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持续至5月15日的第六届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以“梅花荟萃戏码头”为主题,22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将在武汉剧院走红毯惊艳亮相,12个剧团近千名演员奉献20个剧目、34场演出。这场戏曲盛宴持续两月余。
4月22日晚,苏州昆剧院带来的昆曲折子戏在汤湖戏院分会场唱响。台下,既有白发观众,也有黑发观众,还有年轻父母带着孩子听戏,现场掌声不断。
江城“月月有大戏”
本届戏曲节精彩不断:有来自国家京剧院的《杨门女将》、来自天津青年京剧团的《秦香莲》;还有上海评弹团首次来汉演绎《林徽因》,上海昆剧院《长生殿》全本首次来汉上演……
各大剧种闪亮登场
各大剧种闪亮登场
各大剧种闪亮登场
各大剧种闪亮登场
武汉汉剧院《状元媒》《二度梅》和武汉楚剧院《乡里乡亲》,让本土剧种大放光彩。京剧名家刘子微、楚剧名角夏青玲、汉剧新秀王荔等名角,纷纷献上拿手好戏。
武汉汉剧院《状元媒》《二度梅》
武汉汉剧院《状元媒》《二度梅》
武汉戏迷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全国名团名家带来的多剧种、高水准演出。
今年,我省还有大动作,将举办10项省级以上重点戏曲文化活动,如全国戏曲名家名段邀演活动、东湖戏剧惠民展演周、全省高校戏剧展演以及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戏曲小分队全年惠民演出等。
在这里,月月有大戏,戏曲盛宴不落幕。
三镇“戏窝子”层出不穷
武汉历来是戏曲重镇之一,与“京津沪”合称“戏曲四大码头”。
民众乐园
汉调楚韵、皮黄声腔、花鼓黄梅……32个戏曲种类在荆楚大地争奇斗艳。这里是戏曲热土,更是戏迷乐园。
在汉口中山公园,武汉市楚剧戏迷协会的戏迷每天早晨来唱戏,每月挂衣登台表演,20多年来从未间断。黄梅戏票友正在筹划第八届全国黄梅戏迷联谊会。武汉市汉剧票友协会下属剧社遍布武汉三镇,平时在各自基地演出,每月在美成戏院举行两场大型演出,累计已演出700余场。
武汉戏码头
除传统“戏窝子”外,越来越多流动戏曲舞台活跃于地铁、广场、街区、庙会。
广场、街区戏曲演出
广场、街区戏曲演出
据介绍,湖北计划培育100个重点戏曲群众组织。武汉市今年将举办谭鑫培戏曲达人秀、中华海内外戏曲票友艺术节、全市戏曲广播操大赛等戏曲票友活动,让“戏窝子”汇聚更多人气。
票友队伍越来越壮大
“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七一中学戏曲社不久前登台琴台大剧院,表演豫剧《花木兰》选段,学生演员一个个飒爽英姿,唱腔、动作、表情有模有样。观众很难想象,这是她们的首演。为了这台上几分钟,同学们学了半年。
图为:专业戏曲老师给武汉七一中学学生上课
近年,多所戏曲进校园试点学校工作扎实推进,培养了一批批“00后”小戏迷。汉剧《贵妃醉酒》、黄梅戏《妹娃要过河》、楚剧《赶会》等,成为部分校园里的“流行”唱段。
近年来,湖北戏曲进校园多姿多彩
近年来,湖北戏曲进校园多姿多彩
近年来,湖北戏曲进校园多姿多彩
在七一中学,校内设浮雕、展板、戏曲人偶等营造戏曲氛围;开展主题班会、晨会演讲等宣传戏曲知识;聘请戏曲专家来校,指导师生排练、表演戏曲;组织师生戏曲夏令营,推广戏曲广播操,举办校园戏曲艺术节等;把戏曲欣赏、排练列入校本课程,促进戏曲进校园常态化。
在丁字桥小学,戏剧教育已走进教学活动各个方面,将戏剧元素有机融入常规课堂教学中,校本课程直接邀请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的教师给学生上课、排练节目,同时开设戏曲文学、脸谱绘画、戏服研究、经典传唱等特色课程。
今年,我省还将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1万场以上,实现年度全覆盖。
从中小学生到高校师生,戏曲爱好者队伍越来越壮大。华中师范大学周希正教授介绍,湖北高校楚剧剧社成立两年多,吸纳在汉重点院校的本科、硕士、博士生近千名,涵盖艺术传播、音乐学、美学、民族音乐学等多个专业,在武汉大学刘丹丽等大批专业教师带领下,从事楚剧研究及艺术实践,将楚剧声腔和美声、民族唱法融合,并多次赴美国、新加坡等国演出,从该剧社走出的学生毕业后,部分已走进楚剧院、中小学继续从事楚剧传播工作。
楚剧前辈徐大树激动地说:“这真是楚剧之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