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934:精习知识、明察乱象是当今艺兰者该有的基本视角


编者按:作者原名万福友,四川省宁南县人,喜爱兰花,有20余年莳兰经历。作者明晰了瓣型学说的重要性,更是指导未来兰花发展的方向。并对当今兰市中存在的某些现象切中时弊地给予指出,像科技组培杂交草无序上市,冒充原生种编故事联合布局敛财提出了警示,敢于直言,源自真心爱兰使然。


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儒家文化创始人,兰文化鼻祖。圣贤论人,立德、立言、立行。然,当今兰界,诚信危机凸现,兰心蕙质、德艺双馨者寥寥无几、凤毛麟角。



一、国兰鉴赏,根在瓣型学说

清朝初期,艺兰名家鲍薇省先生,在历代兰家审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其在《艺兰杂记》中首次明确了瓣型理论学说,并奠定了基础,这才有百年之后朱克柔先生在《第一香笔记》上的清晰记载。

该学说,一方面精要地定义了关于荷瓣、梅瓣、水仙瓣的鉴赏审美标准,首开兰花美学鉴赏规范评判之先河。另一方面,学说承上启下,后世兰家在此基础上,相继在花韵审美中又进一步提出了:花序疏朗有致,花莛劲拔高直,排铃骨朵向上,放花宜平宜仰,中宫严实饱满,蕊柱若隐若现,花容整形端庄,瓣质肌理厚糯,花守久开不松散,花色一枝独秀,花叶相得益彰,花香韵味悠长等诸多细节要求,使瓣型学说更加丰满完善。同时,还从美学、精神意象角度,依据梅瓣、荷瓣、水仙瓣的绽放姿态使兰花人格化,寄寓中国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结晶沉淀的美好人文精神。


传承兰文化,研究瓣型理论学说,须深刻把握六个方面:

(一)通悉瓣型理论学说形成与兰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国盆栽兰花始于唐代。从618年唐朝建立至1683年明朝灭亡这一千多年,中国兰花栽培赏玩主要在闽粤、江浙地区。到了清代,中国养兰进入昌盛期,闽粤以莳养建兰为先,江浙以把玩兰蕙为主。瓣型理论学说成名于江南,成为江浙一带选育兰蕙的指导纲领和鉴赏兰蕙花品的核心标准。

兰文化始见于西周至春秋中叶中国第一部诗歌总结《诗经》。春秋时,孔子赞誉兰花为“王者香”;战国时,爱国诗人屈原以兰喻人,开创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历史丰碑。从此,兰文化人文蔚起,文人墨客以莳兰、赏兰、画兰、咏兰为大雅,托物言志,借以抒发人文情怀。文化是兰花的灵魂,没有历史人文,兰花岂能醉美天下?


(二)明白瓣型理论学说的历史指向。鲍薇省《艺兰杂记》中的“瓣型理论学说”指向性强,主要指向是当时江浙地区盆栽莳养的兰蕙,特别是蕙兰。可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瓣型理论学说是关于兰蕙选育审美鉴赏的学说,并不包括今天的春剑、莲瓣、寒兰等大类兰花。因该学说随历史发展而不断延伸完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因而沿袭至今。

(三)深刻感受“千梅万世选”人文美的文化内涵。梅瓣形似寒梅,大有冰雪袭来而梅花悠然绽放的神韵。寄寓铁骨铮铮,不畏强暴,敢于傲霜斗雪的坚毅品质。这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矢志追求的人格境界。因此,世世代代“众里寻他千百度”。


(四)深刻感受“一荷无处求”人文美的文化内涵。荷瓣形似荷花,给人以宽怀内敛,安闲自然,行端气正的审美享受。寄寓宽容大度,稳重自律的人文品格。让人们在审美感受中由然感叹:气节高昂者,芸芸众生难得一人。

(五)深刻感受“凌波出水仙”人文美的文化内涵。水仙瓣之美,美在花姿形体,有如三国诗人曹植笔下《洛神赋》中沐浴出水的美女洛神,身姿绰约,曲线曼妙,一顾倾城。寄寓美是生命永恒的主题,美好事物人皆尽赏。

(六)深刻感受“素花无下品”人文美的文化内涵。从古至今,素花无论有型无型,均入细格、列细花,但素花的品级也是有严格区别的。瓣型花中瓣型素花品高一格,而瓣型素花中依旧还有品级高低之分,本文暂且不论。这里只论非瓣型素花。同一种属的非瓣型素花,档次之分也不可同一而论。如平肩素艺或株型中矮,叶片细硬,一莛多花,花箭劲拔,肩平如一,瓣质玉润,舌大短圆而不卷者,其花韵个性鲜明,堪称上品,仍可力压群芳。素花纯净一色,寄寓纯净高洁的人品人格。



二、文化传承,必须去伪存真

兰花鉴赏属美学范畴,需要相应的美学知识和开明的审美视角,依据一定的标准来作出优劣评判。

瓣型理论学说,是三千年兰文化中璀璨的瑰宝。也是兰花历史鉴赏沿用至今的核心标准,但也明显具有历史局限性。学习研究瓣型理论学说,多视角赏兰审美,需要特别注意五点:

一、美学鉴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发展变化的。兰花审美,既要坚持践行瓣型标准,又要反对“唯瓣型论”,不是所有瓣型花都是好花。而值得关注和重视的是,许多开品不符合瓣型审美标准的素艺花、净素花、线艺色花,其中也有一枝独秀的极品、珍品。

二、梅仙鉴别有一定难度,梅中有仙,仙中有梅。如果不能真正把握瓣型理论学说中梅瓣、水仙瓣的评判定义标准,那么“梅中有仙,仙中有梅”是无法被正确理解的,更不会明白其中揭示的栽培与瓣型稳定性的内在关系。区分相同点和不同点正是鉴赏梅仙的精妙之处,也是对兰花鉴赏者能力水平的检验。


三、真正水仙瓣的鉴赏才是最难的。一要明了梅仙之分;二要清楚巧种水仙(如春兰汪字)官种水仙(如蕙兰大陈字)之别;三要在水仙中宫不变的前提下,依据外瓣的形态特征进一步精细辨识梅形水仙、荷形水仙。赏兰审美,梅仙不清,甚至把行花当水仙,把水仙当行花,而自信有余者不在少数,正是不懂之故。

四、荷瓣、梅瓣、水仙瓣没有谁比谁好之说。一方面,三种花艺形态各有各的美,各自寄寓的拟人品格,都是中国历史文化讴歌的大美品格。另一方面,兰花种类不同,各自易出的瓣型花艺就不同;而同一种类的兰花,哪种瓣型花艺多,自然多见不奇。


近40年兰花选育结果相对而言,莲瓣、春剑选育呈现在兰界兰友面前的结论是:“一荷易得,梅仙难求”,荷瓣花艺众多,市场热度跌落。这既有两类兰花相对于其它类属更易开出荷瓣花艺的因素,当然也有别的更深层原因,例如,对荷瓣的标准掌握不够清晰使很多荷形充斥其中。事实证明,一不分品种类别,二不明同类兰花最难得的瓣型花艺,而去高谈荷瓣第一、梅瓣第二、水仙第三,难免知识能力不济,于史不通,考证无据。不过盲目从流,主观臆断而已。至于个人喜好,则另当别论。

五、正确破识“千梅易得,一荷难求”是一个错解的伪命题。清代蕙兰铭品多为梅瓣,唯一“丁小荷”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荷瓣而是带有文飘的荷形水仙;春兰铭品,则荷、梅、仙大致相当。如果仅从兰蕙特征不同来看,这个命题是基本适宜的。

但纵观当今数十年瓣型兰花选育结果,莲瓣、春剑荷多,梅少,仙难见;春兰、建兰,荷、梅、仙大体相宜。由此可见,命题指向的范围突破了当时瓣型理论学说涉及的特定范围被无限扩大,这种不分种类,以偏概全,一统论之,错解学说的审美定性是不成立的。至于蕙兰,近几年来,一洗千年历史得出的种属特性,叶艺、花艺如川戏变脸,美不胜收,令人咋舌。



三、兰市唱衰,好转遥遥无期


科技龙根草上山下乡满地生根;花清素一针下去色花尽现;组培花“型色高飘”层出不穷;科技瓣型花似曾相识铺天盖地;杂交双艺花竞相争奇各领风骚;天然龙根丧失唯一性已不能作为辨真标准;铭品放花花品优劣两重天;造假卖假温湿苗、激素苗、病毒苗、药水苗害人不浅。如此种种,丑陋百出,爱兰者出手就被坑。时过境迁,兰花乱象之烈,并非无缘无故:

一者 公司组培,大佬神会;超前布局,云里雾里;利益驱动,分工入戏;八方吹嘘,故事神奇;心理暗示,颠覆认识。一切都在暗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误导、诱惑兰友搏傻入局。跟风者躺枪坠地,梦碎千里。

二者 暗中利益链接,沆瀣一气。背后利用网络,借助快手、抖音,操弄场景画面,编排虚假信息,吹嘘这里那里兰市复苏,买卖火爆。然后“利益圈内”假干一票,继而上演快手“卖假”让利、抖音“放漏”竞拍把戏,一切都有模有样,跟真的似的。

三者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人为制造蝴蝶效应,意图旨在遮人耳目,混淆视听。糊弄吹嘘未来兰花走俏方向,其本质不外乎都是坑人敛钱罢了。一通下来,假草出了,赝品空了,韭菜该割的都割了,盲信者结果悲催。



四、兰花赏玩,又该何去何从


中国兰花不包括科技兰花。科技兰花是世界的,不是中国所独有的。比如亚洲日本有、韩国有、中国大陆和台湾有,新加坡有;西方的欧洲各国也都有。

首先,中国兰花不管怎么玩,法不可违。2021年9月7日法律生效的时间节点红线不能破,破则有法律加身之患。守法是修为自己的最低道德底线。

其次,玩铭品不知原种真面目,盲信巧令言辞,贪恋低价引种,浮在表面夸夸其谈,最后跪下的是自己。玩新种,物以稀为贵,要的是兰花鉴赏的能力水平和经济实力,法律上不违法讲得清楚。


第三,不论是玩铭品原生种还是玩新品兰花,要四问自己:是否辨得了原生种和赝品,是否辨得了科技兰花和天然兰花,是否辨得了组培艺、诱变艺、药水艺,是否辨得了原生艺、芽变艺、进化艺。

第四,第四,真爱兰花、鉴赏兰花,须勤于真学。一知半解肤浅自大,笃定徒添烦恼,只会沦为茶余笑料。沒有多年的艺兰实践,没点扎实的知识功底,文化底蕴,赏评兰花何来自信?滔滔评说,不过妄言罢了。

第五,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循环往复,是艺兰者该走的路,静心坚持方可行稳致远。2022年9月30日宁远之南于四川宁南


配图:系春兰“大富贵”开品


本文系原创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盗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2年9月30日宁远之南于四川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