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忆史(原创作者:田军亭)
八月,似乎注定了是个风起云涌、电闪雷鸣、惊天动地的时节,它浓缩了整个20世纪中华民族的全部苦难、悲壮、抗争与奋起,更浓缩了20世纪30、40年代华夏神州共御外侮的风雨血火、生离死别和肝胆气节——
1933年8月5日,冯玉祥在蒋军与日军的双重压迫下,通电结束持续两个多月曾创造了“九一八”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从日伪军手中收复失地——察东四县之壮举的抗日军事行动,取消与中共合作建立的由东北义勇军余部、西北军旧部、热河民军及土匪会党乃至蒙古族地方武装等12万众汇聚旗下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总部,离开张家口。8日,日本关东军分两路进攻察东,吉鸿昌部奋力抵抗,暂时迟滞了日军攻势。8月中旬,多伦复失,宋哲元奉何应钦之命将同盟军佟麟阁等少部收编, 大部解散或分化、收买甚至不惜武力解决终致轰轰烈烈的察绥抗日斗争彻底失败, 吉鸿昌、方振武等抗日爱国将领亦先后遇害。吉鸿昌临刑前曾留绝命诗云:“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全国 “ 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1936年8月2日,抗日女英雄、黄埔六期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赵一曼在黑龙江省珠河县小北门外面对日军行刑的枪口,拖着对日作战负伤和酷刑摧残的躯体慷慨赴死,时年31岁,生前有 《滨江述怀》一诗留世:
誓志为人不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1936年8月,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改编成立,赵尚志任军长,魏拯民任政治委员,李学忠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又1个教导团。
1937年8月8日,南口战役打响,至怀涞、延庆失守历时近20天,中国军队以步枪、手榴弹、大刀及血肉之躯同装备坦克、大炮、飞机的日军反复拼杀,连队死战不退常战至传令兵、伙夫悉数上阵乃至团长以下无一生还,作战电文中屡现“吾侪誓死决不离开阵地寸步。人生百年,终须一死,好汉死在阵头上,即为军人光荣之归宿”;“我死则国生,我贪生则国死,吾侪宁死尽以维护此阵地,并不幸求生还也”等诀语。中国军队投入6万余兵力,伤亡29376人;日军投入约7万兵力,伤亡约1万人。此役虽败但其对全民族抗战的政治动员作用远超其军事意义。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整个会战历时3个月,中国军队投入48个师又24个旅共60余万兵力,伤亡30余万人,阵亡中将军长1人、少将师长副师长4人、团长28人、营长44人,中央海军全军覆没;日军投入8个师团又2个旅团共20余万兵力,伤亡4万余人。11月12日上海沦陷。时任下辖15、19两集团军之左翼总司令的陈诚后来回顾上海围攻未胜教训时认为:“以5师之众,对数千敌陆战队实行攻击,竟未能奏效,实在是当时部署种种不当的缘故”。当代历史学家余子道在《论中国正面战场初期的战略作战方向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9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抗日战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这不能被视为是战略上的成功。”此役虽因蒋介石在战略决策、战役指挥(迷信美英表态及九国公约作用犹豫不决、错失良机、朝令夕改、军心动摇,对杭州湾方向登陆迂回我军战线侧后的日军疏于防范)及部队间战术协同(坦克与步兵脱节)上的重大失误乃至国府高层内奸出卖作战计划而以失败告终,但中国军队的爱国将士们却用血肉之躯粉碎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1937年8月14日下午,中国空军第四大队中校大队长高志航率美制霍克3式双翼驱逐机28架对日本海军八七式轰炸机30余架首战大捷于杭州笕桥机场上空,击落日机6架(一说3架),击伤多架,中方仅轻伤一架。国民革命军空军节与空军军歌遂由此日此战诞生:
八一四,西湖滨,
志航队,飞将军,
怒目裂,血沸腾,
振臂高呼鼓翼升,
群英奋起如流星。
我何壮兮一挡十,
彼何怯兮六比零。
一战传捷,举世蜚声。
……
发扬民族的力量,
珍重历史的光荣。
……
此后两天中日两军机群再次激战于杭州、南京、扬州等地上空,中国空军击落日机46架,击伤多架,致日本海军精锐木更津、鹿屋2航空联队损失半数之多,日军称之为“杭州上空的惨剧”,打破了日海军“要以北可轰炸海参崴南可威胁新加坡的木更津航空队在3小时内消灭整个中国空军”的狂言。
1937年8月15日,中国空军第五大队24中队年仅21岁的少尉见习飞行员阎海文驾驶美制霍克2式双翼驱逐机首次参战6机编队轰炸位于上海虹口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大搂时被敌防空炮火击中机翼,不幸跳伞落入日军阵地,面对日军喊话劝降,持双枪毙伤日军多人,亦身中数弹,终以最后一粒子弹自击殉国。日军曾立“支那空军勇士之墓”木牌于其坟前并列队肃立呜枪致敬,还将其遗物运回日本陈列以教育日军官兵。大阪《每日新闻》等日本报纸亦详载此事深表钦佩之意。阎海文在杭州笕校中央航空学校学习时所写《级史》曾陈列于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展厅内。
1937年8月17日,中国空军第二大队9中队11分队长、曾为抗日救国投笔从戎的原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学生沈崇诲驾驶美制诺斯洛普轻轰炸机参加6机编队轰炸长江口外日本海军第三舰队途中因战机故障起火,命后座轰炸员于我军地面阵地上空跳伞离机,但后座学生决与前座老师同生共死,沈遂驾机携八百磅炸弹猛撞日旗舰“出云号”,致该舰失去战斗力退出战场返日修复后驻泊本国,1945年被美军炸沉于日本近海。清华大学已于校园内为沈崇诲塑像或立碑纪念。
1937年8月17日,日本海军鹿屋航空队队长石井义江大佐因连续3天惨败而引咎切腹自杀于台湾新竹空军基地。
1937年8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分任正副总司令,下辖3个师,挺进晋察冀鲁豫敌后战场。
1937年8月25日,毛泽东发表《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一文指出:“所有前线的军队,无论陆军、空军或地方部队都进行了英勇的抗战,表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中国共产党谨以无尚的热忱,向所有前线的爱国军队爱国同胞致民族革命敬礼。”
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129师、120师所部105个团共20余万兵力在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下于冀晋两省发动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战役分三个阶段至次年1月底结束,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伤亡17000余人,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粉碎了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囚笼政策”。日本华北方面军的作战记录亦承认:“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方能恢复。”日军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并从华中正面战场抽调2个师加强华北方面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更大规模的报复作战,在抗击日寇发动的“百万大战”乃至“五一大扫荡”等残酷恶战中依然激荡着八路军慷慨悲壮的军歌——
铁流两万五千里,
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
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
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
钢刀插进敌胸膛。
巍巍长白山,滔滔鸭绿江,
誓复失地逐强梁。
争民族独立,求人类解放,
这神圣的重大责任,都担在我们双肩。
1945年8月6日,美空军B29轰炸机向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核战争时代。
1945年8月8日,百万苏联红军挥师中国东北,日军精锐关东军土崩瓦解。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美空军B29轰炸机向日本长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弹。
1945年8月10、11日,中国共产党延安总部向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发布对日大反攻命令。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在东京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终战诏书》中实则只承认单方停止战争而不承认是投降)。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八月,它曾经是血写的,火炼的,钢铸的……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魂魄,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作出何等牺牲,都要前赴后继、生生不息地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新天地……
(2014年8月26日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