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超2万人感染!新加坡爆发登革热疫情!近期出现这6种症状要小心

2020年过得真不容易。

继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之后,新加坡遭遇史上最严重的登革热疫情,感染2万零6百病例后,我国厦门也随即发布了登革热输入风险等级,和新冠疫情一样,是高风险等级。

消息一出,立马上了热搜,又一次吓坏不少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信登革热这3个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不陌生,前几年不少地方就已经大规模爆发过一次。

后来经过大家不懈努力的灭蚊工作,伴随着医疗条件变好,登革热患病风险逐渐变低,使大家不再盲目害怕这种疾病。

然而这次新加坡登革热疫情用上了“最严重”的定语,厦门也发布了高风险,难道这个病毒已经升级变异,再次卷土重来,对人类造成威胁?

登革热爆发,和新冠有关

登革热是指,健康人群感染登革热病毒后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播介质是伊蚊,典型的症状为头痛、高烧、骨关节酸痛、淋巴结肿大、血小板减少。

登革热发病存在一定季节性,夏季蚊子比较多,所以每年的5~8月份是登革热的高峰期。

想要降低登革热患病率,首先最紧要的工作就是做好灭蚊工作。

新加坡是亚洲的一个岛国,给大家的印象就是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事实上,新加坡地处热带,植被丰富,除了人类,也吸引众多昆虫前往繁殖,伊蚊就是其中一类。

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新加坡一直以来都受到伊蚊的攻击,成为了登革热疫情的集中地,但新加坡政府每年都做好灭蚊防病的工作,以防大规模爆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今年却比较特殊,全球受到新冠病毒影响,新加坡也不例外,感染人数已达到5万多例。

为了防治新冠,新加坡做好了隔离措施,导致灭蚊工作中断,伊蚊开始大量繁殖,到处叮咬人类,最后引起登革热感染人数不断上升。

在我国,登革热疫情不容小觑

20世纪,我国南方已经有登革热病情足迹;1978年和1998年,广东一带曾发生过两次登革热爆发流行;2012年~2014年,全国疫情呈上升趋势;2015年~2018年,全国累计报告登革热为11起,涉及病例为12490例。

到了2019年,登革热发病数达22188例,死亡人数为3例。

登革热在我国一直是需要重视的疾病,尤其到了夏天,更是容易出现爆发,如果不做好防护,必定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困扰。

登革热会给人带来哪些危害

如果不小心得了登革热,你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突发高烧

只要感染上登革热,患者都会出现发烧症状。24小时内体温会达到40℃,一般会持续到5~7天。

全身毒血

发热时会出现头痛、腰痛、关节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的活动。

除此之外,消化系统也受到病毒的“攻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下降,患者全程表现无力虚弱。

皮疹

病发第三天后,皮肤会出现皮疹,主要为红色斑疹和麻疹样皮疹,全身发痒。

出血

患者有不同程度出血,牙龈、鼻道、眼结膜消化道、血尿等。

淋巴结肿大

有不少患者会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

肾功能衰竭

肝、肾等重要器官有衰竭表现,人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虽然登革热死亡率并不高,但如果感染了重症登革热,随时会受到疾病给生命带来的威胁。

预防登革热,防蚊灭蚊最有效

正如文章前面所说,大面积传播登革热病毒的罪魁祸首,是伊蚊。

所谓的伊蚊,就是平时大家见到的花蚊,相对于其他蚊子,它的体型会稍微大点,身上的明显特征是有黑白花纹,一般居住环境为热带、亚热带、温带等。

在我国,伊蚊主要集中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一带。

想要预防登革热,第一招是清理积水。

伊蚊性格“野”,攻击力强,白天喜欢在公园的丛林深处、积水边、瓦罐水坛、屋顶沟叮人,只有清除积水,才能防止一定伊蚊聚集、咬人。

及时疏通下水道、及时换洗花盆、水缸记得加盖、防止垃圾堆积这些步骤都要做齐做全。

第二招,防蚊灭蚊

外出或到郊外时,尽量选择长袖的衣服,避免蚊子叮咬,可随身带蚊虫趋避剂等。

在家时,最好安装纱窗,减少蚊子飞入家中,可在通风环境下点起蚊香。

千万不要想着只是被蚊子吸了几滴血而已,如果满不在乎,说不定下一个中招的就是你。

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室内、室外的防蚊灭蚊,不能有一丝松懈。

参考资料:

《2015-2018年我国登革热暴发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

发帖时间: 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