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琅琊榜》《甄嬛传》在世界多地播出,为走出国门的文化精品点赞

在2014年10月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期望:“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文化传播理念进一步创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迈得更加稳健。

五年来,无论是文学、影视、戏剧,还是文物展览,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走出国门,以各自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智慧,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和丰富文化外交、推动文明互鉴的重头戏。

01 文学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汉学家蓝诗玲曾指出过去中国文学在海外出版的窘境——2009年,美国只出版了8本中国小说……然而近些年这一情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2012年以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刘慈欣、曹文轩等接连折桂国际文学大奖,这证明中国文学正成为世界文学越来越重要的创造性力量。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中外文学交流愈益深化、中国文学世界影响力显著提高的五年。中国作家与世界对话的自觉和自信大为增强,中国当代文学正以独特的中国魅力参与世界文学的建构,丰富世界文学的面貌。

“莫言、刘慈欣、曹文轩获国际大奖,对中国文学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麦家的《解密》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国外发行量越来越大。国外对中国当代作家作品越来越感兴趣。”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说。

在他看来,很长时期,中国输入外国文学较多,中国文学输出较少。“这几年中国作协加大交流力度,提升了中国作家与世界对话的自觉、自信,交流层面越来越广。很多国家主动邀请中国作家去访问,举办双边文学论坛,大家直接进行对话,很有成效。”

文化“走出去”的目的是“走进去”,走入海外人民的生活中、文化中、思想中,成为不同文化之间加深了解与信任的工具。因此,翻译工作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为中国优秀当代作品的海外传播提供了强大支撑,让更多作品远涉重洋、走向世界。如曹文轩的作品《草房子》在俄罗斯发行不久,便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追捧。贾平凹的《高兴》由瑞典的万之书屋出版,毕飞宇的《推拿》由企鹅(澳大利亚)出版社出版,韩少功的《韩少功中短篇小说集》由韩国创批出版社出版。

2016年岁末,起点中文网与美国一家以翻译中国网络小说为主的网站宣布合作,签署十年翻译和电子出版合作协议,初步达成20部作品的合作共识,开启了中国网络小说对外输出的新模式。中国网络文学已走出国门,受到越来越多的外国读者青睐。

中国文物赴秘鲁展览海报(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提供)

十八大以来,诸多走出国门的文化精品,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载体,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一个新的窗口,成为中外文化分享和思想交融的重要途径。

02 影视作品在海外渐成气候

电影一直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曾几何时,国产电影只能眼看着好莱坞进口大片票房屡创新高而望洋兴叹,如今,大量中国优秀的电影作品也开始走出国门,在海外收获了喜人的票房成绩,同时也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文化。

自2015年以来,电影《天将雄师》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热映,覆盖了亚洲、北美、南美、欧洲等地;电影《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亚洲、欧洲、北美、澳洲共9个国家57个城市的89家主流影院上映;《拆弹专家》《非凡任务》《悟空传》等电影也相继在海外发行。

近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电影海外销售收入38.26亿元,较2015年增长38.09%,这是中国电影海外销售收入连续四年快速增长。

今年暑期档,《战狼2》在国际上的票房表现不俗,海外部分影院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空前盛况,火热程度与国内相比毫不逊色。近年来,国产电视剧在海外的热播,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热播,受到当地观众的追捧。

《琅琊榜》《甄嬛传》《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等国产优秀电视剧在北美、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非洲等地播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锦绣未央》《微微一笑很倾城》等在美国视频网站Drama Fever播放时,全都进入了该网站点击量前五名,有的甚至位居榜首。

与此同时,综艺节目也正逐步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完美蜕变。前几年,《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爸爸去哪儿》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综艺节目几乎都是“舶来品”,而今,一批扎根本土富有中国特色的原创好节目已远销海外。

大型音乐对战节目《全能星战》的节目模式卖到了以色列。英国国际传媒集团ITV从中国灿星制作订购了《中国好歌曲》,负责其国际发行权和英国播出权,这是ITV首次引进中国节目。

近年来,影视作品在海外渐成气候,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当代主流价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人民感受到一个个美丽的中国梦。

03 戏剧用国际表达赢得掌声

五年来,中国戏剧频频走出国门,唱响国际舞台。

2015年,我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登上了纽约林肯中心的舞台,演出全本京剧《白蛇传》《锁麟囊》,场场爆满。《纽约时报》用5个版对此次演出盛况做了报道。

2015年,我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登上纽约林肯中心的舞台

随队前往美国的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感慨,这次“客场”演出却让他有了“主场”的感觉,“尽管西方的观众对中国京剧不了解,但是正如中国观众可以欣赏歌剧、芭蕾舞一样,高水平的京剧表演同样能够让美国观众欣赏、喜爱,甚至是痴迷。”

2016年,国家京剧院的实验京剧《浮士德》在意大利巡演时大受欢迎,该剧院的经典大戏《杨门女将》到澳大利亚演出,以国粹之美征服了当地观众。上海昆剧团将汤显祖的“临川四梦”首次完整搬上舞台并开启世界巡演,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

此外,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豫剧《程婴救孤》、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等在美、英等国剧院演出,在将中国戏曲的曼妙与华美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同时,也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诚、守信等理念传播开去。

中国话剧也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频频亮相于各种国际戏剧舞台,让外国观众看到了中国戏剧的多样性、丰富性,引发了越来越多国外舞台艺术界同行的注意。

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说:“只有把中国传统艺术融入戏剧中,用极强的现代感去面对西方艺术,才能够让中国文化与世界戏剧对话。”一个个走出去的生动事例,展现了中国戏剧人用国际表达方式,向世界传播中国主流文化的努力。

中国文物赴塞浦路斯展览海报(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提供)

一张张崭新的“中国脸谱”“中国名片”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着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展现着这片古老大地上迸发出的新的活力。

一个包容多元、海纳百川的中国,

一个日新月异、阔步前行的中国,

一个生动鲜活、充满温情的中国,

正站在世界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数读这五年

五年来,中国作协共组织出访团130多个、近700人次,接待来访作家代表团逾70个;组织参加国际文学节、书展等活动近30次;主办和参与了20次双边和多边文学论坛。

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自2013年以来,已资助3期,共59个项目,目前已出版26个项目。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对外翻译工程自2013年以来已资助4批,共100个项目,目前已出版49个项目。

2015年,中国电影全年海外销售收入27.7亿元,比2014年增长48.13%;2016年达38.26亿元,比2015年增长38.09%,是2012年的3.6倍,这是中国电影海外销售收入连续四年快速增长。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9月11日《向世界展现一个多彩的中国——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化走出去述评》

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