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20年8月3日7版
碧海潮生是故乡
--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
第四部分·非遗文化
41 宗家庄年画:
传统之美,万变不离其“宗”
民间关于年画的习俗或称呼:汉代有“贴桃符”驱邪纳祥之习,宋朝把年画叫作“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改叫“画片”,直至清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写下:“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才算为“年画”落名。而恰恰是在年画获此正名的同时,青岛平度宗家庄一位有头脑的生意人,名叫宗有明,将潍县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带回了庄里,由此开启了这一地域特色年画的青岛嬗变。
大红大绿、艳紫明黄,色彩强烈沉着,造型粗犷夸张,这是宗家庄木版年画的风格,尤其是“线版”,以线条的流畅、工细、刚劲、挺拔见长,令它在诸种木版年画中独树一帜。清光绪年间宗有明在宗家庄率先开起了号为“公兴义”的年画作坊,至其子一代,又从潍县杨家埠请来师傅教授刻版、印制技术,三个儿子分别创立了“北公义”、“元吉”、“悦来东栈”画店字号,每当秋种结束,进入腊月,作坊里日夜赶工。那时节,年画在宗家庄颇为盛行,逢年节不论贫富,家家户户贴年画,成为年俗标配。
这一木版套色印刷的年画,完整保存了杨家埠年画早期的精髓和神韵,却不拘泥于此。随着本地画师的逐渐成熟,宗家庄木版年画在趸买、移植中又添创新,至清光绪初年,它的“线版”雕刻技艺和画面的装饰性,远远超过了昔日“宗师”杨家埠,可谓“青出蓝而胜于蓝”。
青岛手工艺博物馆内展出的宗家庄年画。
在宗家庄年画鼎盛的时期,“新盛元”、“公顺义”、“公盛义”、“东新成”、“北新成”、“东增盛”、“西增盛”等30余家字号聚集,附近的村庄也纷纷仿效,办起年画作坊。当时年画的品种约有300余种,画版1500余套,产品销往胶东各县及东北三省,甚至朝鲜等国。民国初期,“公兴义”画店的画师宗学珍用年画创作观时事,反映日德战争的《日本攻打青岛》、反映辛亥革命的《攻打南京》和《湖北军事图》等作品,因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而被当时的中央博物馆收藏。
正当宗家庄木版年画走向繁荣之际,潍县木版年画却出现了生存危机。《山东民间年画》一书中有载:国民党统治时期潍县年画式微,老一辈画家去世,新的创作减少。这时相继出现的年画体裁却有从平度年画中移植而来的带故事情节的“窗旁”。在原有的“横批”年画上也出现了带花边和锦地图案的富有装饰性的年画样式。年画的历史上,戏剧性地上演了“徒弟”反哺“师傅”的一幕。
市民在市博物馆体验宗家庄年画制作过程。
200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宗成云接待了一群特殊的访客,来自中央美院的师生们,正是他们的造访,让平度宗家庄木版年画这一民间艺术遗产声名再度大振。在这些专业人士给予宗家庄年画的描述中,它“多饰有底纹,或为横线,或为波纹,这不仅需要多刻一块木版,在印制时还要多印一遍。”同时,它“既有杨家埠年画的古朴纯真,又吸收了天津杨柳青年画的细致文雅。”这或许正是青岛人兼容并蓄的个性显现。
此前,它的命运随时势而动:文革中大量的年画刻版及画样被当成“四旧”付之一炬;在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90余幅年画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公开展销,宗家庄木版年画受到中外客商的青睐,成为青岛地方传统特色的代名词。
1997年,宗成云发起成立了“宗家庄木版年画研究会”,着力于宗家庄木版年画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所藏清代原版,在年画原有制作工艺基础上,他再度大胆改进:将光纸印刷改为宣纸印刷,品色颜料改为国画颜料,精致装裱,高档包装,以焕然一新的品貌推向市场……在保留传统年画的同时,宗成云与专业艺术院校合作,创作开发了半刻半绘的《二十四孝》、《一百单八将》年画。许多外国专家,学者闻声而至,求购、收藏。如今的宗家庄木版年画系列产品,不仅作为政府礼品赠送来宾,更销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
李 魏
42 螳螂拳:
要想地面走,学会螳螂手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青岛曾有过“武术之乡”的称号。那时候,武术圈内流传着一种说法:全国武术看山东,山东武术看青岛。而在上世纪的青岛,“要想地面走,学会螳螂手”这句俗语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相传,螳螂拳于明末清初由王郎在崂山华严寺一带所创。王郎本名于七,自幼酷好武术,曾投万贯家资往少林习艺。适逢清兵入关,报国无门的他愤然返回山东,组织义军与清廷作对。无奈寡不敌众,义军几乎致覆没之绝境。为了躲避清兵追捕,于七削发更衣甚至不惜毁容佯装患上天花病,才侥幸在崂山华严寺隐匿下来。为了方便义军旧部秘密与其联络,于七对外自称王郎。
相传,王郎一次访友比武落败,却在堂前偶见螳螂捕蝉之灵巧而激烈。有所启发的王郎开始大量捕捉螳螂,观察研究它们戏斗时每个细微的神态动作:两个前臂勾、搂、卦、劈,快速灵巧;腰身仰、俯、拧、旋,灵活多变;步法踏实、稳固,闪展腾挪;精神层面则是意念高度集中、刚毅机智。很快,王郎便模仿、编制出一些拳术攻防组合,并在之后的访友比武中连连获胜。
此后数百年间,历代武术行家将毕生所长凝结于对螳螂拳的总结提炼和创新发展中,仅依拳谱所载就有“十八家拳祖姓名”之说。螳螂拳流派辨识歌诀云:“太极螳螂辟阴阳、梅花运柔而成刚、五峰两点是七星、五毒俱全为光板、心意源出六合拳、混元一气精手传”。太极螳螂、梅花螳螂、七星螳螂、六合螳螂、小架螳螂……单从这些名字便足以窥见螳螂拳不同流派所具有的鲜明特色。
国家级非遗项目鸳鸯螳螂拳的展示。
清末民初,传授螳螂拳的国术馆遍布胶东,习练者众多。而螳螂拳也与孙膑拳、四通捶、文圣拳并称为“山东四大名拳”,并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列为首批系统研究整理的传统武术九大流派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武打巨星李连杰领衔主演的电影《少林寺》轰动全球,螳螂拳迅速成为社会大众追捧的对象。在这部电影中担任重要角色以及武术指导的于海,12岁时便拜于七星螳螂拳大师林景山先生门下,被中国武术学界奉为“武学字典”。
资料记载,林景山的徒孙辈中有一位大师长期在青岛传教七星螳螂拳,名叫李占元。2011年,青岛螳螂拳被批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七星螳螂拳陈乐平获得螳螂拳传承人称号,此人正是李占元最得意的入门弟子之一。“但凡修习武艺,必须吃得起苦。”陈乐平自称年幼刚入师门时,先是站桩站了整整3年,又两手轮流练习抓坛子,20多斤的坛子一抓又是3年。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习练,让陈乐平早已成为螳螂拳门的翘楚。自从上世纪90年代在李家下庄开馆传艺以来,其门下弟子不计其数且不乏海外人士。
螳螂拳虽然被归类为“象形拳”,但真核却是“重意”不“重形”,它有着鲜明的技击和实战特点。许多人误以为螳螂拳既以螳螂命名,其主要拳法必定以螳螂为范本,一招一式都体现着螳螂的动作特点。这个观点在陈乐平看来是有失偏颇的,因为过分追求视觉效果,容易令传统的螳螂拳失了武艺精髓,多了花拳绣腿,沦为“失真的舞台艺术”。
螳螂生来手带双戈,螳螂拳则是中华民族“尚武精神”的综合体现。然而,上面永远打着“止戈为武”的烙印。生活在古代农业文明摇篮里的中国,早在远古仓颉造字之时就有“止戈为武”的战争观,那亦是中国人的和平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传承性和无形性,决定了它的长盛不衰只有靠人。据青岛市武术协会有关人士介绍,现如今在协会注册的武术俱乐部已有多达40家,近万人长期从事螳螂拳的练习与研究。
太极梅花螳螂拳第四代传人、青岛市武术协会常委孙德龙年近八旬仍在广收门徒,不遗余力地推广太极梅花螳螂拳。作为鸳鸯螳螂拳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孙日成通过成立专门机构,以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对鸳鸯螳螂拳的技术内容进行记录与文献保护。同时,鸳鸯螳螂拳还是青岛市第一个走进校园的武术类非遗项目。十余年间,孙日成在岛城20多所高校及中小学开设螳螂拳公益传习班,在青少年群体中掀起学习武术的热潮。陈乐平2014年在崂山举办的首届螳螂拳比武大赛,吸引了国内外上百名螳螂拳高手前来参与。陈乐平的入室弟子、意大利人达利·安吉罗,在米兰、威尼斯等地开设了十余间武馆,让螳螂拳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在海外扎下根基。
臧 婷
43 三里河黑陶:
四美并臻,风韵传千年
一幅古画,牵出埋藏千年的胶州三里河黑陶文化;失传多年,“蛋壳陶”绝活在胶州艺术家手里重现辉煌。三里河黑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重现世间以来引发了文化界关注,尤其遗址出土的一件黑陶高柄杯,以其“黑似漆、亮可鉴、薄如纸、轻若纱”四美并臻被考古学界命名为“蛋壳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长期陈列于国家博物馆。黑陶既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也是胶州三里河的文化符号,它凝聚着先民们的智慧和心血,韵传千年。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维华在青岛文物商店购得高凤翰的一幅水墨花卉,画上题诗曰:“介子城边老瓦窑,田夫掘出说前朝,阿翁拾来插蓬供,常结莲房碗大饶。”序云:“余家介子城下,土中常得瓦器如罂罐,可充瓶供,插莲花房大如碗,饱绽坚实,以其气足生物有城也。”高凤翰的故乡在胶州三里河,这位“扬州八怪”里的代表人物善画、工诗、嗜砚,还在题诗里隐藏了一条重要线索:三里河常常能掘出“婴罐”;经历史学家考证,画中婴罐带有明显的龙山文化特征,考古学家奔赴胶州,在北三里河村西侧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遗存。
市博物馆展出的大汶口文化时期泥质黑陶镂空豆。
1974年秋,三里河遗址考古发掘正式开启,出土文物2000余件。堆积层的上层为龙山文化遗存,下层为大汶口文化遗存。遗址出土的薄胎黑陶器、兽形陶器等工艺精巧,世所罕见。其中一件黑陶高柄杯,高20厘米,重仅39克,器壁厚度仅有0.3毫米,薄如蛋壳,虽在土中埋藏了约4000年,仍光亮如镜,为绝世之珍。专家们发现,三里河黑陶种类繁多,器型里常有镂空和纤细的刻纹,达到了古代制陶工艺的顶峰。这些精致的陶器没有使用的痕迹,显然是祭祀的礼器。经过断代后考古学家判定,三里河遗址里的龙山文化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又称黑陶文化,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续岳石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前2000年。
市博物馆展出的龙山文化时期泥质黑陶双耳壶。
三里河黑陶面世,为胶州黑陶工艺找到了历史传承,也让胶州坐实了“黑陶之都”的美名。四千年来,黑陶工艺在当地匠人手里代代相传,形成了叶氏黑陶等品牌。黑陶选用胶州当地泥材,手工拉坯,经过起土、碾泥、揉土、捏边、成形等环节罐坯成型,再经过整理、晾晒、润水、烧制等多个制造环节。黑陶上的花纹需要在罐坯晾晒硬度合格后纯手工雕刻,一件普通的黑陶花瓶大约要刻六千刀,而完成一件黑陶制品至少要30天。
绰号“蛋壳陶”的薄胎高柄杯原件被收藏于国家博物馆,对于胶州黑陶传人来说,如何复原蛋壳陶、如何发掘尘封已久的蛋壳陶工艺成了一大课题。黑陶名家刘锦波出身陶瓷世家,从1989年开始做黑陶,逐渐从实用型黑陶转向工艺型黑陶领域。“我从2000年接触蛋壳陶,当年三里河一共出土了68件蛋壳陶,最薄的地方0.3毫米,最厚的地方也不过一毫米。在原始工艺模具水平下,古人怎么能造出这么精美的东西?我从查资料、去博物馆看实物开始,反复试验,花了六年时间才做出第一件达到出土薄度的黑陶。”
刘锦波介绍,蛋壳陶的制作有三大难点,“一是拉坯,二是修坯,三是烧制。”拉坯时陶坯要厚,防备晒干过程中变形,坯的大小比例决定器型,而修坯时要修得足够薄,“坯是软的,修到最薄的地方不敢上手了,最后一刀,修了可能戳破,不修坯就厚了。”制坯成型后的烧制,最是考验匠人的经验和手感。温度高低、烧制时间的长短都会影响成品品相;火候不到,成品青中带红;火候过了,陶器容易开裂破损。窑温不稳,热胀冷缩会让陶器破裂。经过25小时950度高温烧制,出品的陶器通体乌黑透亮,质地细密坚硬。成品经过两天的自然降温,掂之飘忽若无,敲之铮铮有声,才是正宗的三里河黑陶。“蛋壳陶代表着黑陶的最高难度,我做蛋壳陶这么多年了,成功率还不到10%。”
失传四千年的蛋壳陶工艺,如今在刘锦波手上重现。“一路研究过来,我一直对古人有一种敬畏。古人工具那么原始,都能做出来蛋壳瓷。我很多次想放弃,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三里河出土的蛋壳陶厚0.3毫米,最轻的黑陶重量40克。我们现在做到了最薄0.1毫米,最轻能达到32克。”如今,刘锦波在胶州孔子六艺文化园开设了自己的黑陶艺术馆,让更多的艺术爱好者来欣赏黑陶“四美”、体验黑陶制作、传承陶瓷文化。
米荆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