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9月24日下午,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州科技创新新闻发布会(2020年总192场),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迎军、新加坡国家工程院院士李德紘、广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孙翔和科技领域的专家,分享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体会,并介绍近期广州市科技创新的举措及成果成效。
广州科创成绩单:所在创新集群位居全球第2位
广州的科创成绩如何,用数字说话。昨日,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孙翔在发布会上用一连串数据说明,在科技创新领域,广州不仅位居全国前列,在全球创新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9月2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发布《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创新集群百强,首次将广州与深圳、香港组合,形成“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排名全球第2位(广州2017年排名63位、2018年排名32位、2019年排名21位)。
9月19日,《自然》杂志发布的“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单,广州全球排名从2018年第25位跃升至2020年第15位。
9月6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机遇之城2020》报告,广州排名第3位,比去年上升1位,其中“智力资本和创新”的排名从去年第4上升至与北京并列第1。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广州前瞻性布局“1+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是广州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的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上的不断探索。
有了“从0到1”原始创新的强力支撑,广州在“从1到10”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上也有长足发展:获科技部支持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的1919家增长到超过1.2万家。2019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9283家,连续2年居全国城市第一,2020年目前已入库9540家、超过去年总量。2019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在2018年翻番的基础上再增长77%,达到1273亿元,连续两年居全省首位,2020年截至目前同比增长54%。
院士王迎军:广州再获诺贝尔奖学者青睐,“国际前沿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落地开发区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迎军在会上透露,上个月,由包括她在内的四位院士牵头的“国际前沿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在广州开发区签约落地。四位院士中,有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两位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其中一位科学院院士在201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四位院士的团队从2011年开始长期合作,进行医疗器械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化、临床示范研究,所带领团队都研发出国际前沿领先的科技成果。
“我们选择将这些国际前沿的成果在广州落地转化,是因为广州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具有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面临封锁打压,广州没有自我封闭,而是更加开放包容。这也是这些国际顶尖大师愿意把自己的成果和团队落地在广州的一个重要原因。”王迎军说。
王迎军介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潜在市场,在该领域中国学者的研究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甚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目前中国市场的高端医疗器械主要还是依赖进口,很多前沿成果还没有落地转化成产品。“原因之一是国内企业规模限制了科研投入,‘接不住’ 前沿高端成果。”
“国际前沿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希望发挥顶尖团队的协同创新作用,成为企业的研发中心,立足广州这片科技创新热土,打造前沿的、高端的医疗器械的航空母舰。对此,我和我的合作者都很有信心。”
院士李德紘: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是人工智能企业的黄金机会
新加坡国家工程院院士,佳都科技高级副总裁、全球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德紘在会上点赞了广州优渥的引才引智政策和有利于培育人工智能企业的科创生态。
广州近年大力实施“广聚英才”计划, 19项创新举措对国内外“高精尖缺”人才在住房、落户、税收、教育、医疗、养老等各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我本人也是广州市引才政策的受益者。”李德紘表示,他入选广州市创新领军团队带头人,享受优粤卡、人才绿卡、广州市高层次人才A证等各类人才政策优惠,并办理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在他看来,相当优渥的引才引智政策,正使广州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吸引力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优秀领军人才来穗生活和工作。
“据我了解,广州目前正加快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预计到2022年,将建成100个技术领先的优质应用场景示范项目,我认为这是人工智能企业的黄金机会,未来广州一定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据李德紘观察,广州已形成颇具竞争优势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他相信试验区的建设,将有力激发广州企业加大技术自主创新投入力度,从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放、公共资源配套、人才引进、企业信贷、社会舆论引导等方面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达安基因何蕴韶:最快28分钟出结果,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获通过
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蕴韶在会上通报了一个喜讯:该公司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通过。
这一产品最快可以把时间缩短至28分钟,一般情况30分钟。“另外,过去核酸检测样品进入实验室大概需要70分钟的核酸样品处理过程。我们现在把这个过程省掉了,在这个样品在送达实验室之间的路途上,便完成了病毒核酸的释放。所以到实验室后,可以立即取样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何蕴韶透露了国产病毒核酸试剂全球领先的秘密。26年前,还在中山大学任教的何蕴韶与国内两个顶级教授策划推动了核酸检测试剂在科技部的立项,当时项目叫做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的研发,1995年成功立项。“病毒核酸试剂是先有了商品化设计,才有后续的发展。所以20多年后,国外产品几乎卖不进来,所以瞄准科技前沿是何等的重要。”
另一点体会是基础创新平台非常重要。“这一点也得益于我们科技管理部门在新冠疫情发生前两年,就警示我们说,达安基因这样的企业必须解决诊断试剂的核心原材料问题,避免被‘卡脖子’。果然今年二三月份,所有向我们供货的外国供应商都停止了供货,所以我们立即启动这两年研发成果,进行核心原材料的生产,这使得我们在疫情防控需要过程中不断地扩大产能。”因此,何蕴韶呼吁广州市进一步建设基础技术创新平台。
青年科学家陈捷凯:广州的包容创新务实,让人才得以潜心学问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陈捷凯是干细胞基础研究专家。他说,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是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需求,但干细胞的来源和调控始终是领域前沿未能解决的问题,中国科学家在过去十几年中,围绕这一方向从入门做到了世界领先,在理论和技术上都有创新的能力。
在他看来,创新的要素在于人,也在于环境,一个包容开放的环境,一个有着文化自信的环境,一个重视青年人才成长的环境,能够更好地激活和保护人的创造力。“这一路以来,对广州这座城市包容、创新、务实的文化,感受很深。我感恩在这样的环境中受益,能够潜心学问。”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也作为一名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在这次疫情科技攻关期间陈捷凯一直在岗。“原本我认为干细胞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并不能直接服务于疫情攻关,但通过和抗疫最前线的医生及科学家交流,了解到他们的需求后,我发现我们一些最前沿的技术正好能够解决像动物模型缺乏这样的问题。”
于是,他和他带领的团队运用干细胞技术在35天内成功构建了人源化ACE2小鼠,用于新冠动物模型研究,支持药物和疫苗的开发,同时,团队也通过研究细胞变化过程,提示重症病人的致病机制并反馈给临床一线。
青年科学家谢黎炜:摆脱菌种资源进口依赖,建成华南最大菌种资源库
“西方国家的‘卡脖子’清单也是我们科研任务的清单。”作为青年科学家代表之一,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团队研究员谢黎炜也分享了学习体会。
谢黎炜向与会者介绍,在微生物领域,微生物菌种基因资源是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命脉。但长期以来我国对发达国家保藏的菌株资源和生物信息大数据有较大的依赖。一旦国外切断微生物菌种和数据资源的共享,将对我国生命科学研究、生物科技创新和生物产业的发展构成重大冲击。
针对这一风险,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已经初步建成了华南地区最大的菌种(尤其是益生菌菌种)资源库,库藏菌种11万株,发现新的物种500余株,为我国生物与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和物质保障,并将逐步解决西方国家种业资源垄断等卡脖子问题。同时,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多个研究团队正从事对种业资源的开发、鉴定和利用,初步实现了我国菌种资源的本土化落地和资源转化利用。
谢黎炜的另一点体会是,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实现“0到1”突破的核心力量,也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所在。在他看来,科学研究是艰苦的探索过程,会遇到不可预期的挫折和困难,因此要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环境,建立健全的科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解决科研经费持续性支持等基础问题是关键。“这样,年轻的科学家不仅能够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也能常年开花结果。”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方晴、王燕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方晴、王燕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吴一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