸门上,在好几块15.7英寸功能齐全的大屏面前,在激光雷达和高精芯片堆砌出来的虚荣感下,这些小缺陷或许可以被原谅,但是对于整体消费理念更理智的海外市场来说,即刻无需被满足,未来方得在眼下。

中国市场具备最完整的产业链、规模体量和最经济的人力资源,直接导致我们有能力去cover这些小毛病,但对于人力资源极度匮乏的欧洲国家来说,在天价的维修费用面前,再超前的科技配置都变得没那么迷人了。

-end-

以挪威为起点,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正在绘制出海欧洲的广阔蓝图。

以挪威为起点,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正在绘制出海欧洲的广阔蓝图,比亚迪汉在巴黎车展上大放异彩,海外售价超国内定价20万,蔚来采用了更灵活的租赁模式,在匈牙利、德国等地换电站落地,岚图和小鹏计划未来出口瑞典、荷兰、瑞士等国,极氪计划明年年初出口欧洲市场,开拓海外市场,到2025年,欲实现整体海外出口量10万辆的目标——

理想还停在那里。

从挪威到欧洲,新能源品牌正用一系列大动作传递态度和实力。“中国品牌有望通过在挪威市场收获的影响力、消费者认可程度及创新的销售经验走出挪威,向欧洲市场进行扩张。”中信证券研报指出。

这些远征军,没有一位愿意困在原地。走出去,就是为了更有力地站在原地,所有人都清楚,只站在原地的人,守不住脚下这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