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品味老广州 早茶粤剧西关屋 荔湾景区摇橹船 广州荔枝湾游船

温馨提示:请确保又足够时间阅读本文,足够科普老广州·老荔湾的风土人情哦~

广州很老,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老者多……这人人皆知,今日,这篇先前撰写的深度文章,主要是淋漓的做一回老广州人,喝最纯正的啤酒看最古老的酿酒文化、去新鲜的3D魔幻城摆着最弱智的姿势留影几张、品味最地道的荔枝湾早茶游历荔湾古涌、听听老者们的粤剧走访广州的西关大屋……一切的种种,只为向往这座古老的城。


Day1:前言、品味珠江英博国际啤酒博物馆、玩转韩创3D魔幻城

【第一站】珠江英博国际啤酒博物馆

地址:广州新港东路磨碟沙大街118号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

交通:广州地铁8号线赤岗路转乘B7慢线至阅江西路中;或转乘765、779至珠江啤酒厂总站

开放时间:8:30—12:00 & 13:00—16:40

废话少说,直接步入主题。这里是最让我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的地方,这里的啤酒新鲜出炉好饮到爆!这里现在是一个博物馆哟~

博物馆历史悠久,地理位置出奇的好,位于“河南”方向的珠江边(即珠江新城对岸),而有轨电车阅江路段就在珠江啤酒厂楼下(相信未来半年有望开放,到时童鞋盆友们可以沿江坐“火车”漫游观光了哦~)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珠江英博啤酒博物馆的正式落成是在2008年年底,是广州珠江啤酒与世界最大的啤酒生产商——比利时英博集团合作兴建滴一座集观赏、娱乐、教育、艺术的啤酒文化专题馆。

博物馆正门的《打开真感受》造型陈列,初眼一看,桶里似乎真有酒似,好想一个蒙头栽入,深深喝个天昏地暗,然后就可以不用管接下来的行程了……舒服思密达。

展馆一楼是一面三楼高的气势磅礴浮的《啤酒海洋》雕墙,墙下有老式运酒马车(本次暂不贴图,如有兴趣可以留言索取),而品尝新鲜出炉的纯生啤酒地点就是在运酒马车的后面。

在观看完啤酒的历史片后我们更是了解到啤酒生产过程主要分为:制麦、糖化、发酵、罐装四个部分。麦芽由大麦制成。大麦是一种坚硬的谷物,成熟比其他谷物快得多,正因为用大麦制成麦芽比小麦、黑麦、燕麦快,所以才被选作酿造的主要原料。

啤酒的起源与谷物的起源密切相关。人类使用谷物制造酒类饮料已有8000多啤酒年的历史。已知最古老的酒类文献,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巴比伦人用黏土板雕刻的献祭用啤酒制作法,后经传古巴比人、埃及人手中发扬光大。

中国古代啤酒:醴(li)。古代的啤酒叫作li,象远古时期的美索不达尼亚(Mesopotamia)和古埃及人一样,我国远古时期的醴也是用谷芽酿造的,即所谓的蘖法酿醴。

博物馆中可以玩“啤酒射击”游戏,貌似取之不断的啤酒射击游戏深得妹纸喜爱,玩的不亦乐乎忘乎所以旁若无人。

古埃及酿酒:爱酒的古埃及人有一句谚语“在水里你看到只是自己的脸,但在酒里你能看到内心的花园”。由此可见古埃及人对酒充满诗意的爱恋。他们认为酒类可以杀菌,有助于人们保持身体健康且酒口感清淡,不易醉人又营养丰富,由此被人们当做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就连修建吉萨金字塔的工人们每天会饮用三四次来补充能量。所以啤酒才成为他们的生活必需品了。

一面纯生啤酒墙记载了多年的纯生“面孔”

公元前1300年左右,埃及的啤酒得到高度发展。拿破仑的埃及远征军在埃及发现的罗塞塔石碑上的象形文字表明,在公元前196年左右当地已盛行啤酒酒宴。so啤酒的酿造技术是由埃及通过希腊传到西欧的~

1881年后,有了酵母纯粹培养法,使啤酒酿造科学得到飞跃的进步,当有了蒸汽机和冷冻机的科学发明后,使啤酒的工业化大生产成为现实。

了解完啤酒历史,那就必须得认识我们中国的珠江啤酒了,博物馆目前对外开房了一二层,一楼主要为形象展厅,展播厅、啤酒吧、精品店等;二楼为主要展厅,有啤酒历史工艺主题厅、珠江啤酒展厅、岭南文化展厅等。

除了可以看到各种展厅还可以参观啤酒厂的伟大生产线哦!有图有真相,真人真机器!


【第二站】玩转韩创3D魔幻城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北路四季天地商场三楼(毗陵魔鬼身材广州塔)

交通:好多车可以到,认准“艺洲口站公交站”或“赤岗北路”

票价:一切都是浮云,反正买得起,有钱没钱都可以任性~

这座5000平米的大型3d魔幻馆号称国内顶级3d魔幻画廊,大概这么胸有成竹就是因为由韩国那些思密达设计人工徒手画了N个月的缘故吧,所以你要是走过路过这都错过了是不是觉得自己很“蜘蛛侠”了呢?

馆外的标志设计很贴合现场的氛围,售票、3D展、竞技游戏室一应俱全。

以下妹纸不用全世界找齐7颗龙珠就可以天真和谐地坐在神龙上面翱翔蔚蓝海洋,你值得拥有……(妹纸此图是缩略图,你不会介意放你出来祸害苍生吧?)

只要通过错视和幻觉相结合就可以呈现出我们想要的效果,在这里人人都可以是一副画哈哈。(不好笑……)

最让我觉得手忙脚乱有趣的就是这个“快乐镜子屋”(伦家叫镜子迷宫好么?- -)

小小的几十平米通过镜子的设计让你“不能自拔”,看你需要多久走出来!反正我1分40’就逃脱了。你呢?

挥舞起你的臂膀,像这个脸瘫斗士武去,享受你平日无法触及的打人不犯法快感!

小女孩的人鱼梦这回不再是梦,身临其境让自己化身鱼尾留影一张羡煞旁人。

下图同行满月所拍……省略激愤……阴差阳错。

骑马图有一处诡异的地方,事后发现的……大家猜猜,猜中有奖。。。。毛骨悚然呐

此图收官,仅献给那些还没近视的亲,希望可以亮瞎你们的眼睛……(手贱了没了没了没?)

3D馆还有很多有趣的大小场景贯穿古今中外文化在此就不一一曝光免得被人追打如:造钱机、蜘蛛侠、成人趣味馆(18禁)、悬崖、金刚猩猩、蒙娜丽莎、湍流……在此不剧透太多,不然你们口水掉键盘,键盘坏了找我何趣之有?

玩完3d馆就饿了,贴一张本座商场中的叁点叁美食见下图求喷:

叁点叁餐厅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北路128号四季天地商场北座2楼

Day2-1:饮荔枝湾早茶、听荔湾粤剧、记老广人文、坐荔湾摇橹船

前言:本章主要介绍西关腹地——荔枝湾,广州荔湾区之名由此而来。荔枝湾亦是为历代名人、名园故所以及千年名胜。名胜古迹包括荔枝湾涌、荔湾湖、文塔、小画舫斋、陈廉伯故居及西关大屋等。这里是广州文化符号的发祥地、集中地,别具浓厚的人文气息与高雅生活艺术气息,有岭南西关文化博览园之誉;古屋老巷、湖光水色,是广州最后的宝地、游客之天堂,置身此地恍若时空交错;同时这又是广州风情最浓最丰富,亦是最闲雅舒适的地方。

有谓“岭南文化聚荔湾,西关风情最广州”,荔湾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岭南文化的展示窗口。荔枝湾的故址可远溯到公元前206年赵佗南越王的时候;而相传汉朝时,荔枝湾已开始种荔枝。这里出产的荔枝是成为皇上的贡品以及赠送给外国使者的礼物。而荔枝湾与芳村一水之隔,湾水出口处,即可通石门与白鹅潭。

而说到广州这座“羊城”就不能不提羊城新八景:

“云山叠翠”——【白云山】;“越秀风华”——【越秀山】;

“古祠流芳”——陈家祠;“荔湾胜境”——【荔枝湾涌】;

“珠水流光”——【珠江】;“塔耀新城”——【广州塔】;

“科城锦绣”——【科学城】;“湿地唱晚”——【南沙湿地】。

这次就是以胜境——荔枝湾·涌为主线为各位看客展开的早茶、粤剧、人文映画和荔湾涌游橹船。

粤式早茶前言:当同行伙伴大湿向妹纸递过一碗艇仔粥时,我们的早茶tea’time就开始了!

【第一站】饮食荔枝湾早茶-做一名伪广州仔

地点:大名鼎鼎的广州荔湾景区(荔枝湾公园)

交通:被中山八路、泮塘路(恩宁路)、多宝路、黄沙大道 包起来了。

地铁:5号线 中山八路B出口,步行5分钟抵达荔枝湾北门

1号线 长寿路站向西步行10分钟(我就是这个站下的)

大师很威猛但这一刻是我觉得他最温柔的时刻,因为此时的他手里捧得不再是那部沉重的D800,而是一碗情深意重的艇仔粥。

一股茶香未经允许就直插我的鼻孔,是的,没有饮过广东早茶的人,不算到过广州。更何况广州唯一的水上早茶。荔枝湾游船与广东美食地标、有着60多年年历史、广州西关人最爱的泮溪酒家(龙津桥旁)联合打造全国唯一的水上早茶。

大师这碗艇仔粥,来头不小:相传有一个家道中落的广州“西关阔少”,他于经济拮据的窘境中,买了一只小艇,在荔枝湾做起了卖粥的营生。以油炸花生米、炸鱿鱼丝、炸米粉丝、生菜叶丝、海蜇丝、熟猪肚丝等作粥料,客人要吃时,就把粥料放入碗里,临时加入新鲜鱼片,冲入沸滚的味粥(这种味粥多用鸡鸭或生鱼的骨熬成),然后撒上芫荽、葱丝、紫苏叶,最后加入一小撮虾子、几滴麻油,热腾腾、香喷喷的端到游客面前。 这种粥由于在艇仔(珠江三角洲称长约4米、铺上舱板、中段或中后段有篷的小舟为“艇仔”)上出售,故被叫做“艇仔粥”。由于用料丰富,味道鲜味,深受大家欢迎。

——肉丸,爽口弹牙……略带酸涩,可能他还是“青头仔”吧(此处灵感源于撸船大叔介绍“青头仔”的含义)

——糯米鸡,荷香可口。老北会说这货长的贼像粽子,其实这叫糯米鸡,为什么叫糯米鸡?

说来话长,又是一个相传在好久好久好久long long ago 以前~在泮塘(也就是我所在的荔湾湖公园)一带有一个鸡贩(友),每天穿街过巷的在卖鸡。有一天,鸡友打算把卖剩下的一只鸡拿回家蒸给上有老下有小吃。鸡友正想把准备好的鸡放到碟子里时,特么的谁知道为什么手一滑,把碟子打了个碎。你想想啊,当时人们都很穷,家里的碟子就只有一个,打碎了又不能马上就买得到,肿么办呢?于是阿鸡友就把切好的鸡块放到饭锅里,和饭一起蒸熟了,当他吃饭时却发觉很好吃。于是他灵鸡一动,从这天起每天晚上都做这种滑鸡蒸饭当夜宵卖,结果深受父老乡亲的欢迎。然后就有食客向他提建议了,说是把饭的粘米改成糯米,会更加可口也可乐。于是鸡友的糯米鸡就诞生了,可鸡友的姓名却无人知晓和问津……伺候泮塘附近的酒楼也争相模仿,基于泮塘盛产荷叶,于是厨师们就用荷叶包裹饭团,里面再加上冬菇、虾米、咸蛋等各种配料……就有了后来的糯米鸡了,可怜鸡友那个年代没申请专利

——烧麦,香味扑鼻,小时候读书路过巷子里的鱼蛋铺都有卖;现在的学生路过7-11都有得卖……顿时好高大上。

——水晶虾饺,爽口弹牙

——蒸排骨,脆骨小鲜肉,我就不多介绍了,免得某A话我长气!

——酱油青菜,我最爱,若没酱油,一切都没这么好吃了吧

别问我凤爪,这次TA没来~失约了~若它来了,就失身~

【第二站】听荔湾戏台粤剧

地点:大名鼎鼎的广州荔湾景区(荔枝湾公园)-荔枝湾大戏台

值得一提的是,景区内有搭建了粤剧戏台,游客在这里品茶、听戏,是一大乐事。

荔枝湾大戏台:原是荔湾湖公园的南门,每天都有私伙局进行粤剧表演。PS:私伙局即粤剧粤曲的民间乐社,说你土了吧?


粤剧原称广府戏或广东大戏,源自南戏,是揉合了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一门综合艺术,广泛流传于两广、港澳、南洋和美加华人社区。

老旧发黄的乐谱承载了太多岁月的故事。

现在不得不说说——粤剧:2009年10月2日,由广东,香港和澳门联合申报,粤剧成功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粤剧是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随着粤语华人的移民及其对粤剧的喜爱和传唱,被传播到世界各地。新加坡素有“粤剧第二故乡”之称。

周总理曾经说过“昆曲是江南的兰花,粤剧是南国的红豆”,把粤剧与中国最古老的昆剧相提并论,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扬,从此,“南国红豆”成为粤剧的美称。”

(A:"你怎么说起话来突然正儿八经?度娘又上身了?”)(B:"……开外挂的好吧亲")


【第三站】记老广人文-各种有趣映画

地点:大名鼎鼎的广州荔湾景区(荔枝湾公园)

老广州-老荔湾:人文武者、晨读报者、戏台妇者、童趣幼者、文艺乐者……生生嘻嘻,着实生趣~

阿叔正在耍拳,一看就是日日晨练,我理解为太极拳,拳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形脚如钻形容这位大师一点都不为过。——致 替我圆了功夫梦的武者

在荔湾景区闲逛,一种难以名状的舒坦突然在我的心中飘散,那懒散的暖暖的阳光温柔地洒落在了前方的斑斓,一位老者静静地坐在花丛旁,丝丝缕缕的清新中,专注地在读报,这一刻,已被我记录定格,如有一天老者可以看到此图,那是多么让人会心的时刻。——致让我想起我奶奶的这位老者

突然一朵彩泡从我右边飘来“啪”的一声在我眼前仙飞了,说时迟,那时快……俊俏的女娃闯入我色迷迷的眼里,我对她一往情深可她却一个眼神都不给我,却一味地耍着她那冷冰冰的泡泡机,我决定引起她的注意于是使尽吃奶的力快门扫射她“咔嚓卡擦”……也罢,她还是不bird我,留下了这张很纯很天真的专注童趣图,希望她快乐健康的成长——致 一辈子只能与你见一面的女娃。

这只鸡,无法让我有什么遐想,只是让我饿了而已。

【第四站】坐荔湾涌的摇橹船

地点:位于荔湾湖廊桥处上船

撸夫们会在荔湾景区的廊桥处等你上桥,带你游历荔湾涌观赏这条穿越古今的线路直到过了龙津桥后折返,多舒服惬意的说。

科普:荔湾湖面积27.8万平方米,其中水域17.1万平方米。历史上是荔枝湾所在地,1958年由群众义务劳动开挖建成,1960年命今名,园名为沈钧儒手书。而荔湾涌和荔湾湖又有什么关联?

“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说的就是广州素有“小秦淮”之称的荔枝湾涌了,历史上的这条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位于荔湾湖公园南侧的荔枝湾路(现已恢复为涌)西始荔枝湾路,东止逢源路(见下图)

昔日湾内河涌纵横,两岸荔枝树阴下排满了水上人家。这样的岭南水乡景致,让许多广州人期盼了很多年。(下图为廊桥处的上船点)

为了“复活”代表着岭南水乡文化的荔枝湾涌,广州市荔湾区在2010年4月,开始le荔枝湾一期工程。对荔湾湖公园及周边西关古玩城、荔湾涌、文塔、西关大屋(这些下个章节会提到)社区等进行综合整治和升级改造,其中最大手笔的动作,便是“揭盖复涌”(早期的荔湾涌很脏所以被旧社会政府铺盖成了马路)。2011年12月22日荔枝湾二期竣工。其重点打造荔香河坊、食德饮和两大王牌景点。“食德饮和”主要为食养坊北部广场景观建筑,有食德坊、饮和坊等仿古建筑及一个小型游船码头。而三期工程若是落成则可直通上下九碉堡了有木有!!!

——渔夫:从明代起的羊城八景之一“荔湾渔唱”说的就是渔民清早出江捕鱼,黄昏归舟,渔歌互答的诗情画意。这不,这位渔人是笑着撒网打鱼的,肯定能收获连连。

——桥:撸夫会带你穿越荔湾湖小涌(荔湾涌)的三座桥,分别是大观桥、德兴桥(下图)、龙津桥。如果你路过了“明远桥”那我就不知道你发生了什么事了~

——明远桥(下图):水波荡漾、日落近黄昏,花样的波纹倒影洒在了桥洞壁面,零零星星好是喜欢

——橹船的顶上有花花~是不是很逼真,嗯,没错~是真的……才怪。管它的,漂漂亮亮的就好,你以为养真花那么简单?一路上乘船游涌,一路上就被岸上的路人观赏我们……我们又不是猴子呢。

——老西关屋:下章节再说~

——同行伙伴:坐在另一艘美其名曰“西关小姐”的橹船上,我卑鄙の笑了……这群小姐估计还不知道自己坐在哪儿吧?

——黄昏下的荔湾湖(五秀桥-五秀湖):其实刚才的明远桥和现在的五秀桥位于大涌,分别连通玉翠湖和五秀湖,由此看来荔湾湖真的很大,大涌贯穿五秀湖、玉翠湖(旁边还有小翠湖、如意湖)玉翠湖西侧的如意湖则直通珠江! 荔湾湖第三期的小涌则可直接通往上下九步行街。

Day2-2:走荔湾文塔广场、游荔湾西关民俗馆、约荔园西关小姐

(下图:漫画版的龙津桥、文塔、荔湾涌、橹船以及荔湾涌条览)

文塔广场位于龙津桥旁(也即撸夫带你穿越到荔湾涌二期折返的地方!龙津桥为什么叫龙津?说是古时候龙王看到位于荔湾区西关大屋里的西关小姐长的很俊秀所以流口水(遗津),然后龙王就来到了这里并且化身长路和桥,所以才有了现在的龙津路和龙津桥。

【第一站】走荔湾文塔广场

地点:大名鼎鼎的龙津桥旁(挂广州古玩城旁)

文塔(云津阁):高13.6米,直径5米,塔内的魁星像两侧刻有孔子名言“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个字。文塔历代被视为掌管岭南文脉的神塔,相传文曲星手执一笔,谁被点中就有机会高中科举,因而此塔的塔尖被建成笔尖向上的形状。开笔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自春秋战国的孔子时代开始,流传至今,已经经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在古代,学童会在“开笔礼”,即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读书、写字,然后参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学读书。这一仪式俗称“破蒙”。古时,“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对每个读书人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

乞巧节、魁星诞: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亦即七夕,俗称七姐诞,妇女们都会摆放各自特色小手工制品,供奉七仙女,祈求富足,而七夕还是魁星诞,读书人都会到文塔来祭拜魁星,祈求保佑功名考运亨通。

可见塔旁的树上挂了很多祈愿牌哦~

夕阳下的文塔广场,人不多,相信你会很喜欢这种感脚,悠哉悠哉的品味,坐在文塔广场的荔湾涌畔,看往来的人儿、鸟儿自在的唱着属于自己的歌谣,一桥一塔,也附和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

文塔近景(下图) 文塔广场(上图:那条桥就是龙津桥,可乘撸夫的船通往荔湾湖游览荔湾景区)

一片是绿、一片是蓝,祥和的文塔就这样每日日出日落的杵在这里,塔旁的是参天细叶榕古树,树龄157年。

广州有10多座文塔,而荔枝湾的文塔是市区内唯一的功名塔,文塔是一座民间风水塔,寓意文运昌盛.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文塔求文礼、求功名相当有讲究,主要经过许愿、求礼、转塔三道程序。文礼中包含葱、芹菜、粽、包子、笔等物品,“葱寓意聪明,芹菜就代表勤勤力力,粽和包子寓意‘包中’,笔则是鼓励孩童勤奋读书。塔坐南朝北,攒尖顶,宝顶为高达2米的陶塑葫芦,似文笔插入云霄,首层门头和二层楼窗顶分别嵌有"南轴"和"云津阁"楷书大字的石刻。
文昌塔轴南(文昌塔适用范围):
①家有小孩读书的家庭,把文昌塔摆放在文昌位或个人文昌位,可令小孩思维敏捷、学习突飞猛进,改变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状况。
②大学生或需要考试、考研的在读生,把文昌塔摆放在文昌位或书桌上,有利于头脑清晰,文思敏捷,考试名列前茅;
③经常需要写作的撰稿人、作家、报社人员、记者、公司文员把文昌塔摆放在家里的文昌位或办公桌上,可加快工作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令头脑思维更敏捷。
④文昌塔在家居风水中还经常用来作靠山,以达到靠山牢固,社会地位稳定的功效。
由此可见,文塔真的是读书、功名、事业、文昌——状元天才家中必备碉堡神器!

古玩城:广州市文津古玩城:由广州市供销社日杂仓改建而成,仿古改造后的广州市文津古玩城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主要聚集了荔枝湾涌两边的古玩商来这里经营,可容纳360多户商铺。以后将成为中国第四大古玩交易会所之一。


【第二站】游荔湾西关民俗馆

地点:西关民俗馆在德兴桥(上章有图)南侧(寺庙佛旁),而德兴桥北侧则是(荔湾大戏台见上章节),这回明白了吧?不明白就要亲自去看看了哈。

西关民俗馆:屋内展示西关民俗,重现昔日的西关风情。大屋幽幽地立在青云巷边,屋墙用一式青砖整齐砌着,高高的屋脊墙壁,以及楼梯间、走道回廊、天台和天井的整体精巧设计,让人有庭院深深的感觉。

匆匆那年,日落黄昏,流光岁月,指键、相机、文书云云,西关民俗馆。

——西关小姐:盼东山少爷

广州民谚说“东山少爷,西关小姐”。 句子来源是说,东山向来是广州权势

东山少爷:实力人士的的世居地,出入东山多是官家子弟;而西关得时尚之先,是自古广州商业繁华区,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们多数居住在那里,花飞蝶舞,招摇过市。花园式洋房与西关大屋,权力与财富,现代与传统,各分东西,相辅相成,是支撑着整个三十年代广州商业社会的两大缩影。

旧时广州东山住着多是达官贵人,称为东山少爷。西关住着多是商贾,所以称为西关小姐,正所谓门当户对嘛是不?

——西关小姐:拉埋天窗

“拉埋天窗”是广东话,这句话与旧广州的建筑有关:旧时的西关屋子中,整个屋子除了房门和窗子通风外,还在屋子靠近顶端的位置开一扇天窗给屋子通风,一般在下雨的情况下才关闭(拉埋)。而新婚的人习惯将门窗关好,久而久之,“拉埋天窗”这句话就成了结婚的代名词。

现代添加了新的含义,常用来指原本隐藏的恋爱关系对外公开 。


【第三站】约荔园西关小姐

地点:荔园,在廊桥(撸夫集中点)旁边

荔园独特唯美的建筑设计,静逸典雅的文轩。荔园同为荔枝湾景区二期工程“食德饮和”标志性景点项目。据记载,唐朝的荔枝湾河洼纵横,荔枝夹道,曾为岭南节度使的郑从谠,在此地建造了愿负盛名的荔枝园林“荔园”。唐代诗人曹松曾经携友人来到此地,作诗一曲:

《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

唐 曹松

荔枝时节出旌斿,南国名园尽兴游。

乱结罗纹照襟袖,别含琼露爽咽喉。

叶中新火欺寒食,树上丹砂胜锦州。

他日为霖不将去,也须图画取风流。

——西关小姐:上面刚有略提到西关小姐,其实清朝中期以来,广州一口通商,西关经济持续繁荣,富贵人家多聚于西关,文化教育事业也相应发展起来了,至清朝晚期,广州有三百多家私塾,大多设在西关,且女子私塾增多,及后新式学校日趋完善,就读的西关小姐就越来越多。由于有了与男子同样受教育的机会,最早接受欧风美雨的熏陶和洗礼,应运而生的西关小姐群学贯中西,不同于广州其他地方的女性,出入传统又突破传统,把知识学问融入了无敌的青春之中,所焕发出来的魅力,在当时广州少女群体中可说是出类拔萃的。

——下图为橹船上的西关小姐(当时船停靠在荔园门口的水面上)

我不怎么爱米女,所以就一笔带过吧。


第四站:濑粉煎饺碗里来

地点:荔枝湾景区东大门外的泮塘路一条都有很多好吃的——濑粉

濑粉是是著名的汉族传统小吃,深受广东人的喜爱。开平、恩平等地的老百姓还特别把濑粉作为中秋节的传统小吃,在香港和澳门也是常见的食品。

一种以用稻米打磨之后的粘米粉拌和热水后而制成的长粉条。 酹粉,亦叫濑粉(始於1850年代,原创地是中山。过去以冷饭晒乾后,磨粉特制而成。现以粘米为主要原料,加水拌和成稠度适中的粉浆,蒸成细长而有韧性的圆条状透明粉条。

吃货朋友不着急,看到图也想吃的实际上在荔湾区还有不少美食可寻,英明神武的荔湾区旅游推广中心推出了《揾食荔湾》手绘地图,生动有趣的告诉了大家荔枝湾哪儿有好吃的,下面传几张图片以供参考

——西关小姐:盼东山少爷

广州民谚说“东山少爷,西关小姐”。 句子来源是说,东山向来是广州权势

东山少爷:实力人士的的世居地,出入东山多是官家子弟;而西关得时尚之先,是自古广州商业繁华区,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们多数居住在那里,花飞蝶舞,招摇过市。花园式洋房与西关大屋,权力与财富,现代与传统,各分东西,相辅相成,是支撑着整个三十年代广州商业社会的两大缩影。

旧时广州东山住着多是达官贵人,称为东山少爷。西关住着多是商贾,所以称为西关小姐,正所谓门当户对嘛是不?

——西关小姐:拉埋天窗

“拉埋天窗”是广东话,这句话与旧广州的建筑有关:旧时的西关屋子中,整个屋子除了房门和窗子通风外,还在屋子靠近顶端的位置开一扇天窗给屋子通风,一般在下雨的情况下才关闭(拉埋)。而新婚的人习惯将门窗关好,久而久之,“拉埋天窗”这句话就成了结婚的代名词。

现代添加了新的含义,常用来指原本隐藏的恋爱关系对外公开 。


【第三站】约荔园西关小姐

地点:荔园,在廊桥(撸夫集中点)旁边

荔园独特唯美的建筑设计,静逸典雅的文轩。荔园同为荔枝湾景区二期工程“食德饮和”标志性景点项目。据记载,唐朝的荔枝湾河洼纵横,荔枝夹道,曾为岭南节度使的郑从谠,在此地建造了愿负盛名的荔枝园林“荔园”。唐代诗人曹松曾经携友人来到此地,作诗一曲:

《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

唐 曹松

荔枝时节出旌斿,南国名园尽兴游。

乱结罗纹照襟袖,别含琼露爽咽喉。

叶中新火欺寒食,树上丹砂胜锦州。

他日为霖不将去,也须图画取风流。

——西关小姐:上面刚有略提到西关小姐,其实清朝中期以来,广州一口通商,西关经济持续繁荣,富贵人家多聚于西关,文化教育事业也相应发展起来了,至清朝晚期,广州有三百多家私塾,大多设在西关,且女子私塾增多,及后新式学校日趋完善,就读的西关小姐就越来越多。由于有了与男子同样受教育的机会,最早接受欧风美雨的熏陶和洗礼,应运而生的西关小姐群学贯中西,不同于广州其他地方的女性,出入传统又突破传统,把知识学问融入了无敌的青春之中,所焕发出来的魅力,在当时广州少女群体中可说是出类拔萃的。

——下图为橹船上的西关小姐(当时船停靠在荔园门口的水面上)

我不怎么爱米女,所以就一笔带过吧。


第四站:濑粉煎饺碗里来

地点:荔枝湾景区东大门外的泮塘路一条都有很多好吃的——濑粉

濑粉是是著名的汉族传统小吃,深受广东人的喜爱。开平、恩平等地的老百姓还特别把濑粉作为中秋节的传统小吃,在香港和澳门也是常见的食品。

一种以用稻米打磨之后的粘米粉拌和热水后而制成的长粉条。 酹粉,亦叫濑粉(始於1850年代,原创地是中山。过去以冷饭晒乾后,磨粉特制而成。现以粘米为主要原料,加水拌和成稠度适中的粉浆,蒸成细长而有韧性的圆条状透明粉条。

吃货朋友不着急,看到图也想吃的实际上在荔湾区还有不少美食可寻,英明神武的荔湾区旅游推广中心推出了《揾食荔湾》手绘地图,生动有趣的告诉了大家荔枝湾哪儿有好吃的,下面传几张图片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