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顶尖期刊上连发两篇论文,“95后”天才少年再次刷屏!开挂的人生怎么炼成?

5月7日,

中科大10级少年班校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95后”博士生曹原

分别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

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

在世界公认的三大顶级科学期刊之一Nature上

连发2篇论文。

一天两登世界顶级科学期刊,

这位“95后天才少年”

再次让人们见识“后浪”的力量!

在第一篇Nature论文中,研究人员致力于通过对扭转角的控制,将魔角特性推广到其他二维研究体系,以调谐和控制电子-电子相互作用的强度,实现相似的物理行为。他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魔角石墨烯体系:基于小角度扭曲的双层-双层石墨烯(TBBG)。

另一篇Nature论文中,研究团队致力于研究扭曲角的分布信息。他们以六方氮化硼(hBN)封装的MATBG为研究对象,使用纳米级针尖扫描超导量子干涉装置(SQUID-on-tip)获得处于量子霍尔态的朗道能级的断层图像,并绘制了局部θ变化图。该设备的相对精度达到0.002度,空间分辨率为几个莫尔周期。

网友评论:

这才是真正的“后浪”!

其实,早在两年前,

曹原已在科学界引起一次震动。

2018年3月5日,

Nature发表了两篇以曹原为第一作者的

石墨烯重磅论文。

曹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

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

一些报道称其

“一举解决了困扰世界107年的难题”。

而他也成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该杂志上

发表论文的最年轻的中国学者。

当年,22岁的曹原被评为Nature年度人物,

这是该杂志创刊149年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入榜者,

文章中介绍他为:

“开创了一个全新研究领域的杰出科学家”。

1

开挂的人生怎样炼成?

相信很多人看了曹原的成就会好奇,

这究竟是怎样开挂的人生呢?

下面通过媒体对曹原的采访,

一起了解这位“天才少年”的成长路径——

老师眼中的他

“自主学习能力很强,

动手能力超强”

在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官网上的“荣誉耀华”一栏,仍有曹原的照片和介绍。简介上写着:曹原(现攻读麻省理工博士),录取学校:中国科技大学。

记者采访几位曾教过曹原的老师。谈到曹原,他们无不称赞其“自主学习能力很强,动手能力超强”。

耀华实验学校招生办罗主任告诉记者,2007年9月,曹原进入耀华实验学校小六(2)班学习,在一年内学完小学六年级和初一的课程。

黄莹曾是曹原的初中生物老师,现任耀华实验学校副校长。黄副校长回忆起当时上课的情况,“语数外理化生,每天每个科目只有一堂课,老师只讲一些重点的内容,剩余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不懂再问,通过这种点播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主动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曹原的动手能力也让黄莹印象深刻,她回忆,生物课堂上主要是动手实践比较多,曹原不仅在学校搞了个实验室,还在家里弄个实验室,“他喜欢不停地倒腾。”

2009年9月,曹原和另外两名学生进入高中学习。黄佳堂曾是曹原的高中物理老师,当他得知曹原在《自然》连发两文阐述石墨烯超导领域重大发现这个消息后,“兴奋得一晚上没睡着觉!”

黄佳堂回忆,曹原动手能力强,吸收知识很快,在课堂上经常踊跃发言,时常提出一些让老师都难以回答的难题。

谈成长

不比同龄人聪明多少

只是比较爱读科技类课外书

1996年,曹原出生在成都。3岁左右,他随父母去了深圳。谈起成都,曹原说,“我们每年都会多次回蓉探亲,用四川话给亲戚们打招呼,觉着很巴适。”

在深圳景秀小学读书时,往往老师刚说出题目,曹原就喊出答案。“我那时经常接嘴、插嘴或者和老师顶嘴。”但曹原不觉得自己比同龄人聪明多少。他说,“我只是比较爱读科技类课外书,像《科学探索者》,前前后后翻了好多遍,为我现在的知识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现在的动手能力,也得益于小时候常在家捣鼓电子电路和化学实验。”

小学六年级时,曹原转入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班主任召集包括曹原在内的几位成绩出众的同学及其家长开会,一起商议确立报考少年班的目标。小学毕业后,曹原花了2年完成初、高中的课程学习。

在曹原看来,“能在2年内完成初、高中课程学习,离不开家校共育的开明教育理念。”

曹原回忆说,“尽管有些课程是老师提供的小班教学,但大部分都是跟着当时的初三、高三完成的,习题和教材也和广大考生一样。在学习中,重要的不是老师,也不是特别的教材与习题,而是自己愿意钻研的学习兴趣,及善于钻研的自学能力。”

谈少年班

他再三强调

我们和普通大学生没有区别

2010年,14岁的曹原以理科669分的高考总分,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并入选严济慈物理英才班。

曹原回忆说,“刚上大学时,我才14岁,生活自理能力肯定会差一点,我母亲在合肥陪读了一年,后来就没什么问题了。在和其他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没感觉到任何压力。对于少年班的学生,老师和同学们也都以常人视之,不会有特别的偏袒或歧视。”

曹原介绍道,“除了大一会有班主任监督晚自习和大一之后才选择专业外,少年班的学习和其他所有中科大本科生没有任何区别。”

采访中,曹原再三强调,“我们和普通大学生没有任何区别。我们都是活生生的人,同样有喜怒哀乐,会脆弱懒惰。希望大家能用对待常人的眼光来看待少年班学生。”回忆起少年班的学习经历,曹原感慨道,“上少年班的意义对我来说,是减少在中学期间做大量习题复习备考的时间,用这些时间来学习更加有意思的大学和研究生知识。”

曹原和他的导师 Pablo Jarillo-Herrero (来源:MIT)

谈科研

实验失败乃家常便饭

心态平和就没什么压力

2014年,曹原从中科大物理专业毕业,毕业前他还获得郭沫若奖学金。随后,他前往MIT攻读PhD学位。

研究过程不顺利时,曹原抱着“吃一堑长一智,做得多了,慢慢有经验了,自然就攻克了”的心态。因为在他看来,“实验失败是家常便饭,心态平和地对待失败就没什么压力。”

工作之余,曹原会通过天文摄影进行自我调节。“仰望星空总是能让我安静下来。天文摄影涉及包括光学、精密机械、电子电路、嵌入式程序等在内的多方面科学技术,折腾这些东西,都是我的兴趣。”

曹原的天文摄影作品。图自:中科大新创基金会

天才少年,未来可期,

祝愿他在自己的领域

创造更多的科学惊喜!

2

其实近年来,

学界涌现不少年轻的力量,

他们强悍的履历令人赞叹!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郭国骥

成为博导时年龄:30

郭国骥出生于1983年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及新加坡基因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受聘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单细胞分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并在小鼠、人类细胞图谱的绘制上有突出贡献,已在Nature, Cell, Cell Stem Cell等著名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树兰医学青年奖”“中国细胞生物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湖南大学土木学院教授邓露

成为博导时年龄:28

邓露出生于1984年2005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学士学位2005年-2009年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2012年起任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博导截至2018年12月,先后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铁道部重大科研专项1项、湖南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铁九局集团科研项目1项;参与863项目1项截至2019年07月,先后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现任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李琳

成为博导时年龄:27

李琳出生于1991年2014年获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2014年-2019年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单细胞表观基因组学研究,研究领域包括开发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研究哺乳动物生殖系细胞发育和疾病发生发展进程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相关论文曾在Nature Cell Biology、Cell、Cell Research等国际期刊发表2019年7月起任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兼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教授杨树

成为博导时年龄:27

杨树出生于1990年16岁考入复旦大学2014年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2016年进入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担任“百人计划”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下一代高效率能量转换系统中的GaN半导体器件核心技术及物理机理今年仅28岁的她已在TED、EDL、IEDM、APL等国际顶级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超过60篇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刘明侦

成为博导时年龄:27

刘明侦出生于1990年22岁毕业于剑桥大学突破国内现有传统太阳能电池瓶颈,实现与新一代薄膜电池叠加新技术23岁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正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4岁博士毕业于牛津大学25岁入选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被聘为教授27岁成为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系研究员黄芊芊

成为博导时年龄:27

黄芊芊出生于1989年2006年考上北京大学2015年获得北大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后摩尔时代超低功耗微纳电子器件及其在逻辑电路、神经形态计算等领域的应用2017年成为北大微纳电子学系研究员、博导

把这些青年学者的故事

讲给孩子听听吧!

“别人家的孩子”不可怕,

以他们为榜样,

去努力拼搏出自己的精彩吧~

综合整理自新闻晨报、观察者网、科学网、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沈兴超 李文滔)、wow校园风云录、科技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