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寻访温州侨力量53丨郑炳克:组建商会服务侨胞助力抗疫,他说祖国是游子最坚强的后盾

温州是全国重点侨乡,现有68.8万人在海外创业发展,建立了350个温籍侨团。广大侨胞始终怀揣拳拳爱国之心、殷殷赤子之情,为当好“重要窗口”的建设者维护者展示者贡献侨力量!为庆祝温州市侨联成立60周年,温州市委统战部(市侨办)和市侨联联合举办“激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重要窗口’建设中的温州侨力量” 寻访活动。本期主角是泰国温州商会会长、泰国江浙商会名誉主席郑炳克。

【人物名片】

远离故土、前往异国打拼,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今年45岁的郑炳克,凭着近20年的耕耘和坚守,在泰国打拼出了一片天地。

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他不忘同胞互助之谊,和老乡一起组建泰国温州商会。这个成立才4年的商会,服务侨胞助力家乡抗疫,成为温州人在泰国的第二个“家”。

跟随父亲前往东南亚打拼

他最终在泰国独立创业

郑炳克的老家在温州乐清市,这里除了名声斐然的低压电气产业,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杨木雕的故乡。

作为世代传承的手艺,郑炳克的父亲最初就是依靠黄杨木雕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1995年,郑炳克的父亲受国外客户的邀请,带着家乡的黄杨木雕、石雕等工艺品走出国门销售到东南亚国家,先到马来西亚开拓市场。

1996年,郑炳克跟随父亲的足迹,先后前往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开始做工艺品生意。但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工艺品的市场一落千丈,市场不景气,3年后父子俩相继回了国。

郑炳克参加泰国工商总会的活动

每一个步履不停的人,都是在勇敢追梦的路上。

2002年,郑炳克再次燃起创业的雄心,组织了两家乐清知名电气公司人员前往越南、泰国考察市场。这一次,他把创业的目标锁定到了泰国,也确定了自己的主营产品——低压电气。

初到泰国,一切都是陌生的。“以前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做工艺品生意的时候,接触的都是华人,没有语言障碍,但是在泰国,语言是一个很大的壁垒。”

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加上不懂市场规则,郑炳克前三年几乎都在亏本。“有些货从中国运到泰国,因为不懂报关文件资料和流程,货无法及时提出来,好几次还被罚了款。”

更严重的问题是,货提出来了,但客户要求欠账,有时候,欠着欠着客户就失联了。“这样的事发生过好几次,心情跌到了‘低谷’。”每天四处推销产品,或者四处奔波找人,这种创业维艰的感觉,曾让郑炳克几近崩溃。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不能退缩。”郑炳克默默给自己打气,温州人血液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支撑着他熬过每个艰难的时刻。

三年里,租在同一个市场拓展业务的中国人,陆续走了三分之二。郑炳克却咬紧牙关,一边学习泰语,一边带着翻译人员,带上乐清制造的电气产品前往泰国的工业区、工厂,拿着目录本一个个产品上门推销。

越是偏僻的地方,他跑得越起劲,最远的一次一天行程300公里,他一大早出发,不放过路上的每一家商店和厂房,一户户上门推销,中午就停靠在路边吃干粮。

就这样,从一只断路器,到一批蓄电池,郑炳克的电气市场慢慢拓展,客源也慢慢被积累起来。

“那段时间,真的是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回忆往事,郑炳克不胜唏嘘。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两年,郑炳克凭借个人坚轫的毅力和良好的信誉,创办的公司渐渐在当地有了名气,市场回头客也多了起来。

在泰国经历五十年一遇洪灾

他和同胞组建泰国温州商会

“成功的唯一‘秘诀’就是坚持,回过头来看,当时在泰国坚持下来的人都不错,创业需要长时间的坚守和耕耘。”郑炳克在微信里告诉记者。

再后来,郑炳克在当地租了一幢民房,开始规模化运作,还陆续与朋友一起注册了两家公司,除了低压电器,开始跨行进入五金等行业。几年下来,郑炳克在当地建起了厂房,公司年产值从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地壮大。

在异国他乡开拓市场异常艰辛,除了鲜人为知的创业历程,有时候也会遇到不期而至的自然灾害。

郑炳克印象最深的,就是2011年泰国洪灾,当年7月份,泰国连降暴雨,洪水最终导致全国数百万人受灾,多个工厂停工。

“好多老乡的公司、工厂、仓库都被淹了,洪水涨得很快,根本来不及做任何反应。”往事历历在目,许多温州人的电器产品被淹掉。

当时,郑炳克一家因为住在市中心,幸运地躲过一劫,但是许多住在郊区的温州老乡,或多或少都受到影响。

作为多年在泰国发展的温州人,他一边联系家乡有关部门,迅速分享消息,让家乡及时了解同胞的情况;一边参与到救助的队伍中,忙着联络温州老乡,帮忙把货物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当时还有一批在曼谷游玩的温州旅游团,最终在他的联系下安全返回温州。

“那一次不可抗的洪灾,让大家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同舟共济的情谊。”郑炳克说,之前同胞们各做各的生意,相互来往并不多,但洪灾之后互帮互助,让大家体会到了融进骨血的同胞之情。

都在异国打拼,怎么样相互照应?如何为更多的侨胞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创建商会的想法,在郑炳克以及许多同乡的心中扎了根。

2016年12月12日,侨胞们组建成立了泰国温州商会,郑炳克担任执行会长,身在异国他乡创业的游子们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比起当地的中华总商会、潮州会馆等商会,我们在泰国属于最年轻的商会。”郑炳克说,在海外温州人组建的商会里,泰国温州商会也是顶年轻的一个。2019年12月,商会换届后,郑炳克担任会长一职。

搭建平台服务在泰侨胞

商会全员助力国内抗疫

这个成立才4年的商会,不仅成为泰国温商交流的平台,也为赴泰国考察、学习、旅游的温州人提供更多的方便和服务,成为温州人在泰国的第二个“家”。

2018年的时候,一位温州老乡在泰国突发疾病,亲人都不在身边,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商会。郑炳克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组织商会人员赶赴现场。“老乡的家人没办法迅速赶来泰国,即使来了也语言不通。”商会就像娘家人一样,帮同胞处理所有的事务。

2018年泰国温州商会率队访问乐清

除了帮助同胞,这个年轻的商会还多次牵头,搭建泰国和温州的民间交流平台,就在去年12月,郑炳克还带着一批泰国客商游览温州雁荡山,来温考察参观。

今年疫情爆发,温州成了湖北以外的重灾区,消息很快传到了海外。

“大年初一我们就行动起来了。”郑炳克率先在商会群里发出倡议,当即认捐了5万只口罩。乳胶手套(4000只)、医用口罩(5万套)、一次性口罩耳挂式(10万只)、1万泰铢……家乡有难,会员们纷纷接龙,出资出物认捐。

1月25日开始,郑炳克和会员们分赴泰国各药店及相关医疗企业,四处采购医疗物资。“最忙的时候一天只吃一顿饭,很多会员一家商场一家药店去买物资,自己去仓库打包医疗物资,直接送去机场。”郑炳克回忆。

“这些天一直在失眠状态中,从1月26日的第一批开始,我们泰国温州商会成员不断奋战,尽量搜寻急需的医用物资,为了能帮助到家乡的亲人,大家暂时放弃自己的公司业务,四处寻找货源,亲自到工厂抢货、自己打包、出钱出力…………”2月2日凌晨5点39分,郑炳克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从1月26日到2月4日,商会累计捐赠和采购17单共计1391箱医疗物资到温州,所有的努力都离不开商会同仁的爱心和善心……”2月15日,郑炳克回顾商会抗疫历程,再次感慨。

疫情后半场,几个商会和会馆一起捐赠医疗物资给泰国当地

当泰国疫情蔓延之后,他又组织温商积极应对,为在泰国的温商发送口罩,宣传疫情相关常识。

“点滴之水能成海。”在乐清湾长大、如今又奋斗在泰国湾的温州人郑炳克,这样形容泰国温州商会的力量和担当。

“祖国是华侨华人在国外的坚强后盾,家乡有难,我们义不容辞。”郑炳克说,身在国外,同胞们共谋发展、联谊乡梓、回报故土,是海外游子不可推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