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次仁朗杰 / 藏·缘——西藏当代美术作品邀请展(2019.11.24-12.20李可染基金会美术馆)

“藏·缘” ——次仁朗杰

我在未知的艺术世界里努力地探索和追求,同时在创作的感受与领悟中不断自我充电,用画笔诉说宗教精神与现实生活。

次仁朗杰

1976年生于拉萨。1999年毕业于西藏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理事。

1999年,作品《小永珠的心愿》获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2003年,《圣湖》获国家教育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美术教师优秀作品展”最佳作奖;2015年,获第六届“珠穆朗玛文学艺术基金奖”。

曾在法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新墨西哥、新加坡、尼泊尔,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北京、青岛、上海等地举办个展和联展,多幅作品为海内外知名美术馆、博物馆、画廊以及私人藏家收藏。

2000年,参加展览现场留影

给岁月多一点时间,给艺术多一份真情

——西藏新生代艺术家次仁朗杰侧记

次仁朗杰,西藏新生代艺术家,他的作品独具个人风格,迥异的线条,解构了传统高原美学,建构了传统与现代碰撞而出的新结点。次仁朗杰的画作,诠释着佛界与人类灵魂的共鸣,更是表达出了对现世的关怀,对人之本性的观照。在次仁朗杰的画作前,驻足凝视,巧妙的点线面组合,不仅能够看到画作面上的内容,更能感受到画作承载的文化厚度与人性之初的温度。一个年轻的艺术家,为何能有如此造诣?那还需从他的故乡说起。

1999年,在尼玛江热乡

次仁朗杰,出生在西藏那曲索县——藏北高原与藏东峡谷的结合部,怒江上游索曲河流域。高原牧场的苍茫无垠,是次仁朗杰成长的背景;峡谷深处的麦浪滚滚,是次仁朗杰游戏的天堂。高天厚土,看云卷云舒;田园牧歌,听百鸟齐鸣。童年的次仁朗杰,耳濡目染于天地旷阔,美的初概念根植于心中。

8岁那年,次仁朗杰跟随家人,搬迁至拉萨,在寺庙壁画上,第一次发现“眼睛所见之美,可以通过绘画,分享给更多的人。”

站在被时光打磨的壁画前,久久凝视,不忍离开。彼时,次仁朗杰还小,并不可能明白,将有一日会如壁画创作者一般,以作画为业。他只是看着,色的丰富层次,人物的表情动作,方块墙壁上的构图之法。也无意使劲记下,就那么印在了记忆深处。流连忘返于壁画之前时,绘画艺术的种子,也悄悄埋在了心中。只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000年,在创作《林芝风光》作品

2004年,与妻子德珍在那曲采风

1987年,次仁朗杰小学毕业,远赴内地读书求学。闲暇之余,任意涂鸦便成了习惯,随手一画,壁画之上所见的内容,自然从笔尖流出,呈现在白纸之上。

时光流逝,简单的涂鸦,并不能满足次仁朗杰的心愿。无数次辗转反侧,无数次擦掉自己的画作。而后,次仁朗杰明白,自己有心无力,“点线面是啥都不知道,一点技法都不懂。”那时的纠结反复、无力之感,犹如磅礴春雨,浇灌了深埋心底的艺术种子。

“那个时候,我就有了梦想,要成为一名画家。”但画家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经历漫长磨练。

学习沙坦艺术制作过程

为创作取材

2007年,在绘制长卷作品《图文西藏》

1994年,次仁朗杰考上西藏大学美术系,正式踏进了艺术的殿堂,绘画自此成为他的志业。

在西藏大学学习的五年,次仁朗杰开始野蛮生长,唐卡、油画、水墨、雕塑、设计等等所有课程,他无不专心致志。世界名作,他如饥似渴的观赏。前辈老师的作品,他不厌其烦的阅读。除了专业知识,次仁朗杰张开双臂,吸纳所有养分。

毕业之后,次仁朗杰犹如经历了风霜雪雨的秋时青稞,饱满而丰富的绽放出了艺术元力。作品层出不穷、屡获嘉奖,表现手法独树一帜,表达内容深刻厚重。

次仁朗杰全身心解读民族文化的审美本原,力图在未知的艺术世界,用传统的香火,探索、尝试新的形式、新的构成,从而去触摸人类精神世界的原始本真。

不负有心人,人们对次仁朗杰,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次仁朗杰仔用新的审美方式,记录了我们文明进程中人之共有的磨难、艰辛、彷徨以及不息的精神,他的作品,正在探究存在与审美内在的永恒关系和永无止境的奥秘。

1998年,西藏大学艺术系99届美术班学校运动会留影

1999年,与德珍在拉萨郊区写生

孜孜不倦于绘画时,次仁朗杰在韩书力先生、余友心先生的引领下,看到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文化消逝带来的焦虑。

时代迅猛发展,人心越发浮躁。沉淀了文化意义,但失去了实用价值的老物件,在八廓街古董摊四处散落。

“我有很多次带着游客,去逛八廓街。眼看着很多老东西,都被游客买走了,逐渐变得不全了。然后,我就想应该要收一点东西。留给自己的孩子看看。”

朴素的理由,淳朴的念想,开启了次仁朗杰的收藏生涯。

现在,次仁朗杰工作室的各处,都是绘画作品和收藏的老物件,画作与藏品已完全融为一体。

2009年,与德珍在工作室研究刚收来的老物件

展示长卷作品

2004年起,朗杰尝试着将搜罗到的绿松石、转经筒上的白海螺、动物的骨头等东西加入自己的作品中。这种方式赋予了他的作品一种理性的观念和感性的温情。

来自西藏的传统气息弥漫于他的作品之上,也由此生发出一种新的活力。次仁朗杰不喜欢自己收集回来的东西只是怀旧的摆设,他希望给每一件东西找到新的位置。他本人对于西藏文化的态度亦是如此,“传承传承,最后就传到博物馆了。”次仁朗杰说,“不能停留在老祖宗的那一块儿。更重要的是发展。和当下的时代一定要完全结合。不然你就是边缘化。”

部分收藏物品

在作品《乱码》前

出于本能的热爱美,自然而然的分享美,那是次仁朗杰的幸运,也是高原美学的幸运。

从喜欢,到钻研。从绘画,到收藏。于次仁朗杰,绘画只是一种表达渠道,收藏只是一种文艺自觉。作品背后的思考,收藏过程的沉淀,才是一名新生代艺术家的生命张力所在。

次仁朗杰的艺术故事,还在继续。次仁朗杰的文艺人生,会更光芒。

给岁月多一点时间,给艺术多一份真情,艺术作品彰显的价值、艺术家承载的意义,都将次第盛开。

2008年,在与妻子德珍在作品前

次仁朗杰 | 《世像》 2008年 50×210cm 布面重彩

次仁朗杰 | 《放生》 2008年 190×90cm 布面重彩

次仁朗杰 | 《DNA》 2010年 200×150cm 布面重彩

次仁朗杰 | 《感恩》 2009年 100×270cm 布面重彩

次仁朗杰 | 《失去的生灵》 150×150cm 布面重彩

次仁朗杰 | 《放生·江山》 2017年 17×23cm 放生牦牛绒

次仁朗杰 | 《放生·雪豹》 2017年 17×23cm 放生牦牛绒

次仁朗杰 | 《放生·精神与物质》 2017年 30×20cm 放生牦牛绒

次仁朗杰 | 《扎西德勒》 2007年 200×600cm 布面重彩

次仁朗杰 | 《乱码》 2010年 32×12cm ×160 装置

◇END◇

“藏 缘——西藏当代美术作品邀请展”

展览时间

2019年11月24日——2019年12月20日

参展艺术家

(按年龄排序)

余友心李小可 韩书力 敬庭尧 李知宝

吴长江 臧跃军计美赤列巴玛扎西 翟跃飞

林天行 罗布斯达 陆 曦 次仁旺加 边 巴

夏鲁旺堆 普旺堆 德 珍 次仁朗杰 索朗次仁

展览地点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馆

(北京市朝阳区弘燕路山水文园东园北门3号楼底商101室)

北京市朝阳区弘燕路山水文园东园北门3号楼底商101

乘车路线:乘坐地铁10号线在十里河A出口出,公交“十里河桥北”站乘坐680路公交车在弘燕桥西下车,向西步行100米即到(三个图腾柱子处)。

行车路线:开车行驶至东四环,在窑洼湖桥处进入辅路,继续前行过四方桥后,在弘燕桥下绿灯右转向西(山水艺术大道)第一个红绿灯即到(三个图腾柱子处)。

爱护地球,建议绿色出行~

Email:1215036811@qq.com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官方网站

www.liker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