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特说:“只有在此刻,过去才向我们敞开它出乎意料的新鲜内容,告诉我们一些前人有耳也不曾聆听的事情……因为记忆和纵深是同一的,或者说,除非经由记忆之路,人不能抵达纵深。”
12月27日,大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砥砺谋发展 扬帆谱新章——大连市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系列发布会”正式启动。发布人以详实的资料梳理了大连改革开放40年走过的路。穿越40年,去一件件整理查看这条隧道里留下的片段,整理出一串串踏实的数据,梳理了大连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数据里有影像,有生活,有成就,有启迪。
这是一个对城市过去40年发展的调研报告,是对城市历史的梳理、再现、计算、归纳,是记忆的蓝本;也是对城市未来发展路径的探索、指引。
我们今天所做的所有工作,不只是为了纪念过去,更是为了让后代在抵达的过程中有一个抓手,一个船桨,借由它滑向纵深。
第一阶段:1978年—1984年
旅大市成为了大连市,走上改革之路
关键词
改革
40年前的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在此之前,北京召开了持续了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确立了主抓经济、平反冤案等议题。
12月13日,邓小平在会议闭幕式上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这次会议,就是对中央工作会议闭幕时邓小平讲话的理解。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欢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1978年12月,大连。郝华臣 摄
其实,在那次会议上,还没有提到开放,提了5次改革。
1978年的中国,在距离北京800多公里的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城市还叫“旅大市”,政府在集中学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开放市场。旅大市的名字在三年后更名为“大连市”。
大连市档案馆至今存放着1978年12月30日《旅大市工商局关于开放城市集市贸易市场的请示报告》。
这份报告标志着大连落实中央会议精神,将工作转移到经济工作上的表现。旅大市工商局根据辽宁省工商局召开的地、市、盟局长座谈会会议精神,借鉴福建省福州市的做法,开放城市集市贸易市场、活跃城市市场,并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市场的地点就在今天的中山区玉光街。
《电视首进百姓家》 1978年摄于金州中长村。薛家玺 摄
大连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久,开始有了自由市场,有人卖东西,有人买东西。
随后,天津街开始出现了以个体名义营业的裁缝。
但是,当时,没有人知道,一个更大的裁缝在大连农村悄悄酝酿。
1979年,33岁的李桂莲在新金县农村已经当了8年的生产书记,接待和管理过一批又一批的下乡知青,她有着极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也有非常敏锐的嗅觉。那是个人们还穿不起裤子的年代,李桂莲父亲的裤子破了,用草绳绑着,她意识到,国家变了,政策变了,机会来了。她从熟悉的农村选出12个姐妹组成了一个团队,搜罗了65台农家缝纫机,开办服装厂,成为带领农村妇女致富的典型。这就是今天享誉国内外的中国著名服装品牌大杨创世的开山之路。
农村是改革的试验田,在大连农村,人们心心念念的是,社员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耕地,自己决定种植什么,怎么种植。
胆子大脑子活的人开始探索分产到户、包干到户,在大连北三市农村,陆陆续续开始了改革分产到户的尝试。
那时的全国农村都还处于满足不了温饱的时期,分产到户的政策让今天大多数有农村生活体验的人们有过一夜之间吃饱了肚子的幸福感。
1980年,庄河农村,有很多农民开始养鸡、养猪、养兔、种滑子蘑,开始走向奔小康的道路。农村很快出现了“万元户”、“十万元户”。
旅大市人民政府在这一年开始了工业体制改革试点,撤销了旅大市机械工业局,组建了6个公司、5个总厂和4个企业,批准组建了大连飞马缝纫机组合公司和大连海燕自行车联合公司。飞马牌缝纫机和海燕牌自行车,成为那个年代年轻结婚时的三大件之一,另一个是海鸥牌手表。
1981年,国务院通过了辽宁省申请将旅大市改为大连市的批复。此前的“旅大市”的名称是1950年启用的,把当时的旅顺和大连合并称为“旅大市”,但是,大连和旅顺,在人们的往来信函、车站、地名等地方,依然还叫大连。改革开放后,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避免解释和混淆,辽宁省申请国务院批准旅大市改名大连市。
一场遍布大连城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到1984年已经形成了燎原之势,迅速在这片辽南大地上蔓延开来。
小结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市委按照党的基本路线,把工作重点适时地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到1984年的6年间,大连的GDP由1978年的42.1亿元增长到1984年的64.9亿元,增长了近50%。
第二阶段:1984年—1992年
大连走上快车道,
谋求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公约数
关键词
开放
在中国,如果你问一个60岁以上的人:假如可以穿越回从前,你最希望回到哪个年代?很多人的回答是:1984年。
那是他们的青春年代,只要方向对了,一个年轻人在那个年代有无限可能。
1984年元旦过后,长时间没有离开过北京的邓小平第一次“南巡”来到深圳,看了蛇口工业区,之后又去了珠海,给珠海题词“珠海经济特区好”后,又给深圳补充了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落款时间是1984年1月26日。
那次视察后,邓小平表示:除现在的特区外,可以再开几个点,增加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时任天津市副市长的李岚清提出,建议叫“经济技术开发区”,不仅可以创造一个吸引外资、加速经济发展的小环境,而且强调引进先进技术。
当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5月4日对外宣布: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和海南岛。此后,大连被批准为计划单列城市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进入副省级城市阵营。
1984年9月25日,国务院下发通知,正式批准“同意大连市在金县大孤山乡一带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到10月15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奠基仪式就在马桥子村开幕了,5000多人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牌子也在这一天揭开,这就是“神州第一开发区”的由来。那块写着“奠基”两个大字的石刻永远屹立于大连开发区的金马路上。当时的马桥子人还听不懂什么叫“开发区”。
《开发区的崛起》1985年8月15日中央、省市领导及有关专家在大连金县马桥子调研开发区选址情况。高维
“3平方公里起步区为工业区,外加2平方公里生活区,这是国家确定下来的。”于怀江是当时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建公司工作,对当年的情形记忆犹新,后来发现3平方公里太局限,就搞了一个120平方公里的控制区,为后续发展提供一个口子。
13天后,大连在这里接待了第一个由日本外相带队的外宾考察团。刚刚奠基的开发区还是一片工地,接待日本外相的平房内没有马桶,外相夫人只能让考察团驱车赶往市内方便。这给了建设者极大的刺激,他们用最短的时间在这个平房里修建了一个有抽水马桶的卫生间,修建了标准的外宾接待室。不久后,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来大连时,就没有再产生之前的尴尬局面。
开建公司在长岭山下突击建设了一个标准较高的外宾接待室
1984年的大连,开始谋求与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公约数。
那一年,对外经济贸易部下发了《关于对沿海开放城市下放进出口等管理审批权的通知》,允许当时需要申领进口许可证的28种商品凭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就可以直接申领进口许可证;允许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自行审批在开发区内成立对外经贸公司。
1984年11月14日,周水子机场主跑道建成通航,第二年,这个机场被批准对外开放,开辟了第一条北京—大连—日本的国际航线。
大连周水子机场主跑道建成通航剪彩
大连这个城市生于国际化,成于国际化。从1984年开始,大连的关键词无疑是开放。这一年,大连共接待外宾达2.8万人。
1987年,中国第一家日本独资企业——万宝至马达大连有限公司在这里成立。每一个知道大连开发区的人,都了解万宝至马达,一批又一批中国的年轻人被送往日本总部接受系统的培训,开启了他们外资企业工作的历史。最初万宝至马达大连公司的生产能力是1亿支微型马达,现在年产3亿支马达,成为汽车马达的主要生产基地。
随后,开发区这片土地上,每天都有工厂开工,每天都有人放鞭炮庆祝开工。开发区的马路上,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成群出现,他们在这里打工,拼搏,做事业,安家,落户,求发展。
一片开放的沃土,撒下的每一粒种子,就会找到成长的养料。
1984年,大连个体户姜维开办的影印社生意如日中天,这个最早在大连火车站、动物园摆摊为游客照相的个体户彼时已经赚了不少钱。他想做大一点,但是个体户没有法人资格,做不大。他带了一份要申请开办私营企业的报告去北京找个说法,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王任重、全国政协副主席肖华分别听取了他的汇报,胡耀邦之子胡德平骑着自行车来把他的报告带回去讨论,在1984年11月9日给他发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个私营企业牌照——中国光彩实业有限公司。
今天你能看到的很多商业上的成功人士,都是在那一年开始上路的。
那是中国的公司元年,是中国经济和企业史上一个伟大的年份。
韩伟在那一年春节过后,与夫人一起抱着两岁的女儿韩琳琳在自家门前拍了一张照片,身后的对联和挂彩还很新。
这张照片之后,韩伟看到了涌动在中国大地上的这股挡不住的浪潮: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去大干一番事业!
这个呼声一遍遍激荡在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心头。夏至还未到,他就离开了公社畜牧办公室,回家“养鸡”。
妻子许淑芬在两年前办起了一个家庭养鸡专业户,一个专业户是装不下这两个想做事业的年轻人的梦想的。
1984年,许淑芬养鸡专业户挂上了韩伟养鸡场的牌子。一个现代化的养鸡场在大连这片土地上落成,大连市民终于可以不用凭票就可以在刚刚建立起来的农贸市场上买到新鲜的鸡蛋了。
在改革开放40周年评选出的中国100位杰出企业家名单中,我们看到了大连企业家韩伟的名字。“大连是一片创业的沃土,只要想干,只要肯干,梦想就会实现。”韩伟说,那时的很多年轻人,心中涌动的是做事的激情,只要想做事,机会总是层出不穷。
那时的大连,出现了民营企业的“八大金刚”,他们在全国渐渐崭露头角。
大连是国有经济比重比较大的城市,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风起云涌之时,国有经济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革。
1984年5月8日的《大连日报》上记载了大连全面试行“厂长负责制”的情形。当时,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厂长有权提名副厂长,报上级主管部门考核任免。到1986年,大连以搞活大中型企业为中心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面铺开,237家市局属以上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了厂长负责制。
小结
从1984年开启的改革开放第二个阶段,是大连真正进入了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期,这个时期的关键词加入了开放。这个生于国际化长于国际化的城市,开始有了国际化的面孔。
为了配合改革开放,1989年,大连实行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1990年,七届市委提出把大连建设成为以经济中心功能为主,开放度高、吸引力大、辐射力强、功能齐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战略目标。从1984年到1992年的8年间,大连的GDP由1984年的64.9亿元增长到1992年的270.6亿元,增长了3倍,是1978年的6.42倍;财政收入由1984年的4.89亿元增长到1992年的29.3亿元,增长了5倍。
第三阶段:1992年—2012年
跳出大连看大连,世界的今天在这里
关键词
发展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就是史上著名的邓小平第二次南巡讲话。那时还没有普及互联网,但是这个讲话几乎也是在一夜之间传遍神州大地,在中国北方最开放的城市大连,人们的兴致丝毫不亚于南方城市。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打消了有些人对于改革的疑虑:“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向省部级学员发表讲话时,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概念。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做外贸业务的程辉在中山广场附近开了一家叫亚惠的快餐厅,现在,这家快餐已经成为中国快餐业的代表。第二年,在距离第一家亚惠快餐不远处,第一家24小时店太阳城开业,打出了“都市生活,从太阳城开始”的广告标语。太阳城消失了几年后,创始人于东升又在解放广场2004创立了灵芝妹子米线品牌,现今已经发展到60多家店。
那一年,大连市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改制成立了万达房地产集团公司,现在大家都知道这家公司的存在。
那一年,在大连当时著名的乡镇企业华南集团总公司已经做到总经理助理位置上的李宴清决定下海一搏,做属于自己的企业,4月19日,李宴清自己的公司——宏孚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主营建筑装饰。
那是一个装修市场刚刚萌动的时代,大公街的家具市场有三分之一的摊位被装饰材料挤满。一些在改革开放前10多年里攒下些家底的人们开始有了出国的机会,他们远渡重洋,开阔了视野,将房子里的墙面贴上壁纸,在水泥地上铺上地板,重新整理厨房、卫生间成为一种流行,在公司,在家里。
李宴清显然不是唯一行动起来的人。
那一年,在中国机械总公司东北分公司已经做到高管职位的王晓光在装修完办公场所后的第二年,也选择离开中国机械总公司,成立了乾豪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做起了最早一批“包工头”。
那一年,人民路正在规划,在已经建成的富丽华国际酒店的边上,再建一座富丽华写进了大连的规划蓝图里。一系列专门针对外商的商业设施在那一年被确定了下来,这条当时还叫“斯大林路”的马路被称为“一条通向世界的大道”。
就在那一年春天,斯大林路成为这个城市里最大的工地。这里满是一脸稚气的农村青年,他们被称为第一代农民工。
他们所谓的打工,无非是两个渠道,一个是工地,一个是开发区的外资企业。大连开发区当时是日资企业的天下,小平南巡讲话后的大连开发区迎来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外资独资企业——日本电产,它成为大连周边农民孩子就业的最大去处。
外资早已嗅到了中国要建市场经济的风声,他们早早拎着美钞、日元到这里来排队。仅4月份,大连外经贸委一天就要接到关于外资来大连合作的咨询达50多起;那年4月,本来是旅游淡季的大连,酒店的入住率高达80%。
在1984年大连人姜维拿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私营企业牌照后,大连人的开拓精神日增。1992年8月19日,同样是来自大连的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民营企业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立,时任国务委员陈俊生、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光英等领导和辽宁省、大连市的有关领导在人民大会堂为这家新成立的企业集团剪彩祝贺。那一天,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这一盛况,《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40多家国内外媒体对此事件给予了高度关注。这就是前文说过的大连韩伟养鸡场,彼时它应该叫“大连韩伟集团”。
那一年,远在黄海深处的獐子岛也嗅到了国家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风向,獐子岛第一次“登陆作战”,在大连、丹东、北京、深圳设立了办事处。獐子岛渔业总公司也是在那一年的11月18日更名獐子岛渔业集团。
1992年,火车站北擎起了高高的“大菜市”三个大字。
那一年,大连街头开始出现了第一台ATM机,大连开始自主发行足球彩票。
1992年4月,大连市证券交易中心成立,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大连市分行。6月,工商银行大连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金融机构首次在大连发行5种新型债券,总规模2亿元。大连人第一次知道了国库券,购买火爆。
1992年大连首发5家新型债券时,为了排队购买有的一家老少上阵,有的雇用民工连夜值守。
那一年,大连到庄河第一次通上了客运火车,改变了庄河人出门没有火车的历史;那一年,大连的大窑湾码头开始试运行;那一年,旅顺新港羊头洼开始成为黄金水道的起点。
从1992年到2012年的20年间,是中国经济加速腾飞的阶段,市场经济的思想渗透在社会的每一个毛细血管中,大连,作为北方最开放的城市,给了这里的奋斗者足够的发展空间。
此时的大连,已经不只是大连人的大连,也不只是中国的大连,而是世界的大连。
1999年9月19日,麦凯乐大连商场开业,当天就吸引了很多来自东北腹地消费者目光,这家商场打出的广告是:世界的今天在这里。这既是对商场自身的定位,也是对大连这座城市的定位。
《2002韩日世界杯》因为中国足球队的出线,引发了球迷参与的狂潮。大连球迷聚集在中山广场观看转播实况
小结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市委提出“跳出大连看大连”“远学深圳,近学胶东”的口号,转变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观念,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
2003年,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对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作出部署。2011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
这20年,大连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GDP由1992年的270.6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7002.8亿元,增长了近25倍,是1978年的166倍;财政收入由1992年的29.3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750亿元,增长了24.6倍。
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
一天也没停止奔跑
升级了,我的大连
关键词
转型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在北京召开,选举习近平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党中央确立了新的领导集体,确定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策略。
那一年开始,中国真正步入了全球的经济大国,《经济学人》杂志悄悄地做了一个改版,将中国从亚洲板块拿出来,单独作为一个研究对象。
但是开始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未消除,欧债危机、美债危机的影响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蔓延。已经融入全球化的中国再也无法回避全球经济下行带来的危机和压力,挑战重重,困难重重。
从2012年开始的中国经济步入到了深水区,中等收入陷阱不断显现,人口红利消失,上一个经济下行时实行的经济刺激计划的后遗症在这个时期开始显现。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成为经济运行必须面对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执政者必须攻克的难题。
那一年,智能手机开始普及,中国一半以上的人上了微信,在手机里有了自己的朋友圈。互联网像空气一样侵犯了每个人的生活,传统的社会经济生态被打破。
这是一个中国人开始感受到焦虑并不断学习摆脱焦虑的时期。
这一年,在外面打拼了多年,参与过多个在国内有影响力的项目的戴敬涛回到了大连,参与到朋友胡剑锋创办的“创业工坊”的管理工作中。天使投资人张宏超在高新区开办了麦加创业咖啡厅,设立了投资人下午茶;做电商的陆宁在大连搭起了一个台子,开设了周末电商沙龙,大连的电商圈子里很快有了杭州声音、广州声音、深圳声音。
2015年9月9日,来大连参加夏季达沃斯会议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高新园区创业孵化中心看望了创业的大学生、投资者,听取了他们的项目汇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开始在大连这片土地上升腾。
喜家德水饺2012年从大连开始了全国市场的布局,这家在哈尔滨发展了10年的餐饮连锁企业在之前的一年将总部搬到了大连。如今,这个品牌被称为水饺界的“华为”。
东北的大连,在改革开放40年的第四个时期,依然向外来投资者展示了她的魅力:要做东北市场的外地企业,大多会选择在大连落脚,再去谋划东北市场;而东北的企业要走出东北,也大多选择在大连落脚,从这里出发。
那一年的3月4日,国务院批复了关于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作为东北振兴的关键城市,大连在新时期开始思考更大的飞跃。
2012年,大连的GDP首次突破了7000亿元。
2012年9月25日,2002年抵达大连港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在这里建造改进后,正式更名为辽宁舰,并交付给中国解放军海军。
一座能建造和改进航母的城市,迅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大连人为这座航母自豪了很久。
那一年开始,大连做了很多大事,每一件听起来都值得骄傲。
那一年,位于东港商务区的高标准的国际会议中心落成,大连人把它叫做“达沃斯会场”。
那一年,大连北站南北两个广场建成竣工,大连人终于实现了与辽宁及东北部分城市的一日往返。
提到高铁,就不能不提到大连机车,中国每一次铁路提速的主型机车,都有大连机车的贡献。中国动车和高铁的发展,也少不了大连机车的参与。
2014年,大连机车登上了青藏高原。同年,大连机车与南非签订了232台供货合同,未来奔驰在南非铁路上的机车,至少有232辆来自大连出品。
《东风日产大连工厂正式投产》2014年10月18日,随着一辆新奇骏缓缓下线,筹建28个月的东风日产大
2015年,大连重工起重集团为在贵州建造的“中国天眼”装上了“肌肉和神经”。
党的十八大以后的大连,承担起了大国重器的责任。很多大的项目在这里启动,很多高端技术这里输出。
作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中国的第一艘万吨轮船、第一辆大功率内燃机车、第一台海上钻井平台都在大连诞生,中国北方第一个核电站红沿河核电站在大连建成发电。
中国机车的摇篮、化工的摇篮、海军舰船的摇篮,大连这么多好听的“小名”,都是凭力气换来的。
《大连港大窑湾汽车码头》2018年8月12日,新下线的轿车在大连港大窑湾汽车码头等待装船出口。吕文正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辽宁及大连时说:辽宁沿海经济带要突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建成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
习近平总书记的几句话,一下子把大连的优势和定位说透了。
这个定位,够大连再干40年。
大连市委、市政府已经认识到:这是给大连量身定制的安排。
大连香炉礁立交桥 2016年8月 王华 摄
2013年12月25日,大连市委在十一届六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把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作为全市坚定不移的追求和长期奋斗的目标。2015年7月28日,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的意见》,对“两先区”建设作出总体部署和具体安排。2017年12月9日,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大连市委关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开拓大连“两先区”建设新征程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增强了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两先区”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
在新闻发布会上,大连市政府副秘书长汤易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下,大连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更多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当然,国家在给大连压担子的时候,也给了一些政策:金普新区成为东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中国(大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大连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就在国内一些地区开始唱衰东北的时候,作为东北龙头的大连,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奔跑。
《暖房子工程》 2018年夏季拍摄于大连中南路老旧建筑暖房子工地。暖房子工程是大连市2013年以来着
关于未来,汤易在发布词中谈了10点内容,从顶层设计、干部作风转变、对标上海、高质量经济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活力、开放能级、环保生态、民生发展、法治建设上,都有清晰的蓝图。
小结
2012年以来,大连市委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实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按照“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向深层次推进,全面扩大开放向宽领域拓展,全面推进“两先区”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动力,推动大连振兴发展迈上新台阶。
2017年,全市经济总量为7363.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为657.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为1652.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0587元和16865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17个,其中超亿美元的项目4个;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132.2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连先后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国家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全国“美丽山水城市”、“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蝉联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长安杯”,连续五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连续六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在全国294个城市中,大连城市可持续竞争力位居第15位,城市宜居竞争力位居第21位,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居第30位。
《今日大窑湾》2018年8月摄于大连港集团大窑湾集装箱码头。王华 摄
《东港夏日》2018年9月摄于大连东港商务区游艇港。 高月 摄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40年,可以是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生涯,可以是一个人的半生。
这是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40年,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40年,中国人给世界一个奇迹。
因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大连成为改革开放的重大受益者——这里是中国东北的桥头堡,是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门户,是中国北方自然条件最好的港口,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有着天然的开放条件,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的条件,因此,大连的40年,是特别值得书写的40年。
真诚回望历史,我们无数次为这里的人感动,为这里变化激动,为这里的成就悦动。
时间是人类发明的最好的意义工具,有了时间的概念,就有了纪念的理由。我们梳理过去,是为了给未来一个交代,给后来者存一个路标。1978—2018,中国大连,立此存照。
文/大连晚报记者 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