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索尼最老的工作室,28年来靠合作开发挣钱,这次却被集体开除?

近些年来,主机游戏制作人离职的消息相当平凡,现如今就连索尼SIE第一方工作室的制作人也开始了频繁的离职,这些知名的制作人在离职之后,基本上都是创立了自己的游戏工作室,如果究其原因还是整个游戏产业的疲软以及各种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

最近,索尼SIE确认了旗下的日本工作室将会在愚人节的这一天正式重组,整个游戏业务开发团队当中,只有开发了《太空机器人》系列的ASOBI团队被保留了下来,并且是以独立运营的方式进行,而日本工作室合同到期的员工将不会再进行续约,还有一些剩下来的人员要么直接并入ASOBI团队,要么安置在PlayStation的其他部门当中。

从2016年起,SCE和SNE整合为SIE之后,几乎每年都有工作室或者是组织架构的调整,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几次,比如2018年的时候,SIE就对区域最高指挥官进行了调整,将美国欧洲以及日本亚洲区域的工作交给了SIE副社长兼全球销售与市场部门负责人Jim Ryan负责。

去年更是直接将亚洲总部进行了重组,将原先的中国香港地区的业务并入了亚洲总部,不过这个亚洲总部设立在了新加坡,当时也仅仅负责除了日本地区之外的几个东南亚市场的业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这边虽然没有受到干扰,但是从目前SIE公布的消息来看,也已经是一早就计划好的,这次的重组也是等到了日本工作室大部分员工合同到期才进行的调整。

纵观整个日本游戏工作室,1993年成立的他们除了自己开发了《捉猴啦》《重力眩晕/重力异想世界》、《纳克》等等作品之外,也有不少合作开发的经典作品,例如音游《啪嗒砰》,跟FromSoftware合作的《血源诅咒》等等。

从这张表上可以看到,索尼日本工作室鼎盛时期从PS1开始一直持续到PS3的中期,进入PS4之后基本很少有受欢迎的独立开发的作品,基本都是合作开发。

所以,这次调整又或者说是裁撤,可以看出索尼内部对于他们的业绩应该是比较不满意的,而且近些年日式风格明显的大作并没有欧美系的作品更受欢迎,再加上索尼目前旗下的游戏工作室主要分布地基本都在北美和欧洲等地,所以日本工作室这边竞争能力明显不够,那么重组也是情理之中。

简单地算了一下:

2020.12——《寂静岭》初代设计师外山圭一郎离职

2020.12——《恶魔之魂》《血源》制作人鸟山晃之离职

2021.02——《血源》联合制作人山际真晃离职

这些知名的制作人离职,基本也就集中在前三个月,这还不包含大量的美术、程序等等开发人员。

从各方面的报道综合来看,也许这次是日本“守旧派”与北美“创新派”的一次对立,他们认为索尼日本这边的运营策略是极其失败的,只能够开发在日本地区流行的游戏算不上是真正的好游戏,你必须要得到全球性的认可。

同时,近些年不仅仅是索尼的日本工作室,其他几家日本游戏开发商SE、世嘉、卡普空、万代等等也都有着同样的思想,炒冷饭系列如火如荼,新作各种难产,甚至是在游戏质量不及3A的时候,依旧保留3A式的定价,长此以往大量玩家当然不买账,游戏销量下滑也是合情合理。

所以,各位认为这次索尼日本工作室被重组可惜吗?