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有两个著名的“坡”,一个是新加坡,另一个就是吉隆坡。所不同的是,很多人去新加坡是“单吊”,去吉隆坡可能只是为了中转。但只要你肯为这座城市而停留,用心去感受,其精彩程度绝对超乎想象!
一座城市总有独属于它的气韵,也有独属于它的地标。于吉隆坡而言,吉隆坡塔就是这样的存在。
吉隆坡塔位于咖啡山上,塔身净高421米,表面为薯条型拱肋,塔基没有打桩,而是直接使用了一片独立式的土地,是目前东南亚的第一高塔,也是世界第四的通讯高塔。
或许吉隆坡塔没有双子塔那么有名,但由于观景台高出100米左右,奠定了大马最高瞭望台的地位。放眼望去,群山环抱,巴生河与鹅麦河在此交汇,城景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
马来西亚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是虚位元首,自然就少不了皇宫。
旧国家皇宫,顾名思义就是过去版的皇宫,原本是华人富商陈振永于1928年修建的私人豪宅,二战期间被改为日本军官举行宴会的会所。在日本投降以后,先是以1马币的象征性价格卖给州政府,1957年又转卖给联邦政府作为最高元首的皇宫。
直到2011年,国家元首搬迁至新国家皇宫,这里就被打造成皇家博物馆供公众参观。
新国家皇宫自然就是现在版的皇宫,于2011年11月15日建成,整个宫殿比旧国家皇宫大很多,建筑揉合了马来和伊斯兰特色,功能方面分为礼仪区、生活区和行政区三部分,其雄伟的外观显现了君主立宪制在马来西亚具有崇高的地位。
因为是皇家重地,新皇宫内部不能参观,游客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广场,却可以在皇宫大门处骑马和持枪的卫士合影,留下美好的回忆。
清真寺又是马来西亚的另一大特色,因为马来西亚信仰伊斯兰教,清真寺几乎随处可见。
国家清真寺为东南亚最大的清真寺,包括祈祷大厅、大尖塔、陵墓和办公大楼,其造型和装饰与麦加的三大清真寺相仿,蔚为大观,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国家清真寺以大著称,祈祷大厅异常宽阔,可以同时容纳8000人祈祷,很多重大的宗教仪式都在这里举行。
大殿的屋顶由49个大小不等的圆构成,呈18条壮观的放射星芒,蕴含着13个州和伊斯兰教的“五功”。大殿后园是造型优美的陵墓,里面深藏着穆斯林英雄的灵柩。
嘉美清真寺屹立于哥巴河和巴生河交汇之处,乃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清真寺。
嘉美清真寺由印度建筑师设计,屋顶是传统的伊斯兰风格的洋葱型,由粉色和乳白色的砖块砌成,圆顶拱柱,云石地板,闪闪生光,气势不凡。
相较于其它清真寺,粉红清真寺更偏向于柔美。
1997年,设计师认真考察了世界上主要伊斯兰教国家的清真寺后,精心设计并开始施工,于1999年竣工,占地面积5.5公顷,耗资1000万美元。
因整座清真寺有四分之三建筑在布拉特湖上,又被称为水上清真寺。再加上其顶部花岗石砌成的粉红色穹顶,梦幻感十足。
除了清真寺外,吉隆坡还有不少印度教寺庙。
马里安曼兴都寺为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庙,建于1873年,由从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移居至此的印度工人修建,用错综复杂的印度神雕刻、黄金、宝石和手绘图案作为装饰,精美绝伦。
斯里肯达萨米庙同样拥有100多年的历史,是泰米尔风格的典型代表,装饰精美华丽,塔身布满色彩艳丽的佛像雕塑,气势恢宏,至今仍是许多宗教节庆和典礼的举办地点。
每座城市都有标志性的广场,毫不夸张地说,独立广场就是马来西亚版的天安门广场。
独立广场从1961年开始建设,1976年建设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之一。广场南端耸立着全世界最高的旗杆,国旗迎风飘扬,草地上有一个扁圆形的黑色云石牌匾,标示1957年8月30日午夜英国国旗降下,马来西亚国旗首次升起的地点。
马来西亚除了土著以外,以华人和印度人为最,多元文化并存成了其另一大特色。
其中,茨厂街就是吉隆坡版的唐人街,具有鲜明的华人特色,街上林立着各种商店、餐馆、小摊等,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乃是感受市井风情的极佳去处。
小印度则为当地的印度人社区,印度文化元素可谓丰富多彩,从色彩艳丽的服装店到正宗的咖喱饭餐厅,各种印度风情的小店充斥街头,俨然来到了充满异域风情的印度。
高塔,寺庙,广场,游走在宗教与世俗之间,传统与现代并行不悖,散发着妖娆动人的混合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