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对中国制造业来说,富士康到底有多重要?

河南郑州富士康航空港区工厂出现疫情、郑州富士康一些员工沉默行走中原大地自主徒步返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昨天下午,“郑州发布”连发两条消息,通告“富士康给员工连发三条关爱通知:去留自愿,做好保障,并附上返乡乘车地点和电话”,“全力以赴确保富士康员工顺利安全返乡”。

尽管富士康表示,富士康厂区没有发生重症感染,郑州园区与政府配合防疫,目前状况已在逐步控制之中。而去留自愿是一种宽慰人心与顺应人性的用词,但外界也希望富士康对外信息披露能更加透明。

当前,如何让富士康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生产的轨道上来,颇为关键,它不仅牵动着河南郑州人的心,各种讨论也在猜测,富士康究竟怎么了?

在当前,紧张富士康的,除了郑州本地的富士康员工以及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公司,自然也包括了苹果CEO库克。日前10月31日早盘,富士康供应链公司股价也出现异动,富士康指数开盘跌1.36%。分析师预计10%的iPhone生产将受影响。

圣诞节、双十一、黑五在即,它是否会对当下苹果iPhone14系列新品的销量产生影响,是苹果忧虑的。而近期苹果在向印度转移产能、iPhone14在印度提前开产的消息无疑也体现了苹果的供应链焦虑。当前,不少人也在进一步讨论,如果富士康要走了,中国上百万员工怎么办?

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也藏在富士康的技术工人里

从苹果公司与郑州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富士康作为一家超级工厂,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苹果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疫情对于富士康的供应链影响也牵涉着苹果手机的销量走向。

苹果在中国拥有近万名直属员工,其供应链上还有数百万名工人。由于郑州富士康iPhone工厂是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突然进入闭环生产的,全球就有超过10%的iPhone产能会受到影响。

2019年郑州进出口总额4130亿元,富士康占比81%。富士康占河南总进出口额高达65%。中国2020年外贸出口额TOP100企业名单上,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也位居第一。2022年上半年,河南进出口总值3958.3亿元,居中部第一,富士康的贡献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如何让富士康尽快走入正轨,对郑州经济以及苹果产业链的意义也非常大。从当前富士康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影响力来看,国内以富士康为代表的制造业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值得我们重视与加强。

富士康的核心业务是代工,就是给苹果以及其他手机厂商加工电子产品,在不少人看来,富士康没有品牌,没有技术,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在很多人看来是不会有发展前景的,但事实上,这种想法是短视的,也存在偏见。

这么多年来,富士康在中国一直在稳定发展,持续壮大。这一方面证明了,代工模式、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经济体系里面依然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富士康本身就是制造业技术与竞争力的代表。

在不少人看来,富士康没有技术,但没有技术的富士康为何能拿下苹果最多的代工制造订单?难道仅仅是富士康的人口优势?如果是人口优势,富士康为何没有被其他的企业替代,富士康最大的代工基地为何不在印度,而是在中国?显然不是,富士康本身就是先进制造力的一个代表。

早在2019年,在瑞士日内瓦举办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富士康深圳龙华工厂就入选世界“制造业灯塔工厂”,成为全球16家技术领先的制造业工厂之一。

在那时,富士康就拥有超过10条熄灯生产线(完全自动化生产线),部署了逾4万台自主研发和生产的“Foxbot”工业机器人。富士康已经具备每年生产约1万台Foxbot机器人的能力。

为苹果产品代工,基于苹果苛刻的工艺标准与流程之下,没有技术工人来操作这些先进的工艺设备与流程是很难满足苹果的要求,苹果也不会将最大的订单给到富士康,富士康就不会在特朗普时代就被频频邀请去美国建厂,去带动美国制造业。

先进的制造工艺,还来源于人的不可替代性。富士康在电子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也藏在富士康的技术工人里。

在中国,华强北、中关村、华南城等实体以及网络电子零件市场,可以迅速为生产一件货品采购全部的材料运送到厂房。比如说,早前有资料显示,富士康在郑州的生产基地有94条生产线。组装一部iPhone需要大约400个工序,包括抛光、焊接、钻孔和上螺丝。这里一天能生产50万部iPhone,大致相当于一分钟350部。这在其他国家与地区是很难办到的,这事关iPhone的生产、出货效率以及产品的品控与质量。

以富士康来说,其庞大的熟练产业工人给苹果iPhone带来了更好的电子材料加工工艺、沉积和镀膜技术、复杂测试和组装能力,这些能力是中国熟练的产业工人带来的,也为iPhone系列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做出了贡献——即带来了更好的产品品质。

当然,这也有赖于当前围绕iPhone制造的原料、技工、管理、市场等产业链条大部分都在中国,且形成了产业链集群,而产业链集群带来的好处是,带动周边产业链升级与产能互补,形成一个不可取代的供应链网络。

正如多年前的苹果高管曾对《纽约时报》说:“整条供应链如今都在中国。你需要1000个橡胶垫圈?隔壁工厂就有。你需要100万个螺丝钉?隔街的工厂就有。”

尽管过去郭台铭应邀去美国建厂,但富士康在美国的工厂为何黄了?主要原因在于,在美国,大量熟练的产业工人与原材料零件生产配套设施的缺失,也没有完善的上游供应链产业集群。聘请大量熟练的产业工人需要花费时间,而且令成本大幅上升。

这无疑是郑州的优势。但尽管如此,富士康如今面临的现状也令人堪忧,不仅仅是因为当前富士康面临的现状,也在于制造业在中国正在遭遇各种挑战,一方面是年轻人不愿意进厂,原因是薪资条件与环境不佳。

比如有人一针见血的指出郑州富士康员工返乡的心态:一个月拿5000元薪水,干嘛要在厂商疫情笼罩的阴影下工作?如果员工月薪一万那结果可能就有不同了。

在部分年轻人看来,制造业的工资不如快递业、外卖等服务行业,工作也不自由。另一方面,工作太辛苦太累,没有保障,缺乏晋升机会,福利待遇差。

年轻人从制造业流失,制造业熟练技工的竞争力还在吗?

这是矛盾的一体两面,国家经济的稳定繁荣都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是一国经济之基础,就业之根本。

在近年来,由于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的持续攀升以及人口红利的消失,制造业也面临着熟练技术工人逐渐流失以及周边崛起国家的竞争等因素的冲击。

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在当下面临的困局是,一方面许多年轻人离开制造业,一方面是周边国家正在创造更好的条件吸引制造力。

事实上,早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曹德旺曾递交提案表示,中国的人工成本上升,运输成本、加上较高的工业土地成本、税负、资源价格等,成本不合理的因素更加凸显。相反,中国周边拥有人口红利等后发优势的国家正在创造条件吸引投资。

从今天越南、新加坡等国对外资的吸引力来看,曹德旺的判断是相对超前的。尤其在近年来,一些制造业大厂纷纷将产能转移到越南与印度之后,中国制造业需要有危机感。

在中国,国人对经济最大的信心基础在于,制造业的繁荣、工业工种的齐全以及产业链的完善与不可替代性,这也是国人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所在。

富士康的稳定恰恰能凸显国内制造业就业与发展稳定的一个侧面。

富士康是先进制造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表,集两者为一体,近年来,富士康在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领域全面发力,把云计算、移动资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平台和机器人技术结合,向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平台转型。

制造业代表中国经济的底层基础设施。从中国当前的情况来看,需要给制造业营造良好的产业链环境与就业环境、保持良好的商业氛围,形成吸引外资进入国内的良好的土壤。

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换代的同时,有必要保留并留住足够数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集劳动密集型与先进制造业为一体的产业,这是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因此,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从郑州到其他城市,都需要给制造业营造良好的发展土壤,富士康也不能倒下。

而从这个角度来看,从制造业离开的年轻人,进入到快递、外卖等行业,其实是一种短视的思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制造业优质熟练工人以后会越来越缺失。

富士康员工本身有工业制成的标准化思维与品质化意识,高精度批量生产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正如有人说到,随着国内对高端、高精制造产业的扶持,富士康的员工可能会成为香馍馍。

富士康不能倒下

富士康不仅仅是一家企业,也是一家围绕手机产业链相关的生态型公司,高峰时期,仅郑州富士康工厂,就生产了全球一半的苹果手机。

目前围绕富士康而存在的产业链是非常广泛的,自富士康落户郑州之后,郑州也在逐渐形成一条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超过3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陆续入驻,可富士康对上下游产业的影响非常大。

至于与富士康有关的上下游产业有多少关联的公司,目前没有明确的数据,但大大小小的企业加起来上千家是没有问题的。

这里面既有直接给富士康供货的上游企业,也有从富士康拿货的下游企业,还有围绕富士康员工而存在的各种大大小小商家,比如餐饮,零售、手机配件等等,这些产业链能够创造的产值也是比较大的。

假如富士康真的倒下了,或者说如当下的一些话题所谈探讨的,如果富士康要走了,那么围绕富士康而存在的这些上下的产业,也有可能跟着受到一定的影响,这里面涉及的面是非常广的。

而富士康对各地就业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他们直接雇佣的人群上,还包括围绕富士康而存在的产业链雇用的各类人群,所以保守估计富士康直接或间接影响就业人员至少达到200万以上,这个规模是非常庞大的,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了。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实体经济的投资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深耕的。很多人不愿意干实体经济,一方面是实体经济大环境在变化,也让中国本土及一些国外制造业投资者开始掂量并观望那些释放友善与红利的国家。

富士康不仅仅是牵扯到百万人就业的问题,它也牵扯到国内的营商环境以及民营经济实体的成果如何维持的问题。

基于国内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如何留住一些涉及到高端制造业的企业,进一步提升国内的营商环境,在未来几年或将成为重大课题。

从这个意义来看,如何推动富士康改善员工就业、员工薪资、推动人性化的环境与条件,以及从政策层面改善富士康的营商环境,两方面都不能偏废。

而富士康也不能倒下,中国的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也需要对未来有信心。看好制造业的发展就是看好中国的未来,我们也将对此保持一如既往的期待与乐观。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