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突然发现华语顶级词作人都是男的,谁才是你心目中最强词作人?

方文山,1969年1月26日出生于台湾花莲,中国台湾男词作人、导演。2001年因创作歌曲《娘子》提名第12届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2003年凭借创作的歌曲《威廉古堡》获得第十二届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同年创作的歌曲《直来直往》获得第三届香港音乐风云榜港台年度最佳填词奖 。2005年出版书籍《演好你自己的偶像剧》。2007年出版《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2008年凭借歌曲《青花瓷》获得第19届金曲奖最佳作词人。

李安修(Preston Lee),1964年4月18日出生,台湾地区音乐人,在港台歌坛是一位重量级的音乐人物。身兼制作人,词作者,歌手,唱片公司主管多重身份于一身。

姚谦,1961年6月21日出生于台湾,毕业于昆山科技大学,华语流行歌坛写词人,制作人,音乐经理人,作家。代表著作《鲁冰花》《我愿意》《如果爱》《脚趾上的星光》。最新著作《相遇而已》《品味》已发行。2015年姚谦做客第三期的《上弦乐公开课》由曲世聪担任引言人

姚若龙,1965年出生于中国台湾,华语流行乐创作人。1986年,完成个人第一首填词作品《冷冷的夏》;1987年,为王芷蕾创作歌曲《在这样一个夜里》;1988年,为忧欢派对创作歌曲《如果一定要离去》;1989年,为周华健创作歌曲《不要在梦里想我》;1995年,凭借歌曲《最浪漫的事》获得第六届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 ;1996年,凭借填词歌曲《永远相信》获得第七届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 ,同年为张惠妹演唱的歌曲《解脱》填词。

李宗盛(Jonathan Lee),1958年7月19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中国台湾男歌手、词曲创作人、音乐制作人、制琴师。1980年进入乐坛,以“木吉他合唱团”成员身份加入宝丽金唱片公司,出品《木吉他作品全集》。1982年正式进入唱片界,制作郑怡《小雨来的正是时候》。1985年签约于滚石唱片公司。1986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生命中的精灵》创作并演唱主题曲《当爱已成往事》。

黄伟文,1969年5月21日出生于中国香港,填词人、时尚评论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1993年,黄伟文开始歌词创作。1995年,凭借为李蕙敏填词的《好结果》开始崭露头角。1997年,为谷德昭执导电影《求恋期》创作的歌曲《欢乐今宵》获得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 。2005年8月,个人首张精选集《After Ten 》 。2007年6月,凭借为陈奕迅创作的歌曲《最佳损友》获得第七届华语音乐传媒大赏最佳作词人奖 。

陈焕昌,艺名小虫,1961年3月3日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市,中国台湾词曲作家,音乐制作人、填词作曲人。 代表作有《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爱江山更爱美人》《心太软》《我可以抱你吗》等。1986年为黄莺莺创作的《心泣》获新加坡《劲歌金曲金曲奖》最佳作曲奖。1991年为黄莺莺创作的《葬心》获第28届香港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配乐奖。1996年为任贤齐创作的 《心太软》获 98年香港《十大中文歌曲最佳作曲奖》。

罗大佑(Tayu Lo),1954年7月20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台湾省苗栗县客家人,祖籍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中国台湾男歌手、词曲创作人、音乐人、作家,有“台湾流行音乐教父”之称。1972年参加学生乐队担任键盘手 。1974年创作了第一首歌曲《歌》,1976年正式投入商业音乐创作 。

林夕,1961年12月7日出生于香港,原名梁伟文。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词作人,与黄伟文并称香港词坛的“两个伟文”。1985年,林夕发表作品《曾经》。1987年,林夕填词的《无需要太多》入选1988年香港电台第11届“十大中文金曲”。1993年,林夕创作歌曲《红颜白发》由张国荣演唱并作为电影《白发魔女传》的主题曲996年,林夕为张学友填词《你的名字我的姓氏》,作为张学友的结婚礼物。

黄沾(1941年3月16日~2004年11月24日),原名黄湛森,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国香港男词曲家、作家、主持人、演员,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与倪匡、蔡澜并称为“香港三大名嘴” 。1965年进入“丽的”电视台任主持,并开始做电影配乐工作。1968年创作第一首歌曲《忘记他》。1973年撰写成人笑话集《不文集》 。1974年自编自导的电影《天堂》位列该年香港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位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