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1984年,一次暗杀行动葬送蒋家王朝,蒋经国:蒋家人不再继任

在很多年轻人心中,他们对台湾的了解和老一辈人已经大相径庭。似乎从他们记事起,后者的政坛主旋律就是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对抗。

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台湾省都是国民党的自留地,甚至可以说,是蒋氏家族的掌中之物。

1949年,蒋介石退居台湾后,一心想要扶儿子上位,实现对台湾政治命脉的把握。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在其运筹帷幄之下,蒋经国战胜了所有的对手,一举掌控了国民党。

就在蒋经国妄图复制这个套路,实现党内职务父死子继的时候,岛内局势却已经地覆天翻。新的势力在暗暗积蓄力量,党内的反对派也羽翼渐丰,逐渐脱离了他的掌控。

这些分散的力量在某段时间里拧成了一股绳,借着1984年的“江南案”彻底葬送了蒋家王朝。那么,这桩震惊台海的案件是如何发生的?它为何有近乎恐怖的破坏力,能让蒋经国黯然退场?

蒋经国

震惊台海的刺杀案

对内地人而言,“江南案”实在没什么知名度,当年就没掀起什么水花。但是在台湾,此案却震惊了几乎所有人,不仅掀翻了蒋家的统治,还差点轰断了国民党的根基,为它之后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江南案”发生在1984年的10月15日,被害人是《台湾日报》驻美国旧金山的记者刘宜良。他在清晨上班的途中被人枪杀在私家车里,身上连中三枪,直接毙命。

上世纪80年代,一个华人被美国被人击毙,按理说不是什么新鲜事。如果凶手是美国人,最后的结果还有被轻轻放过。然而这件看似不起眼的案子却掀起了轩然大波,不仅引发了美国的舆论关注,还激起了台湾的政坛动荡。

因为受害者刘宜良不是普通人,而杀害他的凶手同样有不俗的身份。

刘宜良

刘宜良,1932年出生于江苏靖江,在17岁的时候,随国民党军队撤到台湾。

在这里,他先后参加了“国防部”政治干部训练班和政治干部学校,而后者都是蒋经国一手创办的。

可以这么说,刘宜良其早期其实是蒋经国的嫡系,从政治干部学校毕业后,他很快进入《台湾日报》工作。

明面上他是一个普通的记者,但实际上刘宜良早就加入了国民党,甚至在其情报部门任职。

1967年,刘宜良被《台湾日报》派到美国的旧金山工作,随后还加入了美国国籍。但他真实的身份其实是国民党的间谍,负责在美国收集相关的情报。

刘宜良

然而让国民党方面没想到的是,刘宜良在收集情报的过程中,接触到了美国的FBI,身份随之暴露。

但是后者并没有对他进行处罚,而是将其策反,替美国的情报部门办事。

在美国生活一段时间后,刘宜良喜欢上了这里,对国民党逐渐产生了厌恶。因此他开始以“江南”为笔名,在报纸上发表了大量揭露蒋经国父子丑闻和国民党黑幕的文章。

而且他还创作了一本《蒋经国传》,详细描述了蒋氏家族的内幕和党争。这些文章很快传回了台湾,引发了蒋经国的强烈不满。

后者当时年纪已经不小,正在替次子蒋孝武谋求上位之路。刘宜良的文章彻底揭露了蒋家的不堪,会严重破坏蒋经国的计划。

《蒋经国传》

而且刘宜良的文章不只是针对蒋家父子,对国民党高层间不择手段的权力倾轧和争斗竞逐他都有着清晰的描写。

所以这些文章让国民党声誉大跌,引发了党内高层的强烈不满。

虽然他们第一时间禁止了这些文章和书籍在台湾的流通,但是其恶劣影响已经很快扩散。而且刘宜良声称还会写更多的书籍来揭露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的内幕。

这让国民党内部的很多人寝食难安,最终他们决定让刘宜良彻底“闭嘴”,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蒋孝武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江南案”发生后,第二天美国就有多家媒体跟进报道,很快就引爆了舆论。而这些媒体之所以会关注到这个案子,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不是一起普通的枪击案,而是一场政治谋杀。

国民党肆无忌惮的做法激怒了美国华人,让他们对自身的安全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于是在刺杀发生后的第三天,华裔群体联合致信美国参众两院和联邦调查局,希望它们对此次枪击案进行彻查。

事件发酵后,美国顶级媒体《时代》周刊下场,对“江南案”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报道。和其他媒体遮遮掩掩、欲说还休不同,它直接把肇事者的矛头指向了国民党。

江南案

《时代》周刊在报道中做出了严密的分析,它提出了两点论据,其一是刘宜良写的《蒋经国传》引发了国民党的不满,甚至被后者封禁;

其二是国民党一向有暗杀异见者的传统,比如同样死于枪杀的著名学者闻一多,因此有理由怀疑“江南案”是国民党故技重施。

媒体的大量报道惊动了美国政府,其发言人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绝对不会姑息此类行为,一定会彻查到底。而联邦调查局也很快锁定了凶手,他们是来自台湾“竹联帮”的杀手。

或许不少人会有疑问,一个华裔作家被枪杀,为何美国政府会如此关注?

其实原因很简单,美国官方早就对蒋家父子不满,他们对这件事推波助澜其目的就是逼迫蒋经国认罪下台。

江南案

面对来自美国的汹涌舆情,岛内自然掀起了滔天巨浪,对蒋家不满的声音此起彼伏,台湾媒体也一致要求政府尽快缉拿凶手,给民众和美国方面一个交代。

为了稳住岛内局势,蒋经国先是授意相关人员在媒体上爆料,表示刘宜良的死源自他和黑帮的个人恩怨。

可惜这个消息放出后,岛内民众和美国媒体都不认账,纷纷加以斥责。

眼看着无法遮掩,蒋经国决定先下手为强,在美国人还没有动手的情况下,他迅速派人抓捕“竹联帮”的核心成员。没过几天,帮派老大陈启礼和重要成员吴敦就先后被抓获。

蒋经国的反应不可谓不快,可惜却棋差一着,参与犯案的另一个重要成员董桂森早早做好了准备,感到不对劲后立刻逃亡了巴西。而他也成为此案后续翻转的关键。

蒋经国

刺杀背后的真相

蒋经国抓住“竹联帮”的关键人物后,连夜进行审问,后者很痛快地交代了犯罪细节以及幕后真凶。

自认为掌握了全部的事实后,蒋经国隐去了对国民党不利的部分,对外公布了案件的真相。

但是美国官方并不会被蒋经国的小伎俩欺骗,他们要求台湾政府把这两位凶手引渡到美国,接受审判。蒋经国担心暴露真相,权衡良久后还是选择了拒绝。

此举引发了美国官方的不满,他们认为蒋经国这么做是心虚的表现,案子背后还有隐情。就在双方互不相让,“江南案”陷入僵持的时候,一卷录音的出现让蒋经国的努力付诸东流。

在董桂森逃亡到巴西后不久,美国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收到了一卷录音带,寄件者就是董桂森在美国的好友。

蒋经国

随后,CBS电视台把这份录音公之于众,通过录音内容能知道,“竹联帮”三人只是棋子,真正的幕后黑手是台湾“军事情报局”的局长汪希苓、副局长胡仪敏、以及三处的副处长陈虎门。

这个消息播放后,蒋经国苦心费尽心思经营的局面彻底崩塌,台湾政府的公信力直接降到谷底,国民党的声誉一时间臭不可闻。

至此,“江南案”终于真相大白。1983年,刘宜良完成了作品《蒋经国传》,不过这本书还没有出版,具体内容就已经被国民党的情报部门掌握,后者认为此书不仅会破坏蒋经国的声誉,还会让整个党派蒙羞,不能让它面世。

于是,他们迅速派人接触了刘宜良,希望后者可以放弃出版。

面对国民党情报部门的威逼利诱,刘宜良在思考了一段时间后,给出了答复,表示愿意放弃。

就在汪希苓三人认为一切都被搞定的时候,情报人员送来了新的消息,他们探查到刘宜良虽然放弃了《蒋经国传》的版权,但是他正在悄悄写一本新书,内容依然是揭露国民党的内部阴私。

汪希苓对刘宜良的反复大为不满,却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陈虎门提出应该想办法让“江南”永远闭嘴,胡仪敏附和了他的意见,并且表示自己有门路。

怒不可遏的汪希苓当即同意了两人斩草除根的建议,很快他们就联系到了“竹联帮”,让后者策划刺杀。

陈启礼三人虽然接受了汪希苓的委派,但是他们很清楚,一旦事情暴露,自己很可能会被推出来顶罪,因此早早做好了出逃的准备。可惜蒋经国动手太快了,只有董桂森成功逃过一劫。

蒋经国

蒋家王朝的崩塌

CBS公布消息后,蒋经国自知无力回天,只能下令将汪希苓三人全部逮捕,对案件进行彻查。1985年1月13日,他通过“中央社”发声,承认“江南案”系情报部门所为。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月1日,陈启礼的朋友张安乐(绰号白狼)在参加一次座谈会的时候,公开表示汪希苓、胡仪敏和陈虎门都听命于一个大人物,他就是蒋经国的儿子蒋孝武。

这个消息一出,台湾和美国的关系降到了冰点,之前公布的案件内容还可以理解为三个官员的自作主张。

但如果他们背后有蒋孝武的支持,那就是蒋家试图挑衅美国。

蒋孝武

面对美国的质问和岛内媒体的抨击,心力交瘁的蒋经国只能再次出面解释,表示这次刺杀纯粹是汪希苓的个人想法,蒋孝武并未参与其中。但是大众显然对这个解释不买账,纷纷表示应该严惩蒋孝武。

面对讨伐的声浪,蒋经国不断努力,试图保住次子蒋孝武。他虽然有三个儿子,但是长子蒋孝文和三子蒋孝勇都不成器,如果想让蒋家执掌大权,只能寄希望于蒋孝武。

然而岛内的多方势力对蒋家独霸权柄不满已久,趁着“江南案”引发的风波,他们联合起来一起“逼宫”。

明面上派出了数十名院士威胁蒋经国彻查真相,暗地里不断炒热舆论。

蒋经国

一时之间,蒋孝武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岛内岛外有无数人对她喊打喊杀。为了保住儿子的性命,蒋经国选择壮士断腕。他先是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公开表示蒋家人不能也不会参与竞选下届“总统”,满足了反对派的愿景。

没有了这些人在背后煽风点火,整个事情在舆论上开始冷却。不过,蒋经国还需要给美国人一个交代,虽然他们没有蒋孝武参与刺杀的证据,但是很多蛛丝马迹都明确指向了次子。

1986年2月,蒋经国撤销了儿子在党内的所有职务,并且将他外派到遥远的新加坡任职,还是一个空有名头没有权力的虚衔。

做到这一步,美国人接受了蒋经国的服软,放了蒋孝武一马。

就这样,蒋经国苦心孤诣准备了十几年的传子计划彻底夭折,蒋家大权至此旁落,完全退出了台湾政坛。受此打击,国民党在岛内的声誉也一落千丈,给了民进党后来居上的机会。

蒋孝武

结语

历史的河流里涌动着明流和暗流,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明流带来的惶惶大势几乎无人可以阻挡。但有的时候,暗流的影响力也同样不可小觑。

而“江南案”无疑就是推翻蒋家王朝,影响国民党发展的一股暗流,刘宜良的被刺身亡成为了终结暴政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过如今回过头来看,即便没有这起案件,国民党的江河日下也是注定,它输给民进党几乎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资料

《民国高级将领档案解密》——章冼文

《晚年蒋经国》——李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