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王映霞:争吵了12年,明白这叫爱情,平淡了38年,懂得这是婚姻

她曾与著名作家郁达夫情投意合,相约西子湖畔,短暂的幸福化作一场相思雨;人到中年,得偿所愿,再披嫁衣。不否定过去,不辜负当下,她便是人称“杭州第一美女”的王映霞。

图 | 王映霞

王家有女初长成

1908年,王映霞出生于杭州金家大户,因为父亲去世得早,所以她自幼就被过继给了外公,从此改姓王。外公王二楠才学渊博,热爱诗词,是当时杭州有名的大才子。在外公的影响下,王映霞进入学堂后发奋苦读,从未懈怠过学业,一直默默用功。

直到1923年,王映霞通过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考入了浙江女子师范学校,成为了当时学校的高材生之一。也是在这里,她从书中初步认识了鲁迅、郁达夫等作家。毕业之后,王映霞选择当一个幼儿园老师,只为求得安稳的生活,当时的工资足以满足生活需求,这样她就知足了。

为他消得人憔悴

可是王映霞的美注定她会有一场不平凡的际遇。在当时,见过她的人纷纷称赞“天下女子数苏杭,苏杭女子数映霞”,可见她的美是多么地惊世骇俗,让人称羡。

即使是满腹诗书的大才子,也挡不住此等美人的吸引力。机缘巧合之下,王映霞在好友孙百刚的家中遇到了她第一任丈夫郁达夫。当时郁达夫是为了拜访朋友孙百刚而来,他绝对料想不到这次的拜访会遇见此生影响他最深的女人。

一切故事的开始都源于阴差阳错。当穿着艳丽的王映霞出现在郁达夫的面前时,郁达夫就被眼前这位亭亭玉立的女子勾了魂。而王映霞在得知眼前的男子便是写出《沉沦》的大才子之后,也对郁达夫顿生仰慕之情。

在那之后,郁达夫就对王映霞展开了疯狂的追求,一封接着一封的情书送到了王映霞的手中。年仅19岁的王映霞面对这样一位颇有才情的男人追求,她沦陷了。她与郁达夫一同跌入爱的深渊,全然不顾郁达夫当时早已有了妻儿的事实。

自郁达夫与王映霞在一起以后,他一改往日的节俭习惯,常常带着王映霞出入各种娱乐场所,不是去高级饭馆吃饭,就是去看好莱坞电影,突然变成了一个挥金如土公子哥。年轻气盛的王映霞沉醉在郁达夫的温柔乡里,尽管后来因为郁达夫的家室令她有所犹豫,但是在郁达夫的浪漫攻势下,她还是没能逃离这甜蜜的陷阱。

图 | 郁达夫与内室孙荃

1928年,郁达夫与王映霞在相恋一年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可是婚后王映霞才后知后觉,原来郁达夫并没有与第一任妻子孙荃正式离婚,即便王映霞是郁达夫明媒正娶的妻子,可当她跟随郁达夫回到富阳扫墓祭祖的时候还是被当做了一个妾室看待。如此屈辱,王映霞必定是无法接受的,这也让两人逐渐生了间隙。

渐渐地,王映霞才发现郁达夫其实是一个不愿被家庭束缚的人,他在婚后仍然四处游走,一颗心依然飘在他的空中楼阁,迟迟无法安定下来。本来夫妻二人日常闹点小矛盾也是正常,可是在1930年以后,郁达夫竟开始时不时地离家出走,这让他们的婚姻陷入了困境。

对于此时的王映霞而言,再多的爱也被这无休止的争吵埋没了。后来他们从上海搬到杭州,也没能化解矛盾,反之,他们之间的恩怨越演越烈,成了当时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郁达夫与王映霞丝毫不顾及夫妻情分,竟把家事公开社会,常常在报纸上互相斥责,简直比唱戏还有趣。

图 | 王映霞与郁达夫

因为在杭州新居“风雨茅庐”住下之后,王映霞成为了社交圈里的佼佼者,这让郁达夫心生不满,之后他又听说妻子与浙江教育厅厅长许绍棣的关系亲密,便回家搜出王映霞与许绍棣往来的书信。郁达夫完全不给王映霞解释的机会,坚决认为妻子与人有染。王映霞有口难辩,只好选择离家出走。

可是此时的郁达夫被外面的闲言碎语冲昏了头脑,竟在王映霞的一件纱衫上写下“下堂妾王氏改嫁前之遗留品”几个字。这还不足以熄灭他心中的怒火。他又在报上刊登了一则“寻妻启事”:

王映霞女士鉴:“ 乱世男女离合本属寻常,汝与某君之关系及携去之细软衣饰金银款项契据等都不成问题,唯汝母及小孩想念甚殷,乞告以地址。郁达夫谨。”

后来得知王映霞并没有与人苟合出走,只是去了朋友曹秉哲家里了,郁达夫又红着脸去找她,却得到了王映霞这样一句话:“ 如果要我回去,你必须在大公报上刊登道款的启事。”

经友人的劝导后,郁达夫登报道歉,他们终于重归于好了。但是感情就像是一面镜子,有了裂痕,就再也不可能相安无事地回到最初的美好。

图 | 1939年与郁达夫等在星洲合影

1939年,阴郁的郁达夫再一次打破了这段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感情。这一次,他在香港的《大风》杂志上发表了《毁家纪事》的二十首诗词,并且在每首诗词后面补上注释,对王映霞与别人交往的事大书特书,大写特写,甚至冠冕堂皇地写道:“许君毕竟是我朋友,他奸淫了我的妻子,自然比敌寇来奸淫要强得多。并且大难当前,这些个人小事,亦只能暂时搁起,要紧的,还是在为我们的民族复仇!”

看到这一篇篇报道,王映霞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深处的愤恨了。具有反抗精神的她终于拿起笔反击,在报纸上斥骂郁达夫是“无赖文人”,“包了人皮的走兽”。昨日的恩爱夫妻,如今却在报刊上对骂,王映霞终究是对郁达夫死心了。

1940年,王映霞与郁达夫在新加坡协议离婚,这一场惊世之恋算是走到了尽头。她一人收拾行李离开了“风雨茅庐”,结束了这12年的爱恨情仇,从此,所有的是非都化作虚无。

图 | 年轻时的郁达夫

小楼又东风

王映霞从12年的梦中醒过来,她已经过了只求浪漫的年纪,如今她只渴求得到一个安稳的家。

因为没有了家庭的包袱,王映霞开始在上流社会展露身影,聪颖知性的她赢得了上流阶层的认同。可是只有她自己才知道这只是她抚平伤口的一种方式,她内心深处的缺口一直渴望有个人来填补。

幸运的是,她等到了,一个给她后半生安稳的男人,他就是钟贤道。钟贤道也是年轻有为的男子,他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是外交界王正廷的得意门生,当时任职于重庆华中行业局,拥有相当不错的权势。在见到王映霞的第一眼时,钟贤道就被她身上那种凄美的气质打动了,他爱恋她,疼惜她。

可是经历过一次失败婚姻的王映霞在幸福降临的时候畏缩不前了。她内心渴望幸福,又怕受到伤害,她不想被辜负第二次。钟贤道理解王映霞的顾虑,他只是对她说了一句:“请你相信我,我懂得怎样将你失落的年华找回。”听到这动人心弦的话,王映霞决定再勇敢一次,于是点头接受了钟贤道。

图 | 1942年,王映霞与钟贤道大婚

1942年,王映霞与钟贤道在重庆百龄餐厅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轰动了整座山城。据说当时还请了重庆的中央电影制片厂来为他们拍摄新闻纪录片,同时还在上海、杭州各大报刊上登载了结婚广告,而且专门请来外交界名人王正廷作为介绍人。婚礼的隆重也是让王映霞本人念念不忘。

人们都说,不要看对方对你说了什么,而要看对方为你做了什么,真爱都藏在细节里。婚后,钟贤道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对王映霞百般呵护。他不愿看到王映霞为生活所累,便让她辞去了工作,安心地在家相夫教子。虽说他们的生活不如从前她与郁达夫那般惊心动魄,却更加舒心自然。

图 | 王映霞与钟贤道出游

解放之后,因为王映霞之前在重庆外交部工作,组织上对她进行调查。在此期间,钟贤道尽心尽力地照顾王映霞,无论是探视还是送生活物品,都亲力亲为。直到王映霞被解禁回到家后,钟贤道又特意在锦江饭店开了一个房间让王映霞静养。在工作之余,他还会带王映霞去外地游玩散心。

如此种种,都是他心甘情愿的。王映霞自然是明白,她曾多次与好友提及:“他是厚道人,正派人。我们共同生活了38年,他给了我许多温暖安慰和幸福。对家庭来说,他实在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好祖父、好外公。”

总是希望幸福能够更加长久一些,可惜世事无常。1980年,钟贤道在上海因心脏病发作逝世,离开了他爱了38年的王映霞。带给她三十载的幸福,留下的是王映霞的无尽思念。

送走了钟贤道,垂垂老矣的王映霞在好友的鼓励下,再次拾起笔,着手于匡正一些关于郁达夫往事的误记的工作。1986年,她被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此后都在做回忆过去的事。她将与郁达夫来往的书信集结成册,出版了《达夫书简——致王映霞》。这些书信都曾是他们二人表达情意的信物,或许在这样的工作中,王映霞能够得到一些安慰,那一场风花雪月之后留下的遗憾大概在她心里也久久不能释怀。

晚年的王映霞始终坚持独住,日子过得平淡而舒心。在寒冬酷暑的季节,就前往儿女家中享受天伦之乐。一辈子跌宕起伏,现在的她只想静静地享受生活,自由自在便好。

2000年,95岁的王映霞在上海病故,与钟贤道合葬于杭州南山公墓。

图 | 晚年的王映霞

一生所爱,两个男人,前者令她变得坚强,后者为她穿上盔甲,一个让她长大,一个护她周全。无论如何,王映霞最终选择了放下,她在自传中提到:

“如果没有前一个他,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人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如果没有后一个他,我的后半生也许仍漂泊不定。历史长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心头的爱和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怀念。”

岁月不饶人,她亦不饶过岁月。把婚姻看得通透的她,前一段爱得彻底,断得决绝;后一段应得理智,念得深远。

文 | 南惜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