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十年,十个维度,看湖北机场集团非凡蝶变

凤舞九天耀荆楚,空港十年焕新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十年来,湖北机场集团紧紧围绕“民航强国”“交通强省”等战略目标,深入落实深化国企改革等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聚力改革创新,立足“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构建“九州通衢”的发展格局,加快打造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十个维度折射出湖北机场集团的非凡蝶变。

看管理:从“三场一站”到“七场一站”

2012年,湖北机场集团经营管理武汉天河机场、恩施许家坪机场、襄阳刘集机场和宜昌三峡机场航管站。

十年来,省内支线机场建设如火如荼。

2014年5月8日,华中地区首座高原机场——神农架红坪机场建成通航;

2016年2月5日,辐射鄂西北区域的十堰武当山机场建成通航;

2021年1月30日,荆州沙市机场建成通航,548天的建设周期刷新了国内支线机场建设新纪录;

2022年7月17日,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建成通航,湖北正式进入航空客货运“双枢纽”时代。

作为全省民用机场投资、建设和运营主体,湖北机场集团的经营版图由“三场一站”拓至“七场一站”,基本形成全省民用机场一盘棋建设、一张网运营、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全省各地融入2小时机场生活圈。

看辐射:从“飞出亚洲”到“通达全球”

2012年,武汉天河机场开通华中地区首条直飞法国巴黎的洲际航线,成为中国内陆直通欧洲的“中转门户”。此前,武汉仅有6条国际航线,且集中于东南亚地区。

十年来,湖北机场集团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开拓国际航空市场,完善国内干线网络,连通国内重要支线机场,形成“经汉飞”的中转航线体系,不断拓展“航空朋友圈”。

2019年,恩施、襄阳机场航空口岸临时开放。恩施机场陆续开通了中国澳门航线,暹粒、岘港、芭提雅等国际航线。

2021年,襄阳机场国际区改造工程完工,襄阳航空口岸正式纳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

目前,以武汉天河机场为圆心,1.5小时航空圈可覆盖全国近10亿人口、约90%经济总量;4小时航空圈可覆盖港澳台及韩国、日本、东南亚地区;6小时航空圈可覆盖亚洲大部分地区;12小时航空圈可覆盖全球主要城市。

十年来,湖北机场集团下辖机场航线由149条增至309条。其中,武汉天河机场定期通航点由76个增至152个,国际及地区通航点增至58个。国际客运航线覆盖伦敦、巴黎、莫斯科、圣彼得堡、罗马、旧金山、悉尼、迪拜、东京、新加坡、大阪、首尔、毛里求斯等城市;国际货运方面,建成了全功能货运口岸,国际定期货运航线从无到有,开通了至芝加哥、仁川、卢森堡、列日、首尔、墨西哥城等地的全货机航线18条。

武汉成为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助力湖北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看发展:从“一千万”到“三千万”

2012年,湖北机场集团共运送旅客1462.5万人次,保障货邮13.1万吨,起降13.9万架次。其中,武汉天河机场运送旅客1398.1万人次,国际及地区旅客64.1万人次,利用客机腹舱带货1.23万吨,起降7439架次。

十年来,湖北机场集团坚持“客货并举、干支齐飞”的发展思路,主要生产指标实现跨越式增长。

2016年,武汉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

2017年,襄阳机场旅客吞吐量首破百万大关,较2012年的40万人次增长157%。

2018年,恩施机场旅客吞吐量首破百万大关,较2012年的24万人次增长3.3倍。湖北成为华中地区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过百万最多的省份。

2019年,湖北机场集团共运送旅客3052.1万人次、保障货邮24.77万吨,起降23.24万架次,较2012年分别增长108.7%、89%、67.2%。武汉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增幅居全国千万级机场第一,完成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310.6万人次,连续7年蝉联中部第一。

疫情发生后,湖北机场集团抢抓“一揽子”支持政策,有序复航复产。在2021年全国248家运输机场客运量排名中,集团下辖4家机场入围百强,武汉、襄阳、恩施、十堰机场分别位列第13、68、83、91位。荆州机场开航首年客运量达到44.23万人次,在全国新通航支线机场中排名第一。

2022年上半年,武汉天河机场客运量升至全国第12位,较疫情前上升2位;国际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29.6%,跨境电商业务量占武汉市90%,有力稳定了全省产业链、供应链,为湖北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际国内双循环重要枢纽作出积极贡献。

看安全:从“持续安全”到“两个绝对安全”

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

十年来,湖北机场集团坚持“持续安全”理念,构建“2+5+1”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补齐安全基础设施短板,优化完善应急预案,以法定自查、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绩效管控和应急处突综合演练等狠抓“三基”建设,促进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2016年,有效应对武汉天河机场开航以来最大暴雨洪涝灾害,确保机场不断航;

2017年,成功实现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6小时一次性安全转场,三期扩建项目顺利投入运营;

2018年,妥善应对全省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考验;

2019年,圆满完成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保障任务,实现零事故、零差错、零投诉;武汉天河机场在中南辖区“平安民航”考核中获评第一;恩施机场实现“特殊机场”(因飞行环境复杂、机场保障条件不足,需采取特别应对措施保证飞行安全的机场)摘帽。

2020年以来,胜利完成历时100天的抗疫保运任务,确保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空中生命线”安全通畅;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实现机场集团员工“零感染”、疫情在机场“零外溢”,为守牢湖北武汉疫情防控“第一哨卡”作出积极贡献。

十年来,下辖机场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圆满完成多国政要、冬(残)奥会、军事运输等一系列重大保障任务,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持续达标。武汉天河机场在全国大型机场综合保障能力评估中保持在90分以上,实现连续第27个安全年,坚决确保了“两个绝对安全”。

看航班:从“27架次/小时”到“55架次/小时”

跑道高峰小时容量是衡量机场运行保障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关键指标。

2012年,武汉天河机场的高峰小时容量由27架次/小时提升至33架次/小时。

然而,在全国主要机场“控总量、调结构”的航班时刻管理政策下,2017年1月始,武汉天河机场运行受到限制,日均航班起降架次一度落后周边机场。

2018年7月,在多方协调努力下,长期制约发展的瓶颈得到突破,武汉天河机场高峰小时容量提升至39架次/小时,2022年达到42架次/小时,较2012年提升了55.6%。

2022年5月,国家规划的空中京广大通道全线贯通,与沪蓉大通道在湖北上空形成“十”字型骨干立交,为湖北民航扩容提质释放了更广阔的空域资源。

今年年底,武汉天河机场高峰小时容量有望获批55架次/小时,单日进出港航班能力有望达到800架次以上,各支线机场航班容量均将得到不同程度提升,湖北构建新时代“祖国立交桥”、打造“内陆新沿海”的底气更足。

看服务:从“对标对表”到“用心用情”

2012年,湖北机场集团对标首都机场集团,大力倡行“中国服务”,武汉天河机场旅客满意度第三方测评位列全球机场第14位。

十年来,湖北机场集团坚持“人民航空为人民”理念,以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建设为契机,在国内首推机场服务体系建设,首家试点“中国民航中转旅客服务平台”,倾力打造“楚天情”“26度真情服务”等服务品牌,让真情服务变得更有温度。

航站楼内,自助登机闸机、自助行李托运、智能引导、人脸识别、无纸化通关、差异化安检、行李跟踪等一批方便旅客出行的智能设施相继建成投用。

“一次支付、一次值机、一次安检、行李直挂”以及乐享免费餐食、免费隔夜住宿、免费行李寄存等增值权益的中转服务体系受到旅客广泛“点赞”。

在微信公众号“开门纳谏”,旅客“点单”,机场“接单”,全面开展航班正常性管理、航延服务保障以及行李运输、特殊旅客、餐饮商贸服务等服务质量专项提升行动。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加强与航空公司、空管部门的协同合作,打造机场运行管理统一平台,合力提高机场运行效率。2021年,武汉天河机场航班正常性达到94.14%,居全国24家大型机场第一位。恩施、荆州、十堰等支线机场正常率保持在90%以上。

手推车扶手统一朝外、开设特殊旅客人性化服务通道、专人陪护无人陪伴儿童、组织“小红衫”志愿帮扶、推广“同城同质同价”……一系列举措在细微处提升暖心指数。

湖北机场集团下辖机场旅客满意度多年稳居全球同层级机场前列。2021年,武汉、襄阳机场获评全国最佳服务机场。恩施机场旅客满意度在10年内提升了21%。

2022年10月,武汉天河机场T2航站楼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值机、安检、行李系统以及中转设施正在抓紧进行智能化改造,一座更加智慧、智能的现代化航站楼呼之欲出。

以旅客需求为导向、以旅客满意为目标,持续提升航空出行的安全感、便捷性和舒适度,湖北机场集团一直在路上。

看跑道:从“4E级”到“4F级”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规定,跑道宽度限定机场保障飞机的最大翼展,是标定机场飞行区等级的核心指标,决定机场的能级。其中:4F级为最高等级。

2012年,武汉天河机场仅有一条长3400米、宽45米的跑道,为4E级机场。机场集团下辖支线机场均为4C级机场。

十年来,湖北机场集团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干支机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机场保障能力。

2013年,襄阳机场跑道及配套工程完工,次年升级为4D级机场。

2016年8月18日,一条长3600米、宽60米的第二跑道建成投用,武汉天河机场获批中部地区第一家4F级机场,成为全国第14家实现双跑道运行的机场。

2017年,武汉天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襄阳机场T2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建成投产。面积中部第一的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配套115米的国内第一、亚洲第二高塔台,似展翅欲飞的凤凰屹立于荆楚大地,实现航空、城铁、地铁、公路长途、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等7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武汉天河机场成为国内交通换乘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枢纽之一,吸引高铁覆盖圈内的大量省内外旅客中转换乘,成功走出一条与高铁从“竞争”到“竞合”的发展之路。

2021年,机场集团全面启动武汉天河机场提质扩容“十大项目、百亿工程”建设。

2022年6月26日,武汉天河机场第三跑道正式开工。武汉天河机场将有望成为中部首家、全国第7家拥有三条跑道的机场,湖北连通世界的天路更宽、更广、更畅。

看改革:从“28.58亿元”到“400亿元”

2015年,湖北机场集团解除与首都机场集团的联合重组,回归省属管理。

近年来,湖北机场集团紧紧围绕省市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任务,先后制定“改革60条”“枢纽建设46条”“支线机场提能增效20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等改革顶层设计文件,全面完善治理体系,持续提升治理效能,实现从二级子公司到一级平台公司的转型升级。

2016年,组建第一届董事会,明确各治理主体运行规则,持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组织机构,组建机场运营、空港实业、航空物流、建设投资四大板块,形成集团层、板块层和法人层三级管理,实现从直线管控向板块运营转变,逐步从经营型向管理型转型。

坚持每年组织制定百余项改革发展重点攻坚任务,形成工作清单、责任清单,挂钩绩效考核。机场公安属地化、内部审批制度、建设管理体制、集中招标采购、全面预算管理、空管一体化、企业混改试点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等一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

自2017年实施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改革以来,共集中招采1516个项目,节约资金11.69亿元,节资率达到16.11%。

新组建的航空物流公司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改革试点,率先落地“三能”改革,改革成果获评优秀。

2022年4月2日,湖北机场集团改革重组大会在武汉召开。机场集团与下辖机场的产权股权关系进一步理顺,集团资产总额由2012年的28.58亿元增至400亿元。薪酬体系、绩效考核、任期制和聘任制等一系列内部改革推进实施,企业的活力效率进一步增强,朝着打造国内一流的航空产业集团稳步迈进。

看党建:从“机场运营一线”到“社区治理一线”

雷凯,曾是武汉天河机场一名普通的安检员。

在每天上千次的蹲起站立查验中,在每天3000余张行李X光机图判析中,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数年如一日在平凡岗位上守卫蓝天安全。2017年,雷凯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2020年,她光荣获评“全国劳动模范”。

近年来,湖北机场集团党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团结带领124个基层党支部和1281名党员冲锋在前,在大战大考中交出满意答卷。

在武汉保卫战中,组织4支党员先锋保障队,安全有序关停商业航班,高效保障应急航班4481架次,运输人员8.69万人次,转运物资205万件、1.66万吨,受到国务院督查组、世卫组织现场检查组充分肯定,被中国空军和民航局联合授予“特殊贡献单位”荣誉称号,集团3个二级党委、5名同志荣获省、市行业抗疫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坚持防控指挥部不撤、措施不减、经费不压、队伍不散,认真落实“人物地”同防要求,成立红橙区临时党支部,加强入境航班、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航班闭环管理,持续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积极支持对口帮扶的红安县八里湾镇、恩施巴东县园淌子村和宜昌大老岭,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武汉天河机场全体党员下基层、进社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990次、8800小时,让党旗在机场运营一线和社区治理一线高高飘扬。

看战略:从“客运枢纽”到“客货运双枢纽”

相关机构测算,民航业的投入产出比为1:8,机场汇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有力促进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2012年,湖北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全省民航业发展的意见》,与民航局签订《关于湖北民航发展的会谈纪要》,全力支持湖北机场集团发展壮大。

十年来,湖北机场集团牢记初心使命,按照“温馨、平安、便捷、智慧、绿色、文明”的“六个机场”建设目标和“市场化、一体化、标准化、信息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六化”战略路径,乘势而上、攻坚克难、破局突围。

2022年,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打造天河机场、花湖机场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统筹全省支线机场和通用航空建设,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打造新时代九省通衢!

按照新版总规,武汉天河机场将最终形成“5条跑道+双航站区”的总体布局,到2050年,可保障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75万架次。

鄂州花湖机场将加快构建辐射全国、畅达全球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到2035年,货邮吞吐量达到330万吨以上。

恩施机场迁建项目场址已获得民航局批复,襄阳、十堰、荆州机场扩建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各支线机场将加快扩容升级,朝着500万乃至1000万级机场奋楫前行。

十年筑巢引凤,十年栉风沐雨,十年展翅远航。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北机场集团将矢志不渝、勠力同心,以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为核心,统筹全省支线机场和通用航空一体化发展,全力构建“双枢纽、多支线”的新发展格局,助力建强以航空枢纽为依托的现代临空经济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荆楚篇章贡献机场力量!

(湖北日报通讯员 陈敏灿)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