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歧视在澳洲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不少人有过相似的经历——找工作时,不论你能力如何、经验如何,仅仅因为你的姓名和肤色,你就已经被排除在候选人名单之外了。
Geraldine Tan是一名新加坡华人。
六岁的时候,她告诉爸爸她将永远保留她的姓。 (在当地,Tan这个姓氏就是中文里的“陈”)。
Geraldine说:“我真的很喜欢我姓氏所代表的家族历史,以及由此产生的故事。”
但31岁的她从未想过自己会面临这样一个现实:如果不改姓,她将长期失业。
Geraldine于2016年嫁给现在丈夫,并且移居澳大利亚。
在新加坡时她是一名事业型女性,做的是编辑工作。她自称是个有职业理想的女人,找工作从来没有遇到过问题,直到她搬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
Geraldine回忆说,18个月来,她每周申请两份工作,没有任何工作接受她。
“我离开了新加坡的那份令人羡慕的工作,来到澳大利亚。在这里我突然没有了职业前景。没有人会给我做编辑的机会。我不得不免费提供编辑服务,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自己,才有人会说:你值得一份工资。”
Geraldine 回忆说,那是一个极其黑暗的时期。当然,她承认,有些人可能会质疑这一切是否会归结为她的姓的原因。
2017年,Geraldine申请了一份编辑工作。
她表示:“我拥有他们要求的所有经验和资格。”
但在她甚至还没关掉网页时,就被拒绝了。Geraldine说她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礼貌地询问她在哪里不符合工作标准以及如何改进。
她得到的答案是——她没有合适的经验。
她立刻表示,自己确实有符合要求的技能和经验,但再也没得到回应。
“这让我觉得我所有的成就和经历都是完全无效的,只是因为我不是澳大利亚人。因为我不是英语国家的人,也因为我的姓不是。感觉只要我有一个英式名字,那么一切都会得到验证。”
2018年,Geraldine与丈夫结婚,她立刻决定使用丈夫的姓——不是法律上的,只是职业上的。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工作问题,她说她永远不会考虑改姓。
几个月后,她看见这个职位又在登招聘广告。她以她的新名字和同样的决心再次申请了这份工作。这一次,她得到了回音,得到了面试机会。
“我用了完全相同的简历,完全一样的求职信,只是不同的姓氏。我非常渴望得到一份工作。但与此同时,我真的,真的很受伤。”
经过一定的程序后,公司意识到她是以前的申请者,因为她使用的是同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就停止回复她,没有解释原因。
不过,在改名后的一个月内,她就获得了一个全职编辑的职位。
这是在她用娘家姓找了18个月的工作之后。
“我如释重负。终于有人认为我配得上这份工作了。”
Geraldine认为,她的姓名歧视经历是澳大利亚更大的种族主义问题的一部分。尽管英语是她的母语,她说当她开始说话时人们总是感到惊讶。
“有时候人们开始跟我说话时会很粗鲁或者不屑一顾。当他们听到我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时,他们会改变对我的态度。他们会立刻变得态度友好。”
中国名字更难获得面试机会
Geraldine说,这是一个明显的名字歧视的例子,并且她的经历不是个例。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201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名字听起来像中文、中东和土著人的求职者被要求参加面试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研究发现,要想获得和名字听起来像英国人的申请人一样多的面试机会,中国人必须多提交68%的申请。
国立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团队研究了澳洲的4000多份求职申请,包括餐厅服务生、数据输入、客户服务和销售工作等工作。
把相同工作的求职申请按照申请者的名字来源地进行归类后发现,亚裔姓氏的申请者中,仅五分之一获得了面试的机会。
“按地区来看,悉尼的雇主往往比墨尔本或布里斯班的雇主更具歧视性,但他们对土著人名的应聘者包容度却稍大些,而墨尔本雇主更有可能对意大利人名的求职者产生好感。”
2017年悉尼大学的一项研究同样得出类似结论:
在澳大利亚劳动力市场中,那些保留了中文名字的求职者依旧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歧视。
项目负责人Shyamal Chowdhury教授表示, 如果求职者把中文名字改成澳洲本土化的名字,那么申请人获得面试机会可能是此前的两倍。
“数据统计显示,拥有'白色人种'名字的申请人有12%的获得面试的机会,相比之下,拥有中文名字的求职者仅有4.3%的机会。深入研究‘由种族差异导致职场不平等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发现,当华裔改用澳洲本土化名字后,他们获得面试机会的几率上升为8.2%。”
在管理层中,亚裔面孔更加稀少。
对此,澳洲联邦种族歧视问题专家Tim Soutphommasane表示:
澳洲公司的管理层文化中,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思想。他们觉得亚洲人更适合后勤或者办公室文员,而不是一个管理者。
他们认可亚洲人的工作能力,但是不认为亚洲人有足够的领导力。
数据调查显示,澳洲200个最大的上市公司CEO,77%为白人,18%为欧洲背景,剩下的,只有不到5%才是非欧洲裔的背景,亚洲人中占比更加稀少。
身在澳洲的你,找工作时有过相似的经历吗?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