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永川:以创新驱动发展全局

来源:重庆日报网

永川国家高新区 摄/彭刚

寒冬时节,暖阳撒在西部职教基地,满是青春活力的身影;任意走进其中一座院校,莘莘学子们陶醉在求学求知的宝库,吮吸知识的营养;百度智能驾驶车平稳地行驶在永川城区街头,预示着智能驾驶的时代正在来临。如今的永川,处处让人感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活力,一副科教文化创新示范区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十三五”以来,永川区科技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三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以点带面、创新机制、顺势而为、彰显特色,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创新主体,不断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可以说,科技创新已成为永川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和不竭动力。

谋方向

拧开科技创新总开关

历史的关键节点上,总是激荡着思想的伟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创新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的新引擎。创新已成为解决发展问题的总开关。

将目光投向西部。今年1月,党中央提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从”两中心两地“的定位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已经在高质量发展中处于核心位置。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节点城市,永川如何在科技创新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区委、区政府对此有清晰的认知,也有把握甚至创造机遇的决心、信心和举措。

“一是要理清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永川区委书记滕宏伟指出,遵循科技创新规律,破除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优化配置,以创新型经济结构为基础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新发展是永川培育发展新动力、构建产业新体系、拓展发展新空间的必由之路。

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摸清永川科技创新家底。永川区区长张果说,“三线建设”时期为永川打造了很好的科技底子,曾诞生了中国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近年来永川成功创建三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这些都是永川的优势所在。

三是要发挥永川自身优势,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从产业看,永川有五大百亿级主导产业,对科技创新有较大的需求。基于永川科技和产业实际,该区将科技创新的着力点放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目前,除国内科技合作外,永川与俄罗斯、新加坡、德国均有较好的合作关系。

因此,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重大机遇中,永川将自己定位于区域创新中心,打造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依托永川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宜居的自然条件,吸引一大批科技人才到永川创新创业,与永川企业搞联合研发,转化重大科技成果,以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

找动力

构建科技创新新洼地

思路既定,路在何方?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要抓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为此,永川区反复调研、讨论后决定,通过整合各类科技要素资源,引导推动市场基因的加速融合,推动科技革命形成工业革命。

首先,建设科技生态城,查漏补齐永川科技成果转化基础设施短板。2020年以来,新基建开启了中国的创新驱动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纪元。永川区审时度势,决定建设面积30平方公里的永川科技生态城,以此弥补永川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海量的研发投入及完善的创投基金上的不足,使创新从研发走向产业化,真正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按照规划,科技生态城将成为永川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核心载体,是永川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的现实呈现。

其次,构建龙头企业 产业技术研究院 中试基地 技术转移转化机构 应用场景 创投基金“六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第三,以高质量招商带动科技资源的加速聚集。有了完善的科技基础设施,还要招商引进高端的科技资源要素。永川将引进高端科技资源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对接国内外理工大学建设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医疗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同时,大力引进科技创新型企业,重点承接产业转移,注重高成长企业引进。

此外,提前谋划,科学编制永川区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初步提出“一三五”发展思路,即以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创新中心为目标,着力打造协同创新先行区、成果转化示范区、创新生态样板区,实施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区域协同创新、创新生态营造五大工程,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

划重点

打造科技创新强磁场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载体,离不开企业,离不开人才。

近年来,永川区尊重科研规律和市场规律,在权力上做减法,服务上做加法,同时加强监督,把握焦点问题,激活了创新创业的原动力。

一方面,永川实施“百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推动其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今年来该区65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专家评审,通过率达86%,总数有望突破160家,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100家目标任务。全年新增科技型企业237家,总数达到719家。新增OTC科创板挂牌14家,总数达到25家。研发投入占比预计将达2.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11.01件,研发重庆市重点新产品16项。

另一方面,大力建设科技研发平台。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永川区建成市级以上科技平台91个。西部首个自动驾驶开放测试与示范基地在永川建成运营,投用西部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百度Apollo与金龙客车合作的L4级自动驾驶巴士全球首发,百度无人驾驶成功获批重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十大应用场景;重庆大数据产业人才公共服务平台投入运营;西南大学生物技术产业研究院完成二期建设,渝西老年病临床医学中心落户永川,华为(永川)联合技术创新中心、重庆·中关村智酷人才创新实践中心正式揭牌;落地沪渝链数据研究院(重庆)有限公司、重庆永雄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项目;红江机械获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中铁二十一局五公司等4家企业获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豆豉产业研究院和食用菌产业研究院分别与江南大学、西南大学开展合作,解决产业关键技术问题;吉之汇建设“数字农品”,打造农业大数据中心。近两年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21项,其中一等奖5项。

同时,永川还不失时机地出台了“永川英才”计划,落实创新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建立科技人才库,鼓励科技人员创业,探索科技研究、高等院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10位优秀人才成功入选2020年重庆英才计划,累计入选21位。

2017年,预见了永川发展势头和看重永川区位优势的高坤旭,紧跟国内显示器件龙头企业京东方脚步,来到了永川。2017年4月10日,在他的带领下,重庆永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经过两年培育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立足重庆,辐射西南,成为长信科技减薄事业群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目前,永信科技主要配套面板厂产品精加工,重庆京东方和成都京东方、眉山信利光电等都是由永信科技占据绝对份额的主导配套。

2020年12月5日,永川吉之汇国际农贸物流城工作人员,在供应链BI大数据屏幕前了解当日各地行情。永川吉之汇国际农贸物流城原本是一家从事农产品交易的大型市场,但在科技局的指导下,吉之汇开始向数字端发力,依托“吉之汇农贸骨架网 供应链全网直供平台”两大载体,建成“天(卫星遥感)空(无人机)基(传感器)”一体化数字生产基地,构建“一心多仓多点”(区域性分拨中心、产地云仓和发货点)的供应端体系,打造吉之汇农产品供应链生态。“立足重庆、面向西部”的农产品全网营销供应链平台正在形成,2020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如今,永川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提升,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领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新型研发机构大量涌现,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强生态

点燃科技创新助推器

科技生态、金融服务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去年5月8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通报,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其中,永川区因在推动“双创”政策落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融通创新、扶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打造“双创”升级版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成效明显,受到通报表扬。去年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评估视频答辩会获专家肯定,表扬率先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开展知识价值信用融资、实施产教融合发展“三个首创”。

近年来,永川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整合高新区、科技局、发展改革委、人力社保等部门力量,发挥永川国家高新区、永川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两大“国字号”平台优势,出台“创新30条”“智能装备17条”“大数据发展20条”“职教24条”等多项政策,建成市级以上孵化平台26个,“抗ED及肺动脉高压”一类新药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成功举办2019年重庆永川国际科技成果对接会暨“创之星”中美创新创业项目路演,成功举办2020年创新星物种·永创汇新智慧城市创新创业大赛(西南赛区),网上直播吸引27万余人次关注。成功打造“周有培训、月有沙龙、季有大赛、年有节会”的“永创汇”双创品牌,初步形成“产业 科技 职教 金融”创新创业形态,持续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就在前几天,一场旨在帮助年轻人创业打通“任督二脉”的创客沙龙在永川举行,大学生创业原动力、文创产业发展动态分析、优质项目商业模式分析、项目路演,让许多创客尤其是大学生受益匪浅。

而在科技金融支撑上,永川加快推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全区科技型企业获得授信总额度21.9亿元,新增125家科技型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授信额度2.72亿元,累计271家企业获得贷款5.36亿元,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基金支持的企业之一,重庆德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从事通信设备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我们获得了240万元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公司负责人孙雯雯介绍,获得这笔信贷资金后,在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壮大技术研发队伍上更加游刃有余,激发了创新活力。

重庆永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樊磊感同身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让我们从‘不敢投入’变为‘大胆投入’,我们将其中的70%作为研发创新费用,对研发结果进行转化产出,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截至10月底,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了200万元,实现利润总额40万元。预计未来3年,公司年度主营收入可以超过1000万元,跨入新的发展阶段。”

“新的一年,我们将高质量完成《永川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加快完善《永川区双创升级发展实施方案》、《永川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升级实施方案》,强化科技招商,打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力争全年新培育科技型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永川区科技局党组书记杨本森表示,将牵住科技“牛鼻子”,播撒创新发展种子,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贺娜 王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