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顾欣:当我们听见远方的哭声,也谈新型冠状病毒来临



女仕界

彼此成就,共同成长


2020年的春节来得有点不一样,以往朋友圈里忙着立新年目标和晒年夜饭的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却是静默,是“2020年能不能重启一次”的悲伤,当然更多的是对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担忧和恐慌。


这一波病毒太突然。并不是来的突然,其实早在去年12月底,香港就已经发现了首例疑似病例,并且早早提高了安全等级。可是我们却并没有发现,也许是沉浸在积极准备迎接新年的氛围中,选择性的不去想不去看吧。


但事情就是这样,你所有的忽略和侥幸都会在不经意间露出它邪恶的真面目向你涌来。在我的日历上,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已经有近3000例的确诊案例,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80例。


也就是这短短的一个星期,武汉封城、北京戒严,医院物资紧缺,病毒传到全世界,感染源不明……每个人的手机上,朋友圈里都存着几个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文章和视频。到今天病毒已经被分离出来,更多的信息还在不停的冒出来。


我学的是新闻,但每次出现重大事件,我一般不会轻易写文章,因为事情发展的太快,在只掌握了部分信息时盲目做出评价很容易被打脸。可是这次,我想从一个普通的海外华人的角度去说一说。


多伦多有近百万华人,可以说是海外华人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虽然本来也没有什么年味儿,大多数上班族连除夕夜都是在工作的。然而,今年武汉的疫情却让我们这些在海外的华人甚至比国内的人还要恐慌:本来也没几个人的年夜饭取消了;公司二月底的中加两地的投资论坛办不了了;周围几乎所有的课后班、课外活动都暂停或者延后了;要从北京来加拿大的家人,虽然早就准备好了行装,但怕给我们添麻烦还是取消了航班。


这个春节我们都没过好,一边看春晚,一边刷新闻,朋友圈不够还刷外网,看YouTube。在这种高强度的负面信息轰炸下,我的情绪一直低落,直到昨天看到了Kobe Bryant坠机身亡的消息,几天累积的负面情绪终于决堤。


我们都是经历过非典的一代,2003年我还是一名正在准备高考的学生,我没有在北京,当时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是觉得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不能上补课班了。现在,我成了妈妈,在心智健全的时期遭遇了第二次疫情,却变得胆小如鼠。


身边的家长们都和我一样,家长群炸开了锅,一天几千条的信息都是在讨论去哪儿买口罩,哪几所学校的家长是从国内回来的,哪个超市旁边的小孩被传染了。约克和多伦多两大小区的家长还发起了要求学校排查的联合签名,很多家长已经准备让孩子隔离在家,不上学了。多伦多口罩脱销,买不到酒精,很多批发商哄抬物价,甚至售卖过期好几年的口罩,趁机发财。


任恐慌蔓延,任焦虑肆虐,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在做的事。



为什么远方的哭声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影响?因为我们掌握不了实情,无法从官方得知准确的疫情通报,却从非官方的各种渠道看到太多耸人听闻的碎片化信息。虽然我们知道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并不如SARS那么凶猛,甚至有人在家自我隔离四天后康复了。可是它的传染性,潜伏期的非典型症状仍然让我们胆战心惊。


大家最担心的是有一些人和确诊患者同乘一架航班却没有及时隔离:刚刚与我们同乘地铁的人,在超市一起挑水果的人,在饭店擦肩而过的人,是不是被感染的人?因为没有人的脑门上贴着“我感染了”,甚至可能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虽然海外华人离得远,却能够通过新闻事实感同身受,为国内的亲友揪心。我们担心这哭声走近,却无法控制它渐行渐近的脚步。


现在的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吗?


其实,很多人都已经行动起来了,在我们身边,不管是留学生群体还是各个协会,团体和校友会都在尽其所能筹款募捐,到处购买医用物品,我们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支援那些临危受命的医护人员。


周围离开加拿大回国过年的朋友们,虽然在国内一天都没出门,过了个消停年,但都表示回到多伦多要自我隔离,微信群也组织了志愿者小组,帮助他们买齐生活用品。


一个培训学校的线下演讲比赛开始策划搬到线上,很多补习班开始准备网上课程,让孩子们安心学习,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对于传染病,华盛顿大学的几位科学家做过一个有意思的研究,观察媒体报道的数量与疾病传播数量之间的关系。因为疾病是在人群中发生的,媒体报道多了,大家的防范意识增强了,疾病的传播速度就会减缓。当媒体的报道量增加十倍,此类疾病的感染数减少33.5%。这也是我们今天也刊登新型冠状病毒文章的原因,我们希望每个阅读文章的你都能重视起来,不用恐慌,但保持警觉。不妨把这次疫情看成是你漫长人生中的一段间奏,一个可以好好想一想的契机:


有些习惯应该好好培养起来了: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睡眠充足,提升免疫力,在公共场合的咳嗽要用手臂挡住口鼻。这些从幼儿园就教给我们的习惯,就是让我们尽量避免病毒的扩散。


有些信念和底线也该树立起来了,那些随着时间淡去的对白衣天使的肃然起敬,对自然和生物的敬畏和尊重,对自己的健康和他人健康的尊重,不要等到灾难来临时才悔不当初


焦虑、恐慌让我们情绪低落,免疫力下降,我们大部分的担心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只能让自己更加忧虑,也更容易生病。不妨先放下手机,转移注意力到其他地方,看看最近报税季的表格做没做,和孩子一起读读书,做做饭。


如果你真的担心被传染,想要自我隔离当然没问题,请理直气壮的平静度过这个假期;如果你选择正常学习工作,我们赞赏你的勇气,也相信浩然正气的你能够抵御所有的邪魔,不管怎样选择,请做好万全准备,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我们还想提的是,最近在世界各地的机场,交通枢纽都陆续有武汉市民出行,全社会、全网一起声讨,谴责这些没有自我隔离的“疑似病例”,对武汉人唯恐避之不及。


“武汉”这两个字,是传播者,也是受害者。疫情之所以被称为人道主义危机,伤害的不止是患者的身体,也伤害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精气神,伤害着中国的形象,更不用提政治经济的损失。身在疫区的民众不止是受害者,也是潜在的传染源,他们承担着疾病的侵袭和道德的谴责,那些决定离开武汉的逃亡者,也将长久的承受巨大的心里折磨,做为在远方的旁观者,面对既成事实,与其口诛笔伐,我们何不多一点宽容?



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更多的武汉人选择留在家中,选择共度难关,他们退了回家的机票,在除夕夜隔空一起高唱国歌,武汉的医务人员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依然坚守一线,世界各地的华人纷纷捐款捐物,第一时间发回给国内,他们的善良和勇敢才是这场灾难的主旋律。


也许远方的我们,能做的不多。我们希望你,保护自己,对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希望你在这场灾难平稳度过之后,不要因为自己曾经的恐惧和恶语相向而后悔,希望你在恐慌之外,能保持一丝理性,不要传播恐慌信息,不恶意口诛笔伐,不要囤积你也许根本不需要的多余的N95口罩,不添乱,就是帮大忙。


中国疫情的波及面之广令人咂舌,它已经成了世界的疫情,全世界不管是CNN还是CBC,新型冠状病毒都盘踞在头版头条。妥善的解决病毒的传播,不止是对我们的国民负责,更是对世界负责,灾难再次考验着中华民族。



去年底一部《庆余年》火遍大江南北,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开年的波折,是警醒,更是考验,2020,愿我们沉心静气,平安共度。


在此,我们也向女仕界的全体群友呼吁:紧急征集加拿大乃至北美地区的口罩及相关医疗防护设备用具的厂商信息和联系方式,如果您有渠道和资源,请您尽快联系我们,我们将通过多伦多总领馆的官方渠道运送物资回国,确保送到一线医护人员手中。


最后附上多伦多应急求助电话,如果你有任何疑似症状可以拨打电话:

天佑中华,愿每一位游子和身在远方的你,都能平安健康。


The End


顾小欣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曾做播音员、记者、互联网行业分析师,公务员,2016年定居加拿大多伦多,从事写作、内容营销和公关关系。曾以为加拿大是一汪平静的湖水,到在这里才发现彼岸的可能性更大,希望能做一只异乡的自由小鸟,不必高飞,只为欢畅。


女仕界

彼此成就|共同成长


点击进入女仕界公众号和女仕界小黄页

联系女仕界

多伦多群丨俞骅,微信:reelstone

上海群丨赵燕,微信:TSSadmin

青岛群丨Lily,微信:U-cafe2016

广州群丨Zita,微信:huangshihui_zita

澳洲群丨燕子,微信:wcy85222

新加坡群丨高艺,微信:adelegaoyi

温哥华群丨Fairy,微信:bbqrockfish

大多伦多西区 | 谢园 微信:supersmile99

蒙特利尔 | Vera 微信:veratsui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