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中华郭氏十大祠堂推荐」广东汕头潮阳区南阳“大夫堂”郭氏家庙

南阳乡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创建于宋代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始创者为广西提刑按察使、宋朝正义大夫郭浩之四子郭提岭。这一支也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南阳乡地处潮阳西南角,与普宁接壤,区域面积约30平方公里。古南阳乡人绝大多数姓郭,还有廖、杜、郑等姓,现有人口约6万多人,一千多年来各姓氏和睦相处。


古南阳素有”南阳十八乡“之称,解放后分为联堤村、东洋村、山力村、山前村、山联村、坑仔村、新乡村、西美村、浮山村、下陇村、石峡村共11个行政村落,村落又分有多各个片区,均属贵屿镇管辖。

唐末,郭子仪长子郭曜之裔孙郭嵩携长子贽,随王想(闽王审知从弟)自河南光州迁徒入闽,先居福州、新宁芝山郭坑,后迁仙游碧溪,继迁莆田,成为闽郭先祖,也是潮阳郭姓祖源地。

  郭嵩的第18代裔孙、宋代法学家郭浩,生于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世居莆田,宋绍熙元年科登进士,先授户部郎中,后升广西提刑按察史、正议大夫。其任内“除弊政,倡清廉,锄奸恶,扶弱小”,百姓有口皆碑,流传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广西桂剧《郭令公义斩尚书子》写的就是郭浩的事迹。

  嘉定十四年(1221年),郭浩年老离任。

  时值闽地沿海海盗猖獗,郭浩告老还乡不归莆田,携家移居潮阳金玉镇竹桥,病逝后葬竹桥蛇山,其墓现为潮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潮汕地区有三条河:榕江、韩江、嫩江。潮阳位于韩江三角洲的嫩江平原,平坦开阔,土地肥美,适于中原人的南迁繁衍生息。因此,那时居民移居潮州、海南、台湾者甚众。

  郭浩有四子,在潮阳立四大房。长子郭琳居潮阳金玉镇之玉浦、溪内、西胪镇之泉塘;次子郭球居潮阳铜盂镇之铜钵盂;三子郭琅居潮阳金玉镇之竹桥;四子郭玕(提岭公)居潮阳贵屿镇之南阳。郭氏最早入潮阳者,距今已有700余年,分支繁衍较广,遍布各地,有着独具特色的乡史、乡情和乡俗。


广东汕头潮阳区贵屿镇南阳大夫堂郭氏家庙为南阳郭氏祖祠(俗称:大宗祠),始创者为广西提刑按察使、宋朝正义大夫郭浩之四子郭提岭。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三厅二井,土木结构。

“郭氏祖祠”其亮点除了堂皇气派,全古南阳乡郭氏共有之外,还有一块牌匾令乡人骄傲自豪。这块牌匾上书“卫国光宗”四个大字,是1946年当局政府褒奖南阳乡村民抗日卫国卫乡壮举的。1944年,当日寇兵临南阳乡时,村民自发成立“南阳抗日护乡大队”,公推黄埔军校18期毕业生郭秀琳为大队长,奋起与日寇战斗,浴血奋战多场,击毙日军多名,保住了家园。


据统计,古南阳乡现存祠堂14座,庙宇6座,100年以上树龄古树100多棵。成片的古民居有七八处,它们是吉祥里,位于山前村;华光里,位于联堤村;源兴里,位于联堤村;瑞庆里,位于南阳新乡,建于民国8年。有祠堂一座,四点金8座,下山虎6座,配有后库、炮楼等,门坊上有孙中山、杨森、于右任等历史名人的书法石刻;春和里,位于坑仔村,建于民国六年,中间祠堂毁于1970年,现尚存孙中山撰文之石刻,还有当时书法家高邕、郑耀祖、天台山农等人的墨迹石雕;坑仔寨,位于坑仔村,始建于清末,依山坡建成9巷(南北向)13排(东西横巷)共99座四点金,正中前方为祠堂加后库。每排高低差0.5米,四周围墙,寨前大埕,埕外大池,寨门边炮楼。远望寨容严整划一,气势非凡;山前里,位于山前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属组合式“驷马拖车”,共有34座“四点金”及“下山虎”。里巷后边有花园,有一些名人书法手迹。

南阳现有郭氏宗亲六万多人,每四年一次迎祖,海内外郭氏宗亲近十万人参与,盛妆迎祖,盛况空前。古南阳乡的行政区划变了,但村民们的文化圈和生活圈至今没有变。郭氏子孙尊誉郭子仪、郭浩二位先祖为“汾阳世泽、按察家风”,为追本塑源,继承发扬先祖爱国爱家、勤政为民的优良传统,激发子孙更加热爱家国,在每四年一次农历十二月十二日在南阳乡等四个郭浩后代所创乡村轮流举办一次迎祖庆典的民俗文化艺术活动。

南阳郭氏,江山代有才人出:

古南阳乡地灵人杰,百业昌盛,行行人才辈出。其代表性人物有——

郭 浩: 字元洪,号宣省。生于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进士,任广西提刑按察使、正义大夫。开创广东汕头市潮阳郭氏分支,被潮阳郭姓尊奉为二世祖。

郭 吾(1403-1480)字从吾,号南峰[3] 。自幼禀性颖异,豁达大度。明天顺年间,江西饥荒,备粮米400石赈济,阖邑昭苏。时有司疏奏朝廷,赐爵不受,敕旌义民,赐表建坊。继又捐资千金,修理桥路,厥名勒石,小则助婚嫁、周贫乏,无不稠密。天顺三年(1459年)明英宗皇帝钦赐“玉音石”牌至南阳山麓(尚存留于径门山上),墓联曰:万斛资财旌世用,九重恩涯自天由。其后代居联堤,东洋等村。

郭嘉节(1440-1512)女,南阳上乡十世祖姑。早年许字和平马门,双亲早凋而与兄嫂相依。及笄之岁,兄嫂相继仙游,遗存襁褓孤儿,赖姑抚养,迎亲彩舆临门,幼孤牵衣哭泣。姑俯念父兄只此一脉,毅然请马府另求淑女,然后自剪秀发,奉上彩舆,矢志抚育孤儿成长。迨十二世侄郭邦孚号耻斋中举,官至陕西巡按,具已奏请,获钦赐“以贞存孤”金匾。有联对曰:发剪数茎此身勿坐彩舆去,孤存一个间代且攀丹桂来。

郭嘉贺(1496-1549)字邦孚,号耻斋。明正德十四年乙卯科(1519年)中举人,初授漳州府推官,后补泉州府节推,升黄州(湖北)通判,致仕为官清廉,群邑向化。时八省察院陈情荐本,提升为陕西巡按。民间称为“推官祖”。其后代分布桥仔头各村及七陂村。

郭廷秀(1498-1536)字实夫,号纳斋,联堤村(东洋)人,郭廷序之兄。明嘉靖七年戊子科(1528年)乡贡进士。

郭廷序: 字循夫,号介斋 ,生于明弘治14年(公元1501年)、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中举人,嘉靖20年(公元1542年)中进士,授江西贵溪县令,有贤名,著有《循夫集》一书传世。郭廷序与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梁有誉及岭南名贤欧大任是黄佐(香山人)的三大高徒。

郭懋诰(1561-1651)字守命,号文宇,后代分布桥仔头各村。明朝天启辛酉科(1621)贡生,官授太平府教谕,后任安定县训导,清远县训导,兼署清远县正堂。

郭懋弧(1596-1671)字守谷,号椀枢。明朝天启辛酉科(1621)登乡进士,任福建省晋江县正堂。后代分布南阳侨仔头各村。

郭俊杰(1689-1761)字兆庆,号位侯,岁进士。后代居东洋村。

郭 端(1720-1765)字昌绅,号素书,岁进士。后代居东洋坛仔头、下东洲。

郭维屏(1825-1889) 字象春,号树南。清道光丙午科(1846年)选第一名岁贡生,光绪己卯科钦命吏部就教候选,后授广州府龙门县训导。后代分布桥仔头各村。

郭 古 :清朝光绪初上海“潮帮”领袖。他经营烟草、珠宝、银庄等行业成为上海巨贾,富甲一方,人称“古爷”。凡潮州各县举子上京赴试,他必亲自赠送旅费。潮帮在上海滩有一席之地,得其声威之助。他在南阳山仔边建有“驷马拖车”一围,屋后山边建大园林,花草、奇石、莲池以及石雕珍禽异兽,气象万千。

郭 经:又名郭载生,生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16岁考中秀才,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留学日本,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回国,被授予法政科举人,并派任湖南省会同县县令。后因查封鸦片数百箱,为民除害,晋升黄堂四品。民国时期,出任汕头市检察厅厅长,后弃官从教,任潮阳东山中学(潮阳一中前身)校长,也曾任过潮阳文献委员会主任,主编潮阳文史。与郑浩、陈秀升被誉为“潮阳三学士” 。

郭开峰: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副主任的,上世纪30年代参加革命,195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郭汉庭:抗日名将,抗日战争时期,任武汉空军联队司令,空军少将,率军与日寇进行武汉空中会战,全联队一举击落日机27架,史称武汉大捷,郭汉庭由此名噪一时。日本投降,郭汉庭是接受日军投降的中国军方代表之一。

郭开平:上世纪30年代参加革命的,也是一名作家、书法家、画家,解放后先后任广西南宁市副市长、广西文联副主席。

郭丰文:化学制药专家和情报专家。194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曾研制成功高浓度葡萄糖酸锑钠我直剂、抗疟药盐酸氯胍、饮水消毒剂氯宗。1964年合作研制成适用于竖式高压釜的复式搅拌器,为大规模生产维生素C创造了有利条件。他致力于化学制药研究和医药科技情报工作,开创性地完成了多种磺胺类药物、维生素及多种制药中间体的研究,为促进中国化学制药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医药科技情报工作中,最突出的成绩是建立“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和编辑出版《中国药学文摘》。 

曾任上海生化药厂研究所化学师、化学制造所主任。建国后,历任东北制药总厂研究室主任,北京医药工业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医药工业公司规划处副处长,湖北医药工业研究所所长,国家医药管理局医药技术情报所副所长、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

郭云山(1906-1986):著名的泥塑艺术家。被胡文虎特聘为香港“虎豹别墅”泥塑技师,其高超技艺轰动香港。后在新加坡建造一座规模更大的“虎豹公园”,负责设计制作的大型泥塑挂屏《西游记》,全长200尺,威武雄壮,成为新加坡一大胜景,轰动东南亚及欧美各国。新加坡的中文报纸曾写道:“如此巧夺天工的杰作,举世未闻,郭云山真乃神人也”。1966年创办“郭云山父子艺苑”,在新加坡生意兴隆,声誉卓著。1985年7月返回家乡联堤村定居。

(特别感谢南阳郭氏 郭全胜、郭清松、郭伟志宗亲拍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