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苦心孤诣30年,不如闷头向东17年。高新区生错时候还是选错方向?

撰文:佩奇 美编:刀妹 校对:紫藤

有个问题,一直困扰在佩奇心中:为何成都、西安等城市高新区产业、房价、资源领跑城市,郑州高新区似乎却不受待见?

特别是郑东新区获批并开始建设之后,城市的发展方向正式由西北转向正东,国务院钦点的郑州高新区,虽嫡出,命运却持续坎坷。

从1991年批准成立至今已经逾30年的时间,前后相隔不到一年的上海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中国版图上最亮的那颗星星。

即便不与浦东相比,与部分省会、副省级城市同时期成立的高新区相比,郑州高新区也是委身于后,郑州高新区难道要把冷板凳彻底坐穿?

-1-

高新区怎么了?

在讨论高新区成功与失败之前,有一个问题一定要明确:成功与失败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房价高与低一定是评判区域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就像从来没人把北龙湖与失败联系到一起过。

高新区的范围就再不赘述了,而其发展思路则是“产城融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品味提高”。

在目前看来,实现了一部分功能定位,而被人诟病的原因就是房价没有攀上去。

高新区从设计和规划之初,并不单单是简单的高新企业,而是中小学、工厂、互联网经济、商务商业、产业园等各类机构与产业的融合区。

而商务的发展,尚未成型,就被先天条件更优、起步规划设计更高的东区褫夺。

时至今日,当我们谈及商务办公的时候,没人会优先想起高新区,高新区多与刚需、产业园、高校、甚至是“飞地”等词汇联系在一起。

▲高新区组团落位图

曾经驰名亚洲的中原制药厂、风情万种的万国建筑、新加坡前领导人的视察,都曾让这里引得关注。

与高光、张扬的东区相比,高新区并非不强,而更应该是低调、内敛、厚积而尚未薄发

在自我囤积力量与发展的过程中,高新区用自我造血的方式先后组成威科姆、天迈科技等企业的入驻,格力工厂、可口可乐、腾讯大豫网网的进驻;而在近期,新华三、国家超算中心等硬核项目的进驻,更是给了似乎给了高新区新的发展契机。

近两年火热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落地,更是要以高新区为核心建设中原科技创新谷。

定位于“中原硅谷”的高新区,是否能在老郑东新区大体成熟之后,迎来了一丝丝机遇?

科技的发展需要积累和孵化,而今年徐书记提出了中原科技城与中原文化区科技园区,未来高新区与中央文化区科技园区会形成竞争还是互补?

-2-

高新区的优与劣

回顾再多的过往,如今也是枉然,正视现在的问题并想尽办法解决,才是当务之急。

在大家看来,通往高新区的似乎只有那一条路——科学大道。

这当中,有至少50%的人需要通过彩虹桥才能抵达科学大道,而北环“彩虹桥”和南龙湖的“小刘桥”,不知道消耗了多少汽车油箱当中的汽油。

如果以紫荆山为圆心,到高新区管委会和到惠济万达的距离相差不远,但惠济核心区从不曾给人“毛细血管闭塞”的感觉,反观高新区,似乎任督二脉迟迟无法打通。

除了我们能直观看到了高新区劣势之外,更多则是优势与劣势共存的当下,不知道普通人能否察觉。

我们先来说说高新区的优势。

1、高校林立,产业汇聚。

高新区成立近30年,聚集了全省最优势的高校教育资源和顶级人才资源,据不完全统计,高新区目前有上万名科技工作者,聚集了全省22%的科教资源。

甚至在中学教育阶段,高新区也是丝毫不落下风。外总高中部、枫杨外国语、枫杨外国语高中部、郑州中学等名校同样在此聚集。

除了上文中提及的威科姆等公司,还有863中部软件园等各类产业园,上班日同样是一个车位难求。

2、自成闭合体系。

如果你在高新区上班,不需要往来于市区同行,甚至在某一瞬间,你不会觉得自己是郑州人,而是高新人。

因为高新区大部分区域不限号且完全不会有堵车的烦恼。衣食住行等一套闭合的生活需求可以在高新区的范围内解决,完全不需要“进城”。

3、房价较低,群体纯粹。

与市区三环、郑东新区相比,高新区的房价绝对是“良心”。

单价1.5万/㎡完全可以在高新区淘到相对品质不错的二手房或者直接买入新房,而这个价格在金水区只能看看不带学区的老破小。

教师、IT及产业园从业者和原著民这三类群体大抵占据了高新区6成以上的人群。除了少部分拆迁户和原著民以外,高新区整体群体的文化程度较高且认知水平较统一,这给生活带来潜在的便利性是其他区域不可比拟的。

我们再来说一说劣势。

1、路网亟待疏通,彩虹桥如鲠在喉,毛细血管有待疏通。

交通因素,是制约高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你从通过噩梦般的彩虹桥想要继续向西进入高新区,不好意思,必须要变道才可以,否则就拐往了西三环;而与你同时变道的还有京广快速路的汇流车辆,稍不留神,就是剐蹭。

此外,农业路高架过了瑞达路戛然而止,人群密集且原本并不畅通的瑞达路成为高架下桥汇集的第一干道。

连霍高速始终是不方便、三全路西延迟迟提不上日程;梧桐街跨西三环联通东风路何时能有一条像样的干道?

对于其他组团或者区域似乎是先天具备的条件,在高新区这里似乎成了奢望?

2、资源倾斜度低。

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在高新区几乎为零。

中心医院的高新区分院水平完全不在线、省中医院的分院则把地址选在了孤悬于高新主城的五龙口、中心医院双湖科技城医院距离绕城高速也没有几公里了,高新区核心区域周边,没有一家像样的公立三甲医院本部。

商业购物除了公园茂之外,再难找到大型集中式的购物中心。

3、没有强邻,只能依托自身。

要知道在2016年之前,经开区与高新区的房价几乎在统一水平线上,而2016年之后,经开区地王接二连三爆发,高新区还只能循规蹈矩地发展。

房价,尽管不是衡量区域的唯一标准,却是衡量区域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说经开区有大量汽车、盾构机、烟草等产业做依托,高新区的产业布局也不逊色。

这个时候,经开区与强邻东区为伴的优势就日益凸显,更是夹在东区与港区两大时代红利的咽喉位置,反观高新区,似乎只能自怨自艾。

-3-

高新区楼市

诚然,高新区有众多所谓“硬伤”,但在很多人眼里,它依旧是西施。

论坛中有三环党、白绿党,同样也有高新党,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当下河南科技的核心区域,自然也要承载大量年轻人的梦想,而如果在高新区置业,应该如何选择?在此,不做具体价值的判断,只说趋向。

1、以瑞达路科学大道或者长椿路科学大道两个点为圆心,优选科学大道北。

高新区以科学大道为界线,北侧多以学校、机关、商业等为主;而南侧多以老旧厂房、产业园、工业用地等与生活品质提高无关的布局。

2、地铁口、双地铁交会站重点关注。

目前,高新区已经贯通了地铁1号线,而短期内规划的8号线也已经上马,最快2024年左右,高新区就可形成双地铁的格局。

地铁作为城市通勤的关键道具,功能将会逐步被放大,即便上班不需要地铁,家中孩子、老人总会需求,而未来如果工作发生调度,地铁也是最便捷的方式。

3、楼盘密集开发区>孤盘。

如今高新老城已经开发殆尽,高新新区进入到了大开发阶段。

对于选择高新新城的购房者而言,优先选择2-3个大开发商聚集的区域,政府在城市配套资源的倾斜上也会优先考虑这里,而如果楼盘孤立,1-2公里之内也没有第二个盘,建议放弃。

-4-

高新区将迎来迭代?

针对高新区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政府层面显然比我们普通人更了解个中内核。

特别是徐书记上任之后,针对高新区,提出了“西美”的定位。明确统筹高新区、中原区等西部区域发展,将其建设成为城市生态屏障、全省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区域,让美丽人居、美丽生态、美丽经济成为西部的鲜明特征。

在这番定位中,统筹两区发展、生态环境优秀、创新创业等为重点的三个定义。

未来高新区通过长椿路、雪松路跨越铁路连通最新的中央文化区科技园区,整个西部的格局有望发生翻天覆地改变。


除此之外,高新区也逐渐有机会经历阵痛之后迎来真正的爆发期。

5.1后,高新区将迎来大规模的道路投资计划。

1、超过40亿的资金将砸在科学大道上,科学大道隧道(西三环之绕城高速段)将迎来全面开建;


2、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高新区段也将从天健湖一路向东直到中牟绿博园,成为郑州地铁网络中的大动脉;


3、郑州“大四环”今年有机会全面贯通,高新老城区全面跨进四环之内;


4、同时期还有“彩虹桥”新方案在讨论修改中,拆除重建已经提上日程。

高新区主干道的通勤问题,有望一次性解决。三全路西延、东风路下穿编组站牵手梧桐街等工程,也在不断推进中。

而在生态环境方面,西流湖深坑已然成型,只待水系引流;

▲北西流湖效果图

在房地产开发及城市拓展方面,双湖科技城已经初见成效;

▲双湖科技城现状

在商业配套方面,正弘汇、保利文化广场的建设已经提上日程,高新万达计划9月开门营业;

▲保利文化广场效果图

▲正弘汇效果图

除此之外,还有我们看不到的方方面面。

就在4月22日,紫光智慧计算终端全球总部基地落地郑州,选址高新区;

新的“喜事”不止一桩,4月23日,中国长城(郑州)自主创新基地下线仪式如期举行,也在高新区。

▲消息来源:高新区管委会

我们希望东区好,也希望高新区不要落下;当我们将静美生活寄托在惠济和黄河,也要为郑州的未来在航空港插上翅膀。

祝福郑州,祝福高新区。


微信公众号ID:donggetanpan

备注:本文部分图片和信息来源于网络。效果图仅供示意,一切以政府最终规划为准。

【注:本文作者原创,未经本平台允许禁止抄袭,侵权必究!全网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