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主动上门调研,为民营企业做好“贴身服务”!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三个没有变”重要论断,释放了正本清源、提振信心的强烈信号。

长宁区的周家桥街道、虹桥街道、华阳街道根据市委、区委大调研工作推进部署,积极开展民营企业及中小企业专项调研走访,聚焦企业难点、痛点、堵点,做好“贴身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周家桥街道

周家桥街道针对前期走访调研过程中,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经营成本高,场地租金贵、用工成本高、企业招聘难等,希望政府加大扶持政策宣传力度,并指导企业争取相关扶持政策等问题,以及提出的希望政府搭建平台,加大政府与企业、企业之间、不同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互动等建议,街道形成常态长效机制,组建街道提高楼宇税收落地率工作领导小组,汇编《长宁区服务企业政策汇编》,制定街道联系走访企业制度、街道支持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受理工作制度、街道安商稳商十项制度以及人才服务十项制度等,强化走访调研“粘度”,做好服务企业“店小二”。

同时,街道以龙之梦雅仕大厦、长宁来福士广场、DOHO创意园楼宇园区党建服务站(白领中心)为平台,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抓手,整合“六个便利”的党政资源、社会组织的社会资源、楼宇(园区)企业的市场资源三种优势,聚焦“荟系列”主题,制定每月活动菜单提供配送服务活动,吸引楼宇园区党员、白领,进一步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为楼宇园区发展凝心聚力。

组织长宁来福士广场、龙之梦雅仕大厦、DOHO园区的10家企业参加区大学生校园招聘会。携手长宁区工人文化宫,在龙之梦雅仕大厦、长宁来福士广场党建服务站(白领中心),开展了每周一次的白领瑜伽课程、健身操等课程,课程还吸引了楼宇内外籍员工的参与,整合长宁来福士广场企业博康云信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山公寓居民区开展安保技术专业培训,组织来福士广场楼宇企业员工开展“红十字急救课程”培训会。企业员工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给广大民营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献计献策,同时运用自身影响力和辐射力,带动身边更多企业贡献力量。

虹桥街道

虹桥街道在大调研走访中,走访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次数275次,企业数量220家,其中处、科级干部走访企业次数238次,企业数量187家。 走访收集问题数量47个;走访解决问题数量46个;走访收集意见建议数量14个

在片区党群工作者的专业指导下,在“两新”单位世贸商城的大力支持下,虹桥街道总工会、社区党建服务中心联合区域各“两新“党支部、驻区单位、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在上海世贸商城二楼共同举办了“组团式服务进楼宇”大型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在前期大调研的基础上,精准对接驻区单位、“两新”楼宇、企业以及白领的现实需求,邀请了诸如长宁工会、友谊商城、东方国际、马克沪、办伴科技、爱尔眼科、摩尔齿科、虹SPACE、彩虹之源、喜事助老等10余家政府部门、驻区单位与“两新”党组织共同参与,服务项目涵盖了健康护理、智慧办公、养老休闲、DIY手工、绿色食品等多个方面。

华阳街道

华阳街道辖区内人工智能产业和“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企业较为集聚,在走访调研时发现该类企业主要存在三大诉求:分别为政策落地类需求、应用转化类需求和集群发展类需求。

对此,街道坚持需求导向,积极打造健康有序、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服务生态圈。

❂精准对接产业和企业创新孵化的需求,搭建功能性平台、技术创新平台和金融互动平台,打造“创新荟”。

依托“虹桥智谷”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联盟和产业服务群,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共同打造作为产业资源汇集、企业集聚发展、优秀项目孵化的功能性平台,为联盟内企业拓展应用市场搭建桥梁。

联合联盟内的优秀企业、科研院所共同打造技术创新平台,定期组织交流互动,降低创新门槛,营造创新环境。联合各大银行做好政银合作、融资服务,依托知名投资机构发起产业创新基金等产业金融互动平台。比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成员中科院曼谷创新中心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助德必集团赴泰国考察并在曼谷市中心成功设立了又一海外园区,推荐深兰科技参加由东盟十国经贸部长参加的“新加坡慧眼中国论坛”并演讲,同时推动中科科创与深兰科技的人工智能基金合作,既实现了联盟成员间的互通有无、合作共赢,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长宁人工智能企业的良好形象。

❂精准对接企业高层、中高层管理和技术人才、企业白领等不同层次人才聚集的需求,打造“人才荟”。

对接区青联,聚焦产业发展和前沿科技,举办论坛,促进人才交流展示,邀请企业创新人才深入青联单位考察交流,促进企业共同发展。联合街道党建中心、文化中心、社服中心、白领中心、卫生中心等服务资源,面向企业白领定期开展“花漾寻爱记”、“e小时白领午间课堂”等多元化服务,增强白领对社区的粘合度和归属感。比如,街道为上海索电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重点关心的政策扶持、子女教育问题,增强了企业对社区的认同感,并在街道注册了一家新公司。

❂精准对接产业发展中对政策、法律、园区楼宇载体等专业服务的需求,打造“服务荟”。

制定“阵地一体化、资源一体化、服务一体化、培训一体化”的“四化”工作法

阵地方面,在楼宇、园区同步建立集党建服务站(点)、企业服务站、新友驿站等于一体的“凝·空间”综合载体,统筹共享阵地功能;

资源方面,整合市、区、街道各类优质资源,形成“六大服务清单”,打好服务企业组合拳;

服务方面,制作发放企业服务包,开展“送清凉、送温暖、送健康、送政策、送文化”活动,开设“e小时”白领午间课堂,连续4年举办白领交友活动,推出了一批具有华阳特色、白领喜闻乐见的品牌服务项目;

培训方面,制定“三个一”服务举措,即一份“工作指南”、一本“店小二手记”和一套企业服务手册,邀请区商务委、区发改委、区金融办等职能部门前来街道进行全员培训,打造了一支有热情、有精神、有水平的企业服务队伍。比如针对彩贝壳等新兴“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企业,街道专门邀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他们开展辅导预警,进行政策解读,邀请劳动监察部门帮他们调处劳动用工纠纷,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让企业少走发展“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