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经济形势分析(4)

3.1 上世纪60年代(上篇已经具体阐述)

3.2 上世纪70年代(上篇已经具体阐述)

3.3 上世纪80年代

主要的经济挑战是什么?

在新加坡的早期几年出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但在1980年代,不同的新加坡面临着一系列不同的挑战和经济问题。随着工业化步伐相对快和资本流入量高,新加坡在20世纪80年代面临着非常紧张的劳动力市场,工人的工资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体在东南亚地区出现。新加坡经济不再被标榜为能够提供低工资工人的经济体,因此,为了在全球市场上保持竞争力,新加坡将其战略转变为确保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的战略。新加坡的劳动力需要提高其就业技能水平,以使该国能够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政府为改善经济做了些什么?

为了实现拥有一支高技能劳动力的目标,新加坡政府于1981年成立了国家计算机委员会(NCB),以建立对IT相关行业工人的良好知识和培训[5]。同时,为了吸引全球IT公司通过新加坡生产和销售他们的软件,有必要提供足够精通IT的员工队伍。从1981年起,新加坡国家建设银行继续监督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新加坡日益增长的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一些举措中,NCB制定了一项计划,以便在新加坡所有企业中实施IT使用和应用的文化,以及增加本地IT的发展,例如使新加坡的企业能够与西方的其他企业建立联系,同期,新加坡政府花费巨资兴建和发展新的基础设施。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高达20世纪80年代外国直接投资额的3倍。EDB在20世纪80年代起的作用并没有减弱。1983年审查了先锋地位计划的延期,以确保继续向先锋公司提供税收优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欧洲开发银行开始不仅向制造业公司授予先锋地位,而且向金融服务提供商授予先锋地位。

除此之外,欧洲开发银行还为希望在新加坡设立总部的跨国公司提供福利和其他税收优惠计划。这一时期的经济结果是什么?由于这些不同的经济战略,新加坡的GDP在20世纪80年代以7.3%的平均速度持续高速增长。与此同时,技术人员的比例从1979年的11%上升到1985年的22%,而IT的国内和出口销售额到1990年增长了10倍以上。

上世纪90年代(由于篇幅有限,下篇具体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