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南京市建邺区委书记李晖:努力建好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区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支持南京建设重要金融中心”。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加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更好地以金融赋能,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和竞争力。近年来,金融成为南京市建邺区最有特色、最具优势的第一主导产业。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将始终牢记“稳”字当头,“争”字当先,加快提升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区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共同富裕、服务保障民生的“看家本领”,奋力在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进程中争当排头兵。


对标第一方阵,为重要金融中心建设提供硬核支撑


把握总体定位,在大格局中谋划推动。高质量建成机构汇聚、人才集聚、功能健全、交易活跃的国内一流的金融城、国际知名的中央活力区、国内领先的金融监管模范区、东部卓越的金融创新先行区,努力实现核心区达10平方公里、载体开发总量超500万平方米、金融从业人员突破20万人的发展愿景,推动形成功能完备、业态引领、布局合理的金融业发展格局,全面提升金融发展能级与核心竞争力。


注重空间布局,在蓄动能中形成特色。坚持金融集聚产业化、特色化,放大定位鲜明、错位互补的产业集聚效应,打造“一轴两廊四谷两湾”。串联北部江东商圈、中部河西CBD、南部鱼嘴,重点集聚金融机构法人总部、区域性总部,构筑江东路金融总部黄金轴;加快集聚消费金融、贸易金融、金融科技企业,打造河西大街金融商务走廊、江山大街科技金融走廊;持续招引新的金融业态,打造产业金融示范谷、科创金融创新谷、可持续金融生态谷、新兴金融智慧谷;形成一定规模后,发挥滨江滨河优势,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打造滨江金融港湾、滨河金融港湾。


明确方法路径,在勇担当中扎实推进。借鉴成熟治理经验,推动南京金融城管理体制创新,发起设立南京金融城理事会,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工作推进体系。高标准推进金融城载体规划建设,强化专项规划、专项行动、专项政策支撑,为重点任务与重大项目提供坚实保障。把握战略节奏,到2025年,金融法人总部、持牌金融机构、金融业增加值、金融从业人员数量全市第一,金融机构数量实现倍增,基本建成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区;到2035年,各类国际性、总部型、功能性新型金融机构形成集聚规模,高水平建成金融要素承载能力、金融资本吸纳能力、金融人才集聚能力、金融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区。


加快积厚成势,为服务现代产业体系打造资本引擎


加快提升金融发展能级。健全现有金融组织体系,持续招引持牌类金融机构法人总部、区域总部、国际金融组织。依法推动新型金融要素交易平台设立,支持驻区金融机构获取总部资源支持,壮大本土金融机构实力。集聚更多功能性金融机构,积极引入金融机构总部产品研发中心、金融创新实验室等功能性机构与金融后台,集聚融资租赁、资产管理、商业保理与消费信贷等地方类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机构集聚层级。围绕产业金融、科创金融、可持续金融、新兴金融等业态招大引强,加速构筑竞争优势。构建绿色金融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碳基金、碳债券、碳租赁等绿色金融产品。


强化金融中心产业特色。以金鱼嘴基金街区为重要发力点,突出“资本引擎”“催化剂”“孵化器”“做市交易平台”功能定位,打造集基金评级、基金孵化、基金服务于一体的创投环境,切实把基金产业优势做强、特色做足、品牌做亮。大力招引公募基金,组建长三角公募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联盟。加强政策引领,引导私募基金面向创新链和产业链,投小、投早、投科技。突出全球性、专业型方向,借力南京申报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契机,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创新创业专属金融产品,构建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以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为重点,支持金融机构、科技企业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金融科技研发中心。


持续完善金融发展生态。筹划建设南京金融城文化博物馆,设计独具特色的南京金融城文化地标与名片,增强金融发展“软实力”。率先推进“紫金山英才计划”金融专项人才项目,建立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双向人才储备库,加快建设金融人才与金融高管公寓,形成金融人才集聚优势。针对重点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加快建设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发挥金融法庭、长三角金融多元调解中心作用,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加快集聚监管机构、行业协会、评级机构,探索“沙盒监管”试点,搭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构建具有建邺特色的属地金融监管体系。


铸强五大功能,为助力典范城市建设扛起建邺担当


要素集聚功能,重点打造“生态+业态”。积极培育金融生态、导入新型业态、打造创投平台,加快产业资本集聚,持续做大做强金融。从合作银行遴选优秀金融人才,到部门、园区、国企担任区管金融工作专员,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金融一线锻炼。在首批40套金融高管周转房、1000套金融人才公寓基础上,进一步加快配建。储备金融算力,在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打造英伟达全球首个创新赋能中心,峰值算力达每秒4亿亿次,为后期引入量化基金提供算力支撑。


引投创投功能,重点做好“增信+撮合”。推出“建邺高新进园保”为中小微科创企业增信。引进江苏省再担保公司、组建区属滨江担保公司,与商业银行合作,设立代偿资金池,经三方联合尽调的企业可进入银行“白名单”,享受无抵押纯信用贷款。打造“金鱼嘴每日路演”资本要素撮合平台。坚持平台运营思维,组建市场化运作公司,前期通过政府引导、扶持导流做成品牌,后期通过市场化运营实现自我平衡。


服务民生功能,重点链接“政府+市场”。着眼纯公益领域与市场化领域之间的“夹心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参与”模式,组建市场化专项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向民生领域。与首程控股联合成立总规模10亿元的南京首钢建邺智慧城市发展基金,通过拉长投资周期、摊薄投资成本、让渡超额收益等方式实现资金平衡。投资建设国内领先的“沉井式”停车场,占地仅150平方米可停200辆车,并利用老旧小区边角地块建设停车楼。与江苏城投合作成立总规模50亿元的中江城市发展基金,主要投向城市更新项目。


防范风险功能,重点做实“多元调解+集中监管”。推动诉前批量调解,成立长三角地区首个金融多元调解中心,仅需配备少量员额法官和部分工作人员,就能批量高效化解小自然人、小企业间的小额金融纠纷,大幅缩短调解周期。建邺金融法庭即将挂牌,可实现局部金融类案件集中管辖。通过集聚省市金融监管机构,提高区域金融监管效率。


金融创新功能,重点发力“REITs+QFLP”。积极探索金融发展的创新路径和产品,努力为全省金融业创新探路先行。REITs项目方面,以建邺国际研发总部园自持载体为底层资产,总规模25亿元。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项目方面,合作发起交银国际QFLP专项基金,总规模6400万元,以金融创新更好服务科技创新。



来源:《群众》2022年第1期

作者:李晖(作者系中共南京市建邺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苏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