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拥有2200年的建城历史,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三山一水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榕城儿女,也诞生许多杰出的华侨和精彩的华侨故事。
郭宅村,是福州仓山区盖山镇的一个下辖村,地处福州南大门,位于闽江(北港)与乌龙江之间,其历史悠久,环境清新优美。
「如今的闽江两岸商务楼成群」
「闽江夜景」
史料记载道,唐代著名军事家、被朝廷封为“汾阳王”的郭子仪为郭宅村的郭姓族人的远祖, 唐末,王审知率府兵入闽平乱,郭子仪的六世孙郭嵩随军入闽,“汾阳郭姓”从此在闽散枝开叶,族裔尊郭嵩为入闽始祖。“汾阳郭姓”裔孙繁衍成郭姓村落,世称郭宅。
郭宅人以编织出好看耐用的竹质日用品而闻名于整个福州。郭宅村的码头曾经商船来往,这些竹编制品被装上船只销往各地,沿着闽江,郭宅人先后走出国门成为华侨,把中国传统文化代带到世界各地,把新文化新思潮带进来。
「郭宅村码头」
而著名的马来西亚华侨郭鹤年正是郭宅村引以为傲的族亲。20世纪90年代初,郭鹤年携眷回乡祭祖,拜谒远祖郭子仪,表示要传承远祖爱国亲民的精神,为祖国及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并付诸行动。
郭鹤年的父亲郭钦鉴于1909年来到20世纪初许多中国人下南洋的第一站马来西亚,他从店员做起,后来自己开了家咖啡馆。经过数年努力,创办了以经营大米、大豆和糖为主的东升公司,销路非常好,家境日臻富裕。
郭鹤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市,从小生长在优裕的家庭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
1947年,24岁的郭鹤年只身前往新加坡,开办了一家经营航运、杂货业及一般商务的利克务公司。创立公司次年,其父病逝,郭鹤年便接下了东升公司的重担,在母亲的撮合下,郭鹤年于1949年与叔伯堂兄在马来西亚合股组建郭氏兄弟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掌舵家族企业。由于郭鹤年经营有方,生意一直很红火。后来的郭氏兄弟集团成为了马来西亚最大的华人企业集团。
20世纪50年代初,不安于现状的郭鹤年侨居英国伦敦,几年间考察了英国贸易企业,对英国的食糖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学习商务知识及经营方法。返马之后,便在马北部设立了马来西亚第一家制糖厂。随后他又顺利地向政府租借到大片土地种植甘蔗,大大增加了制糖原料产量。
1970年,郭鹤年在国际市场收购了大批原糖,并投巨资于白糖期货交易,此时他已控制了马来西亚原糖市场的80%、世界糖市场的10%的份额,于是被冠以“亚洲糖王”的美誉。
在挖到了糖业这第一桶金之后,郭鹤年踌躇满志,借助于20世纪70年代初亚洲政局大体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的良机,迅速向多元化方向扩展经营领域,矿业、船运业、保险业、传媒业、地产业、酒店业等等。郭鹤年注意到环太平洋区域旅游业有最大的成长潜能,于是郭鹤年成立了人们对他最为熟悉的香格里拉酒店集团。
1971年,郭鹤年建成了新加坡第一家豪华大酒店--香格里拉(英文意为“世外桃源”)大酒店,成千上万的客人被这一极富浪漫色彩的悦耳名字所吸引,高贵、豪华、与众不同的优质服务让香格里拉成为五星级酒店的象征。而后,吉隆坡、香港、北京等亚洲地区大城市相继有了香格里拉酒店。
「香格里拉的英文logo格外醒目」
「马来西亚沙巴亚庇香格里拉酒店」
「航拍香格里拉酒店外观」
矗立于福州市中心五一广场的香格里拉大酒店是福州市内唯一的国际豪华酒店。酒店拥有福建省面积最大的无柱式大宴会厅,可俯瞰乌山和于山的醉人美景,是商务及观光旅客下榻的理想选择。这家酒店是中国内地开业的30家香格里拉酒店中的一家。
「位于五一广场的香格里拉大酒店于2005年开业」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基础薄弱,国外财团皆不敢轻易来华投资。郭鹤年却看到了中国的巨大潜力,更为身为华人而骄傲,他是第一位投资中国大陆的马来西亚企业家。1979年携家移居香港,旗下资产大部分在香港,他开始积极开拓在中国的企业版图。
“我越听人说中国落后,越觉得有朝一日中国会让世界刮目相看。我必须要助我的中国同胞一臂之力。”——郭鹤年
尽管福建并非郭鹤年的成长地,但这正是郭鹤年在中国投资的“故乡情结”。
20世纪80年代,深圳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郭鹤年选址深圳,创办了南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这家集粮油加工和贸易、粮油科技研发等于一身的爱国侨企,在成立之初便以推动中国粮油产业发展为目标,陆续将事业发展至全国。如今不少中国家庭都熟悉的金龙鱼食用油,就是他旗下的产品。
1984年,国家决定修建北京国贸项目,美日财团都开出了极为苛刻的条件。郭鹤年义无反顾接下项目,尽心尽力周转资金筹备建设国贸项目。
「北京城市国贸CBD全景建筑」
1990年北京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郭鹤年不留名不曝光地捐出200万美元。
香港回归后,众多投资者们对香港市场并不看好,郭鹤年却多次公开表达他对回归后的香港充满信心。在金融风暴席卷亚洲之时,郭鹤年依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决不撤资,为中国战胜金融危机赢得时间。
郭鹤年在1990年就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赞誉和专门接见,盛赞他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90年邓小平接见郭鹤年先生」
先是享有“亚洲糖王”的美誉,后来又有“酒店大王”之称,一人身兼两王的郭鹤年又将触角伸向传媒及影视业。他以巨资收购香港英文报《南华早报》、香港无线电视等香港重要媒体,从而他多了个“传媒大亨”的美誉。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福布斯》杂志几乎每年皆把郭鹤年列为亚洲十大富豪之一。在1990年,郭鹤年就位居大马首富的高位。
《南洋商报》曾评论郭鹤年是一位“名重国际、富甲一方”的企业家。
我认为所有的商业都可以通过勤奋,诚信和遵守基本原则学习得来。——《郭鹤年传》
让郭鹤年从一个在商界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一步步发展成商业巨子,除了他自身勤奋的努力外,还与其母对他的影响分不开。
△「郭鹤年母亲郑格茹女士」
饱览群书、对各国发展了如指掌的郑格茹女士思维敏捷、判断客观,同时她有较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和修养,并由始至终与中国维系着紧密深厚的感情纽带。郭鹤年深受影响,积极参与家乡福建的建设,并不断鼓励闽商华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郭鹤年十分重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也是公益事业的积极倡导者,曾向希望工程捐款5000万帮助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完成学业。
他还在特殊时期帮助中国政府购买大量白糖,倾力尽心为国家办实事。在投资中国这件事上,郭鹤年总是重复着一个理念:“实业报国,我做投资就是为了长中国人的志气。” 只要机会合适,他都会尽量出资出力,如今项目已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
郭鹤年的身上有着福建人天生的商业天赋,又依靠如竹一般自强不息,顶天立地的郭宅精神,在每个风口浪尖创造奇迹,铸就了今天叱诧风云的商业帝国。有人言,商道即人道,他却是华人商界最低调、最受尊敬的殿堂级企业家之一。
来源:闽声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