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各地国资委突然名声鹊起,投资并购收购大杀四方。除了最牛深圳国资、豪赌合肥国资委、资产王者广州国资委、豪气的北京国资委之外,珠海国资委2021年联手平安拿下北大方正,战投万达商管,资产规模于2020年突破11761.38亿元,被称为A股“最佳扫货劳模”,并晋升万亿俱乐部。
有人说,合肥市国资委是中国最牛风投机构,175亿元豪赌京东方面板,1500亿元押注DRAM芯片—合肥长鑫,2020年70亿元战略投资蔚来汽车,三发三中,扬名天下。
也有人说,深圳市国资委是投资界的“扫地增”,新加坡淡马锡,他们在轰轰烈烈的“宝万之争”中笑到了最后,用250亿拿到恒大的5.88%的股权,控股了几十家上市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也有人说,广州市国资委才是低调的”王者“:资产突破5万亿,实力超过合肥和深圳。
作为一颗新星,珠海国资委近日亮出“家底”:2020年总额达11761.38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三成。
凭借格力、北大方正等成功案例,珠海国资委终于在投资界“封神”。
跻身万亿俱乐部
近日,珠海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珠海市2020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关于珠海市2020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珠海全市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三大类资产总额11761.38亿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31%。
其中,企业国有资产总额8674.31亿元,占比74%,比2019年增长34%,比2017年增长33%;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总额1984.18亿元,占比17%,比2019年增长10%,比2017年增长74%;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1102.89亿元,占比9%,比2019年增长92%,比2017年增长172%。
珠海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珠海国有资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经营积累实现资产规模增长;通过收购兼并等实现合并范围扩大;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以及获取新的融资等。
截至2020年底,深圳全市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含类金融企业)以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达5.9万亿元;老大哥广州的“家底”也颇为雄厚,全广州市各类国有资产规模超过5.5万亿元;如今,珠海国资也加入“万亿俱乐部”。
增持格力一战成名
疯狂扫货二线城市
2004年,珠海国资委挂牌成立时,负责监管格力集团、华发集团、九洲港务集团等11家集团公司和3家资产经营公司,资产总额650亿元,净资产285亿元。
而让珠海国资委一战成名的恰恰是增持格力股份套现400亿。
董明珠掌舵的格力电器,是珠海国资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2019年4月,格力电器开启混改大幕,经过近一年筹划,到2020年初完成交割。这一交易中,珠海国资主动放弃实控人的“宝座”,持股格力电器比例降至3.22%,换来416亿元真金白银。
重点是,以三倍杠杆计算,珠海国资一举获得超千亿元资金。
卖出格力后,珠海国资开启“扫货”模式。
据深圳媒体报道,最近两年,珠海国资委已入股近20家上市公司。从入股公司看,多是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市值较小,往往不超过100亿元,行业分布却较为广泛,包括电子、通信、建材、电气设备等。
在不断对外出击中,珠海国资多次震惊市场。
今年1月,市场传出消息,珠海国资将参投贾跃亭创设的新能源车企法拉第未来;
3月29日,放弃A股IPO的万达商管集团与珠海市政府达成协议,重组后的万达轻资产商管公司将落户珠海,珠海市国资委出资30亿元战略入股。
2021年,华发集团又代表珠海国资委出手,联合平安收购北大方正,其中华发集团持股新方正集团约28.5%,生生上演了一出“蛇吞象”的商业大戏。
有分析指出,在二线城市阵营中非常活跃的两个“买家”,青岛与珠海两大国资频频跨省出击、跑马圈地,行事风格大有深投控之风。
以投促引,不做“野蛮人”
珠海国资收购来势汹汹,但背后也有深刻产业逻辑。
珠海国资委“以投促引”,收购标的多为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市值较小,往往不超100亿元;股权结构分散,通常仅需持股20%以下可实现控股。
在谋求控股权的同时,珠海国资并没有成为人人提防的“野蛮人”。在针对秀强股份的收购中,珠海港便出具承诺函,保证秀强股份在人员、资产、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仍保持独立。秀强股份的高管团队不会在珠海港及其下属企业担任除董事、监事以外的职务,也不会在珠海港及其下属企业领薪。
据统计,珠海市属国企近两年来新增产业投资项目200多个,涉及投资金额200多亿元,为全市各级各部门推荐引进企业超过200家,促成超过60家高科技企业签约或落户。
来源 | 产城融合建设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