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立冬迎初雪,救你命的暖气也在升级

今日立冬,一场全国性的寒潮正在席卷大江南北,北京人的朋友圈里早已被雪景淹没。这个冬天似乎来得格外早——自十月以来,全国各地迎来多次寒潮,气温较往年显著偏低。10月17日,北京的气温就跌破0度,创下1969年以来十月中旬同期最低值。


图丨北京初雪


科学家将极端天气归结为今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但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更早的降温,还有中国北方的极端降水、北美的罕见高温、欧洲的洪水,等等。


即使气候更加极端,但人们会有一些办法去对抗气候。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曾说:空调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1]当然,我们不能忽略位置因素:新加坡是热带国家,空调能让热带地区的人们也拥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保持整座城市国家的高效生产运转。对他们来说,空调值得最高赞誉。


美国人也用空调对抗酷暑与严寒。不间断的空调运转推动美国成为全球人均能源消耗最高的国家之一。


人们拥有另一项伟大的居住条件改善设施——暖气。就在寒潮来临时,北京也在11月6日应景地启动了暖气。每到冬天,你总能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情绪:有暖气的人在欢呼,以及没有暖气的南方人愈加强烈的羡慕和吐槽。


不论冷暖,人类对抗气候、求生存与改善生活的努力不会停止。某种程度上说,舒适的气候是自私的,不是每个地球居民都能得到空调和暖气的庇护,但每个人都在间接承担调节温度的代价: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


极端气候与拉尼娜现象与碳排放有关,而我们对抗严寒酷暑的手段,又必然带来更多的碳排放。这个循环,有法解吗?


普通酱 | 作者

一萌 | 编辑

放大灯团队 | 策划


暖气,它可都是碳啊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立场:虽然我们的集中供暖消耗了大量能源,但在热电联产、废热利用、节能建筑等诸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我们的暖气实际上要比空调取暖等方式环保得多


那么我们需要看看:暖气到底产生了多少碳排放?


根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出具的《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21》,在2019年,中国北方集中供暖总计能耗2.13亿tce(吨标准煤),折合碳排放5.5亿吨CO2,约占建筑总能耗的20%,和中国每年总碳排放的5.5%。


图丨第十七届清华大学建筑节能学术周公开论坛,江亿


随着需求的增长,集中供暖能耗仍在逐年提升。根据住建部《2019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从2011年的47.4亿平方米,快速提升至2019年的92.51亿平方米,供热面积几乎翻了一倍。有报告预估,至2022年,城市与县城集中供热面积将达到140亿平方米。


数据来源:《2019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放大灯团队整理


一边是快速增长的供暖需求,另一边是绿水青山,我们平衡好了吗?你也不用特别担心——在数据里,我们还能看到供暖效率的提升带来的显著成果。热力效率也在提高,它表现为“每供热面积的能耗”,即每个供暖季节,每平方米平均消耗的标准煤重量。这个数字,2001年接近3kg,2019年下降到1.7kg左右,因此在供热面积翻番的同时,能耗并没有翻倍增长


它是一系列措施产生的正向后果。包括建筑保温节能改造、更精细的供热控制等。


图丨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21


碳排放是必然的,目前供暖系统也在向着更高效率稳步推进,但绝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集中供暖这个能耗大户,当然还存在着显著的能源优化和体验优化的空间。集中供暖系统已经运行了几十年,它当然有一些老系统、老习惯,也有一些症结。


比如依靠经验调控、冷热不均。集中供暖的基本模型,是用热源(火电厂、集中供暖锅炉等)“烧开水”,再将热水用管道输送到各家各户,在户内进行散热,热水降温后流回热电厂再“烧水”的循环。


图丨天津大学博士论文《集中供暖系统热负荷预测及运行优化》[2]


集中供暖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供需两端与管网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而供暖过程中也需要精确调度。有研究指出,先前中国集中供暖系统的运行管理人员,基本很少能合理调节集中供暖系统,而不合理的运行调节方式,是造成暖气系统能耗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2]


其中一个典型的现象是“局部过热”,另外也无法满足人们对室温个性化的需求。上文《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21》特别提出,中国城镇集中供暖存在严重的过热现象。很多采暖建筑冬季室内温度高达 25°C,远高于要求的 20°C的舒适采暖温度。它当然会造成能源浪费:当室外温度为 0°C时,室温为 25°C的房间供暖能耗比室温为 20°C的房间高 25%。


局部过热还带来另外一重健康风险:由于室内外温度骤变,提高了心脑血管突发疾病的风险。而如果供暖不足,居民长期处于低温环境,同样会给血管增加负担。


集中供暖需要更精细的调节,但供暖系统老旧,信息化程度低。如果热力站成了信息孤岛,也没有实现数据共享,就无法实现节能增效。显然这是一个值得被信息改造的行业:它直接关乎国计民生,体量和碳排放巨大,能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而说到信息采集与控制,这其实正是云服务的长项。近年来,上海、成都等城市都将打造“善治之城”作为目标,而《科技日报》曾撰文总结称,技术的变革为社会治理方式和体制的创新铺设了底层逻辑,也为“善治”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亟待升级的供暖系统,也该用上创新技术了。


热从云上来


供热系统如何借助智能化调节,以兼顾节能减排、安全高效?现在是数字化的时代了,我们有了更多手段,去升级原有的供热调度系统——更多的传感器物联网、更精确的信息、更准确的天气和需求模型,这些都是让热网变得更聪明的关键因素


图丨暖气调度需要大量的信息和调节[2]


从上面的供热的模型图和调度参数,我们大概可以判断出,它应该包括这几个环节:


  • 在供热端,需要对热力站进行自动化与信息化改造。
  • 在传输和需求端,需要对热力网络的集中监控。
  • 应该有一个统一平台,智能分析决策,引入气候模型、运行监控、计量收费等多方面的信息。
  • 最终实现源、网、站、户的联动,高效节能供热。


这就是“热网上云”的过程,在这朵“云”上,供热企业可以直接看到终端的供热情况,而AI的全自动调度控制,也解放了原本依赖经验调度的运维人员,并实现更及时准确的控制。


逻辑对了,就得见效果。在对暖气需求最大的东北,就有一个云供暖的成功案例。


2020年冬天,华为云帮助哈尔滨市的一家供热公司完成了智能化改造。


2019-2020供热季,华为与哈尔滨太平供热联合展开智慧供热实践,推出“供热智能体”,借助华为云EI数据治理和算法分析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对换热站、单元、住户的运行规律进行画像,构建出根据气候变化产生热量需求的预测模型,实现 “热源、管网、换热站、住户”联动的全网协同控制,按需定产,平衡供热。


根据他们公开的数据,这家热企,原本就有着不错的热利用效率,历史供热能耗0.38GJ/m2(即每平方米供热面积消耗的能量),已经远低于严寒地区供热的平均水平(0.49GJ/m2),而在智能系统引入后,他们的效率再次提升,达到0.35GJ/m2,整体节能10%以上


这是怎么做到的?根据华为云的案例介绍,在哈尔滨市的方案中,热源、换热站、单元、户,四个层级,各自完成了重要的自动化工作。


在热源端,也就是热电厂等,原本由粗放式的天气预报和人工经验确定生产,生产方案按“天”为单位调整。而在华为智慧供热系统中,他们用智能热电网络中的传感器获得更细化的环境数据,让人工智能按小时级、从更多数据维度上及时调整产热量。这套系统的预测准确率达到98.2%


在换热站到单元的管网环节,云系统的引入,则可以实现供热平衡,杜绝冷热不均匀的情况发生。在哈尔滨,华为智慧供热的供热平衡目标达成了99%。


而最终,户内的传感器,则可以将供暖的结果直接反馈给系统,也是用户供暖状况的最终保障,由AI自动识别控制的暖气系统,能直接监控到供热是否合格、避免冷暖不均,保护居民的健康。智能控制的系统,也让用户反馈供暖问题更简单,打个电话就能解决出现的问题。


华为云支持下的哈尔滨智慧供热项目试点,在上一个采暖季,哈尔滨市6.6万户居民体验上了智慧供热,全采暖期间节约标准煤约5193吨,减少碳排放约3397吨。


智能的城市,有温度的城市


集中供暖的优化,为碳中和做出了直接的贡献。另一方面,它也是用信息化、数字化改造升级我们的城市的直观案例,这正是现代科技打造“善治之城”的一个切口。




“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一个最近二三十年来学界及政界推崇的新概念。它与中国古代的“善政”颇有相似之处。在老子《道德经》中,就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观点。今天看来,善治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在《走向善治的中国》里,资深媒体人程冠军概括了善治的三个必要条件:法治、德治与现代化。[3]


一方面,善治的执行主体仍然是“人“,因此,善治也要求贤能之治。另一方面,在数字化的时代,这个概念的落地,自然离不开智慧城市的帮助。《科技日报》认为,新基建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变“智治”为“善治”,新一代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给人们更多安全感、幸福感。[4]


人与机器正在共同打造“善治之城”,最终的落脚点是长远的、高质量的城市发展。如上所说,在各地打造智慧城市,建设“善治之城”的过程中,云服务等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从支持传统的政府办公、政务服务,走向支持城市治理、各类型行业应用、安全高效运营的方方面面。


华为智慧供热就是一个从城市到行业的典型案例,而自去年疫情起,政企行业正在加速上云,从直播会议到疫情监测管控,都离不开云的贡献。


全球知名分析机构IDC最新发布的《中国政务云基础设施市场份额,2020:泾渭分明》的报告中,面向政企客户的云解决方案华为云,在政务云市场占有率32.2%,连续4年蝉联中国政务云基础设施市场份额第一。


科技有温度,城市有温暖。决定一座城市高度的不只是高楼大厦,更有人们能触感的温度。


在城市里,“云上服务”还有过这样一个故事:华为云曾支持建设的上海市“最小管理单元”,为独居老人安装了智能水表。某天,志愿者发现一户老人的水表几天没有用水,随后就发信息给老人并上门走访,发现老人只是出门玩了几天,于是放下心来。实际上,智能水表和社区志愿者在避免独居老人的居家意外乃至“孤独死”—— 可以看出,基于云端数字技术打造的智慧城市服务,除了要有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的“硬实力”,还要有以人为本、知冷知暖的“软关怀”。


在数字技术赋能下,城市越来越变成一个更高效、节能、人性化的智能体,这是一个顺应时代的趋势,公众可能难以理解技术本身。但最终,这些复杂的技术都将服务于每一个人,每个组织,每个行业,并让城市不断进化、长治久安。



References:

[1] 澎湃新闻,

空调:最伟大的发明,也是最让人疲惫的发明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916627


[2] 天津大学博士论文《集中供暖系统热负荷预测及运行优化》


[3] 新华网,《专家详解“善治”中国新概念: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过程》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1204/c40531-27892146.html


[4] 科技日报,《变“智治”为“善治”是“新基建”的重要使命》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0-04/02/c_11258021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